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2)
- 2023(11595)
- 2022(10005)
- 2021(9416)
- 2020(8267)
- 2019(19404)
- 2018(19411)
- 2017(38207)
- 2016(20598)
- 2015(23458)
- 2014(23523)
- 2013(23037)
- 2012(21052)
- 2011(18599)
- 2010(18539)
- 2009(17201)
- 2008(16736)
- 2007(14797)
- 2006(12386)
- 2005(10642)
- 学科
- 济(87386)
- 经济(87290)
- 管理(58612)
- 业(57852)
- 方法(47253)
- 企(47180)
- 企业(47180)
- 数学(42847)
- 数学方法(42158)
- 财(23031)
- 农(22785)
- 中国(20155)
- 业经(16918)
- 学(16358)
- 地方(15861)
- 贸(15563)
- 贸易(15556)
- 农业(15436)
- 易(15135)
- 务(14663)
- 财务(14603)
- 财务管理(14570)
- 理论(13965)
- 企业财务(13769)
- 制(13715)
- 技术(12564)
- 和(12503)
- 环境(11690)
- 银(11497)
- 银行(11470)
- 机构
- 学院(291312)
- 大学(289733)
- 济(120488)
- 经济(118135)
- 管理(116748)
- 理学(102360)
- 理学院(101302)
- 管理学(99167)
- 管理学院(98639)
- 研究(90375)
- 中国(67341)
- 京(59385)
- 科学(56231)
- 财(53639)
- 农(47801)
- 所(44868)
- 业大(44618)
- 财经(43889)
- 中心(43377)
- 江(41991)
- 研究所(41099)
- 经(39965)
- 农业(37823)
- 经济学(37565)
- 北京(36491)
- 范(35899)
- 师范(35501)
- 经济学院(34298)
- 州(33217)
- 财经大学(32810)
- 基金
- 项目(202155)
- 科学(159963)
- 基金(148332)
- 研究(144200)
- 家(129406)
- 国家(128381)
- 科学基金(111439)
- 社会(91491)
- 社会科(86837)
- 社会科学(86812)
- 省(79575)
- 基金项目(78420)
- 自然(74320)
- 自然科(72690)
- 自然科学(72673)
- 自然科学基金(71380)
- 教育(68698)
- 划(66904)
- 资助(62516)
- 编号(58502)
- 成果(45682)
- 重点(45565)
- 部(45183)
- 发(42564)
- 创(42347)
- 科研(39717)
- 课题(39611)
- 创新(39559)
- 教育部(39032)
- 大学(38188)
- 期刊
- 济(120540)
- 经济(120540)
- 研究(76415)
- 中国(49086)
- 学报(44724)
- 财(43326)
- 农(41523)
- 科学(41148)
- 管理(41028)
- 大学(34280)
- 学学(32571)
- 技术(28640)
- 农业(28210)
- 教育(28167)
- 融(21677)
- 金融(21677)
- 财经(21424)
- 经济研究(20499)
- 业经(20116)
- 经(18423)
- 统计(17457)
- 问题(16332)
- 业(15689)
- 策(15599)
- 技术经济(15502)
- 决策(14307)
- 版(13752)
- 商业(13685)
- 理论(13141)
- 财会(12926)
共检索到402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昕竹 田露露 马源
本文将微观离散/连续选择(DCC)模型推广为加总DCC模型,使其在保留DCC模型特有的结构计量特征的同时,还能适用于实践中更容易获得的加总数据,在此基础上用该模型估计中国居民电力需求函数,并分析引入递增阶梯电价前后居民用电需求响应的变化。根据本文的估计结果,在线性定价时代,中国居民用电的价格弹性处在无弹性区间,其中统一定价下的价格弹性为一0.34;但是引入递增阶梯电价后,价格弹性显著增加至一1.0。对价格弹性变化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我们发现从线性定价到非线性定价的定价结构变化,是价格弹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即居民用电对阶梯定价结构更敏感。研究结果表明,阶梯电价改善了需求管理,其实施效果与政策目标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汉伟
在尝试构建三级阶梯的居民递增型阶梯气价模型的基础上,从福利视角对居民递增阶梯气价政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单一气价,当基准气价不变时,阶梯气价政策下的中等需求用户和高需求用户的福利会减少并产生福利的无谓损失;当基准气价提高时,三种类型用户的福利都会减少并同时产生无谓损失,表明递增型阶梯气价政策缺乏经济效率。
关键词:
阶梯气价 基准气价 福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竹 刘自敏
本文使用居民用电和家电持有等微观家庭数据,针对非线性定价中存在尖点识别的问题,利用双误差离散/连续选择模型,对分时与阶梯混合定价下的居民电力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分时定价与阶梯定价共存的现实场景,本文首先将混合定价曲线转换为复合阶梯定价曲线;然后基于用户在尖点处的聚集特征,验证使用离散/连续选择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对双误差离散/连续选择模型进行估计。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引入阶梯定价确实增加了用户的价格弹性,并且中、低收入人群的价格弹性更大;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弹性更高,异质性误差更大。本文的研究为系统评估阶梯定价的政策效果奠定了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朱朋虎
从环境外部性视角对能源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已成为政府规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个人碳交易模型,对递增阶梯电价的分档电量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及宏观公开数据,对中国25个省份的阶梯电价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最后通过比较不同的电量分档所引起的居民用电消费特征变化,探讨个人碳交易机制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在个人碳交易机制下,居民可以通过碳交易改变收入,由此产生的用电变化为,第二阶梯门槛值增加,第三阶梯门槛值减小,其中东部地区变化量最大,东北地区变化量最小;初始碳配额的大小显著影响分档电量门槛的变化量,随着初始碳配额的逐渐减小,分档电量门槛变化量加速增大;最终,虽然分档电量调整强化了阶梯电价政策的节能减排效果及收入再分配功能,但效果较小。
关键词:
个人碳交易 阶梯电价 分档电量 优化设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粒子
本文从居民阶梯式递增和递减电价的适用条件、居民阶梯式递增电价对于解决我国销售电价交叉补贴问题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论述我国推行居民阶梯式递增电价的必要性;探讨适合于我国的、以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用电和促进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科学的居民阶梯电价的可行性方案和需要创造的技术支撑条件。
关键词:
居民阶梯电价 交叉补贴 能源节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要家 李增喜
城市水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水资源节约、企业成本回收和保障社会公平。运用2004-2011年中国36个大中城市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现行递增型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效果,发现阶梯水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但对实现成本补偿目标的作用非常有限,且恶化了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相对公平。现有阶梯水价政策只能部分实现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水价机制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朱朋虎 李兴
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个人碳交易约束下递增阶梯电价的价格优化模型,结合2014年CFPS微观调查及宏观公开数据,对中国25个省级区域正在实施的阶梯电价进行优化设计,并对阶梯价格调整所引起的居民用电特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PCT机制的实施及其政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1)PCT机制改变了居民用电阶梯价格,使第一阶梯价格下降,第二、第三阶梯价格上升;(2)初始碳配额的设定显著影响阶梯价格的变化量,随着初始碳配额的减小,各阶梯价格变化量增大;(3)PCT视角下的阶梯价格优化加强了阶梯电价政策的节能减排效果以及收入再分配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李兴
本文研究了中国各地递增阶梯电价分档电量的制定情况,探讨了各地阶梯分档电量设置的合理性,进而对不合理之处进行归类,并提出了分档电量机制的再设计。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描述了中国各地分档电量的构造、特征及成因,并基于CFPS数据,通过反事实场景的构建,使用截面门槛模型及Stone-Geary函数分别估计了全国以及各地第一、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理论值。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所有地分档电量的整体结构都需要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其中,大多数地区第一阶梯分档电量均需提升但幅度相对较小,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设置需要首先分离出与居民生活无关的用电量,再根据本地特点谨慎调整。
关键词:
递增阶梯电价 分档电量 反事实场景 门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李兴
本文研究了中国各地递增阶梯电价分档电量的制定情况,探讨了各地阶梯分档电量设置的合理性,进而对不合理之处进行归类,并提出了分档电量机制的再设计。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描述了中国各地分档电量的构造、特征及成因,并基于CFPS数据,通过反事实场景的构建,使用截面门槛模型及Stone-Geary函数分别估计了全国以及各地第一、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理论值。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所有地分档电量的整体结构都需要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其中,大多数地区第一阶梯分档电量均需提升但幅度相对较小,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设置需要首先分离出与居民生
关键词:
递增阶梯电价 分档电量 反事实场景 门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立军
阶梯电价制度作为重要的节能政策手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已经超过两年。论文基于广东省2011-2013年21城市改革前后两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居民用电的需求模型,对影响居民用电的可能因素:用电价格、家庭收入、人口数量以及地区差异的显著性程度,相关性关系进行了拟合估计,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及建议:地区变量对用电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广东省内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设置不同阶梯电价标准的意义不大;价格对居民用电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价格调节能起到节能效果;广东省的阶梯电价标准相当于对原统一电价每度提价0
关键词:
阶梯电价 居民用电 节能减排 需求刚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自敏 张昕竹 方燕 余颖丰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递增阶梯电价为实现收入再分配目的必然伴随着效率损失,进而探讨嵌入分时电价能否改善两难困境。理论模型刻画了递增阶梯电价追求再分配目的所致两类效率成本的特征、结构和类型,以及递增阶梯电价在实现再分配和最小化效率损失间的两难困境。基于杭州市居民用电和家庭收入等微观数据,使用工具变量,通过反事实场景构建和二次近乎理想需求函数(QUAIDS)模型,实证估算了阶梯电价为实现再分配目的而引致的家庭与社会效率成本,本文为系统评估和完善阶梯水价和气价等政策奠定了基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增喜 唐要家
以两级阶梯的递增阶梯价格结构为例,探讨水量和水价等结构变量与政策效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居民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对居民水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阶梯水量与阶梯水价共同对政策效应产生影响,居民水费支出的变动幅度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强度,这对于居民阶梯水价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居民阶梯水价 价格结构 政策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君 谷敬花
传统的水定价模型根据用水的边际成本,没有考虑水环境价值及水资源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价值。本文基于水的商品性,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模拟了陕西省居民阶梯水价定价模型,验证了阶梯式水定价模型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阶梯水价 定价模型 边际成本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文君
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别从利率、物价对股价的传导机制以及股价对利率、物价的反馈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可发现利率对股价存在负向冲击,且存在时滞性;物价对股价存在负向冲击,且存在短期效果;股价对利率和物价存在正向冲击。股改后利率与我国股票市场的相互作用机制符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冯永晟
本文通过求解阶梯定价下福利损失与再分配效应的充分统计量,构建评估与优化阶梯定价的半结构式充分统计量模型。利用从国家电网随机抽取的2003—2011年杭州市5000户居民的月度电量消费数据,评估样本期内实施与调整阶梯定价的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最优阶梯定价机制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评价了杭州市2012年最新阶梯定价调整政策。研究发现:(1)2004年与2006年杭州市实施与调整阶梯定价的福利损失分配效应转化率逐步上升,阶梯定价再分配的边际福利损失与初次分配的税收边际福利损失相当;(2)分时阶梯定价分配效应转化率比纯阶梯定价低,嵌入分时定价的阶梯定价不能有效地实现阶梯定价目标;(3)与最优阶梯定价机制相比,2012年的最新阶梯定价调整方向正确,但第一阶梯长度扩展过多、第二阶梯扩展不足,而阶梯加价太小;(4)较之结构与缩减式模型,充分统计量方法极大节约数据信息量并能进行福利分析。本文的研究为评估与优化我国各类政府公用事业改革开拓了一条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