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2)
2023(17267)
2022(14790)
2021(13934)
2020(11347)
2019(26051)
2018(25841)
2017(49705)
2016(26727)
2015(30146)
2014(29705)
2013(29598)
2012(27036)
2011(24496)
2010(24287)
2009(22434)
2008(21460)
2007(18833)
2006(16695)
2005(14619)
作者
(74956)
(62550)
(61963)
(59033)
(39288)
(29822)
(27888)
(24516)
(23623)
(22069)
(21198)
(21135)
(19534)
(19373)
(19149)
(18991)
(18399)
(18383)
(17791)
(17606)
(15427)
(15408)
(14890)
(14329)
(14043)
(13845)
(13822)
(13679)
(12621)
(12394)
学科
(110968)
经济(110830)
(76159)
管理(73330)
(53625)
企业(53625)
(51842)
方法(46686)
数学(40989)
数学方法(40544)
农业(34387)
中国(32028)
(28510)
业经(28135)
(22033)
(21964)
(21571)
贸易(21560)
地方(21395)
(21062)
环境(19417)
(17471)
银行(17432)
(16682)
(16556)
(16295)
技术(16045)
(15822)
金融(15820)
理论(15662)
机构
学院(376953)
大学(375166)
(159477)
经济(156344)
管理(149208)
理学(129399)
研究(129118)
理学院(128065)
管理学(126038)
管理学院(125385)
中国(99637)
(79268)
科学(77689)
(73355)
(69954)
(64102)
中心(59061)
业大(58980)
研究所(58229)
农业(56126)
财经(56082)
(53514)
(51325)
北京(50232)
(49848)
师范(49491)
经济学(48063)
(45972)
经济学院(43409)
(43289)
基金
项目(257827)
科学(203868)
研究(193082)
基金(188448)
(163339)
国家(161954)
科学基金(139128)
社会(124161)
社会科(117341)
社会科学(117311)
基金项目(99890)
(99012)
自然(87722)
教育(86916)
自然科(85656)
自然科学(85638)
自然科学基金(84097)
(82907)
编号(79453)
资助(76515)
成果(64035)
(58034)
重点(57291)
(56111)
课题(53418)
(53373)
国家社会(51625)
教育部(49916)
创新(49809)
人文(49090)
期刊
(178011)
经济(178011)
研究(113307)
(73931)
中国(71701)
学报(57858)
科学(54946)
(50979)
管理(50578)
农业(50501)
大学(44910)
学学(42400)
教育(39620)
(35287)
金融(35287)
业经(33287)
技术(30426)
经济研究(27655)
财经(26774)
问题(24381)
(24148)
(22985)
(18845)
世界(18760)
图书(18179)
技术经济(18098)
(17752)
理论(17637)
科技(17605)
资源(16919)
共检索到554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锐   尹忞昊  
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考察居民收入权重下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及其演变特征,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省域间有较大差异且存在扩大趋势。(2)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泰尔指数值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内差异大小以及各区域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度排序均为“东部>西部>中部”。(3)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从影响程度来看,中部地区最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锐   尹忞昊  
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考察居民收入权重下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及其演变特征,并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省域间有较大差异且存在扩大趋势。(2)我国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泰尔指数值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内差异大小以及各区域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度排序均为“东部>西部>中部”。(3)居民收入水平对农村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从影响程度来看,中部地区最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忠琼  陈日胜  冯淑怡  
本文从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群切入,以单个农户家庭为基本计算单元,考察1986—2014年间中国农村地区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动态演变趋势,并进行空间分解探讨组内及组间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地区和非城市群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均呈现缩小—拉大—缩小的周期性变化趋势,而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要高于其他城市群地区,并出现进一步拉大趋势。城市群地区收入不平等增速高于非城市群地区,同时非城市群与城市群农村地区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两者的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有显著变化,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进一步集中在城市群地区,区域就业类型是重要影响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政策制定应该兼顾城市群地区与非城市群农村地区,同时要避免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过度集中到城市群核心区域,引导资本向城市群边缘村庄流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园争  
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农村居民从1995年至2013年的收入历史图景,从收入流动的视角切入,对收入分配进行长时期的动态考量。随着20世纪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之并存的是基尼系数的明显上升。然而这并非单纯代表收入差距的拉大,因为基尼系数本身无法反映相对收入地位的变化。而事实上,今天的富有者可能来自于昨天的穷人,收入流动通过刻画这种收入等级的变动,将动态视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雪  于冷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开展了实证性研究。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有别于以往一般研究的基本假设,从投资的角度对广义消费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近年我国农民收入—消费增量数据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验证了主要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叶波  魏后凯  
现有文献主要从变化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由于采用的时空尺度、不平等指数、样本容量、价格处理方法等不一致,不同学者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但近年可能出现转机。农村地区差异过大,会影响农民收入、消费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今后亟需加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习江平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国家,基于人均GDP或劳均GDP的经济趋同研究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城乡差距较大,且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一致,基于GDP衡量的地区差异中便会包含城乡差异的因素在内,而与经济增长理论中要研究的"经济趋同"出现背离。本文采用各省1978年~2006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利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便将城乡差异的因素分离开来,中国还是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趋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指数化增长,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已经逼近国际警戒线。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东西差距大、中部差距小的U型特征。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机会的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  朱雅丽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涉及能源安全、环境效应、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8-2007年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了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环境效应。得出结论:在我国农村居民能源生活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的主体是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其次是商品性能源的使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必须依靠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化物质循环过程,变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为清洁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赟  
本文引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并从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两个维度就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而后基于中国农户调查数据就社会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民外出务工所得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进行探索性研究,随后,借助农民工祖辈的社会背景作为工具变量对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拥有较高社会资本存量的求职者能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高的工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周宁  
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数据,从时间序列和世代视角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视角看,子代教育与职业是父代收入影响子代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路径。在子代收入决定因素中,职业因素更为重要,平均而言,该因素解释了总影响的24%。但是2004年以来这种影响有所下降,直接带来子代收入差距的好转。从世代视角看,与60后和70后相比,父代收入对80后子代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最终使得在父代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情况下,80后子代的收入差距有所好转。总的来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魏凤娟  李江风  房超  
为弥补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的不足,提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的合理方向和对策建议,以湖北省天门市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工程预算表出发,估算该项目在能源消费视角下的CO2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能源消费CO2排放量为6.98×103 t,水泥和火电是最主要的碳源;农田水利单位工程量的CO2排放量最高,为4.26t/100m3,各类土地整理工程的CO2排放强度与主要材料的CO2排放系数、工程定额标准有关;土地整理CO2排放量大小与研究的系统边界和活动水平有关。因此农村土地整理能源消费CO2排放应受到重视,可从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工程预算、优化土地整理方案,以及加强水泥、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汝醒君  汪臻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小林   杜鑫  
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采用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收入模拟法考察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使参与非农就业农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588元提高到18275元,全体农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4164元增加到17890元;与此同时,非农就业还对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从0.4610降低到0.4508。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国家统计局住户抽样调查相关结果的印证。根据上述结论,中国应当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发挥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双重福利改善效应,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惠兰  杨彬如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包括收入结构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因子的综合定量分析对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性交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卡雅恒等式(Kaya identity)的拓展,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维西亚分解法(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解构模型,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子进行分解,并计算其影响程度。然后,使用模型计算1999~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分析这一时期各因子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