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8)
- 2023(3396)
- 2022(2784)
- 2021(2783)
- 2020(2180)
- 2019(5065)
- 2018(5058)
- 2017(8098)
- 2016(5586)
- 2015(6361)
- 2014(6747)
- 2013(5795)
- 2012(5326)
- 2011(4827)
- 2010(4935)
- 2009(4061)
- 2008(4005)
- 2007(3693)
- 2006(3199)
- 2005(2990)
- 学科
- 教育(19147)
- 中国(10066)
- 济(9812)
- 经济(9794)
- 农(8817)
- 业(7484)
- 管理(7455)
- 理论(7203)
- 贸(6157)
- 贸易(6157)
- 易(6084)
- 方法(5649)
- 教学(5624)
- 市场(5381)
- 产品(4854)
- 企(4579)
- 企业(4579)
- 学(4130)
- 数学(4053)
- 数学方法(3970)
- 发(3867)
- 思想(3827)
- 研究(3792)
- 文化(3731)
- 政治(3713)
- 发展(3698)
- 农产(3672)
- 农产品(3672)
- 展(3576)
- 思想政治(3576)
- 机构
- 大学(67343)
- 学院(64985)
- 教育(25922)
- 研究(23776)
- 范(20586)
- 师范(20536)
- 济(18476)
- 管理(18324)
- 经济(17824)
- 师范大学(16947)
- 京(15926)
- 理学(15828)
- 理学院(15535)
- 管理学(15100)
- 管理学院(14937)
- 科学(12878)
- 职业(12488)
- 技术(11239)
- 所(11165)
- 江(11122)
- 北京(11025)
- 中国(10971)
- 研究所(10161)
- 教育学(10100)
- 中心(9846)
- 州(8682)
- 职业技术(8498)
- 院(8400)
- 财(8135)
- 农(8061)
共检索到106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明 高源
本文基于2007—2020年172个国家核心文化产品进口数据,以各国居民中学及高等教育入学率代表受教育广度与深度,对居民受教育水平与文化产品进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广度来看,一国居民高等教育入学率越高,越能促进该国文化产品进口;从深度来看,高等教育入学率对文化产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比中学入学率更为显著;中低收入国家文化产品进口与中学入学率显著正相关,而中高及高收入水平国家文化产品进口则与高等教育入学率正向联系更加紧密;书籍、报纸期刊、音像制品进口受当地居民教育深度与广度的影响逐步递增。
关键词:
教育层次 入学率 文化产品 文化贸易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学敏 何酉宁
市场经济中人既是生产的要素也是消费的主体。对受教育程度与居民消费关系的调查分析发现,教育对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教育不仅促进人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的发展,也应该促进人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理性消费的发展和所应该具备的消费技能的提升。在世界经济水平发展到更加关注“环保、生态”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教育经济学不仅要关注人的“工具性”的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培育,还应该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关注并研究如何促进人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和消费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征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法律和国际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些西方法学家对有关法律的实施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国内外学术界对受教育权的合理性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的情况,讨论法律对受教育权的规定,着重研究这一权利的伦理基础,目的是填补一些理论空白,并解决中国学术界十多年来一直争论的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近年来,我国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开始面对一系列新情况,人们不再局限于生存权和受益权,而是强调教育的自主、自决、自治,关注由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而产生的结果,由此教育选择成为新的权利主张。教育选择使教育的强制与自由从一个教育问题演变为公与私的关系问题,受教育权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不仅与受教育义务相对应,同时也与教育自由相对应,因而对受教育权的内涵发展具有建构性作用。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无论中外都曾产生过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潮和行动,导致权力的扩张及其对市民生活的介入。虽然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公权力行使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然而如无明确的界限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甚至剥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为权利与权力划界,为各自的活动规定范围,防止由于权力越界而产生的对权利的侵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村主任 农村居民 受教育程度 增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天慧 胡霜 贺家欣
村主任受教育程度既关系到基层人才队伍质量,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于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面板数据,分析村主任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能显著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总收入,并且在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和农民群体内部异质性并存情况下,村主任增收渠道和效应产生了不同的受益群体,能够显著增加种植大户的人均农业收入和低收入农民家庭的人均非农收入。在山区等信息封闭的地区,更高受教育程度的人当选村主任对农民家庭收入及结构影响更明显,能增加山区农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减少其人均救济低保收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农民家庭分类施策、因材施策,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与减少相对贫困、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村主任 农村居民 受教育程度 增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学敏 田曼
本文通过对受教育程度与居民消费关系的调查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的消费决策技能、消费维权技能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教育这种促进人们消费技能提高的特殊意义,文章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育人成为"生产者",更要把人培养成"消费者"。
关键词:
消费技能 受教育程度 城镇居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翔 朱玉春
文章基于2005-2011年陕西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系统变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购买力在农村市场无法得到完整发挥,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边际消费倾向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 消费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黎恺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提取其中28个省城市居民收入、教育以及社会资本方面的相关变量,深入研究社会资本、城市居民收入与受教育水平的相关关系,并力图从中发现新的线索来更好地解释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城市居民收入 受教育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帮华 姚佳胜
基于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省区及学校校园文化的调研实际,儿童受教育权利真正实现关键在于相对方义务的履行程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相应受教育权利的实现,特别是对民族地区相应的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的归属感和民族认同等影响较大。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艺术与实用相结合、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把民族学校建设成适合各民族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应该在政策法规机制建设等方面予以积极保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鹏
受教育义务是各国公民的一项普遍义务。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逐渐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对公民实施一定阶段的强制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既有受教育权,又有受教育义务,从而与国家形成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教育义务,是公民对国家所负的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关键词:
受教育义务 基本义务 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马光泽
受教育的宪法规定使得受教育的权利义务特性被模糊化处理,不但造成理论上的困惑,而且也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梳理受教育义务产生、从义务到权利转换后受教育义务存在的合理性,受教育权利存在功能上的局限,即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反权利问题,未能涵盖社会维度的合理需求,这种功能上的局限为受教育义务的存在提供了外在的合理性。受教育义务的内在合理性来源于"法律家长主义"(Legal Paternalism)和"公民身份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Citizenship)。文章进而在对荷载权利义务的"受教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钟慧 葛玉辉
研究了高管团队的受教育程度及组织信任对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影响研究了高管团队的受教育程度及组织信任对企业新产品绩效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引入高管团队的知识共享和团队自反性两个团队过程为中介变量享和团队自反性两个团队过程为中介变量,建立高管团队受教育程度、组织信任与新产品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对新产品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对新产品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其可通过直接影响团队的知识共享与自反性与自反性,进而间接地影响新产品绩效;而组织信任一方面对新产品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而组织信任一方面对新产品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另一方面团队自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松
文章从哲学的意义上 ,探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教师的社会形象应当是“执掌明灯者”。继之 ,从教育的真理性上阐述任何教育家都只是亲近真理过程中的普通人 ,必须具有谦和、批判精神。最后从学校教育扼杀学生个性的弊端论述中 ,呼唤优秀的大学 ;优秀的大学应具有创新的教育 ,以担当起选拔精英的责任
关键词: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学校教育 适应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