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5)
- 2023(16671)
- 2022(14777)
- 2021(13925)
- 2020(11887)
- 2019(27783)
- 2018(27498)
- 2017(53811)
- 2016(29024)
- 2015(32636)
- 2014(32868)
- 2013(32630)
- 2012(30397)
- 2011(27412)
- 2010(27665)
- 2009(25453)
- 2008(25274)
- 2007(22597)
- 2006(19745)
- 2005(17479)
- 学科
- 济(117636)
- 经济(117499)
- 管理(83777)
- 业(79897)
- 企(65110)
- 企业(65110)
- 方法(55648)
- 数学(48694)
- 数学方法(48092)
- 农(33357)
- 财(32359)
- 中国(30515)
- 贸(25821)
- 贸易(25812)
- 学(25575)
- 易(25133)
- 业经(24744)
- 地方(23820)
- 农业(22092)
- 制(21547)
- 务(19401)
- 财务(19316)
- 理论(19306)
- 财务管理(19272)
- 企业财务(18213)
- 和(17885)
- 银(17856)
- 银行(17800)
- 环境(17439)
- 技术(17376)
- 机构
- 大学(417696)
- 学院(415125)
- 济(168227)
- 管理(164558)
- 经济(164524)
- 理学(142096)
- 理学院(140540)
- 研究(139071)
- 管理学(137988)
- 管理学院(137254)
- 中国(104304)
- 京(88744)
- 科学(86373)
- 财(78722)
- 所(70789)
- 农(69640)
- 研究所(64241)
- 中心(63725)
- 业大(62767)
- 财经(62426)
- 江(62043)
- 经(56640)
- 北京(56344)
- 范(55085)
- 农业(54653)
- 师范(54501)
- 经济学(50557)
- 院(50302)
- 州(49645)
- 财经大学(46219)
- 基金
- 项目(279987)
- 科学(219266)
- 研究(204421)
- 基金(202606)
- 家(176123)
- 国家(174656)
- 科学基金(149599)
- 社会(127143)
- 社会科(120489)
- 社会科学(120457)
- 省(108973)
- 基金项目(107486)
- 自然(98017)
- 自然科(95718)
- 自然科学(95691)
- 教育(94921)
- 自然科学基金(93973)
- 划(91650)
- 资助(84331)
- 编号(83926)
- 成果(68730)
- 重点(62490)
- 部(62467)
- 发(59135)
- 课题(57810)
- 创(57254)
- 科研(53676)
- 教育部(53482)
- 创新(53417)
- 大学(52975)
- 期刊
- 济(182244)
- 经济(182244)
- 研究(123388)
- 中国(77871)
- 学报(65813)
- 农(62596)
- 财(60376)
- 管理(59891)
- 科学(59775)
- 大学(49489)
- 学学(46234)
- 教育(46152)
- 农业(42757)
- 技术(37350)
- 融(36781)
- 金融(36781)
- 业经(30113)
- 财经(30067)
- 经济研究(29524)
- 经(25621)
- 问题(24356)
- 业(22561)
- 图书(22472)
- 贸(20862)
- 技术经济(20758)
- 理论(20151)
- 版(19378)
- 科技(19102)
- 商业(18679)
- 统计(18671)
共检索到611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林 凌卯亮
现有研究在分析居民环境行为的干预政策时,较多地关注干预策略对政策目标行为的影响,忽视了其对于居民其他环境行为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本文设计了一个田野准实验,分别检视了宣传教育和经济激励这两种垃圾分类推广策略的实施效果。为期3个月的实验结果显示,尽管两类策略均能够改善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策略更易推动居民参与其他环保行为。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断强化的环境关心度是宣传策略正溢出的一个机制,而外在激励对环保认同感的"挤出"是经济策略难以发生正溢出,甚至可能引发负溢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类溢出效应的深入研究不仅可形成学术积累亦可优化实践部门的综合施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竞 殷赵云 蔡翔 刘宇博
研究经验表明,传统的“自上而下”政策建构视角难以提升垃圾分类政策成效。为此,可以尝试从融合了“自上而下”视角的政策感知视角出发,探究如何改进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1 102份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数据,首先采用最小二乘和有序Probit模型检验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策感知的作用机制,之后运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法测度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形成的解释贡献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政策感知差异。研究基于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重新检验,发现主要结论具有稳健性。最后,研究给出了提升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政策感知 作用机制 贡献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竞 殷赵云 蔡翔 刘宇博
研究经验表明,传统的“自上而下”政策建构视角难以提升垃圾分类政策成效。为此,可以尝试从融合了“自上而下”视角的政策感知视角出发,探究如何改进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1 102份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数据,首先采用最小二乘和有序Probit模型检验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策感知的作用机制,之后运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法测度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形成的解释贡献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政策感知差异。研究基于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重新检验,发现主要结论具有稳健性。最后,研究给出了提升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政策感知 作用机制 贡献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军 董斌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我国城市发展中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的持续快速上升及其巨大的负外部性,使得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措施;然后分析两种生活垃圾收费方式定额用户收费和计量用户收费各自的优点,提出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收费方式使得生活垃圾收费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同时认为计量用户收费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选择,应该在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城市率先实施计量用户收费,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计量用户收费的定价模型;文章最后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的政策效应,这一政策的实施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增加垃圾处理资金来源等机制...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收费策略 政策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爽 孙绍荣 马慧民
为探究政府垃圾收费政策在居民实施垃圾分类中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政府和居民在不同策略下各自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借助演化博弈论方法构建居民和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与环保意识、政府的收费政策等有关,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合理的垃圾收费政策和加强宣传来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按量收费 演化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延昆 许炜婷
基于2017—2022年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108份有效政策文本,进行类型化和内容化分析,构建二维分析模型,以基本政策工具为X维度,政策的作用对象为Y维度。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108份政策文本进行手动编码,获得2 534条有效节点,构成文本分析的数据源,之后在X维度与Y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评分,依据46个城市的评分结果,将其归类,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完善建议。结果表明:(1)46个城市可大体分为四种类型。(2)当前阶段,各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各试点城市所颁布的政策内容存在着重复单一、政策工具比例失衡、政策协同效果差、政策作用对象比例失衡等问题。(3)各试点城市应当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地理环境,制定因地制宜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要调整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优化政策整体结构;要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机制制度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延昆 许炜婷
基于2017—2022年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108份有效政策文本,进行类型化和内容化分析,构建二维分析模型,以基本政策工具为X维度,政策的作用对象为Y维度。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108份政策文本进行手动编码,获得2 534条有效节点,构成文本分析的数据源,之后在X维度与Y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评分,依据46个城市的评分结果,将其归类,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完善建议。结果表明:(1)46个城市可大体分为四种类型。(2)当前阶段,各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各试点城市所颁布的政策内容存在着重复单一、政策工具比例失衡、政策协同效果差、政策作用对象比例失衡等问题。(3)各试点城市应当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地理环境,制定因地制宜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要调整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优化政策整体结构;要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机制制度设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丹 黎江平 张庆芝
厘清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动因能够加速政策落地,进而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本文以261个地级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问题需求、政策企业家、合法性以及能力4个维度的政策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现:(1)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在时间上呈现S型曲线样态,在空间上则凸显区域示范和邻近效应;(2)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扩散受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同级竞争压力、财政能力、上级强制压力以及问题显著性是该政策扩散的主要动因,流于形式的政府注意力则有可能阻碍政策扩散;(3)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存在时空差异,财政能力和上级强制压力,同级竞争压力和财政能力,以及同级竞争压力分别是2003—2011年、2012—2016年和2017—2020年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促成东、中、西区域政策采纳的影响因素组合亦有所不同。因此,地方政府政策采纳应主动结合辖区治理实际“量体裁衣”;亟需发挥政府主体在政策议程设置和政策执行中的关键作用;最后还需辩证看待上级强制压力对于政策扩散的强驱动效应,辅之以激励考核机制以营造“竞相争先”的创新氛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宇超 张越
论文梳理了现阶段中国垃圾分类管理相关政策研究,指出将新兴的助推干预工具引入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首先,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助推理论的内涵、分类方式、评价和争议,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助推理论的应用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助推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然后,从默认型助推、显著型助推、启动型助推、社会型助推、承诺型助推等角度讨论北京市现行垃圾分类干预中带有助推特征的政策工具,并对如何完善和改进垃圾分类中的助推工具提供了构想。最后,论文从实施成本角度、政府职能角度、文化背景角度以及实施环境角度分析了将助推干预工具引入中国垃圾分类管理的优势,并对助推理论在垃圾分类中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宇超 张越
论文梳理了现阶段中国垃圾分类管理相关政策研究,指出将新兴的助推干预工具引入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首先,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助推理论的内涵、分类方式、评价和争议,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助推理论的应用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助推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然后,从默认型助推、显著型助推、启动型助推、社会型助推、承诺型助推等角度讨论北京市现行垃圾分类干预中带有助推特征的政策工具,并对如何完善和改进垃圾分类中的助推工具提供了构想。最后,论文从实施成本角度、政府职能角度、文化背景角度以及实施环境角度分析了将助推干预工具引入中国垃圾分类管理的优势,并对助推理论在垃圾分类中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婷 张俊飚 何可 童庆蒙 刘勇
在农村生活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合作化治理,引导农村居民选择合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是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目标的有效手段。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心理感知与环境干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感知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容忍程度越低、自身环保意识越强的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的可能性越大;(2)环境处罚制度对农村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合作治理有促进作用;(3)交互效应分析表明,环保政策宣传和环境处罚制度在农村居民自身环保意识对其生活垃圾合作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切实推动农村居民选择环保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进而实现"农村美"的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有幸 黄森慰 陈世文 黄可扬
为探究环境政策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机理,本文整合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和计划行为理论,运用闽、徽、陕三省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政策能够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具有多种环境政策获知途径的农户其意愿提升幅度最高,而单一环境政策获知途径间提升作用差异不大。相较于非项目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村的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受环境政策影响强度更大。环境政策通过影响社会规范中介因子和价值认知中介因子进而影响农户的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且社会规范的中介效应比价值认知高,从而证明环境政策的行为导向较之观念导向更明显。此外,家庭废纸产生量使得环境政策知悉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促进关系存在转折点,当家庭年平均废纸产生量超过24斤(1斤=0.5千克)时,两者影响关系不再显著。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曲英
识别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确保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源头分类行为意向包含2个维度,影响因素包含7个维度,且借鉴层次分析方法解释说明了影响因素对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力。研究结论可以为城市市政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促进居民实施源头分类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源头分类 行为意向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曲英 朱庆华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识别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影响因素,其次探讨影响因素和源头分类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源头分类 影响因素 行为意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小燕
居民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的关键主体之一,其分类回收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为分析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机制,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对其中心城区居民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主要由4个主观因素和7个外部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部条件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个体主观因素的近2倍,其中,"环境设施和服务"潜变量相关因素对居民行为的综合影响最大,公共宣传教育、回收设施便利性、分类设施便利性、参与意愿和环保意识为对居民垃圾生活处理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前5个因素。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