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5)
2023(13426)
2022(11609)
2021(10686)
2020(9087)
2019(20564)
2018(20167)
2017(39385)
2016(21462)
2015(23729)
2014(23421)
2013(23368)
2012(21304)
2011(19111)
2010(18492)
2009(16864)
2008(16223)
2007(13897)
2006(11838)
2005(9926)
作者
(63227)
(52545)
(52293)
(49540)
(33400)
(25381)
(23409)
(20786)
(20055)
(18489)
(17942)
(17668)
(16614)
(16294)
(16291)
(16090)
(16044)
(15708)
(15075)
(14820)
(13328)
(12749)
(12494)
(11823)
(11815)
(11569)
(11547)
(11496)
(10569)
(10540)
学科
(85378)
经济(85274)
管理(61037)
(59793)
(48154)
企业(48154)
方法(44681)
数学(39730)
数学方法(39403)
(23959)
(23426)
中国(20673)
(18598)
业经(18348)
农业(16401)
(16349)
贸易(16345)
地方(16202)
(15833)
(14151)
财务(14093)
财务管理(14069)
技术(13893)
环境(13425)
企业财务(13371)
(13361)
理论(12706)
(12629)
(11572)
银行(11509)
机构
大学(305979)
学院(303244)
管理(123391)
(120476)
经济(118088)
理学(109282)
理学院(108100)
管理学(106254)
管理学院(105737)
研究(98785)
中国(70460)
科学(64260)
(63727)
(55087)
(53048)
业大(51226)
(49438)
研究所(45835)
中心(44485)
财经(44218)
农业(43813)
(41100)
(40537)
北京(39558)
(38062)
师范(37578)
经济学(36681)
(35684)
经济学院(33582)
(33536)
基金
项目(221749)
科学(173737)
基金(162690)
研究(155333)
(144185)
国家(143033)
科学基金(122545)
社会(98988)
社会科(93953)
社会科学(93928)
基金项目(87662)
(85963)
自然(82390)
自然科(80493)
自然科学(80470)
自然科学基金(79059)
(72980)
教育(70595)
资助(66683)
编号(61350)
重点(49328)
(48539)
成果(47608)
(46263)
(46152)
科研(43311)
创新(43145)
计划(41584)
课题(41425)
教育部(41369)
期刊
(119578)
经济(119578)
研究(82980)
学报(55652)
中国(48458)
(48381)
科学(47952)
管理(41363)
大学(41094)
学学(39241)
(37942)
农业(33478)
教育(27479)
技术(23229)
(22047)
金融(22047)
财经(21104)
业经(20304)
经济研究(20241)
(17833)
(16873)
问题(16089)
科技(16045)
(14945)
业大(14885)
理论(14579)
技术经济(14292)
图书(14268)
商业(14035)
实践(13406)
共检索到411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杨沫  
基于攀比理论和扩展的效用函数,构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理论基础,使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居民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不同的收入组来看,收入水平的增加对低收入者幸福感的增进意义较大,但对高收入者的影响较小。相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且较强的增进作用。相比最低收入组,更高收入分组的个人拥有更高幸福感,且相对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本文的政策意义是:政府不应仅仅关注居民收入水平的绝对增长,更要关注收入结构的调整变化,只有同时促进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居民的幸福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课题组  陈倩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总体评价、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差异以及各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结果表明:个体特异性因素、就业发展因子、家庭文体因子、公共服务因子、居住环境因子、生存环境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等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鹏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形,临界点在基尼系数为0.4,当基尼系数小于0.4时,居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增强;但超过0.4时,扩大的收入差距将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居住在城市、非农业户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其幸福感更低。居民自认为收入所得不合理也会显著降低其幸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贺霞  韦轲  
文章使用2005年、2006年及2008年三年的CGSS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尝试从收入分配及再分配等宏观角度破解我国的幸福收入悖论之谜。结果表明,一方面,收入差距侵蚀了经济增长对幸福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能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尤其是落后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分析结果启示我们,经济发展和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幸福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以降低居民幸福水平为代价显然违背了发展的基本初衷。就发展的终极目的而言,经济增长绝不是发展的唯一路径,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基础服务,同样能增强人们的福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春平  
通过对来自江苏1478个样本数据的逻辑回归发现,物质消费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对幸福的影响则不同,看电视、玩棋牌等休闲型文化消费不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阅读、旅游等发展型文化消费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政府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应大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层次,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春平  
通过对来自江苏1478个样本数据的逻辑回归发现,物质消费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对幸福的影响则不同,看电视、玩棋牌等休闲型文化消费不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阅读、旅游等发展型文化消费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政府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应大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层次,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亢楠楠  王尔大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幸福感却表现出了非同步性的变化轨迹,大量文献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是,幸福感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城市年意外日照时长作为工具变量,本文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检验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幸福感的提升能够增加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由此带来的环境关心水平的提高被看作是幸福感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主要机制。此外,收入水平的增加还能促进居民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部分环境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亢楠楠  王尔大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幸福感却表现出了非同步性的变化轨迹,大量文献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是,幸福感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城市年意外日照时长作为工具变量,本文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检验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幸福感的提升能够增加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由此带来的环境关心水平的提高被看作是幸福感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主要机制。此外,收入水平的增加还能促进居民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部分环境行为的发生。因此,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的的经济转型,可以看作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莹莹  彭代彦  
文章利用中国CGSS(2011—2013)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腐败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败降低了中国居民幸福感,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相对收入来实现。分组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降低了低收入阶层、城市地区(或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腐败对其他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或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顺岳  
文章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温州市统计局的大量调查数据,对温州市居民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入状况和生活便利等物质生活因子,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交友中认同等精神生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顺岳  
文章在构建居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温州市统计局的大量调查数据,对温州市居民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入状况和生活便利等物质生活因子,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交友中认同等精神生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红莉  张东  许传新  
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t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住房产权、住房面积、住房分配、住房环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面积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与没有产权房的人相比,拥有产权房能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居住空间分配越不公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因此,为了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增加人民福祉,需要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住房供应,保障人民基本住房需求;公平分配居住空间,维护社会和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红军  孙涛  张坤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以NO2和颗粒物浓度作为环境质量的代表,对环境质量和收入水平与居民幸福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按性别进行了分层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虽然有性别上的差异,但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即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居民的幸福感;(2)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其中,环境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女性大于对男性,而收入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则相反,男性大于女性;(3)收入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呈倒"U"型,拐点值是人均人年收入30万元,远远高于当年人均GDP。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秀芳  
通过对5603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发现:1、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所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相对较多,负性情感相对较少。2、女教师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教师;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高级职称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教师,负性情感低于其他教师;助教的生活满意度最低;20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好于其他教龄的教师,5年及以下教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差于其他教龄的教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