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3)
2023(10780)
2022(9711)
2021(9261)
2020(7812)
2019(18112)
2018(18115)
2017(34884)
2016(19153)
2015(21562)
2014(21556)
2013(21266)
2012(19411)
2011(17298)
2010(17080)
2009(15426)
2008(14575)
2007(12395)
2006(10804)
2005(9056)
作者
(53833)
(44435)
(44126)
(42207)
(28528)
(21503)
(20032)
(17493)
(17041)
(15827)
(15631)
(14802)
(14175)
(13843)
(13672)
(13465)
(13297)
(13181)
(12816)
(12627)
(11062)
(10698)
(10616)
(10189)
(9912)
(9905)
(9882)
(9800)
(8961)
(8850)
学科
(72574)
经济(72494)
管理(52166)
(47820)
(38719)
企业(38719)
方法(34418)
数学(29105)
数学方法(28775)
(21254)
地方(17827)
(17559)
中国(17350)
(16737)
业经(16534)
环境(15089)
农业(14711)
理论(13244)
(12797)
(11688)
贸易(11682)
(11263)
(11083)
技术(11011)
(10940)
(10172)
财务(10113)
财务管理(10098)
教育(9976)
企业财务(9469)
机构
学院(261909)
大学(261674)
管理(106831)
(95352)
理学(93262)
经济(93003)
理学院(92130)
管理学(90492)
管理学院(90025)
研究(84773)
中国(61314)
科学(56328)
(56287)
(42216)
(41832)
(41301)
业大(40788)
中心(38762)
研究所(38664)
(37829)
师范(37509)
(37043)
北京(35505)
财经(34579)
农业(32334)
(31415)
(31374)
(30885)
师范大学(30514)
技术(27446)
基金
项目(187623)
科学(146512)
研究(137435)
基金(134438)
(116736)
国家(115746)
科学基金(99566)
社会(84369)
社会科(79718)
社会科学(79694)
(74459)
基金项目(73589)
自然(65974)
自然科(64270)
自然科学(64257)
自然科学基金(63064)
教育(62196)
(62042)
编号(57372)
资助(54789)
成果(45048)
重点(41457)
(40136)
(40021)
课题(38654)
(38466)
科研(35836)
创新(35748)
项目编号(34552)
大学(34536)
期刊
(104028)
经济(104028)
研究(72103)
中国(44800)
学报(41619)
科学(39044)
(36791)
管理(35665)
大学(31098)
(30047)
教育(29540)
学学(29081)
农业(26423)
技术(21607)
业经(18719)
(17178)
金融(17178)
图书(16085)
经济研究(15144)
财经(15039)
资源(15017)
问题(13794)
科技(13542)
(13220)
理论(13071)
(12638)
实践(12357)
(12357)
(12144)
现代(11887)
共检索到366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忠宏  洪常明  钟林生  
本文旨在了解澎湖列岛居民生态旅游的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 ,并探讨居民基本资料与其对生态旅游认知和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后发现 :居民基本资料的不同会造成生态旅游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态度的差异。最后透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 ,居民生态旅游的 5个认知因素与发展生态旅游的 6个态度因素间都具有相关性 ;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愈低者 ,在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上则愈不积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郁婷  王鑫  
中国澎湖群岛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岛上有各式各样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近几十年来,观光旅游是澎湖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凸显澎湖的特色,同时兼顾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环境教育意义的地质旅游十分值得推广。本文首先评估了澎湖的地质旅游资源,说明了它的发展潜力与限制,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澎湖推广地质旅游活动的规划策略与建议:用更系统化、制度化的方式经营管理,实现澎湖地质、地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先跃  
导游环境解说是生态旅游区实施有效环境教育的关键。本研究以生态旅游区游客环境解说需求和对导游环境解说评价为切入点,以湖南省长沙市石燕湖生态旅游区作为问卷调研场所,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究游客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需求特征以及影响导游环境解说满意度的具体因素。结果显示:石燕湖生态旅游区游客对环境解说的动机目的、内容需求与时间期望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游客对导游"环境解说内容"、"所具备环境知识"、"环境解说时长"满意度对"导游环境解说整体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引入人口特征变量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丹丹  陈思源  
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内容、影响因素构成了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文章将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居民的态度测量为切入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当地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具体内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维度可以分为"补偿认知""环境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漓江流域居民强烈希望能够得到生态补偿,对旅游业带来的环境和经济利益影响持中立态度;漓江流域当地居民中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之间存在着对生态补偿态度的显著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丹丹  陈思源  
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内容、影响因素构成了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文章将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居民的态度测量为切入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当地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的维度、具体内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居民对生态补偿态度维度可以分为"补偿认知""环境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漓江流域居民强烈希望能够得到生态补偿,对旅游业带来的环境和经济利益影响持中立态度;漓江流域当地居民中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之间存在着对生态补偿态度的显著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戴永辉  李吴迪  王其媛  乔知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追求早已从温饱上升到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其中旅游业的转变尤其日新月异。我国的海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逐步进行开发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潜力不可小觑。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岛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宜人,未来开发有较大空间。然而近年传出一些尚未开发完善的海岛或将报废的消息,着实令人惋惜,如何正确利用海岛旅游资源成了一大焦点。靠近上海的嵊泗列岛已开发多年,其发展模式值得深思,本文将以嵊泗列岛为例,结合SWOT分析法,深入研究探讨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地资源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及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娟  田世政  
自然保护区内少数民族原住民是旅游大社区中的一个群体,其旅游参与内容及深度对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国内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中采取了原住民整体搬迁模式。以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为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种搬迁模式下的原住民旅游参与方式与内容,对景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游客管理疏导不力,游程不畅,削弱了景区市场营销的优势,抑制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力量,降低了景区旅游供需调节能力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羽蘅  赵磊  
在生态旅游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识别与分析国际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成为重要话题。文章基于跨文化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探寻国内外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会构建循环模型。研究发现:(1)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人物、休闲活动、户外活动与旅游支持系统是国内外旅游者最为关注的6大生态旅游地节点类目。(2)相较之下,国内旅游者热衷于表征生态旅游地的休闲活动和旅游支持系统,视觉呈现简洁且聚焦,而国际旅游者则更关注人物与户外运动,常运用复杂视觉元素的叙事手法。(3)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会构建是一个以“即时互动”为核心诉求,包含表征感知、表征确认、表征探新与表征修正的4个阶段动态演化过程。依赖传统目的地营销组织、互动平台受限与需求差异不清是我国生态旅游地国际化发展的阻滞因素。文章结论丰富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拓展了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王山河,丁焕峰,王华  
依托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海岛旅游开发是无居民海岛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生态景观学和旅游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以茂名市放鸡岛为例,探讨无居民海岛的生态旅游规划及其发展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海霞  赵振斌  
生态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行为特征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太白山森林公园为例,对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其划分为一般生态旅游者和比较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并对二者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与周边行政区联合开发等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洁  吴赞科  
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本课题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以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两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研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描述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 ,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细分 ,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观点的三类人。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给旅游规划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一些启发 ,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群明  
作者对湖南省浏阳市、华容县、新宁县和凤凰县四个代表样地的农村居民共1200人(户),进行了闲暇旅游特征调查,详细分析了1077份有效样本。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存在一般特征和地区的差异性。一方面,农村居民出游率不高,在旅游的动机上则表现为出游欲望普遍较高,但出游目的和旅游行为层次仍较低;另一方面,各地旅游特征存在差异,旅游认知和出游程度与当地旅游开发程度和经济水平成一定的正相关。文章最后对深入培育农村旅游市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林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本文在较详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皖南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尝试进行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期较准确地了解皖南旅游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为皖南旅游区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咨询。并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娟  陈飙  
少数民族牧民因旅游开发搬迁定居参与旅游业,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模式。本文选择新疆两处重要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研究了牧民对政府实施的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研究发现,牧民在定居工程和参与旅游态度上总体水平为良下,各类因子中社会福利和生活便利程度因子态度水平较高,而定居后新生产方式的认同水平较低。比较分析了牧民属性特征对各因子水平的影响,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属性对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加琪  郭剑英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的基本特征、环境影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结合spss18.0软件分析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保护环境的行为态度的相关性,并且对景区提出针对游客破坏环境行为的管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破坏环境行为有相关性,特别是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关性较大。大部分游客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约束自身行为,但其环境责任感不强。景区应该加强对游客的约束管理、教育管理和引导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