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6)
- 2023(10840)
- 2022(9285)
- 2021(8245)
- 2020(7145)
- 2019(16479)
- 2018(16064)
- 2017(31922)
- 2016(17131)
- 2015(19650)
- 2014(19815)
- 2013(20139)
- 2012(19083)
- 2011(17622)
- 2010(17873)
- 2009(16915)
- 2008(16623)
- 2007(15067)
- 2006(13324)
- 2005(11957)
- 学科
- 济(100860)
- 经济(100754)
- 管理(49771)
- 业(44150)
- 方法(41833)
- 数学(37888)
- 数学方法(37662)
- 企(34323)
- 企业(34323)
- 地方(23290)
- 中国(22927)
- 农(21028)
- 财(20884)
- 学(19806)
- 业经(16636)
- 环境(16393)
- 制(14695)
- 农业(14402)
- 地方经济(14236)
- 贸(14142)
- 贸易(14139)
- 易(13567)
- 和(12478)
- 融(12154)
- 金融(12152)
- 务(12004)
- 财务(11986)
- 财务管理(11950)
- 银(11859)
- 银行(11834)
- 机构
- 大学(265824)
- 学院(264314)
- 济(122741)
- 经济(120263)
- 管理(101048)
- 研究(93247)
- 理学(86883)
- 理学院(85884)
- 管理学(84663)
- 管理学院(84163)
- 中国(69786)
- 京(56011)
- 科学(55482)
- 财(53594)
- 所(47543)
- 财经(43293)
- 研究所(43038)
- 农(42828)
- 中心(42330)
- 经济学(39886)
- 江(39569)
- 经(39244)
- 业大(38665)
- 经济学院(35936)
- 北京(35768)
- 院(33779)
- 范(33274)
- 农业(33063)
- 师范(33016)
- 财经大学(32032)
- 基金
- 项目(173358)
- 科学(137020)
- 基金(127959)
- 研究(123951)
- 家(111488)
- 国家(110640)
- 科学基金(94721)
- 社会(82235)
- 社会科(78129)
- 社会科学(78105)
- 基金项目(68256)
- 省(66218)
- 自然(60289)
- 自然科(58774)
- 自然科学(58757)
- 自然科学基金(57716)
- 划(55812)
- 教育(55587)
- 资助(52995)
- 编号(47781)
- 重点(39162)
- 部(39051)
- 发(38240)
- 成果(37827)
- 国家社会(34824)
- 创(34487)
- 教育部(33721)
- 课题(33235)
- 科研(33175)
- 人文(32732)
- 期刊
- 济(139997)
- 经济(139997)
- 研究(80703)
- 中国(45133)
- 财(41657)
- 学报(40038)
- 科学(37891)
- 农(36953)
- 管理(33986)
- 大学(30544)
- 学学(29360)
- 融(24264)
- 金融(24264)
- 农业(24195)
- 经济研究(23127)
- 财经(22923)
- 技术(21245)
- 业经(20931)
- 问题(20181)
- 经(19707)
- 教育(17578)
- 技术经济(15263)
- 统计(14656)
- 贸(13890)
- 业(12982)
- 商业(12900)
- 策(12818)
- 资源(12599)
- 世界(12373)
- 理论(12058)
共检索到392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英 曹玉昆
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最大受益者是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实行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政策首先应从城市森林周边地区开始,为此,需要调查周边地区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支付意愿(WTP).该文是在对哈尔滨城市森林周边的四个居民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CVM)对城市森林周边地区居民进行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支付意愿(WTP)调查.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66%的居民认为空气质量有好转,96%的居民认为需要加强城市森林投入,70·6%的居民愿意出资(人均33·2元/a),80·3%以上的居民愿意出力(5·5h/a);影响支付意愿的方式及支付大小主要有文化程度、人均收入两种因素;进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永杰
该文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问题的研究,认为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按生态公益林的特性,将其分为特用公益林和综合公益林两种.该文对补偿什么,由谁补偿,补偿多少,怎样补偿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经济补偿 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耀启
应用对策论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探讨森林生态产品的经济补偿问题,对不同的木材生产和生态产品生产组合类型的定价问题分别做了分忻。对策论中的双向竞卖和最终开价法如何在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上的应用也做了叙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安
林业部提出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办法,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公益林两大类型,分别确定经营方案,以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移.公益林经营中资金投入是个关键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办法.该文从森林生态功能的基本特征、评估方法、补偿什么、补偿办法、补偿制度的建立及公益林体系建设等方面,根据几年考察结果,参照国外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坦 秦国伟 崔玉环
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林农是补偿实施的主体,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绩效和持久性。安徽省集体林区承担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2003年开始实施森林生态补偿。通过实地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安徽省集体林区林农对森林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影响显著的因子主要有4个:林农对补偿额度的评价、林农家庭年林业收入、补偿是否改善林农生活水平以及没有补偿时林农生活水平变化的影响。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高林农参与意愿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清 尹宁 吕明 张皓东 王雨濛
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的有效手段,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基于云南省5个州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云南森林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户愿意为生态补偿付费,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是否兼业、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生态补偿重要性认知、森林经济效益是否比生态效益重要、生态环境满意度、政府是否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政策执行信任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其中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和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专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以及获得政府补偿的情况对兼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是否兼业、非农收入比重、对生态补偿了解程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传统散户支付意愿影响较大;对政策执行的信任程度和产业发展程度对种植大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政府农村就业服务职能,鼓励农户非农就业、创业;完善生态功能区环境教育体系和宣传制度建设,强化农户环保意识;强化政府职责及其政策推广、执行力度,构建综合、完善的生态补偿宣传媒介;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措施等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东省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10多年来,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规范管理,推进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全省基本建立起较为规范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建设体系,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5814.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6%、林业用地面积的35.3%。生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伟光 顾蕾 沈月琴
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计量方法和补偿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和补偿应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主导功能和支付能力的不同遵循分类指导和逐步实施的原则 ,并对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参1 0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 计量方法 补偿标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修凤 刘伟平
回顾了中国实践中已经采用的"征用有偿、管护无偿""征用无偿、管护有偿""征用无偿、管护无偿"3种补偿模式,提出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6个具体措施,即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例》;依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2007年《物权法》确定"征用有偿、管护有偿"的补偿模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承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方面的责任;修改《森林法》,明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开支范围;先补偿后征用;征用补偿实行分类。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补偿模式 改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文华 李芬 李世东 刘某承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
关键词:
生态效益补偿 森林 制度 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浩然 赵天忠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于提高森林生态建设者与维护者的积极性,维护林地所有者合法的经济利益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协调"绿水青山"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公平性。综合梳理了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包括补偿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测算方法,包括物质量评价法、价值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模型法的特点和应用研究进展,论述了补偿标准测算依据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近年国外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起源、研究重点、进展及多个国家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机制。最后针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多种途径来拓宽资金来源,科学评估森林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实现有差异的补偿等级或补偿区间。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差异化 补偿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浩然 赵天忠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于提高森林生态建设者与维护者的积极性,维护林地所有者合法的经济利益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协调"绿水青山"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公平性。综合梳理了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包括补偿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测算方法,包括物质量评价法、价值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模型法的特点和应用研究进展,论述了补偿标准测算依据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近年国外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起源、研究重点、进展及多个国家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机制。最后针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多种途径来拓宽资金来源,科学评估森林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实现有差异的补偿等级或补偿区间。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差异化 补偿标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黎 曹玉昆
解释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的涵义,评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处于补偿价格偏低、补偿标准难以确定、补偿资金不足来源单一、相关法律不健全、中间环节繁多、地方政府作为有限等现状,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建立的可能性,提出了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的基本思路为建立分级分类补偿机制、完善中央地方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整合资源.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地方调整 机制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扬裕
本文通过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几个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和述评,提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通过国家定政策定标准;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完善补偿税费征收;加强补偿费使用管理及监督四个步骤来实现。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 实施步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波 支玲 刑红
概述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体状况,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包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综述 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