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6)
- 2023(16310)
- 2022(14225)
- 2021(13085)
- 2020(11105)
- 2019(25387)
- 2018(24839)
- 2017(47834)
- 2016(26139)
- 2015(29193)
- 2014(28309)
- 2013(27587)
- 2012(24909)
- 2011(22186)
- 2010(21649)
- 2009(19412)
- 2008(18514)
- 2007(15599)
- 2006(13161)
- 2005(10776)
- 学科
- 济(98169)
- 经济(98054)
- 管理(72510)
- 业(69385)
- 企(57087)
- 企业(57087)
- 方法(50346)
- 数学(44609)
- 数学方法(44030)
- 农(26640)
- 财(25875)
- 中国(24292)
- 业经(22154)
- 学(21995)
- 地方(18247)
- 农业(18230)
- 贸(18186)
- 贸易(18181)
- 易(17683)
- 务(16737)
- 财务(16666)
- 财务管理(16635)
- 技术(16299)
- 环境(15848)
- 制(15842)
- 企业财务(15790)
- 理论(15728)
- 和(15043)
- 划(13689)
- 银(13397)
- 机构
- 大学(358251)
- 学院(356498)
- 管理(143540)
- 济(138249)
- 经济(135468)
- 理学(127006)
- 理学院(125629)
- 管理学(123108)
- 管理学院(122490)
- 研究(115873)
- 中国(83190)
- 科学(76004)
- 京(74490)
- 农(64592)
- 业大(60335)
- 财(60165)
- 所(57483)
- 中心(53503)
- 研究所(53493)
- 农业(51377)
- 财经(50239)
- 江(48666)
- 经(46136)
- 北京(45601)
- 范(45369)
- 师范(44785)
- 院(42401)
- 经济学(41640)
- 州(39458)
- 技术(38034)
- 基金
- 项目(263327)
- 科学(206440)
- 基金(192237)
- 研究(184737)
- 家(170709)
- 国家(169331)
- 科学基金(145264)
- 社会(116641)
- 社会科(110655)
- 社会科学(110624)
- 省(102914)
- 基金项目(102795)
- 自然(97882)
- 自然科(95675)
- 自然科学(95646)
- 自然科学基金(93917)
- 划(87403)
- 教育(85059)
- 资助(78856)
- 编号(73818)
- 重点(59031)
- 部(57154)
- 成果(57114)
- 发(55018)
- 创(54978)
- 科研(51572)
- 创新(51356)
- 计划(49962)
- 课题(49825)
- 大学(48640)
- 期刊
- 济(135342)
- 经济(135342)
- 研究(94797)
- 学报(65103)
- 中国(58779)
- 农(57160)
- 科学(56322)
- 管理(48791)
- 大学(48639)
- 学学(46211)
- 财(44228)
- 农业(39973)
- 教育(34975)
- 技术(29704)
- 融(24189)
- 金融(24189)
- 业经(23489)
- 财经(23257)
- 经济研究(22656)
- 业(20597)
- 经(19859)
- 科技(18718)
- 图书(18292)
- 版(18089)
- 问题(17919)
- 业大(17818)
- 理论(16317)
- 技术经济(16223)
- 统计(15803)
- 资源(15664)
共检索到483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方大春 裴梦迪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数据,研究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生育二孩负相关,文化程度越高越不想生,初中至大专之间文化程度对女性生育意愿影响更显著;家庭共居人口数越多,生育二孩意愿越强烈;家庭收入水平对生育二孩有明显正效应,城市女性对收入相对更敏感;晚婚未婚减弱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参加医保促进二孩生育意愿;此外,信教者比不信教者更想生二孩,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强,少数民族比汉族更想生二孩。最后,本文从推进税收、医疗和教育改革以及树立人口资源生育观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乔雅君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育龄群体的家庭状况、社会认知对其生育二孩意愿的影响。得出结论:已经有子女数、住房面积与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企业男性与女性育龄群体对已经有子女数和住房面积因素相对更加敏感;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高抑制了育龄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且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育龄群体中更为显著;预计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促进生育二孩,且在企业的男性与女性育龄群体中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胜利 张琰
文章以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为支撑,研究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的影响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我国公民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环保工作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不同层级政府的环保评价影响不同;个体的社会公平和社会信任感知积极地影响其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环保知识负向影响个体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而环保行为正向影响个体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琳
本研究基于2015年北京市二孩政策对女性权益潜在影响的调查数据,对职业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仅有42.8%的职业女性具有二孩生育意愿,26.4%的职业女性明确表示不愿生育第二个孩子,还有30.8%的职业女性表示还没想好;受教育程度、户籍、独生子女状况、单位性质、社会地位认知、二孩政策影响认知以及工作家庭担忧等均对职业女性二孩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如何防范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持续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在工具变量估计以及进一步控制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幸福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幸福感增强了城镇和相对年轻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而对农村和相对年长的育龄妇女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缓解我国当前低生育水平难题,对延续我国未来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低生育水平 幸福感 生育意愿 人口红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如何防范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持续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在工具变量估计以及进一步控制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幸福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幸福感增强了城镇和相对年轻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而对农村和相对年长的育龄妇女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低生育水平 幸福感 生育意愿 人口红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福芝 陈建伟
本文以18~44岁的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CGSS2015)的数据,分析了青年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包含个人特征、经济状况等7个模块,性别、年龄等27个因素的青年幸福感影响因素体系。为保证变量选择的客观性,尽可能地减小误差,运用弹性网络方法进行变量选择,从初步构建的影响因素体系中筛选变量,然后构建Orderlogit回归模型进行系数估计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7个模块中均有变量被筛选出来,除政府工作满意度外,其余模块均有变量会对青年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在根据性别、户口类型、年龄和婚姻状态为分组依据进行的分组研究中,发现不同个体特征下的青年幸福感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蒋书云
本文运用2016年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并不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户口性质、社会保障、一孩性别、流动时间、住房属性和收入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为此,提出从加强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和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蒋书云
本文运用2016年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并不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户口性质、社会保障、一孩性别、流动时间、住房属性和收入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为此,提出从加强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和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莉 黄柏林 刘呈军 彭刚
中国已经长期处于低生育率状态,国民生育意愿低迷,新生人口规模缩减。基于2012~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简称“民生三感”)为参照构建指标体系来测度主观福利水平,从意愿生育倾向和理想生育子女数两方面衡量生育意愿,探究主观福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主观福利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民生三感”看,幸福感侧重影响理想生育子女数,安全感主要作用于意愿生育倾向,而获得感对两方面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最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主观福利对意愿生育倾向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对理想生育子女数的正向影响却在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尹召凯 任同 张志强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出版与阅读发挥着提升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为探究阅读行为如何影响个体对社会治理的绩效感知,本文基于CGSS2015的数据,实证分析个体阅读行为与社会治理绩效感知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发现:阅读行为对整体的社会治理绩效感知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阅读行为对中等教育水平居民的社会治理绩效感知有正向影响,对低教育水平和高教育水平居民影响不显著,呈现“倒U型”关系;从收入水平来看,阅读行为对中等偏下收入阶层居民的社会治理绩效感知影响效果最强;从居住地的城乡差异来看,阅读行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绩效感知均呈正向影响,对城镇居民的影响效果更强。建议:从社会治理提升角度重新审视出版功能,重视以出版物阅读为文化途径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肯定阅读推广的必要性,深入落实全民阅读推广政策;在阅读推广实践上,应注重受众群体从精英阶层到普通民众的转向;面对出版与阅读向数字转型的时代趋势,需慎重看待新兴网络与传统媒介的关系,审慎把关阅读内容,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更好发挥阅读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表8。参考文献51。
关键词:
全民阅读 阅读行为 社会治理 阅读推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建新 王莉君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考查了人口特征、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三类个人因素对不同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第一阶段(由没有生育意愿到意愿生育1个孩子),经济状况对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已有孩子情况及心理健康等人口和健康状况因素显著影响生育意愿;在第二阶段(由意愿生育1个孩子到意愿生育2个或以上孩子),年龄、民族、户口、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已有孩子情况、收入、住房面积、心理健康等人口、经济和健康三类个人因素均对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在人口特征不易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提高居民收入或设置生育补贴、保障居民住房面积等是未来促进居民生育意愿,尤其是二孩意愿的三个政策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立媛
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了个人特征、人力资本、经济因素对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是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在非正规就业类型中,以受雇者类型为主,性别、年龄、户籍、未成年子女个数、受教育程度、经济地区等均对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婚姻状况、家庭经济地位、房产数量则影响不显著。城镇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改善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关注非正规就业人群及其差异性,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推进市场规范化改革进程,保障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张成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目前低生育意愿的根本原因。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引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生育二孩的成本与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过程中的疼痛或危险性、一孩抵触、休闲时间的减少、没人带孩子、经济承受能力、优生少生、更多家庭纠纷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人们自主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的隐性成本则是导致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考察二孩生育意愿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地区差异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应该把地区差异考虑在内。
关键词:
二孩困境 生育意愿 全面二孩 生育成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昀 刘希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工作迅速推进。在此背景下,论文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结果发现:上网的频率、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年龄对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均产生显著影响;参加文化活动的频率对城市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不产生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性别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城市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不产生显著影响。针对前述主要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