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2)
2023(12193)
2022(10900)
2021(10373)
2020(8653)
2019(20479)
2018(20544)
2017(40100)
2016(21827)
2015(24688)
2014(24763)
2013(24295)
2012(22050)
2011(19670)
2010(19755)
2009(17862)
2008(17209)
2007(14859)
2006(12761)
2005(10737)
作者
(61300)
(50735)
(50445)
(48113)
(32488)
(24425)
(22921)
(20017)
(19385)
(18045)
(17498)
(16881)
(16016)
(15852)
(15736)
(15224)
(15185)
(15135)
(14463)
(14329)
(12531)
(12256)
(12226)
(11618)
(11353)
(11245)
(11215)
(11166)
(10161)
(10157)
学科
(87247)
经济(87145)
管理(60297)
(56031)
(46245)
企业(46245)
方法(42904)
数学(37865)
数学方法(37192)
中国(23167)
(22563)
地方(20005)
(19163)
业经(18380)
(18333)
理论(15847)
农业(15356)
(13805)
贸易(13796)
(13741)
环境(13714)
(13311)
(13084)
技术(12953)
(11875)
(11726)
财务(11652)
财务管理(11632)
教育(10920)
企业财务(10895)
机构
学院(300988)
大学(300751)
管理(123128)
(113597)
经济(110851)
理学(107926)
理学院(106705)
管理学(104472)
管理学院(103939)
研究(95522)
中国(69039)
(64450)
科学(62091)
(49337)
(46979)
业大(46184)
(45907)
中心(43612)
研究所(43231)
(42167)
(41026)
师范(40693)
财经(40568)
北京(40522)
(36850)
农业(35950)
(35168)
(35167)
经济学(33056)
师范大学(32867)
基金
项目(214203)
科学(168437)
研究(155763)
基金(154304)
(133807)
国家(132698)
科学基金(115271)
社会(96375)
社会科(91201)
社会科学(91171)
(84561)
基金项目(83022)
自然(76872)
自然科(75097)
自然科学(75084)
自然科学基金(73665)
教育(72215)
(71050)
编号(64802)
资助(64044)
成果(51124)
重点(47235)
(46086)
(45131)
(44331)
课题(44301)
创新(41220)
科研(40688)
大学(39864)
教育部(39598)
期刊
(119522)
经济(119522)
研究(84709)
中国(52959)
学报(45951)
科学(43323)
管理(43068)
(40725)
(35628)
教育(35594)
大学(34776)
学学(32578)
农业(28709)
技术(27828)
业经(20624)
(20167)
金融(20167)
经济研究(18907)
财经(18124)
图书(17194)
问题(17029)
(15358)
科技(14977)
(14879)
资源(14678)
技术经济(14511)
理论(14400)
统计(13858)
现代(13714)
实践(13448)
共检索到420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作志  李向波  蒋宗文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了城市经济、文化和文明进步的进程,同时,社区、交通、城市空间和新生活方式等开发过程中不和谐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本文在界定城市和谐概念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挖掘出社区和谐与城市宜居两个隐性因子、其分属的三个和五个二级隐性解释因子以及39个研究变量之显性解释因子,进而提出居民感知的城市和谐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基于天津市实证调查的384个有效样本,分析了城市和谐模型及影响因素重要性。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感知的社区和谐与城市宜居都对城市和谐产生了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八个二级相关因子分别对社区和谐与城市宜居产生了相关影响;社区服务在社区和谐因子中占有首要地位,城市宜居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五六  
近些年来时变参数消费敏感度模型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时变参数形式设置过于随意,内生性结构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内生性时变参数消费敏感度模型,并构建了一个对两步卡尔曼滤波过程都适用的滤波理论方法,以处理模型的内生性结构。实证分析了天津市城镇居民的长期消费,该模型有效的处理了其内生性问题,且拟合效果很好,发现其消费敏感度是时变的,且经历了三个不同形成机理的规律性阶段.现阶段只有提高天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才能突破流动性约束的瓶颈,提高其消费需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双  
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城市产业集聚效应。以天津市为例对城市产业集聚形成的增长极、竞争优势、空间聚集与扩散、要素转移和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天津市产业集聚形成的五种效应存在且正在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了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并加速了要素转移和结构调整步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振坡  牛家威  王丽艳  
科学评价土地整理储备绩效,能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在构建城市土地整理储备绩效评价框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2016年中国34个大中城市土地储备绩效,进而以天津市为例进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效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东部各城市中排名相对靠后;2003—2016年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效率呈现出"快速上升—波动下降—趋于稳定"的演化特征;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教育支持力度可以提高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升土地整理储备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晓莉  
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城市化质量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运用VAR模型对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质量之间进行了动态关系分析,结论显示城市化质量、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短期内有利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但长期则会阻碍城市化质量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城市化质量,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贾宾  翟婧彤  
厘清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揭示其内在规律,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调查,综合考虑智能手机信息化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个人属性、家庭现状、住房类型、职住地附近公共交通环境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与通勤时间作用显著,现阶段地铁分担率较低,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覆盖不足;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效应对公共交通模式较为显著,对居民通勤时间、路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促进职住平衡、减轻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翟婧彤  宋顺锋  
分析城市居民通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交通问卷调查,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属性对于通勤特征有较大影响;全过程通勤效率有待提升;慢交通和公共交通发展滞后、职居失衡等问题凸显。应从提升公交分担量、提升全过程通勤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变革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李锦  宋顺锋  
通勤是城市居民的基本交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勤负担的社会分异现象日益显现,制约着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基于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调查数据,构建两种通勤负担模型,比较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通勤负担,实证结果显示: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群通勤负担较轻;年龄和学历与通勤负担呈负相关;非天津户口、以私家车为通勤方式居民通勤负担较重;低收入、非天津市户口居民空间失配现象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城市政府在关注居民整体通勤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应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不同群体通勤负担分异问题。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本项研究调查了近千名长三角地区潜在游客对韩国旅游形象的感知,运用多元统计技术手段分析探讨了刺激因素、个体因素和形象感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刺激因素(一手信源和二手信源)与个体因素(旅游动机和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差异会影响旅游形象的感知,是旅游形象的前因变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宝玲  马振兴  
近年来,随着建设用地需求的增长、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在土地集约利用中兴起。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整理区区分为四种类型,得到各类型农村居民点对应的整理模式,并对各种整理模式下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宇橙  王庆生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GEM模型分析法,通过构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得分,研究认为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相关辅助行业与集群中企业战略管理和创新方面表现一般。针对影响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方面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再生  牛晓东  
以天津人才政策现状及问题为导向,以现有人才政策评价研究为基础,运用DEA模型构建人才政策效率评价理论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近年天津人才政策文件进行绩效评价,为未来相关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勇  刘婷婷  
以我国21个省(市)的航空制造业为决策单元,选取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为投入指标,新产品收入为产出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研究了天津航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天津航空制造业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存在规模效率过低、产出亏空和R&D人员投入冗余等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常青  何欢乐  季宏伟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压力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综合适宜性状态,基于此划定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协调发展三个土地空间配置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景观健康影响评价,发现以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对未来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选择协调方案作为天津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和功能分区的首选方案。研究结论:基于DRSIR模型进行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针对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薛珂  王丽艳  宋顺锋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城市健康发展,从个体感知视角分析其成因,能够为交通精细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剖析影响不同群体出行个体感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者对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拥堵更为敏感,其次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及偶发性事件,而移动互联因素会缓解拥堵感受;不同人群关注的拥堵成因与交通需求有关,道路资源分配问题凸显。因此,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优化公共交通客流组织模式、推进交通文明建设、合理配置道路资源等对策,缓解城市交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