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0)
- 2023(15506)
- 2022(13618)
- 2021(12669)
- 2020(10860)
- 2019(24536)
- 2018(24142)
- 2017(46673)
- 2016(25338)
- 2015(28376)
- 2014(28133)
- 2013(27462)
- 2012(25078)
- 2011(22367)
- 2010(21993)
- 2009(19663)
- 2008(18803)
- 2007(15922)
- 2006(13418)
- 2005(11091)
- 学科
- 济(96287)
- 经济(96175)
- 管理(70773)
- 业(67882)
- 企(55825)
- 企业(55825)
- 方法(49188)
- 数学(43477)
- 数学方法(42906)
- 农(25901)
- 财(25383)
- 中国(23722)
- 学(22694)
- 业经(20951)
- 地方(19119)
- 贸(18642)
- 贸易(18637)
- 易(18092)
- 农业(17598)
- 务(16245)
- 财务(16170)
- 财务管理(16141)
- 技术(15721)
- 制(15676)
- 环境(15506)
- 理论(15341)
- 企业财务(15275)
- 和(15072)
- 融(13401)
- 金融(13399)
- 机构
- 大学(354451)
- 学院(352378)
- 管理(141061)
- 济(136114)
- 经济(133307)
- 理学(124577)
- 理学院(123137)
- 管理学(120737)
- 管理学院(120099)
- 研究(116405)
- 中国(82917)
- 科学(77072)
- 京(73913)
- 农(64460)
- 业大(59957)
- 财(59143)
- 所(58782)
- 研究所(54668)
- 中心(52906)
- 农业(51334)
- 财经(49304)
- 江(48058)
- 北京(45415)
- 范(45311)
- 经(45163)
- 师范(44695)
- 院(42590)
- 经济学(40699)
- 州(39068)
- 技术(37343)
- 基金
- 项目(259116)
- 科学(202269)
- 基金(188725)
- 研究(180419)
- 家(168005)
- 国家(166693)
- 科学基金(142280)
- 社会(113016)
- 社会科(107111)
- 社会科学(107081)
- 基金项目(101232)
- 省(100831)
- 自然(96804)
- 自然科(94576)
- 自然科学(94549)
- 自然科学基金(92820)
- 划(86297)
- 教育(82804)
- 资助(77667)
- 编号(71955)
- 重点(58336)
- 部(56252)
- 成果(55386)
- 发(54447)
- 创(53912)
- 科研(50900)
- 创新(50406)
- 计划(49859)
- 课题(48885)
- 大学(47610)
- 期刊
- 济(135076)
- 经济(135076)
- 研究(94173)
- 学报(65080)
- 中国(57561)
- 科学(56704)
- 农(56407)
- 大学(48218)
- 管理(48159)
- 学学(45947)
- 财(43900)
- 农业(39142)
- 教育(33702)
- 技术(28855)
- 融(24543)
- 金融(24543)
- 业经(23109)
- 财经(22766)
- 经济研究(22614)
- 业(20133)
- 经(19433)
- 科技(18628)
- 版(18023)
- 问题(17973)
- 业大(17773)
- 图书(16947)
- 资源(16742)
- 理论(16086)
- 技术经济(15869)
- 商业(15646)
共检索到48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辜应康 杨杰
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一直是事件旅游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点,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研究较零散且以截面数据分析为主,较缺乏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感知及变化的系统性纵向追踪研究。本研究以上海世博会为基础,通过构建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测量量表,分别在上海世博会举办前一年和举办后一年对居民进行问卷追踪调查,获取919份样本。研究发现,居民对世博会影响的感知包含四个积极影响维度和三个消极影响维度;居民对世博会积极影响维度的感知总体上高于对消极影响维度的感知,但在世博会举办后强化了对世博会消极影响维度的感知。同时,依据居民对世博会影响的不同感知特征,可将居民划分为热情拥护者、理性支持者、反对者三种类型,...
关键词:
居民 重大事件影响 感知变化 上海世博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方英
本文以2008年奥帆赛举办地青岛市为例,从目的地居民感知的角度探讨了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基于居民感知的动态性,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以奥帆赛举办一年前、举办过程中和举办结束一年后3次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青岛市居民对举办奥帆赛活动的激动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退,但是,居民对奥帆赛的支持度仍然一直持续着。总体上看,居民对事件所带来的环境利益、社会文化利益和城市形象提升利益的感知比经济利益更为积极和持续;对奥帆赛带来的利益感知高于成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柴晓敏 付淑礼
事件影响是一个衡量事件社会经济价值的重要内容,通常是从事件举办地居民感知的角度进行研究。鉴于感知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以杭州休闲博览会为例,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时间序列纵向比较研究方法来探讨城市居民对重大事件感知的变化。通过面向杭州市居民的两次抽样调查得到基础数据,基于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和配对t检验得出:杭州市居民对休闲博览会积极因子的感知呈弱化趋势,对消极因子的感知呈强化趋势,文化资产在活动中得到策划者的重视,但居民对事件的认识还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
关键词:
事件影响 纵向研究 居民感知 休闲博览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春雷
从整体上看,目前在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申办和组织过程中公民参与是非常有限的。与之相对应,现有相关研究对公众如何有效参与重大事件中的公共决策回答得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所提出的对策缺乏可操作性。本研究通过引入托马斯的公众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并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构建了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的有效管理模型,以期为重大事件的公众全过程参与提供一种理论范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 刘筱
文章采用SPSS18.0和AMOS17.0数据分析软件对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构建重大事件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的测量维度模型,并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感知价格、方便价值等6个测量维度。②上海世博会游客感知价值在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等维度上测量均值较高,整体感知价值达到满意水平;相对而言,感知价格、方便价值等维度均值偏低,需求刚性、不规则性和市场供求关系是主因。③感知价值与各测量维度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关
关键词:
重大事件 感知价值 上海世博会 国内游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春雷
对重大事件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评估已成为国际事件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从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国外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指出了目前西方重大事件影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希望对国内学术界有所启发,同时为国内正在或将要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
重大事件 影响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能斌 陈金华 林小鸿
以旅游型海岛东山岛为例,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设计调研,研究公众(居民和游客)对PX项目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态度。结果显示:公众认同PX项目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会对东山岛的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居民和游客的感知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PX项目信息的封闭和经济补偿是造成居民和游客感知差异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政府应当及时公开PX工厂建设、生产和运营信息,建立环境补偿机制,加强旅游安全形象宣传等建议。
关键词:
争议性重大事件 感知 公众 东山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铮 袁宇杰 熊文
本文根据1978~2008年上海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本文分析了历次重大事件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2003年SARS主要影响欧洲国家来沪国际旅游需求,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的总体需求没有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1979年石油价格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存在影响人次数逐次增加,但影响比例逐次下降的趋势。重大事件对各客源国来沪国际旅游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全国与上海市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朝辉 陆林 夏巧云
事件及重大事件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事件是推动城市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使事件旅游研究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论文在对事件及事件旅游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侧重于重大事件研究视角,从社会影响、经济影响、政治影响、文化影响、环境影响、旅游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手段、研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提出今后重大事件影响研究的重点,即完善研究内容体系、丰富研究技术方法、加强实证与比较研究等。
关键词:
事件 重大事件 事件旅游 旅游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昭彦
重大事件对举办地的旅游形象及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选取2015—2017年杭州西湖风景区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百度搜索指数作为研究数据,从时空维度分析2016年G20峰会对举办地中国杭州的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峰会对两大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峰会对城市标志性景区的带动效应更为显著,而对新兴景区影响甚微;峰会对西湖风景区的即时效应和持续效应较为显著,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对西湖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峰会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非常有限,景区的全国知名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丽 胡琨
文章利用结构突变模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GDP进行检验和回归,发现1960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1975年文革后期的全面整顿、1979年前后的改革开放、1988年前后的通货膨胀和1997年的金融危机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GDP 结构突变 重大事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乐平 张京祥
分析了国内以往举办的重大事件项目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国外成功的经验,认为重大事件项目的建设应该与城市发展相契合,进而提出了重大事件项目建设应该遵循的策略。
关键词:
重大事件 政府 利用 城市增长机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光全 梁春鼎
事件意义及事件体验是事件研究的核心所在。文章基于个人建构理论,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从网友许愿的角度来探讨重大事件的意义结构。采用ROSTWordParser软件对网友在开幕前和开幕后的许愿辞进行内容分析和对比研究,比较开幕前后网友对世园会的不同希望和感受,剖析网友许愿辞的话语意义,阐释许愿辞与重大事件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两维三结构的重大事件意义体系框架。对网友在开幕前后的许愿辞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网友在开幕前后均对重大事件举办地给予了较高的关注;(2)网友在开幕后更加强烈地表达个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阮连法 包洪洁 温海珍
研究目的:研究金融危机、宏观调控政策等重大事件对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BP多断点检测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研究结果:(1)重大事件导致房价序列产生结构性断点;(2)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杭州市商品住宅均价下跌4912.5元/m2,一年后反弹3759.0元/m2;(3)2007年货币调控政策刚开始的市场反应与预期相符,13周后相反,最终使得均价上升2072.3元/m2;(4)2010年"国11条"和"新国10条"两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综合影响程度为-2998.6元/m2,选择了恰当的实施时机。研究结论:重大事件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模式是"台阶式"的;建议在市场对宏观调控做出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春阳 马亚明
本文基于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融市场和经济部门的实际数据,从结构突变视角识别金融重大事件和经济重大事件,利用平滑局部投影模型测度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的持续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机制检验和宏观政策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和经济重大事件均会造成经济金融风险溢出水平显著持续提升,其中金融事件的冲击效应更高,经济事件的影响趋势更为稳定;重大事件主要通过提升需求和预期的下行风险以及提高供给成本的上行风险进而加剧经济金融风险溢出,即“三重压力”渠道;相较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扩张的支出型财政政策抑制重大事件对经济金融风险溢出冲击的效果更为显著。根据主要结论,本文基于金融监管和财政政策的视角,为防范重大事件冲击下经济金融风险共振提供参考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