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
2023(1642)
2022(1597)
2021(1406)
2020(1215)
2019(2681)
2018(2642)
2017(5425)
2016(2820)
2015(3107)
2014(3128)
2013(3020)
2012(2876)
2011(2564)
2010(2527)
2009(2438)
2008(2208)
2007(1938)
2006(1766)
2005(1649)
作者
(7942)
(7000)
(6724)
(6482)
(4272)
(3327)
(3033)
(2680)
(2565)
(2378)
(2361)
(2274)
(2188)
(2134)
(2114)
(2035)
(2029)
(1952)
(1950)
(1928)
(1659)
(1582)
(1544)
(1533)
(1530)
(1481)
(1441)
(1434)
(1314)
(1312)
学科
(13704)
经济(13689)
管理(11287)
环境(8226)
(7555)
土地(7353)
(5744)
企业(5744)
(5477)
方法(4779)
(4397)
经济学(4187)
数学(4157)
数学方法(4136)
(4096)
(3955)
规划(3762)
环境规划(3681)
问题(3262)
资源(2919)
人民(2811)
收入(2785)
农业(2664)
(2578)
技术(2478)
(2416)
中国(2371)
结构(2359)
生态(2222)
地方(2151)
机构
学院(41631)
大学(41482)
(17729)
经济(17382)
管理(17018)
理学(14713)
理学院(14553)
管理学(14349)
管理学院(14293)
研究(13609)
中国(10897)
(9279)
科学(8691)
(7943)
(7446)
业大(6724)
(6716)
中心(6712)
财经(6685)
(6297)
研究所(6158)
(6078)
经济学(5876)
农业(5829)
北京(5448)
(5370)
经济学院(5346)
师范(5345)
(5244)
资源(5077)
基金
项目(29764)
科学(23832)
基金(22627)
研究(20959)
(19895)
国家(19750)
科学基金(17190)
社会(14992)
社会科(14220)
社会科学(14213)
基金项目(12382)
(11180)
自然(10866)
自然科(10507)
自然科学(10504)
自然科学基金(10284)
(9299)
资助(8707)
教育(8537)
编号(7979)
(6809)
国家社会(6769)
重点(6513)
(6200)
(6181)
(5864)
科研(5804)
成果(5690)
教育部(5599)
创新(5584)
期刊
(20032)
经济(20032)
中国(10468)
研究(9974)
科学(7290)
(6432)
(6001)
学报(5873)
管理(4700)
资源(4488)
大学(4448)
国土(4398)
学学(4328)
农业(4201)
土地(4075)
业经(3644)
财经(3277)
经济研究(3073)
问题(2858)
(2837)
技术(2097)
环境(2058)
科技(2029)
生态(1989)
(1982)
(1938)
金融(1938)
商业(1880)
统计(1840)
(1780)
共检索到59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绪亚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旗帜,居民是城市文明的 享有者,同时又是对人为生态状况的被动适应者。前者是城市赋予居民的权力,后者是城市给居民造成的危害。 从人的发展及素质提高的视野来看,有些被认为是正常的东西,往往恰是危害城市居民的重大社会问题;有些被认为是可积极利用的东西,往往又是极不合理的东西。这就是被人类学家称之谓的“歧进化”现象。它既不同于人类的自然进化,也不同于“逆进化”的过程。例如,街头广告、霓虹灯、楼宇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成思  
在某一研究领域谈“展望”,有 许多困难;在发展极快的知识产权领域,尤其困难。为避免使所“展望”的内容在下一世纪到来后的实践中化为空谈或笑谈,至少有两点应力求做到。一是对国际上有关信息应掌握得尽量多(虽不可能“全”),也就是应看得尽量广。二是虽要结合身边的现实(即结合“中国国情”),又不能陷在现实中,而应有“超前”意识。否则为下一世纪所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家骅  
研究居民的市场行为并将之上升为理论化的表述,只是近5年来才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突出的话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要求和地位,无法获得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的制度安排。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会来  
期货市场作为现代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现货市场相对应,共同构成现代市场的两种体系,并发挥着市场机制的全面基础性调节作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和物货中心,应把加快期货市场建设作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的突破口,并按照服务全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要求,重点建设的一批高层次、规范化、强辐射的现代期货市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任  左正强  
环境资源产权是随着环境恶化、环境资源稀缺性不断凸显而产生的,它是行为主体对环境资源拥有的一组权利,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可交易性、可分割性和行为性。其主体包括全体公民、国家、社会经济实体或公共组织,客体包括各种自然环境资源和人工环境资源;其内容包括环境资源所有权、环境资源使用权、环境资源转让权和环境资源收益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现祥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外部性问题。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 ,其内在化都与产权密切相关。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征税或补贴。征税或补贴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二是总量控制 ,拍卖资源的空间使用权。三是产权界定 ,从而解决大家的事没人管的问题。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关键是产权 ,这是因为产权明晰和市场交易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从而可以解决因公共地的悲剧带来的环境污染 ;明晰产权可以解决责任问题 ,并有利于经济主体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建立 ;有效的产权制度是环境保护市场化有效运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沈怡  马贤磊  
本文利用2015年江西省800户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土地产权环境对不同类型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的影响及作用差异。研究表明,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认知通过便利性启发机制影响了农民产权安全评估的例证可获性和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经验结果表明,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重要性和土地调整的认知偏差;村庄土地调整次数分别抑制和扩大了经历和未经历过土地调整农民的土地调整认知偏差;村庄产权环境和同村其他农民的产权安全认知偏差倾向于扩大不同产权经历的农民产权安全认知偏差间的差异。为此,当前应落实土地确权登记,加强产权安全宣传,完善土地侵权处理办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吴妹晓  韩先锋  
本文针对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的国家征地所带来的土地价格机制扭曲、补偿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承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地位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了土地价格的形成及利益分成,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使用权转让、环境优化治理及环境产权分配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价格机制的完善是土地市场有效调节的基础;土地流转应充分体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应将负外部成本、民众的主观价值损失反映到土地价格中;要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需要赋予农村集体一定的环境产权,且须与政府在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公共服务定位相结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全景  欧名豪  庞英  李景刚  
研究目的:从土地环境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途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界定了土地环境的概念,分析了其构成体系和基本特征,解读了土地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土地的影响,依据土地环境的诱因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分类,并对土地环境分析评价技术路线进行了框架设计。研究结论:中国原生土地问题、次生土地问题和社会土地问题都非常严重,致使人地关系失调,土地关系失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宏乾  
文章从强化国有上地所有权,提高城市上地使用社会化程度,明晰城市上地产权关系,保障国有上地收益的最大化出发,提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上地产权结构应划分为三个层次:Ⅰ.土地所有权;Ⅱ.土地业权;Ⅲ.土地他物权。其中,土地所有权与上地业权两大系统是上地产权结构和主体框架,土地他物权则是这一主体框架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文章还认为,对城市上地产权的这一界定是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萍  
合理地确定土地产权价格,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商品化和价值化的要求,但反映土地产权权能交换关系的土地市场并非是一个完全的土地市场,为此,必须尽快完善土地产权价格合理实现的条件:1、产权明晰化。产权明晰化是产权交换的基础条件,是人们交换行为合法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谷  李娴  
土地产权的界定是实现土地有效使用的前提,土地产权制度是可变的.土地产权制度对土地的开发使用起决定作用,土地各种权利的实施方式又决定土地开发利用的结果.我国城镇土地有四类用途,需通过市场实现的主要是一般企业用地和部分住宅用地.我国应将房产与地产的主管部门合并,以减少房地产纠纷和房地产市场交易成本,保证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谷  李娴  
进入规范化土地市场的土地,其产权关系必须是明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这是消除不法行为的前提条件。我们把与土地有关的各项权利的总构成,称之为土地产权,土地及其上的各种设施的利用权利,被称之为不动产权。我们知道,城市土地市场上交易的不是土地的本身实体,而是利用土地及其设施的若干权利。因此,对于土地产权的界定是完成土地有效使用的关键的前提条件。 土地产权制度是以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因此是动态的可变的。土地的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决定了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清代前期,随着社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到了极致,而社会转型又带来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整个经济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局面。清代前期土地产权交易的发展,如地权交易的多种形式和加找、亲邻优先的发展变化,使封建性的地权交易发展到了极致。而市场配置资源这种新因素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正日益扩大。通过对清代前期土地产权交易发展的考察,本文认为这些发展变化都是清代经济发展的明显反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阿凌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几乎成为众人的口头禅。如何才能提高服务的质量、了解服务的真谛、讲求服务的技巧呢?这正是本栏目要来为您解答的。让我们通过这个小小窗口共同走向成功服务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