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0)
- 2023(12279)
- 2022(10980)
- 2021(10405)
- 2020(8632)
- 2019(20272)
- 2018(20095)
- 2017(39678)
- 2016(21371)
- 2015(24199)
- 2014(24230)
- 2013(24037)
- 2012(22046)
- 2011(19818)
- 2010(19419)
- 2009(17609)
- 2008(16957)
- 2007(14866)
- 2006(12701)
- 2005(10916)
- 学科
- 济(90411)
- 经济(90315)
- 管理(61411)
- 业(57913)
- 企(46769)
- 企业(46769)
- 方法(43332)
- 数学(38403)
- 数学方法(38061)
- 农(23615)
- 财(21469)
- 中国(21380)
- 地方(19207)
- 学(18181)
- 业经(17966)
- 农业(16067)
- 贸(15558)
- 贸易(15547)
- 易(14977)
- 制(14858)
- 务(13607)
- 财务(13546)
- 理论(13524)
- 财务管理(13521)
- 环境(13206)
- 和(13137)
- 融(13065)
- 金融(13060)
- 技术(12983)
- 企业财务(12806)
- 机构
- 大学(302471)
- 学院(299169)
- 管理(122405)
- 济(119796)
- 经济(117177)
- 理学(106764)
- 理学院(105565)
- 管理学(103911)
- 管理学院(103363)
- 研究(98181)
- 中国(73561)
- 京(64134)
- 科学(60466)
- 财(54688)
- 所(48356)
- 农(46122)
- 中心(45035)
- 财经(44899)
- 业大(44599)
- 研究所(44132)
- 江(41998)
- 经(40951)
- 北京(40371)
- 范(39460)
- 师范(39132)
- 经济学(36296)
- 农业(36144)
- 院(35977)
- 州(34496)
- 财经大学(33684)
- 基金
- 项目(210442)
- 科学(165838)
- 基金(154156)
- 研究(153735)
- 家(133615)
- 国家(132540)
- 科学基金(114784)
- 社会(96469)
- 社会科(91394)
- 社会科学(91370)
- 基金项目(83065)
- 省(80467)
- 自然(75946)
- 自然科(74142)
- 自然科学(74129)
- 自然科学基金(72813)
- 教育(70004)
- 划(68349)
- 资助(63612)
- 编号(62835)
- 成果(49913)
- 部(46823)
- 重点(46459)
- 发(44034)
- 创(43336)
- 课题(42134)
- 教育部(40440)
- 创新(40394)
- 科研(40225)
- 人文(39645)
- 期刊
- 济(126833)
- 经济(126833)
- 研究(88459)
- 中国(52293)
- 学报(46472)
- 科学(43576)
- 管理(42747)
- 财(40835)
- 农(40580)
- 大学(35193)
- 学学(32999)
- 教育(30685)
- 农业(28135)
- 融(26896)
- 金融(26896)
- 技术(24564)
- 财经(21973)
- 业经(20347)
- 经济研究(20186)
- 经(18632)
- 问题(16986)
- 图书(16445)
- 理论(15890)
- 实践(14583)
- 践(14583)
- 资源(14389)
- 业(14309)
- 技术经济(14118)
- 科技(13940)
- 现代(13461)
共检索到427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国武
城市住房市场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包括迁入和迁出的居住迁移同时存在。基于对上海浦东两个案例住区的调研,运用多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城市经济学视角分析居住迁移对住房子市场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之间居住迁移对住房子市场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居住迁移的空间模式是分散和随机的,并不呈现有规律的模式;研究时段上海住房市场改善居住条件和来沪工作的住房需求成为影响居住迁移的两大主要因素。
关键词:
居住迁移 住房 子市场 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友琴 易成栋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程度很低。转型期间快速的城市化和住房的市场化导致了大量人口的迁移迁居,使原来相对均质的单位社区转变为多元的、异质的城市空间,各种新型社区如破旧的移民社区和富有的门禁社区也都应运而生。城市的居住分异日益明显,居住区位也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根据武汉市2000年人口普查0.1%按户抽样数据,将市区人口分为市内未迁居居民、市内迁居居民、市外永久移民和市外暂时移民,从户口、迁移迁居和居住的关系分析不同人群在城市中的居住区位及分异状况。与西方城市相比,武汉市区目前的居住分异和隔离程度不高,但各分区的居住隔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特定人群在城市某些区位的分异隔离程度已达到相...
关键词:
户口 迁移 迁居 居住分异 武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忠华 虞晓芬 杜雪君
以上海市为例,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的房地产价格模型分析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土地供应能通过预期作用对住房价格产生负影响;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01。研究结论为:为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措施是可行的;稳定土地供应有助于稳定房价;土地囤积将减弱住房价格对土地供应变化的时效,应抑制土地囤积行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奕纯 冯健
基于深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迁移人口按照户籍地划分为市内迁移、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3种类型。通过计算区位熵分析街道迁移人口比重在全市中的水平,并用空间自相关来识别其空间集聚状况,以揭示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而用分异指数刻画迁移人口的分异程度。然后以街道迁移人口比重为因变量,住房因素和就业因素为自变量,采用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迁移人口区位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特征,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市内、省内和省外迁移人口;2迁移人口的居住分布存在空间集聚,市内迁移人口集聚分布在行政中心周围,省内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商业中心周围,省外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工业园区较多的关外街道;3省外迁移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居住分异程度最高;4省外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显著地受住房因素的影响,省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则受就业因素的影响,住房和就业因素对市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迁移人口 居住空间分异 住房 就业 深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奕纯 冯健
基于深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迁移人口按照户籍地划分为市内迁移、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3种类型。通过计算区位熵分析街道迁移人口比重在全市中的水平,并用空间自相关来识别其空间集聚状况,以揭示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而用分异指数刻画迁移人口的分异程度。然后以街道迁移人口比重为因变量,住房因素和就业因素为自变量,采用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迁移人口区位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特征,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市内、省内和省外迁移人口
关键词:
迁移人口 居住空间分异 住房 就业 深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德峰
大丰市三峡外迁移民采取旧房安置的方式对满足移民基本住房需要,节约生产资金,以及解决土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操作上,做到精心组织充足的房源,严格执行旧房筛选标准,搞好移民外迁前的对接工作,加强配套的辅助措施等;在推广性上,旧房安居符合农业安置的基本要求,适应移民过渡时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旧房安居 水库移民 社会帮扶 过渡时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亚鹏
通过Hedonic价格模型剔除住房质量因素的影响,计算纯粹价格变动的住房价格指数,是国外常用的一种住房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分析了传统的单一市场Hedonic模型的不足,以保定市为对象,建立了依行政区划分的住房子市场Hedonic价格模型,在计算出各子市场的时间虚拟变量住房价格指数后,经过子市场样本数量加权,得到保定市住房价格指数。
关键词:
住房 子市场 Hedonic价格指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旭君 姚玲珍
文章运用住房市场存量—流量模型,动态分析居住用地供给对新建商品住房供给及住房价格的影响,并据此模拟不同居住用地供给思路下商品住房市场的运行状况。基于上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新增居住用地供给对一定时期后的新建商品住房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居住用地供给能够影响远期住房价格,但很难对当期住房价格产生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增加居住用地供给所能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较为有限。据此提出,政府居住用地供给应着眼于长期,不宜依据短期住房市场状况进行频繁调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永昌 丁金宏 黄云
代际投靠和代内选择是构成大城市婚姻迁移的主要形式。婚姻迁入从市内互迁到省际迁入呈现由大到小的梯度格局。城乡婚迁中农业户占67.9%,省际城乡迁移中农业户占68.2%,户口性质的梯度特征明显。婚迁者存在着从城市到乡村受教育程度由高到低的推移递变规律。城市内部及城乡婚迁趋向于就近级别职业的婚配,城乡之间就近职业迁移极其普遍,职业间大跨度的婚迁极其稀少。
关键词:
人口 婚姻迁移 大城市 梯度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本文以家庭户为单位,考察了人口迁移、城镇化以及住房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现历年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等于户均住房套数、总人口、城镇化率与家庭规模倒数的乘积,并测算各因子的贡献。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在理论上,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的轨迹呈现类似城镇化的S型路径,城镇新增基础住房需求与城镇化速度同步,城镇新增住房需求增长率等于城镇化增长率;房价的运动轨迹呈现出类似城镇化速度"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的钟型轨迹"。通过经验教据加以测算显示,从城镇化引致的基础需求,基础需求以及总需求上看,房价分别于2003年,2008年以及2014年左右下降。进一步理论推断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各大区域板块或不同层级城市板块之间的房价可能存在钟型曲线接力式传递的特征。上述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城镇化对住房市场影响机制的理解,可能会为进一步制定房地产调控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城镇化 住房市场 钟型曲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腾 万勇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 供应优化 超大城市 上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启春 汤学兵
文章通过对湖北2000年和2005年迁出人口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迁出人口的主要动因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通过就业直接增加货币性收入。由于中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以及享受的准入限制等原因,基本公共服务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为负、教育和社会保障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放松享用的准入条件和通过灵活机动的偏好显示机制,可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对其他地区人口的吸引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熙
大跃进及困难时期形成了一波全国范围内涉及两千万人的城乡间大流转。在大跃进背景下,上海暂停了此前的对城市人口增长的严控政策,大量郊县及临近省份农民进入上海市区。危机爆发后,随即出台了强力的精简城镇职工政策,大批人口随后回到农村。利用地方档案资料研究发现,工厂企业、职工、农村和农民、地方政府等不同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现实考虑,对精简政策的反应和态度差异明显,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面。上海市通过全民性的政治动员,在1961—1963年间陆续动员了大批职工离开,最终使得上海人口规模回复到大跃进之前的水平。这"一来一回"的流转构成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大地上强度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此后,城乡人口...
关键词:
大跃进 人口迁移 大招工 精简职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忠斌 黄露露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2002、2007、2008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的农民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Probit回归分析考察了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自购房和独立租赁住房的农民工最有可能实现举家迁移,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最有可能实现举家迁移;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考虑到城市房价的飙涨,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成为城市市民的主
关键词:
外出农民工 居住方式 举家迁移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