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2)
- 2023(17029)
- 2022(14369)
- 2021(13066)
- 2020(11296)
- 2019(25498)
- 2018(25001)
- 2017(47909)
- 2016(25791)
- 2015(28553)
- 2014(28386)
- 2013(28003)
- 2012(25540)
- 2011(22889)
- 2010(22747)
- 2009(21280)
- 2008(20154)
- 2007(17839)
- 2006(14966)
- 2005(13137)
- 学科
- 济(102355)
- 经济(102239)
- 管理(73533)
- 业(73225)
- 企(60689)
- 企业(60689)
- 方法(53035)
- 数学(47443)
- 数学方法(46789)
- 财(30520)
- 中国(29174)
- 融(28428)
- 金融(28425)
- 银(26832)
- 银行(26772)
- 农(26526)
- 行(25707)
- 学(22075)
- 业经(21925)
- 制(21410)
- 务(20474)
- 财务(20419)
- 财务管理(20376)
- 贸(20306)
- 贸易(20295)
- 地方(19904)
- 易(19781)
- 企业财务(19476)
- 农业(18203)
- 理论(16315)
- 机构
- 大学(365736)
- 学院(365370)
- 济(148561)
- 经济(145617)
- 管理(140587)
- 理学(123343)
- 理学院(121971)
- 管理学(119524)
- 研究(119417)
- 管理学院(118893)
- 中国(94175)
- 科学(76749)
- 京(74713)
- 农(69371)
- 财(68176)
- 所(60795)
- 业大(60359)
- 中心(58242)
- 研究所(56143)
- 财经(55925)
- 农业(55454)
- 江(52341)
- 经(50909)
- 经济学(46991)
- 北京(45687)
- 范(44867)
- 师范(44205)
- 经济学院(42938)
- 院(42856)
- 州(42168)
- 基金
- 项目(257514)
- 科学(202398)
- 基金(189883)
- 研究(176952)
- 家(169147)
- 国家(167804)
- 科学基金(143662)
- 社会(113843)
- 社会科(108264)
- 社会科学(108231)
- 省(101111)
- 基金项目(100839)
- 自然(97079)
- 自然科(95000)
- 自然科学(94964)
- 自然科学基金(93293)
- 划(85942)
- 教育(82285)
- 资助(78350)
- 编号(68392)
- 重点(58788)
- 部(56601)
- 发(54111)
- 创(54092)
- 成果(53191)
- 科研(51277)
- 创新(50711)
- 计划(50136)
- 教育部(48169)
- 国家社会(48108)
- 期刊
- 济(147028)
- 经济(147028)
- 研究(96348)
- 学报(66376)
- 中国(64113)
- 农(60508)
- 科学(57449)
- 财(53505)
- 大学(49108)
- 管理(48539)
- 学学(47239)
- 融(43052)
- 金融(43052)
- 农业(40036)
- 教育(30963)
- 技术(30288)
- 财经(27243)
- 经济研究(25183)
- 业经(23999)
- 经(23355)
- 业(21492)
- 统计(20003)
- 问题(19495)
- 版(18998)
- 策(18289)
- 技术经济(17764)
- 业大(17251)
- 科技(16958)
- 商业(16789)
- 理论(16761)
共检索到513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争艳 陈衎 刘哲希
居民加杠杆是否能有效促进消费,已有研究从总量层面难以达成共识,这主要源于不同群体加杠杆对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采用融合机器学习模型的GML(generic machine learning inference)因果推断方法,客观量化评估了居民加杠杆的异质性效应,并使用机器学习解释性方法识别了导致异质性效应产生的核心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居民加杠杆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最高效应组的处理效应约是最低效应组的2倍。第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导致居民加杠杆效应存在异质性的最核心因素,中等收入群体加杠杆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低于低收入群体。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因素的贡献率达到30%,明显高于其他特征因素。第三,影响不同收入群体加杠杆效应的核心因素不同。对中等收入群体而言,杠杆对消费促进作用偏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房贷压力;对低收入群体而言,杠杆对消费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主要源于养老育儿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压力较大,需要依靠借贷弥补收支缺口。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居民加杠杆效应的异质性及其产生根源,可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多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超 求文星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在预测、分类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使其成为计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因果推断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对机器学习应用于因果推断计量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分别从机器学习方法对因果推断计量的改进,以及机器学习在因果推断中的应用这两个方面介绍了其当前研究进展。机器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与因果推断传统计量方法相结合优化其性能,还能以"数据驱动"系统全面地考虑广泛的模型,通过提高预测效果,从而进行有效的反事实推断。最后,对机器学习在因果推断经济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计量经济学 因果推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文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其中居民收入水平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而在此进程中产生的"消费升级"现象是否存在内部经济关联值得深思。因此,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分析了2009-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八类消费项目的边际消费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发现在观测期内我国城镇居民出现了显著的消费升级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分布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变化显著推动了当前的消费升级趋势,收入分布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延续性,能够在多个滞后期对消费产生驱动作用。同时,经济不确定是消费升级"挤出效应"的核心因素,推动我国消费升级趋势的进一步深化,需要进一步增强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收入分布结构,并控制经济市场不确定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符明恺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杠杆率的变化会对我国扩大内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样本数据,从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不同视域,研究了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攀升整体上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但比较分析发现,相较于政府杠杆率而言,居民杠杆率对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同时,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收入仍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核心因素,而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消费抑制作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利率水平的提高则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房价上涨会对居民消费产生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杠杆率 居民消费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海燕 岳华 李韫琪
随着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家庭部门"加杠杆"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从数字金融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近年来家庭杠杆率上升的解释,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潜在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家庭杠杆率的攀升,并对家庭杠杆率的攀升具有长期影响。从数量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每增加1%,相应杠杆率将上升0.0058%。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后,文章所得结论依然成立。对该影响在不同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杠杆率的提升在有房贷、消费贷和经营贷家庭、中西部地区家庭、25-55岁家庭、农村地区家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提高金融可得性、强化支付便利性和降低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而对家庭杠杆率产生积极影响。文章研究结论对制定"数字中国"战略、理解结构性去杠杆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方面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鎏鹏 谢帮生 周子渭 吴恒伟
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数字乡村建设四个子维度均能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缓解城乡要素错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异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最后,围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制定差异化策略以及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村产业融合 双重机器学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房克雷 谢思 潘竟成
在全球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检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地区数实融合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综试区建设抑制了地区数实融合差距进一步扩大,且主要通过弥合数字鸿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创业活跃度3种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综试区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严格环境规制城市、严重融合失调城市,能够显著缩小地区数实融合差距。文章进一步发现,综试区建设不仅能够缩小全国总体的数实融合差距,而且也能够缩小省际、东中西部以及南北地区等区域内部的数实融合差距。以上研究结论有助于通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视角,缩小地区数实融合差距,进而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光彩 陈鑫鑫
运用拔靴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实证研究房价对居民杠杆率的传递效应及居民杠杆率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房价对居民杠杆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并不稳定,长时间序列过程中存在时变效应;另一方面,居民杠杆率对房价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正向和负向的作用,也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基于此,应该根据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制定房地产、信贷政策,削弱二者之间的双向正向作用,避免其产生相互促进、螺旋上涨的态势,从而加剧中国经济体系及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房价 居民杠杆率 房地产市场 金融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目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是推动环境保护数据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研究试验区建设如何影响环境污染,为充分释放试验区的政策效能,助推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0—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在测算274个地级市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基础上,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探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1)试验区能够显著降低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在样本缩尾、改变样本分割比例、改变机器学习算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2)试验区能够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环境规制3条路径,对城市环境污染产生间接抑制作用。(3)在异质性方面,试验区在非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市以及较高污染城市具有显著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结论】因此,应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试验区推动环保发展;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绿色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环境规制的关键作用,减轻环境负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宇 甄鸣涛
消费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当前鲜有文献关注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在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消费支出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棘轮效应及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棘轮效应,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受到过去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影响;棘轮效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各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消费习惯显示出地区间的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出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聚集效应。政策建议: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引导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优化消费支出结构,改变不良消费习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林泰 崔巍
中国钢铁工业对进口铁矿石需求巨大且不掌握进口铁矿石的定价权,铁矿石供应存在较高风险。由于影响进口铁矿石价格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目前关于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波动成因尚缺少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在现有进口铁矿石价格研究基础上,选取铁矿石供需、运输成本、定价模式、金融、经济发展等因素作为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确定了各因素的相关代表性指标。通过构建Lasso回归模型,明确了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并通过方差分解方法识别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铁矿石普氏价格指数、海运指数、美元指数、国内铁矿石产量是影响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其中铁矿石普氏价格指数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基于模型结果,从加强铁矿石市场监管、优化铁矿石运输成本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因果推断 铁矿石价格 Lasso回归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师闻笛 佟泽华 刘晓婷 姜子元
知识异质性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知识协同行为(I-KCB)和组织内部非知识协同行为(I-NKCB)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探究其内在机理对于组织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异质性对组织I-KCB、I-NKCB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组织I-KCB对创新绩效有很强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组织I-NKCB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I-NKCB对I-KCB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因此,知识异质性一方面可以通过I-KCB的中介效应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则通过"I-NKCB→I-KCB"的中介效应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中元 赵国庆
本文应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FDI溢出效应的文献进行数量化再分析,以考察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结论是否受方法与结构异质性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方法异质性与结构异质性均会影响FDI溢出效应的实证结论。方法异质性因素中指标的构建、采用的数据、遗漏变量问题均会影响FDI溢出效应的结论,特别是文献研究中采用差分广义矩/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会更有可能得到负向FDI水平溢出效应的结论,同时降低了FDI垂直溢出效应的显著性;采用加总的数据不仅会高估中西部地区组、国有企业组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组等组别正向FDI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