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5)
2023(11568)
2022(9717)
2021(9240)
2020(7444)
2019(16471)
2018(16104)
2017(30803)
2016(16566)
2015(18156)
2014(17825)
2013(17635)
2012(15685)
2011(14355)
2010(14357)
2009(13534)
2008(12852)
2007(11493)
2006(10201)
2005(8806)
作者
(47187)
(40059)
(39680)
(37563)
(24820)
(19547)
(17727)
(15645)
(14990)
(14209)
(13578)
(13428)
(12504)
(12288)
(12243)
(12220)
(11943)
(11467)
(11310)
(11258)
(9923)
(9804)
(9617)
(9246)
(9058)
(9044)
(8937)
(8817)
(8266)
(8027)
学科
(66284)
经济(66205)
(51886)
(49756)
管理(42859)
农业(33246)
(30499)
企业(30499)
方法(24739)
数学(21495)
数学方法(21212)
业经(20701)
中国(17006)
(15533)
地方(15202)
(13899)
(13776)
(12671)
农业经济(12498)
环境(10877)
(10746)
技术(10338)
(10335)
贸易(10329)
(10074)
(9892)
银行(9877)
(9742)
发展(9648)
(9639)
机构
学院(233452)
大学(224867)
(91470)
管理(89620)
经济(89480)
理学(77950)
研究(77434)
理学院(77122)
管理学(75624)
管理学院(75230)
(61214)
中国(59874)
科学(50712)
农业(46922)
(46059)
业大(43234)
(39751)
(39284)
中心(37901)
研究所(36016)
(34971)
财经(31697)
(31154)
师范(30833)
农业大学(29315)
(28878)
(28452)
(27672)
北京(27603)
(27083)
基金
项目(163932)
科学(128768)
研究(120240)
基金(117473)
(103264)
国家(102293)
科学基金(87416)
社会(76880)
社会科(72399)
社会科学(72373)
(67704)
基金项目(62813)
自然(55941)
(54533)
自然科(54477)
自然科学(54459)
教育(53462)
自然科学基金(53441)
编号(50320)
资助(46506)
成果(38842)
重点(36848)
(36732)
(35418)
(34653)
(33985)
课题(33681)
国家社会(31801)
创新(31685)
科研(31087)
期刊
(107034)
经济(107034)
(65457)
研究(59459)
中国(48011)
农业(44858)
学报(40326)
科学(36580)
大学(30638)
学学(29226)
(29036)
管理(27059)
业经(25901)
教育(21662)
(21536)
金融(21536)
(20894)
技术(19446)
问题(15115)
资源(14779)
农业经济(14761)
(14563)
经济研究(14429)
农村(14293)
(14293)
财经(14262)
(12283)
业大(12064)
科技(11611)
经济问题(11331)
共检索到338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君  段维维  邓运员  刘沛林  
从居民感知视角出发研究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问题是不同于传统水资源脆弱性研究的一种新思路。结合传统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内涵和感知理论,提出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感知脆弱性的概念,构建基于居民感知的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5大地理单元、22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的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感知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感知脆弱性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脆弱性不明显;湖南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的感知脆弱性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分异性,湘中和湘西地区脆弱性最为显著,湘南和湘北两区脆弱性最不明显;用水系统和护水系统是湖南农村生活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贡献因素。5大地理区的脆弱性致脆因素差异明显,湘西地区以供水系统和护水系统的脆弱性较为明显;湘中地区的用水系统和供水系统相对最为脆弱;湘北、湘南和湘东地区三大系统发展比较均衡,均表现为低脆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争伟  金菊良  刘晓薇  周戎星  
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是当前水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脆弱性和脆弱性分层面两方面需深入研究。论文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形成过程的分析,从水资源自然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用水效率等方面,构建符合过程机理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模型,旨在对脆弱性分层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联系分量系数取值具有峰值较宽的分布特征时,可能导致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联系数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差异度系数取值的特征,以标准阈值为参数构造差异度系数的梯形模糊数,提出基于梯形模糊数联系数的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评价。应用结果表明,2001—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等级在3.611~2.49...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昌彦  王慧敏  佟金萍  李荣昉  
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内涵,基于脆弱性PSR分析框架,从胁迫性、敏感性、适应性3个维度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脆弱性进行评价。结合2001~2010年鄱阳湖流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a间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的变化受胁迫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综合影响,脆弱性先明显增加后缓慢下降,但基本处于中等偏差水平。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主要由降水量变化、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产生的能源消耗、污染问题引发,提高系统适应性对缓解脆弱性有明显作用。根据评价分析,建议鄱阳湖流域未来从提高管理能力、经济及社会响应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筠  周洪建  崔欣婷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发现在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相似,即致灾强度相似的两个年份(1988年和2001年),粮食因灾损失量前高后低。通过建立包括作物需水亏缺指数、耕地的灌溉便捷指数、耕地平坦指数、耕地生产投入指数等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1988年和2001年该区的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区的承灾体脆弱性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发现作物结构调整(中稻播种面积比例的适当增加)、耕地条件和生产力的改善、利用灌溉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臻蔚  
文章基于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与Markov链模型,对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农村金融脆弱性呈稳步降低态势,但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整体看,各区域农村金融脆弱性差异在考察期内存在收敛现象,全域内部差异是总差异的源头。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逐年降低,但各地区存在非均衡特征。莫兰指数分析显示,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在地理距离上表现出空间正自相关,呈一定空间集聚现象。Markov链结果指出,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各状态间流动性较高,但整体趋于向好态势,不存在跨越式转移可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君  杨玉蓉  田亚平  谢小立  
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了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脆弱性内涵。然后,以衡阳盆地为例构建了一个包括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农业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评判,发现祁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和耒阳市农业水资源脆弱度为强脆弱度等级,常宁市、衡山县为微脆弱等级。经验证,评价结果与评价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实际表现比较吻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君  刘兰芳  田亚平  谢小立  
近年来国内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存在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北方地下水资源研究多于南方地表水资源研究以及水质脆弱性研究多于水量脆弱性研究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对比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表水资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认为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从脆弱性构成因素上来看它们都可以分解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最后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一个反映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共12个指标的评价我国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在水量方面脆弱性的指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松   周玉玺  
在测度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水资源非农化会加剧粮食生产脆弱性,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从功能区与南北方异质性来看,水资源非农化会加剧非主产区和南方地区粮食生产脆弱性,而对主产区和北方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显著降低。因此,在因地制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及保障能力的同时,应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通过生产技术革新和制度优化等方式,增强粮食生产韧性,弥补农业用水转移引致的生产损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水  陈迪桃  黄法融  李兰海  
[目的]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是分析农业水资源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动或人类开发利用响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目的是分析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格局,并对其进行分区与评价,为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亚为研究区,依据水资源脆弱性概念框架,从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度等3个要素中共选取18个指标建立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等权重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992-2017年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格局及分区进行研究。[结果] (1)中亚农业水资源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和脆弱性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受敏感度和适应度因素的影响,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整体表现为自东北向西南升高的趋势。(2)根据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北部湿润-半干旱耕草地微度脆弱区、中北部半干旱-湿润林草地轻度脆弱区、中南部半湿润裸地中度脆弱区、南部半干旱裸地重度脆弱区和西南部干旱裸地极度脆弱区5个大区,并对分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对策。[结论] 由于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较高,因此管理农业水资源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成为中亚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民  石磊  张冲昊  
从社会—生态视角对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有助于厘清阻碍转型期中国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精准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科学有序发展。文章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VSD分析框架,从社会—生态视角提出了一套县域多维度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CRITIC法减少评价指标间的冲突性,并通过SERV模型对区域脆弱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2019年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差异较明显,总体呈现东南、西北高,北部、西部低的空间格局。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将高脆弱区分为4个类型,依据“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原则提出了差异化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焦士兴  陈林芳  王安周  尹义星  张建伟  李中轩  赵荣钦  
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3个层面构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1—2016年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1—2016年河南省郑州等9市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呈减小态势,开封等9市呈增大态势,脆弱性增速差异显著;脆弱性演变趋势可分为先升后降、先降后升、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4种类型;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脆弱度排序为豫北>豫东>豫南>豫中>豫西;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受到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的影响,且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此,应积极加强对水资源系统人为干预,通过加大农业资金投入、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以实现河南省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丽  蔡超  
本文从贫困脆弱性这一前瞻性视角出发,对公共产品供给与减贫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讨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次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公共产品的减贫效应不同,由强到弱的次序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教育、医疗、劳动市场培育、社会保障。最脆弱群体具有一定特殊性,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培育劳动市场,增加非农就业机会,能对最脆弱的家庭产生最大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燕   冯兴元   李睿君  
促进农村家庭生计可持续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基于CFPS两期整合数据考察正规借贷对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指数集中在-0.459~0.225之间,整体脆弱性水平较低。相较于非正规借贷家庭,正规借贷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更低。房屋正规借贷高额度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较高,而非房屋正规借贷高额度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较低,这两类农村家庭的低额度正规借贷组中有很大部分家庭的生计可持续能力很高。回归结果表明,正规借贷额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村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指数降低12.1个百分点。相较于房屋正规借贷额度,非房屋正规借贷额度的提高对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的降低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屋正规借贷和非房屋正规借贷额度的提高均可通过促进农村家庭生计策略非农化的转型进而降低其生计脆弱性,但房屋正规借贷在该机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更大。据此提出引导农户合理使用正规借贷资金,开发“房贷+”金融产品,细化农村金融帮扶策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  孙蚌珠  王学龙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在效用理论基础上对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分解以反映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在实证分析层面上,本文使用CFPS(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数据对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进行量化与分解。量化结果表明多数农村家庭是脆弱的;分解结果发现相对于村间不平等,村内不平等是脆弱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脆弱性及五个分解部分对家庭特征集合变量的OLS回归结果表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是降低其脆弱性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家庭脆弱性,但大学教育支出会显著提高家庭的脆弱性水平,这较好地解释了目前出现的农村籍高中生弃考大学这一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峥  
通过讨论脆弱性的概念及探讨其与贫困的关系 ,提出脆弱性是贫困的重要特征 ,也是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农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较高的脆弱性构成了稳定脱贫的主要障碍。作者提出应将脆弱性作为新的切入点开展扶贫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