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1)
- 2023(8913)
- 2022(7313)
- 2021(6700)
- 2020(5574)
- 2019(12588)
- 2018(12118)
- 2017(23948)
- 2016(13316)
- 2015(15092)
- 2014(14944)
- 2013(14896)
- 2012(14058)
- 2011(13006)
- 2010(13071)
- 2009(11636)
- 2008(11342)
- 2007(10124)
- 2006(9077)
- 2005(7824)
- 学科
- 济(68512)
- 经济(68449)
- 农(45035)
- 业(39518)
- 农业(30018)
- 管理(29485)
- 方法(27698)
- 数学(25973)
- 数学方法(25844)
- 中国(21546)
- 地方(19479)
- 企(18208)
- 企业(18208)
- 业经(15785)
- 财(11896)
- 发(11381)
- 制(10713)
- 农业经济(10179)
- 学(10016)
- 环境(9283)
- 贸(9272)
- 贸易(9269)
- 村(8973)
- 农村(8953)
- 发展(8931)
- 地方经济(8918)
- 展(8917)
- 易(8899)
- 技术(8616)
- 融(8354)
- 机构
- 学院(192631)
- 大学(185994)
- 济(83237)
- 经济(81503)
- 管理(71820)
- 研究(66154)
- 理学(63087)
- 理学院(62335)
- 管理学(61414)
- 管理学院(61056)
- 农(51230)
- 中国(49029)
- 科学(39796)
- 农业(39057)
- 京(37980)
- 财(34502)
- 业大(34048)
- 所(33018)
- 中心(31655)
- 研究所(29851)
- 江(29691)
- 财经(27992)
- 范(27288)
- 师范(27069)
- 经济学(25909)
- 经(25696)
- 农业大学(24174)
- 经济学院(23693)
- 院(23037)
- 州(23032)
- 基金
- 项目(133186)
- 科学(108108)
- 研究(100123)
- 基金(98319)
- 家(84894)
- 国家(84095)
- 科学基金(73166)
- 社会(66028)
- 社会科(62324)
- 社会科学(62310)
- 省(53841)
- 基金项目(53071)
- 教育(46969)
- 自然(45643)
- 划(45085)
- 自然科(44605)
- 自然科学(44599)
- 自然科学基金(43771)
- 编号(41568)
- 资助(38190)
- 发(31481)
- 成果(31468)
- 部(30920)
- 重点(30315)
- 农(30292)
- 课题(29173)
- 国家社会(27706)
- 创(27477)
- 教育部(26418)
- 发展(26084)
- 期刊
- 济(93288)
- 经济(93288)
- 农(55464)
- 研究(53621)
- 中国(39945)
- 农业(37312)
- 学报(29298)
- 科学(27992)
- 财(23496)
- 大学(22942)
- 教育(22418)
- 学学(22167)
- 业经(21163)
- 融(20350)
- 金融(20350)
- 管理(20046)
- 技术(19762)
- 业(16959)
- 问题(15976)
- 财经(13853)
- 农业经济(13547)
- 农村(13524)
- 村(13524)
- 经济研究(12428)
- 经(11847)
- 职业(11309)
- 世界(10718)
- 版(10712)
- 资源(10494)
- 经济问题(10356)
共检索到282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俊焘 孙中伟
本文利用7个区域中心城市1739名正规就业农民工数据,探索居住隔离对农民工职业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有:居住隔离同时产生空间误配/失配和溢出两类效应,共同决定农民工职业表现。基础回归和工具变量回归均稳健地显示居住隔离正向影响职业脆弱和工资水平,空间溢出效应超过误配/失配效应;而负向影响职业地位,空间误配/失配效应超过了溢出效应,居住隔离仅仅支撑了农民工城市社会的基本生存,但却制约了阶层流动和提升。引入居住隔离与社区区位和社区公共空间交叉项的工具变量回归表明,农民工居住地离公共资源集中配置区和工作地越远,居住隔离所引发的空间误配/失配效应更强,弱化了其对职业脆弱和工资水平的积极影响,但增强了其对职业地位的负面作用;农民工所居住社区的建筑有更多的公共交互空间,更有利于居住隔离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形成,增强了其对职业脆弱和工资水平的积极作用,但减弱其对职业地位的消极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社会排斥角度研究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居住隔离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居住隔离程度越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越低,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和在大型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明显。居住隔离通过影响城镇社会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间接影响个体城镇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适应状况,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解决人口半城镇化问题和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提供重要政策借鉴。
关键词:
居住隔离 市民化 居住分异指数 社会排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文荣 段瑶
文章将居住隔离理论视角引入农民工居住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全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和长三角地区七城市劳工调查数据农民工子样本的分析,揭示了外来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分布状态。文章从结构和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这一居住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全景呈现了城市亚文化区域作为居住隔离的社会后果及其内部特征。最后还对杭州市三位一体的外来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做了重点介绍,希冀有所启发。
关键词:
居住的政治 农民工 居住隔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从空间隔离角度考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居住空间隔离、职业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老一代农民工、中小城市的居住空间隔离效应要大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城市,社区空间隔离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居住空间隔离对高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呈显著负向影响,职业空间隔离和社区空间隔离对不同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均呈显著影响。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应注重降低农民工与市民的居住空间、职业空间和社区空间隔离,通过空间融合促进城市融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从空间隔离角度考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居住空间隔离、职业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老一代农民工、中小城市的居住空间隔离效应要大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城市,社区空间隔离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居住空间隔离对高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呈显著负向影响,职业空间隔离和社区空间隔离对不同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均呈显著影响。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应注重降低农民工与市民的居住空间、职业空间和社区空间隔离,通过空间融合促进城市融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张广胜
从空间隔离角度考察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居住空间隔离、职业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老一代农民工、中小城市的居住空间隔离效应要大于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城市,社区空间隔离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居住空间隔离对高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呈显著负向影响,职业空间隔离和社区空间隔离对不同融入程度的农民工均呈显著影响。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在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应注重降低农民工与市民的居住空间、职业空间和社区空间隔离,通过空间融合促进城市融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小刚 李丽清
根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区域分割、职业背景、户籍特征等变量与城市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协方差模型,从而对区域性特征、不同职业背景、流动人口户籍特征的先致性因素与农民工群体收入的层级差异展开研究,从总体上对农民工流向、趋势作出基本判断,并提出努力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福利保障一致化、探索农民工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机制等切实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分割 职业背景 户籍特征 农民工收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景晓芬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置于空间关系视角下进行研究,探讨空间隔离与农民工城市融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无论在职业空间还是居住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隔离,且隔离程度呈现出不对称性;从城市居民角度来看,二者的空间隔离程度更高。空间隔离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着明显的降低作用,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城市空间分配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空间隔离 农民工 城市融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甘宇 赵驹 宋海雨
利用1046份农民工文化消费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民工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其和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都对农民工文化消费有显著的正影响。随着外出务工的工龄和具体工作时长增加,农民工的年龄因素对其文化消费影响的解释力度增强,其对文化消费有显著的负影响;现住房性质为自购房或自建房的农民工文化消费的力度更强。
关键词:
农民工 文化消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乐杰 张同全
农民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可以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然而目前对培训效率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市间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效率差异明显,呈现自东部向西部逐步提升的现象,且东部地区培训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还发现,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与职业培训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农村人口比例则与培训效率显著正相关;GDP和职业介绍机构人数与培训效率关系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卿
塑造生产服务业的产业主导地位是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演进的重要战略之一。广州市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定位、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及政策供给取向表明,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服务业确立为工业、服务业、农业生产服务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中间需求率高的传统优势生产服务业、知识分析性和技术应用性的现代生产服务业,构筑中心主城区生产服务业集聚和外围选择性扩散有机结合的空间布局,制定基于比重提高的总量性政策和基于内部结构优化的结构性政策框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肖丽 景再方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农民工的迁移距离与职业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农民工的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显著相关,随着农民工职业类型的上升,迁移距离增加;超过一半的农民工选择近距离迁移,长距离迁移的农民工比例较小,但职业类型较高;具有某些专长、能够从事更高收入职业的农民工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而更有可能长距离迁移;男性农民工比女性迁移距离更远;有两个孩子的农民工比其他农民工的迁移距离更远。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类型 迁移距离 回归分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瑜 张锦华 沈亚芳
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Rosen-Roback空间均衡模型,从城市规模视角论证了职业选址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用脚投票下的职业选址具有显著的高质量就业效应,表现在工资收入、劳动负担、职业层级与就业保障四个方面;职业选址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劳动力池效应与社会网络效应,深化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职匹配效率与拓展社会资本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职业选址的就业质量效应具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且频繁的城市流动变换职业选址产生的中断效应不利于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因此,要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构建统一劳动力大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注弱势农民工群体与优化劳动关系和劳动保护,保障就业与民生,助推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选址 城市规模 就业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华
种族居住隔离已深深扎根于美国城市生活中 ,许多美国主要大都市区的城市中心 ,至今都保持着高度的居住隔离。本文介绍了这种居住隔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并指出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住房业、银行业和私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居住隔离对黑人的生活质量和文化产生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
关键词:
居住隔离 联邦政府 黑人聚居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静怡 周晔馨
本文基于2007年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对其进城打工收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原始社会资本的大小对其增加城市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新获得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即新型社会资本对收入有正的影响。这些结论在解决了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了严格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农民工社会资本转变不仅关系自身收入提高和福利增加,而且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培训和社团活动等等公共政策,可能超出政策实施的直接目标,具有提升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的不期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