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5)
- 2023(15226)
- 2022(12662)
- 2021(11662)
- 2020(9704)
- 2019(21665)
- 2018(21466)
- 2017(40147)
- 2016(22081)
- 2015(24523)
- 2014(24198)
- 2013(23519)
- 2012(21616)
- 2011(19494)
- 2010(19435)
- 2009(17933)
- 2008(17583)
- 2007(15980)
- 2006(14204)
- 2005(12694)
- 学科
- 济(82255)
- 经济(82119)
- 业(64824)
- 管理(60605)
- 农(48310)
- 企(43425)
- 企业(43425)
- 农业(31977)
- 方法(28144)
- 中国(24219)
- 业经(24188)
- 数学(24112)
- 数学方法(23900)
- 财(23491)
- 制(22105)
- 地方(18580)
- 学(16774)
- 体(16412)
- 贸(15395)
- 贸易(15388)
- 易(14978)
- 银(14550)
- 银行(14501)
- 行(13847)
- 环境(13819)
- 融(13770)
- 金融(13762)
- 技术(13309)
- 发(13231)
- 务(12452)
- 机构
- 学院(304308)
- 大学(300573)
- 济(121350)
- 经济(118644)
- 管理(112394)
- 研究(105641)
- 理学(96540)
- 理学院(95427)
- 管理学(93866)
- 管理学院(93318)
- 中国(80983)
- 农(73610)
- 科学(65531)
- 京(64070)
- 财(57389)
- 农业(57046)
- 业大(54085)
- 所(53529)
- 中心(50023)
- 研究所(48419)
- 江(48310)
- 财经(44298)
- 经(40223)
- 范(39984)
- 师范(39470)
- 北京(39280)
- 院(37907)
- 州(37515)
- 省(36549)
- 农业大学(36372)
- 基金
- 项目(208178)
- 科学(162299)
- 研究(153020)
- 基金(148707)
- 家(132003)
- 国家(130485)
- 科学基金(109925)
- 社会(97161)
- 社会科(91506)
- 社会科学(91483)
- 省(83986)
- 基金项目(79580)
- 自然(69936)
- 划(69672)
- 教育(69250)
- 自然科(68228)
- 自然科学(68204)
- 自然科学基金(66997)
- 编号(63104)
- 资助(57862)
- 成果(51175)
- 重点(47019)
- 部(45659)
- 发(45557)
- 课题(44108)
- 创(43761)
- 制(42505)
- 创新(40927)
- 国家社会(40249)
- 科研(39653)
- 期刊
- 济(143398)
- 经济(143398)
- 研究(87490)
- 农(74784)
- 中国(69804)
- 学报(54276)
- 农业(50203)
- 科学(47235)
- 财(44841)
- 大学(41368)
- 学学(39086)
- 管理(38206)
- 教育(35103)
- 融(30425)
- 金融(30425)
- 业经(29180)
- 技术(25160)
- 业(25010)
- 财经(21439)
- 经济研究(20397)
- 问题(20126)
- 经(18423)
- 版(18134)
- 世界(15610)
- 业大(15501)
- 农村(15245)
- 村(15245)
- 科技(15036)
- 农业经济(14543)
- 图书(14060)
共检索到465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美玲 郝瑞君 李子欣 周永 寇圆圆 张文洲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的长远建设。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从自我管理价值、群体效用价值、社会服务价值、居民满意度、社区归属感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均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1和0.088,社区归属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74;而社会服务价值仅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社区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205;居民满意度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2。(2)居民获益程度对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具有调节作用。高获益居民满意度会受到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的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和0.212;社区归属感能显著提升高获益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431;进而促进其参与建设的意愿,路径系数为0.069。(3)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通过"感知价值→情感→意愿"过程,最终形成不断递进的多阶段连锁反应。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感知价值和居民参与关系的研究维度,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诉求来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以达到精准激发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目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立 葛健 龚箭
旅游业作为统筹推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尽管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大多集中于居民视角,基于游客视角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文章以游客重游意愿作为切入点,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游客的283份问卷调查数据,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国家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以及服务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4、0.32、0.26;旅游感知价值对于重游意愿的影响部分成立,其中情感价值、成本价值对重游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2、0.18;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3。(2)游客满意度在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3)地方依恋在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地方依恋较高群体路径系数为0.32;地方依恋较低群体路径系数为0.15。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对游客感知价值的维护与提升;二是重视对游客满意度的提升;三是不断挖掘特色文化,增强游客地方依恋情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洋 程琬婷 李佳炜 梁怀月
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的门户,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有助于国家公园与社区协调发展。文章将感知价值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并在感知价值中引入了社区参与这一维度,构建了“感知价值-态度-支持意愿”概念模型。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三个典型入口社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通过两轮实地调研分别收集访谈材料和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深度访谈材料,实证分析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居民对国家公园的整体感知价值、态度和支持意愿较积极,但经济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态度,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态度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8、0.33、0.25、0.18。(3)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其中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和社区参与感知对支持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6、0.20、0.16、0.15;态度显著正向影响支持意愿,路径系数为0.17。(4)态度在感知价值和支持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为提升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意愿,提出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和提升居民感知价值;二是加强引导社区居民,提高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态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国家公园背景下居民感知价值的维度,分析了感知价值对支持意愿的影响机制,为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支持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美玲 康玲 方世明
基于实地调研得到的561份问卷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提取6项管理措施并分析其与5个乡镇的关联关系,据此分析居民感知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居民整体感知最强的是共同保护措施,最弱的是功能分区措施;6项管理措施的感知强度与5个乡镇具有关联关系,其中对共同保护、民生发展、旅游科普和功能分区措施的感知强度最大;居民感知类型主要分为环保意识增加型、产业经济获益型、旅游带动发展型和分区限制发展型,总体上积极感知大于消极感知。根据社会表征理论和相对剥夺理论,分别从直接经验、社会互动、媒体影响、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5个方面分析居民感知类型的成因。因此,提出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提升居民专业素养;开发新的替代产品等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凌楚 赵慧 赵本元 谭路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公众参与和文化宣传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国家公园文宣现状,从公众参与与公众科学、科学传播和分众传播的角度,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议题设置、内容生产、平台建设、信息互通、福祉共享等方面提出宣传建议,为提升国家公园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服务国家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诗汝 罗湘阳 龚箭
文章以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中的发展法探讨不同生计方式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部不同生计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存在差异,传统生计型社区居民的制度和经济可持续感知分别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旅游主导型社区居民的经济可持续感知则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而对于旅游专营型社区居民,制度可持续感知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2)在三个结构关系模型中,满意度在经济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制度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两条路径的中介效应均存在。最后提出提高不同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满意度以及支持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诗汝 罗湘阳 龚箭
文章以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法中的发展法探讨不同生计方式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部不同生计居民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存在差异,传统生计型社区居民的制度和经济可持续感知分别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旅游主导型社区居民的经济可持续感知则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而对于旅游专营型社区居民,制度可持续感知是影响其满意度和支持度最显著的因素。(2)在三个结构关系模型中,满意度在经济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制度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两条路径的中介效应均存在。最后提出提高不同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满意度以及支持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庆华 罗情怡 谭路 赵本元 杨敬元
神农架国家公园是我国在建的10个国家公园之一,于2020年完成阶段性试点任务。2021年,我国将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原则是"生态保护第一",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与完整性。在这一背景下,梳理了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过程的主要问题,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在行政区域调整、管理体系完善、关键生态过程保护修复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议和管理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迪 于超 何友均 闫钰倩
社区居民的接受意愿及程度是国家公园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的399份有效问卷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居民支付与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同类型国家公园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明确和政策的施行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居民作为受益者和受偿者,对国家公园治理的支付意愿至少为每人每年95元,受偿意愿至少为每人每年2018元。同时对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公园了解程度以及政策宣传力度等正向影响支付意愿,反向影响受偿意愿;年龄则是反向影响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因此要加强当地居民生态环境教育和政策宣传力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逐步完善国家公园相关法规及标准体系。
关键词: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生态补偿 国家公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奇 文威
【目的】促进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公园景观建设成效,助力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和提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方法】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2010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聚集度、分维数倒数、斑块密度、植被覆盖指数、生态适宜度、生态环境类型敏感度为关键指标,利用指数模型和景观分布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及景观分布现状。【结果】1)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排序由大至小依次为:人类活动、植被景观、地形条件、地表水系、综合生态环境、风景资源。2)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整体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敏感等级以轻度为主。3)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景观分布格局变化显著,其中斑块数量及Shannon’s多样性均出现显著缩小趋势,聚合度指数则呈上升态势。【结论】现阶段,我国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虽略有提升,但整体仍保持在轻度敏感状态。地势相对平坦、人类活动频繁是造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应注重搭建数字监管平台,创新生态产品体系,发挥要素引擎力量,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赋能区域生态优化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助力我国经济因绿而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箭 刘畅 David Knight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已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居民作为国家公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主体,也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可持续旅游棱镜模型,构建居民可持续感知与支持度的结构关系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3个典型社区(木鱼、红坪、下谷坪土家族乡)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空间区位社区居民的可持续感知差异及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相较于旅游经济影响感知在过渡及边缘社区发挥主导作用,政策制度影响感知在核心社区成为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2)国家公园建设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认知产生显著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3)旅游发展满意度对支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满意度的中介效用随距离增加而衰减;(4)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可持续评价的空间分异呈现出独特规律。即核心区和边缘区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均高于过渡区;而环境和制度影响感知则由核心区向边缘区递增。为此,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衡量旅游发展效果,注重居民核心诉求,健全社区参与机制。要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将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居民。同时通过差异化社区发展路径,提高所有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可和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春雨 王俐人
说起"国家公园",人们可能会想起美国黄石公园、加拿大班夫公园等世界知名的国家公园。虽然"国家公园"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拥有丰富自然、人文资源的中国大地上,也有着让世人惊艳的自然及人文景观。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该文件提出,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刘嘉琦 朱震锋 梁昶
基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周边269份居民调查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居民参与公园建设的主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意愿方面,88%的居民支持和参与公园建设、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等工作的主观意愿十分强烈;公园建设的基本认知方面,认为禁止保护区内人畜活动、禁止野生动物狩猎、坚持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平等相处的居民分别占到64%、89%和93%,但也有超过52%的居民认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一定程度上会对社区经济发展及自身生产生活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方面,单位性质、养老保障、野生动物保护态度、就医条件、文化水平5类因素对居民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林业局职工较其他居民的参与意愿更强烈,文化水平越高、具有更完善的养老和就医保障、野生动物保护态度更坚决,则相应地理解、支持和参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观意愿也更为强烈。结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单位应加快实施构建和完善地区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国家公园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林业职工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力度、建立资金、法规和组织保障体系等有益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实践等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统钎 韩全 常东芳
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保护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伟大实践。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从管理体制方面对两者的管理模式、法律法规、资金机制和区域协调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总结两者在保护原则、功能分区与利用机制的差异。基于当前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面临的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完整、保护与发展冲突等问题,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引领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坚持整体性保护与相容性利用的发展原则,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帅臣 闵庆文 焦雯珺 何思源 刘某承 张碧天 刘显洋 杨潇 李文华
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大量监测数据和信息的支持,然而国家公园不同管理分区往往具有不同的管理目标,因此对于监测数据具有不同的需求。为满足国家公园不同管理分区管理的差异性需求、提高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和监测效率,探讨了基于管理分区的国家公园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并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应用面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构建出两个管护小区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神农架国家公园两个管护小区在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上都存在差异,反映出两个小区管理目标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基于管理分区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不同管理分区的监测需求,可为我国国家公园不同管理分区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