- 年份
- 2024(12564)
- 2023(18245)
- 2022(15244)
- 2021(13997)
- 2020(11614)
- 2019(25974)
- 2018(25627)
- 2017(49508)
- 2016(26977)
- 2015(29920)
- 2014(29474)
- 2013(28934)
- 2012(26198)
- 2011(23395)
- 2010(22975)
- 2009(21289)
- 2008(20118)
- 2007(17599)
- 2006(15199)
- 2005(13074)
- 学科
- 济(105758)
- 经济(105623)
- 管理(76718)
- 业(74481)
- 企(59861)
- 企业(59861)
- 方法(49525)
- 数学(43327)
- 数学方法(42937)
- 农(31724)
- 中国(29534)
- 财(29496)
- 业经(24713)
- 学(22234)
- 农业(21524)
- 地方(21150)
- 贸(20326)
- 贸易(20318)
- 易(19676)
- 制(19086)
- 务(17259)
- 财务(17184)
- 财务管理(17151)
- 技术(16703)
- 理论(16692)
- 环境(16372)
- 企业财务(16269)
- 银(15778)
- 银行(15712)
- 和(15614)
- 机构
- 大学(376874)
- 学院(376526)
- 济(149769)
- 管理(147914)
- 经济(146694)
- 理学(129540)
- 理学院(128144)
- 管理学(125868)
- 管理学院(125223)
- 研究(124103)
- 中国(90313)
- 京(78608)
- 科学(78466)
- 财(68210)
- 农(66551)
- 所(61697)
- 业大(60196)
- 研究所(56655)
- 中心(56025)
- 财经(55578)
- 江(53583)
- 农业(52398)
- 经(50795)
- 范(48942)
- 北京(48581)
- 师范(48382)
- 经济学(45877)
- 院(45070)
- 州(43293)
- 经济学院(41756)
- 基金
- 项目(267006)
- 科学(209608)
- 基金(194393)
- 研究(191592)
- 家(171234)
- 国家(169811)
- 科学基金(145503)
- 社会(122530)
- 社会科(116109)
- 社会科学(116083)
- 省(104149)
- 基金项目(103292)
- 自然(95338)
- 自然科(93159)
- 自然科学(93132)
- 自然科学基金(91489)
- 划(87905)
- 教育(87884)
- 资助(79066)
- 编号(77172)
- 成果(61069)
- 重点(59754)
- 部(58322)
- 发(56572)
- 创(55899)
- 课题(52777)
- 创新(52137)
- 科研(51473)
- 国家社会(50888)
- 教育部(50029)
- 期刊
- 济(158803)
- 经济(158803)
- 研究(106339)
- 中国(66750)
- 学报(65373)
- 农(60772)
- 科学(57002)
- 管理(51717)
- 财(50158)
- 大学(48917)
- 学学(46414)
- 农业(41483)
- 教育(39608)
- 融(30308)
- 金融(30308)
- 技术(29811)
- 业经(27840)
- 财经(26635)
- 经济研究(26600)
- 经(22741)
- 问题(20987)
- 业(20866)
- 科技(18739)
- 版(18611)
- 图书(18064)
- 商业(17765)
- 理论(17096)
- 技术经济(17061)
- 业大(16906)
- 现代(16293)
共检索到530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艳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与财富增长将会促进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来看,居民收入、财富效应对推动城镇化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当前新型城镇化能够通过城乡居民缩小收入差距来刺激居民消费,但是其效果并不凸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利君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收入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促进居民消费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显示,在全国层面,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均起到促进作用,且居民收入效应每增加1%,居民消费水平便提升0.242%,财富效应每提高1%,居民消费水平便随之提升0.023%;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效应系数分别为0.291和0.122,财富效应系数分别为0.042和0.035,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居民收入和家庭财富效应较为敏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常辉
推动国内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层次的提升,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石和主要动力。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需着重做好扩大消费与生活品质提升,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最佳落脚点。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居民扩大消费的主要阻梗、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扩大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梳理出新型城镇化促进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并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李兆鑫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进而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城镇化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拉动作用;第二,收入、环境与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收入对各类型的消费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对消费结构升级作用影响不大,产业结构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作用显著;第三,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产业结构这三类中间渠道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但均促进居民消费。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影响消费结构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少甫 范兆媛
利用动态系统GMM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我国城镇化质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城镇化质量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镇化质量只对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部不显著,且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少甫 范兆媛
利用动态系统GMM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我国城镇化质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城镇化质量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镇化质量只对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差异;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部不显著,且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凌雪
文章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省域居民消费率的差距在缩小,趋向于集中,并且省域居民消费率变化较为频繁,与省域城镇化率一直增加的趋势并不相同。(2)根据马尔科夫链的分析结果,相对于2000年的消费率,省域在2001—2016年的消费率存在下降的现象。(3)中国邻近省份之间的居民消费存在相互模仿和相互竞争,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习惯效应,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U"型的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和贸易依存度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文章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标,基于2004—2015年的30个省域数据,利用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的QMLE估计方法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对东西部的影响显著且对东部影响更大;老龄化对消费率存在显著的负的影响且对中西部的影响显著,但对东部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居民消费 空间动态误差模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钱东平
城乡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受制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建立考虑人口因素的城乡收入分配影响总消费模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以及城镇化率与总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比重的扩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助于扩大我国居民总消费,但城镇化率超过一定水平时不利于城乡收入分配调节。因此,基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且农村收入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应是:先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从而提高总体消费水平;再在此基础上提高城镇化率,进一步增加总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兵 乌静 王伟龙
本文基于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从城乡不同视角考察新型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显著提高了基础型、发展型消费,而在享乐型消费上存在差异,表现为促进城镇享乐型消费,抑制农村享乐型消费;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三类消费均存在显著抑制。新型城镇化显著促进城乡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抑制城乡消费升级。从区域异质性来看,新型城镇化显著促进了东部城乡、中部城镇和西部农村消费升级,城乡收入差距对东部和西部消费升级促进作用不显著,而能够显著抑制中部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德勇 王雪峰
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中国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却一直启而不动。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五个拉动效应:就业效应、结构效应、市场效应、配置效应和成本效应,同时基于我国1990年到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VAR模型,检验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萌
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而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居民消费力的提升来实现。本文结合当前经济调控现状,通过2000年后居民消费与利率调整及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得到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
利率 消费 收入 扩大内需 制约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宁
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模型,分析了财政对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构建VAR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证明:1.公共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滞后一期的公共财政支出扩大1%可以促进城镇化率提高0.0375%;2.公共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财政支出在长期对城镇化率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3.公共财政支出在短期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内会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二期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1%可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减少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棘轮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采用CHARLS的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在同时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作用,即两者交互项与居民消费之间显著正相关;考虑“城市化”“高龄化”和“消费升级”的子指标后,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即相关子指标能够显著放大系数,具体来说,城市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口高龄化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趋势则会同时放大上述两类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政军
作为国家重大实施战略之一,新型城镇化直接关系到人口变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多层次社会变迁,必然会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高居民收入预期、推进收入分配公平改革、改善居民消费习惯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居民消费 空间效应 空间杜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