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1)
- 2023(16351)
- 2022(14236)
- 2021(13222)
- 2020(11335)
- 2019(25720)
- 2018(25383)
- 2017(49398)
- 2016(26690)
- 2015(29229)
- 2014(28941)
- 2013(28329)
- 2012(25684)
- 2011(22786)
- 2010(22294)
- 2009(20451)
- 2008(19586)
- 2007(16692)
- 2006(14127)
- 2005(11851)
- 学科
- 济(99552)
- 经济(99422)
- 业(73947)
- 管理(73492)
- 企(58569)
- 企业(58569)
- 方法(51221)
- 数学(45533)
- 数学方法(44968)
- 农(27857)
- 中国(27587)
- 财(26896)
- 业经(21556)
- 学(21534)
- 贸(18885)
- 贸易(18880)
- 农业(18799)
- 易(18363)
- 制(18126)
- 地方(18090)
- 务(17445)
- 财务(17373)
- 财务管理(17341)
- 企业财务(16435)
- 银(16275)
- 理论(16267)
- 银行(16208)
- 技术(15881)
- 行(15312)
- 环境(15150)
- 机构
- 大学(365669)
- 学院(363605)
- 管理(147026)
- 济(143006)
- 经济(140104)
- 理学(129064)
- 理学院(127669)
- 管理学(125162)
- 管理学院(124514)
- 研究(116607)
- 中国(88350)
- 京(75784)
- 科学(75157)
- 财(64846)
- 农(63558)
- 业大(59522)
- 所(57581)
- 中心(54156)
- 财经(53410)
- 研究所(53283)
- 农业(50396)
- 江(50050)
- 经(48937)
- 北京(46902)
- 范(45376)
- 师范(44800)
- 经济学(43503)
- 院(42532)
- 州(40664)
- 财经大学(40309)
- 基金
- 项目(263321)
- 科学(206342)
- 基金(192771)
- 研究(185111)
- 家(170157)
- 国家(168771)
- 科学基金(145158)
- 社会(117634)
- 社会科(111460)
- 社会科学(111431)
- 基金项目(103006)
- 省(102343)
- 自然(97544)
- 自然科(95339)
- 自然科学(95311)
- 自然科学基金(93590)
- 划(86859)
- 教育(85122)
- 资助(79567)
- 编号(73978)
- 重点(58537)
- 部(57342)
- 成果(57233)
- 创(54703)
- 发(54462)
- 科研(51542)
- 创新(51112)
- 课题(49744)
- 计划(49321)
- 教育部(49071)
- 期刊
- 济(142343)
- 经济(142343)
- 研究(100282)
- 学报(63968)
- 中国(63016)
- 农(56260)
- 科学(55965)
- 管理(50313)
- 财(48164)
- 大学(48146)
- 学学(45931)
- 农业(38611)
- 教育(33463)
- 融(31202)
- 金融(31202)
- 技术(29932)
- 财经(24996)
- 业经(24091)
- 经济研究(23635)
- 经(21275)
- 业(19537)
- 问题(18740)
- 科技(18386)
- 版(18297)
- 理论(17309)
- 业大(17178)
- 图书(16652)
- 技术经济(16646)
- 统计(16433)
- 商业(16053)
共检索到503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涵 丁宇刚 陈华
本文运用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养老保险:(1)显著减少了老年人的每周工作时间,使断点附近获得养老保险金的群体要比未获得养老保险金的群体每周少工作5.32小时;(2)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要比男性更显著;(3)在2011年,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2013年和2015年随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的上升则陆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收入水平较低或者预算约束越紧的群体,养老保险对其劳动供给的影响更加显著,即政策福利的主要受益者为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这符合政策初衷,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价值。这些发现对优化养老保险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且主要是降低了农业劳动参与率,并未降低非农业劳动参与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是通过收入效应降低了劳动参与率的。具体体现为,新农保养老金水平越高,其对劳动参与的负向影响越大,但收入效应仅体现在私人储蓄较充足的群体,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只是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催化剂",它仅仅使养老筹资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提前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劳动参与 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且主要是降低了农业劳动参与率,并未降低非农业劳动参与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是通过收入效应降低了劳动参与率的。具体体现为,新农保养老金水平越高,其对劳动参与的负向影响越大,但收入效应仅体现在私人储蓄较充足的群体,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只是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催化剂",它仅仅使养老筹资能力较强的老年人提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研究还发现,男性、身体健康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更大。这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可能扭曲了劳动力市场,它使人力资本相对较高的劳动者提前退出,而剩下更多的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劳动者。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劳动参与 断点回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川川
中国农村老年人被认为普遍存在"无休止的劳动",即由于缺乏足够的养老保障,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辛苦劳作。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口劳动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供给,使农村老年人工作的概率下降了25—33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表明,"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轻农村老年人的劳动负担,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劳动供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瑞龙 任羽卓 王治喃
从子女代际向上支持的角度,对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予以评估。基于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和CHARLS2018)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实证检验了新农保对子女给予父母代际支持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农保的实施使子女对父母的转移支付每年显著增加约1700元,但给予父母的时间陪伴也显著下降了约10%。新农保对子女的代际经济支持有着正向的“挤入”作用,而对时间支持有着负面的“挤出”作用,经济与时间支持间存在明显替代性。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新农保的实施使老年人隔代照顾孙子女的时间增多,出于“交换动机”,子女增加了对父母的转移支付,同时因自身资源约束而随之减少了对父母的陪伴。研究结论对如何更好地提升中国社会公益类服务整体质量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虹 王波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本文根据标准消费人的方法测算出我国1995—2011年老年人消费总支出,选用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反映老年人消费需求,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拉动老年人消费的经济效益明显,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消费需求 基本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邹红 栾炳江 彭争呈 喻开志
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9年的16省数据,利用我国强制性退休政策对人们退休决策的外生冲击和模糊断点回归分析,首次基于烟酒消费视角研究退休对城镇男性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采用IV/RD参数估计、Probit局部多项式RD回归和RD非参数估计三种方法进行研究后均发现,对于抽烟喝酒的老年人而言,退休显著降低了烟草消费支出的32.1%~40.7%,显著降低了酒类消费支出的15.1%~19.8%。退休后烟草消费下降与收入降低无关,究其原因,一是烟酒消费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年人退休后社交需求减弱,社会交往支出减少;二是老年人退休后健康意识提高,更加注意保健养生,从而减少烟酒消费。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同时应走健康老龄化道路,重视培育劳动者健康意识,提高劳动者健康福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婉芬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宏伟 展进涛 陈超
文章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1年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当前新农保养老金不足以使农村老年人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仍能明显减少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增加1元的家庭新农保养老金收入,老年人平均少从事劳动0.01天;(2)相对于本地非农劳动和外出就业劳动,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更大,提高养老金收入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3)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不同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地区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议逐步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并根据年龄和地区差异设置梯度基础养老金。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会珍 王亚柯
本文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老年人总可支配收人水平显著提高,其中与2013年相比,2018年我国老年人来自个体工资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其涨幅分别为288.6%、172.5%和50.9%;(2)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比2013年,2018年老年人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幅增加,来自家庭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略微增加且相对稳定,来自社会保障性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但其仍是老年人收入的第一大来源;(3)与未参保老年人相比,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收入水平较高,尤其是参加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但与2013年相比,2018年养老保险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保障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商业等其他养老保险对城镇老年人与老年女性收入的正向作用较大。据此,需完善养老保险体系,逐步缩小各类型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充分发挥其养老保障功能。
关键词:
老年人收入 收入结构 养老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晶晶 李放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本文对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商业养老金等其他养老金收入二者均对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但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相对于非农劳动,提高养老金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主要影响60岁左右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且对男性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女性老人的影响。
关键词:
养老金 新农保 农村老年人 劳动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晶晶 李放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本文对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商业养老金等其他养老金收入二者均对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但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相对于非农劳动,提高养老金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主要影响60岁左右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且对男性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女性老人的影响。
关键词:
养老金 新农保 农村老年人 劳动供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兰 郑茜文 周成
本文使用三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方法,分别考察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对退休行为和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会激励职工提早退休,养老金财富每增加1%,职工预计停止工作年龄平均提早约1.2个月,需要照顾孙子女的职工倾向于提早退休,而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会减弱这一引致退休效应;"新农保"对农民预计停止工作年龄产生微弱的负向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养老保险的引致退休效应将减弱。同时,养老金财富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民无休止劳动的意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它不仅会影响个体全职劳动时间,也会影响兼职的劳动时间;"新农保"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着养老金给付水平的提高,自家农业活动的劳动时间呈现先逐步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他活动的劳动供给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基本养老金增长率降低,则职工的预计停止工作年龄将推迟,这为中国适时推出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连杰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有利于缓解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剥夺感和社会剥夺感;在采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社会养老保险通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信任感、健康水平和政治参与度来降低其相对剥夺感;异质性检验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男性、80岁以上和贫困线以下老年人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效应更大。应建立基础养老金与居民消费指数的联动增长机制,倡导精准扶贫政策向农村老年人群体倾斜,并通过营造重视和关爱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氛围,来逐渐消除其相对剥夺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海青 孙祁祥
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角度看,简单的、拥有强假设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证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存在影响,但在放松完善资本市场、养老金精算公平、个体寿命确定等假设,以及加入更多参数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虽然其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从实证角度看,虽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但大部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结论,即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中加入更多个体偏好参数和国家制度参数,以及在实证中对研究群体进行拓展,从而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老年人 退休 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