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
- 2023(1859)
- 2022(1605)
- 2021(1523)
- 2020(1314)
- 2019(2938)
- 2018(2769)
- 2017(5163)
- 2016(2564)
- 2015(2811)
- 2014(2639)
- 2013(2455)
- 2012(2306)
- 2011(2059)
- 2010(2131)
- 2009(1886)
- 2008(1853)
- 2007(1662)
- 2006(1519)
- 2005(1325)
- 学科
- 济(9226)
- 业(9203)
- 经济(9198)
- 企(8132)
- 企业(8132)
- 管理(7558)
- 方法(3905)
- 数学(3033)
- 数学方法(3011)
- 农(2997)
- 中国(2943)
- 财(2648)
- 业经(2287)
- 贸(2262)
- 贸易(2261)
- 易(2224)
- 融(2013)
- 金融(2013)
- 家(1999)
- 农业(1888)
- 制(1860)
- 银(1663)
- 银行(1661)
- 务(1645)
- 财务(1644)
- 财务管理(1640)
- 关系(1630)
- 划(1616)
- 行(1611)
- 企业财务(1601)
- 机构
- 大学(36215)
- 学院(35067)
- 济(15124)
- 管理(15114)
- 经济(14873)
- 理学(13149)
- 理学院(13007)
- 管理学(12847)
- 管理学院(12780)
- 研究(11784)
- 中国(8932)
- 京(7548)
- 财(7189)
- 科学(6191)
- 财经(5877)
- 中心(5553)
- 经(5446)
- 所(5428)
- 范(4986)
- 师范(4956)
- 研究所(4921)
- 北京(4907)
- 商学(4826)
- 商学院(4799)
- 江(4699)
- 农(4641)
- 财经大学(4499)
- 经济学(4447)
- 业大(4222)
- 师范大学(4186)
共检索到53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蔡宁伟
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一些职责交叉的居家办公者面临巨大压力。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部分发达国家的科技型企业就已采用居家办公模式,但囿于工作生活难分割和硬件支持设备不足等原因,并未实现大规模推广和普及。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不得不紧急采取居家办公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华
调查发现当前部分乡镇既存在缺编要编现象、一些工作人员满负荷运转,又有些工作人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忙闲不均"问题较为严重。该问题给乡村治理和乡镇治理带来了消极后果,造成不公平的职业生态和负面的示范效应,浪费乡镇人力资源,也使基层群众工作做不细、基层治理脱离群众。"忙闲不均"问题与干部身份差异、职业倦怠、避责卸责等有关,但内源于当前部分乡镇治理的机制不匹配乡镇一线工作的特性,包括多常规工作特性、落实工作特性和群众工作特性。要改变乡镇"忙闲不均"的状况,就需要构建与多常规工作相匹配的常规工作体系,创新与落实工作特性、群众工作特性相契合的一线治理机制。
关键词:
职业倦怠 人事激励 治理现代化 中心工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矗明 吴梓浩 李欣倩 黄赞
折中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面临多个具有多属性的选项时,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各属性都处于中等水平的选项。忙碌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常态,本文主要考察消费者的主观忙碌感对折中选项偏好的影响。不同于由客观时间匮乏或被迫任务引发的忙碌,本文所探讨的主观忙碌感是个体因主动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产生的主观状态感知。本文认为:(1)主观忙碌感会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重要性感知,提升其自我价值感知与能力感知,增强其决策信心,进而使其更少做出折中选择。(2)消费者对“忙碌”的解释水平起调节作用,高解释水平者将“忙碌”抽象化为高自我价值,而低解释水平者则将“忙碌”具体化为“需要做很多事情”,因此主观忙碌感对后者的决策信心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他们对折中选项的偏好。本文通过六项实验验证了假设,有助于增进读者对忙碌在消费领域影响的了解,对于中端与非中端品牌在产品定位、竞争格局等方面制定营销策略也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主观忙碌感 折中效应 决策信心 解释水平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矗明 吴梓浩 李欣倩 黄赞
折中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面临多个具有多属性的选项时,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各属性都处于中等水平的选项。忙碌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常态,本文主要考察消费者的主观忙碌感对折中选项偏好的影响。不同于由客观时间匮乏或被迫任务引发的忙碌,本文所探讨的主观忙碌感是个体因主动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产生的主观状态感知。本文认为:(1)主观忙碌感会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重要性感知,提升其自我价值感知与能力感知,增强其决策信心,进而使其更少做出折中选择。(2)消费者对“忙碌”的解释水平起调节作用,高解释水平者将“忙碌”抽象化为高自我价值,而低解释水平者则将“忙碌”具体化为“需要做很多事情”,因此主观忙碌感对后者的决策信心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他们对折中选项的偏好。本文通过六项实验验证了假设,有助于增进读者对忙碌在消费领域影响的了解,对于中端与非中端品牌在产品定位、竞争格局等方面制定营销策略也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主观忙碌感 折中效应 决策信心 解释水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凌冰
看到很多人写文章谈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引发我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快乐,如何寻找快乐,每个人的解读似乎都有不同,每个人获取快乐的途径也千差万别。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所谓快乐,就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正因为大家的需求迥然不同,因此所谓的"满足"也就大相径庭了。今天,我也谈谈自己的快乐。首先,我觉得,要想让自己快乐,就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有烦恼的人不等于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继多个城市通过取消或放松限购等措施来撑楼市之后,省级救市文件也纷纷出台,前者被称为第一轮救市,后者被称为第二轮救市。第二轮救市覆盖城市更多、力度更大,其中四川、福建、湖北均试图以信贷手段刺激楼市复苏。第一轮救市放宽了限购,然而市场却不买账。以信贷为主打的第二轮救市会不会有效果呢?恐怕也不乐观。这是因为,目前市场普遍看跌房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展
信息技术在数字时代家校互动中的广泛运用形塑了新的家校互动样态,家长角色在当下的家校互动中发生转变。研究基于家校互动的社会现实,依托过程角色理论,对数字时代家校互动中的家长角色进行分析,发现家长在家校互动中从前数字时代的“茫然”变为数字时代的“忙碌”,实现了待命者到共育者、接受者到互制者、边缘人到统筹者的角色转换。家长“从茫到忙”的角色转变是时代性的转变,网络时代发达的信息传播和多样化的知识形态为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提供了条件,透明社会中的数字全景敞视令家校之间的权力弥散成为必然,加速社会中学校教育的教育性流失加重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在数字时代,需要合理定位家长角色以实现有效的家校共育。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家校互动 家长角色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仲广
唐任伍、周觉在《改革》2005年第6期上发表《效率的追求与休闲的异化》(以下简称《异化》),笔者拟就休闲、效率及两者的相容问题与之商榷并作进一步探讨。一、为什么有效率的休闲仍然是"休闲"?唐任伍等人提出,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对休闲效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导致休闲世界的自由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字正张
近年来,云南大理州永平县将文化惠农工程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县73个村级社区已拥有23个"农家书屋"和68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中心,成为了农民看书"充电"、学习文化科技的好去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牛变珍
那天是2013年的6月7日,初夏,阳光很好。这个日子对于我来说永生难忘,因为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我的儿子参加高考,我这个当妈妈的没有理由不陪。另一件是去银行提取巨额贷款,因为这件事一直由我操办,我最熟悉情况,所以也没有理由不去。我当时答应儿子:"让爸爸送你,妈妈中午赶回来给你做美味午餐犒劳你!"殊不知当时提款流程比较繁琐,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巧玲
休闲消费规模扩张不仅关系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更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平等获取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鉴于以往研究对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注较少,文章着重考察就业质量对休闲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主要基于CFPS2018数据,分别采用模型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以及分位数分解方法检验了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1)就业质量正向影响休闲消费,且对家庭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远大于文化消费,对农村劳动者休闲消费的边际影响大于城市劳动者;(2)随着休闲消费水平的提升,就业质量对农村劳动力的休闲消费影响逐渐增大,而对城市劳动者的影响则逐渐降低;(3)就业质量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工作满意度、促进主观地位认同和增加消费信贷促进休闲消费;(4)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分位数分解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就业质量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缩小城乡劳动者休闲消费差距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巧玲
休闲消费规模扩张不仅关系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更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平等获取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鉴于以往研究对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注较少,文章着重考察就业质量对休闲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主要基于CFPS2018数据,分别采用模型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以及分位数分解方法检验了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1)就业质量正向影响休闲消费,且对家庭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远大于文化消费,对农村劳动者休闲消费的边际影响大于城市劳动者;(2)随着休闲消费水平的提升,就业质量对农村劳动力的休闲消费影响逐渐增大,而对城市劳动者的影响则逐渐降低;(3)就业质量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工作满意度、促进主观地位认同和增加消费信贷促进休闲消费;(4)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分位数分解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就业质量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缩小城乡劳动者休闲消费差距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