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2)
2023(12329)
2022(10748)
2021(10456)
2020(8552)
2019(20044)
2018(20369)
2017(37617)
2016(21734)
2015(24669)
2014(25324)
2013(24132)
2012(22204)
2011(19946)
2010(20120)
2009(17977)
2008(17461)
2007(15435)
2006(13707)
2005(12142)
作者
(60999)
(50129)
(49850)
(47704)
(31951)
(24053)
(22877)
(19839)
(19403)
(18195)
(17407)
(16746)
(15877)
(15875)
(15568)
(15462)
(15240)
(15020)
(14405)
(14207)
(12614)
(12600)
(12043)
(11608)
(11442)
(11293)
(11132)
(11015)
(10128)
(10074)
学科
(73648)
经济(73533)
管理(57134)
(51971)
(42684)
企业(42684)
方法(33300)
数学(28438)
数学方法(28013)
中国(25512)
教育(23318)
(22133)
(20351)
(20205)
理论(17398)
业经(16606)
(16078)
地方(15557)
农业(14388)
技术(12744)
(12546)
(12544)
贸易(12540)
(12140)
(12124)
银行(12083)
(11970)
财务(11893)
财务管理(11864)
环境(11510)
机构
大学(297886)
学院(293757)
管理(112101)
(104373)
经济(101482)
研究(101115)
理学(96402)
理学院(95217)
管理学(93374)
管理学院(92820)
中国(70495)
(66104)
科学(63807)
(51494)
(49583)
(48619)
师范(48245)
(47007)
研究所(46804)
中心(45152)
(44974)
业大(43818)
北京(42912)
师范大学(39247)
财经(39163)
教育(39107)
(36685)
农业(36591)
(36436)
技术(36048)
基金
项目(198397)
科学(155612)
研究(151653)
基金(139024)
(120290)
国家(119099)
科学基金(101088)
社会(90538)
社会科(85194)
社会科学(85169)
(79339)
教育(75658)
基金项目(73732)
(68310)
编号(65415)
自然(65269)
自然科(63687)
自然科学(63673)
自然科学基金(62475)
资助(57148)
成果(56068)
课题(47717)
重点(45047)
(44439)
(42501)
(40883)
项目编号(40055)
(38972)
教育部(38290)
创新(37790)
期刊
(118060)
经济(118060)
研究(95354)
中国(64882)
教育(64375)
学报(46708)
(42835)
科学(41884)
管理(39974)
(37012)
大学(35712)
学学(32013)
农业(29670)
技术(28816)
(22764)
金融(22764)
业经(20084)
财经(18365)
图书(18047)
经济研究(17645)
职业(16182)
(15568)
问题(15468)
理论(14558)
(14335)
科技(13787)
(13485)
论坛(13485)
实践(13465)
(13465)
共检索到442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小援  
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主体,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是居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都缺乏对居民参与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从主体性理论视角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有其主体性的内在逻辑,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体现居民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理论维度揭示出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参与权利和主体责任。因此,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应调整参与角色,由一般性的参与者转变为社区教育的建设者、合作者和评价者。政府应推进社区教育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制衡的合作机制,实现居民在社区教育的主体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志希  何玲梅  
一、悬而未决的难题 社会的高度发展使人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使人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教育主体性问题的重要性。但由于观点不同,教育主体性问题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答案。目前虽然主要聚集在三种不同观点的论争上,即“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颖杰  
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为当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经济支持,也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和构建机制,可以看到大学生诚信教育乃是高校、教育者、大学生、政府、社会、企业及家庭各方供需主体优势互补的过程,其主体性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发展的关键。大学诚信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主体性需求、改善资源供给、加强制度建设,以制约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康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焦若水  王凯  
居民主体性的生成是社区建设的关键,通过参与式研究对Z社区居民参与问题进行了深入观察,发现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行动逻辑与社区制度化结构之间有明显"粘连"效应,既有的社区力量结构挤压了居民主体性发育的空间与机会。居民归属感低下、社区自组织建设滞后、社区居委会角色错位等原因都与居民主体性发育迟滞有关。因此,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促进"社区主导"的参与转变为"居民为本"的参与,是改变城市居民现有社区参与不足、提升居民主体性与实现社区善治的必然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主体性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得到推广,但传统的旧教育观念及其教育方法,在目前的学校中仍时有表现。有的教师不爱护学生,不尊重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和语侮;有的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造成学生责任心的缺乏;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和学新  
主体性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一个热点。 2 0 0 1年 ,学者们围绕这一主题 ,在教育主客体关系、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主体性教育的目标及其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教师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教师作为客体的发展,更是其作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当前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不同,成人教育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主体性构建的策略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杨德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交互主体性视域下的阅读推广,超越主—客体二元分离模式下,主体相对于客体的优先性和支配性关系而导致的主体自我中心化倾向。在彼此理解和合作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参与式的主体间性关系,实现阅读推广者与接受者之间价值诉求的和谐统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泽华  黄政宗  
学界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其表象特征及经济效应的分析着墨较多,仍停留在方法论的讨论上,未能深入揭示金融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及其历史意义。为了避免金融科技诱发系统性风险,学界有必要从本体论角度审视金融科技的本质。现象学方法有助于从哲学与科学分野的历史宏观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失语"、计量性思维的"遮蔽"与金融科技的"无思"现象,追问金融科技的内在属性。金融科技存在着异化的危险,可能使生活世界沦为科技对人的"奴役"。为避免金融科技对人的威胁,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引,重塑金融领域人的主体性地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艳秋  叶绪江  
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现代社会对人性发展的要求 ,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教育作为促进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也必将实现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教育在教育目的上表现为主体共同体主义 ;教育过程是师生间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活动 ;课程设置上呈现“人化”的特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艳霞  
作为民主理念的现实体现,公共参与的强度、范围和真实性在宏观上受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成熟程度的直接影响,在个体层面则与公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结论对于宏大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显示出强大的理论解释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参与是一个时间性和空间性很强的理论课题,尤其在微观层面,在相同的历史时段与相同的经济背景下,影响公共参与强度的因素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复杂性特征。管理者和公众对公共参与本质的不同理解,对公共参与功能的多种期待,对其自身掌控政策能力的预期,以及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等,都会对治理过程中公共参与的强度和效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