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5)
2023(14113)
2022(12178)
2021(11427)
2020(10021)
2019(23173)
2018(22745)
2017(44070)
2016(23822)
2015(26806)
2014(26654)
2013(26230)
2012(24496)
2011(22080)
2010(22504)
2009(20452)
2008(20480)
2007(18316)
2006(15913)
2005(14263)
作者
(67933)
(57165)
(57001)
(54446)
(36600)
(27196)
(26122)
(22180)
(21620)
(20702)
(19406)
(19270)
(18225)
(17910)
(17859)
(17858)
(17353)
(16928)
(16563)
(16451)
(14061)
(14038)
(13986)
(13197)
(12931)
(12923)
(12700)
(12517)
(11510)
(11412)
学科
(98739)
经济(98628)
管理(68600)
(66821)
(55173)
企业(55173)
方法(46038)
数学(40430)
数学方法(39828)
(27084)
(26856)
中国(24914)
业经(20681)
(20662)
(19235)
贸易(19227)
地方(19142)
(18698)
(18010)
农业(17840)
(16407)
财务(16348)
财务管理(16311)
(15502)
(15502)
企业财务(15464)
银行(15463)
理论(15429)
(14833)
(14738)
机构
大学(339980)
学院(339251)
(140165)
经济(137261)
管理(131788)
研究(114518)
理学(113634)
理学院(112373)
管理学(110157)
管理学院(109506)
中国(86591)
(71376)
科学(69844)
(65691)
(57595)
(56488)
中心(53534)
研究所(52383)
财经(52016)
(51747)
业大(49732)
(47198)
(45034)
师范(44580)
北京(44486)
农业(44461)
经济学(42676)
(41300)
(40619)
经济学院(38595)
基金
项目(226081)
科学(178544)
基金(165214)
研究(164400)
(143924)
国家(142747)
科学基金(122598)
社会(103777)
社会科(98366)
社会科学(98335)
(87607)
基金项目(86737)
自然(80148)
自然科(78347)
自然科学(78317)
自然科学基金(76922)
教育(76574)
(74497)
资助(68483)
编号(67270)
成果(55544)
重点(51178)
(50555)
(48423)
(46686)
课题(46199)
科研(43863)
创新(43628)
教育部(43356)
国家社会(42844)
期刊
(151380)
经济(151380)
研究(97673)
中国(62860)
学报(52433)
(51659)
(50203)
科学(48966)
管理(48426)
大学(40123)
学学(37622)
教育(35650)
农业(33891)
(31703)
金融(31703)
技术(30276)
财经(25371)
经济研究(24885)
业经(24426)
(21764)
问题(20082)
(18482)
(17588)
统计(17506)
图书(17151)
技术经济(16896)
(16575)
理论(16190)
(15567)
国际(15092)
共检索到501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洪军  王小洁  刘鹏程  
通过对CGSS2010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个体在行为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情况下,会形成焦点转移策略、低成本策略和自身免责策略等认知策略,并通过诉诸特定的环保行为来展示自我的环保意识,以低成本的方式来顺从自己的环境道德观,或将环保责任推脱给他人、社会及政府,从而为自身环保的知行不一在主观上找到心理平衡点。据此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提高破坏环境的成本以及重塑和强化环保规则意识等多方面入手,促使公众的环保行为落到实处,改变居民在环保方面存在的"知行不一"现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洪军  王小洁  刘鹏程  
通过对CGSS2010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个体在行为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情况下,会形成焦点转移策略、低成本策略和自身免责策略等认知策略,并通过诉诸特定的环保行为来展示自我的环保意识,以低成本的方式来顺从自己的环境道德观,或将环保责任推脱给他人、社会及政府,从而为自身环保的知行不一在主观上找到心理平衡点。据此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提高破坏环境的成本以及重塑和强化环保规则意识等多方面入手,促使公众的环保行为落到实处,改变居民在环保方面存在的"知行不一"现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婷  张秀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调查数据,了解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通过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整体上比较高;性别、年龄、信仰、婚姻、居住地、社会地位自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家庭经济地位自评、收入合理度、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感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社会评价、家庭变量和态度变量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维军  杜宁  李宗锴  张三峰  
关键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国强  石玉成  
个体收入剥夺影响因素的确定对于降低农村居民的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CGSS2010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农村居民主客观个体收入剥夺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影响农村居民个体收入剥夺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家庭经济水平、房产数量、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年龄、教育及西部地区对这两方面作用方向不一致;仅对客观收入剥夺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因素是性别、非农就业、婚姻;主观收入剥夺方面,个人收入有显著降低作用,政治面貌的作用方向则相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国强  王福珍  罗玉辉  
众所周知收入能够直接影响健康,但是个体收入剥夺产生的间接收入影响对于健康是否同样重要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在CGSS2010截面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及半参数模型分别研究了个人收入及收入剥夺对个人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前,收入对城市居民自评健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和城乡居民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后,收入、个体收入剥夺对整体健康都呈反向显著关系。无论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还是半参数模型,个体收入剥夺对城乡居民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赖凯声  孙晓冬  
本文通过CGSS2010对中国家庭人情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家庭人情消费高于城市,中西部家庭高于东部;客观的家庭收入和主观的家庭经济地位评价均与家庭人情消费正相关;老年组、婚龄与家庭人情消费负相关,而社会交往频率、男户主的工作状况等则与之正相关。该结果反映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向过程中人情消费的异化现象,并且家庭成员个体特征的作用以及人情消费的政策性干预等问题值得未来研究进一步关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王峰  
针对农民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问题,通过分析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响应Logit模型估计,实证检验了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研究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存在幸福效应,社会阶层定位越高的农民,其幸福感越强;进一步区域比较发现,此幸福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显著;而户籍比较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低于城镇居民;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较10年前有所增强,且农民对社会阶层定位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据此提出,民生建设中重视农民的发展诉求和精神需求,融通农民社会阶层上升的渠道,从而提高农民幸福感,保障农民公平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向东  米壮  
正确判断我国的消费升级状况,对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消费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与现实状况,首先说明了单纯使用消费结构方法考察消费升级的局限性,然后引入"基本-非基本消费"概念构建了一个判断消费升级状况的新分析框架,进而深入分析和判断我国消费的现状。文章使用CGSS数据和ELES模型计算出我国当前的基本和非基本消费,代入分析框架后发现我国整体处于消费升级状况,但收入位于28%以下的低收入阶层面临着消费降级的处境,同时,农村地区的家庭也面临着消费降级的状况。另一方面,医疗、教育这两项服务性消费的刚性支出进一步恶化了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情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洁  
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环境污染对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绝对剥夺效应"和"相对剥夺效应",寻找增进居民幸福感的突破口,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环境污染通过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绝对剥夺效应的存在。(2)环境污染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社会经济不利地位的群体因应环境污染承担了更大的福利损失,存在幸福感的相对剥夺。(3)环境规制能抑制环境污染对居民幸福感的绝对剥夺效应和相对剥夺效应,作为提高中国居民幸福感、促进居民福利公平性的突破口,这也是环境治理的民生意义所在。因此,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彬  李博  
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和两个实验经济学结论,推知幸福-收入门限的存在,使用2006年CGSS的微观数据,估计中国居民的幸福-收入门限值大致位于"人均收入"3300元的位置,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从门限前的显著正向变为门限后的不显著。门限回归中,收入和相对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呈现"前高后低"特征,而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结果在门限前后通常也呈现差异性的特征,由门限值划分的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对变量的敏感度不同。对于从中等收入跨入中上等收入水平的转型国家来讲,提升居民的幸福感,需要更加关注非收入的因素,尤其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自身权利、平等和公平等软因素,这些因素的满足依赖于公平发展方向上的体制改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福育  
基于CGSS 2010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同等消费水平下,参加社会保障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未参加社会保障者;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大致呈"几"字形,即高收入组居民和低收入组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中等收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此外,参加社会保障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年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而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细卿  
笔者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探讨社会保障、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村老年农民健康的影响。因子分析表明,社会信任分为特殊信任和一般信任两个因子;老年农民健康分为主观自评健康、客观心理健康与客观躯体健康3个因子。回归分析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因素对农村老年农民健康均无促进作用;特殊信任因子对农村老年农民主观自评健康因子具有统计显著性,一般信任因子对其具有负向统计显著性。研究认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社会资本存量和发展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霍鹏  张静宜  彭楚乔  崔海兴  
"新农保"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农民的参与行为,研究农民参保决策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已有文献对于部分存在于农民群体内部的社会因素以及农民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根据内生互动影响理论、信任—合作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并基于CGSS2010数据建构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研究社会互动、信任对农民参与"新农保"行为的影响,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细卿  
笔者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探讨社会保障、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村老年农民健康的影响。因子分析表明,社会信任分为特殊信任和一般信任两个因子;老年农民健康分为主观自评健康、客观心理健康与客观躯体健康3个因子。回归分析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因素对农村老年农民健康均无促进作用;特殊信任因子对农村老年农民主观自评健康因子具有统计显著性,一般信任因子对其具有负向统计显著性。研究认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社会资本存量和发展农村经济是提升农村老年农民健康水平的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