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
2023(1534)
2022(1324)
2021(1186)
2020(984)
2019(2219)
2018(2067)
2017(3890)
2016(2040)
2015(2212)
2014(2085)
2013(2016)
2012(1856)
2011(1636)
2010(1641)
2009(1473)
2008(1432)
2007(1275)
2006(1153)
2005(980)
作者
(6523)
(5543)
(5473)
(5350)
(3460)
(2770)
(2511)
(2193)
(2130)
(1980)
(1920)
(1897)
(1842)
(1796)
(1741)
(1669)
(1664)
(1630)
(1620)
(1607)
(1406)
(1307)
(1283)
(1279)
(1261)
(1217)
(1206)
(1183)
(1159)
(1096)
学科
(9755)
经济(9750)
方法(5305)
数学(4663)
数学方法(4475)
管理(4252)
(3381)
(3088)
(2593)
企业(2593)
地方(2586)
中国(2005)
环境(1699)
(1433)
(1390)
地方经济(1367)
城市(1337)
业经(1308)
理论(1292)
(1235)
(1188)
资源(1169)
(1122)
农业(1078)
城市经济(1000)
经济学(1000)
(994)
生态(986)
技术(970)
(905)
机构
大学(31170)
学院(30169)
研究(11248)
管理(10903)
(10608)
经济(10228)
理学(9569)
理学院(9354)
管理学(8934)
管理学院(8893)
科学(8605)
中国(7976)
(7461)
(5727)
研究所(5338)
中心(5193)
业大(5107)
(4988)
师范(4956)
(4649)
北京(4589)
(4568)
(4377)
(4361)
师范大学(4271)
财经(3802)
农业(3766)
科学院(3528)
工程(3521)
资源(3517)
基金
项目(23217)
科学(19102)
基金(18274)
(16766)
国家(16708)
科学基金(14812)
研究(13992)
自然(11062)
自然科(10868)
自然科学(10866)
自然科学基金(10623)
基金项目(9959)
社会(9355)
社会科(9036)
社会科学(9033)
(8476)
(7755)
资助(7569)
教育(6153)
重点(5245)
计划(4930)
编号(4796)
(4706)
科研(4611)
(4510)
(4329)
国家社会(4247)
创新(4141)
科技(4050)
大学(3810)
期刊
(10294)
经济(10294)
研究(8523)
学报(5466)
科学(5380)
中国(4735)
统计(3899)
大学(3889)
学学(3736)
管理(3648)
(3484)
(3209)
决策(3012)
技术(2666)
(2641)
农业(2554)
地理(2466)
资源(2404)
城市(2309)
(2124)
技术经济(1904)
图书(1766)
经济地理(1682)
经济研究(1644)
教育(1613)
现代(1538)
科技(1531)
情报(1512)
业大(1506)
财经(1474)
共检索到41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欣  娄军委  
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色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色彩搭配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室内空间环境,给居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居住空间色彩搭配好比服装,不同在于居住空间是一个三维的室内空间,色彩赋予六个界面与软装饰品。不同的居住空间风格有着不同的色彩配色方法,根据不同风格特征可通过色彩这一无声的语言来传递室内的“情感”。通常整个房间的色彩基调是由背景色决定的。在大多数室内空间中,墙面和地面选择稳定性较高的色彩,它能很好地与主体色和点缀色协调统一。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妍  
城市空间色彩作为城市物理空间的直观表象,其在展示城市形象、凸显城市特色、彰显城市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城市品位,反映了整个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在中国传统城市中,空间色彩格局是以"礼"为核心、以"和"为重要导向来展开的,处处体现着"中正"的思想内核。然而,城市意象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城市精神被遗弃,特别是忽视城市空间色彩的伦理价值,简单片面地从字面理解城市色彩的深刻内涵,往往导致现代城市空间色彩布局当中"花"与"俗"的现象加剧。因此,现代城市空间色彩规划必须要重视场所精神与文化基因的凸显,空间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质色物象与价值符号的表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鸿飞  
城市中的水域空间是城市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表现载体,其滨水独特性和地域色彩文化正是构成城市景观印象的主要部分。文章以兰州市河谷滨水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在依托黄河地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地域实体基础色彩进行全方位调研分析,总结出适合兰州市地域特色的基调色彩,并结合区域内不同功能主体特色,构建具有文化内涵的滨河景观空间分区色彩体系,提出山水城市滨水生态空间营建与色脉传承发展的优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南  杨小唤  蔡红艳  
精细尺度的人口分布是当前人口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灾害评估、资源配置、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应用广泛。居住建筑物尺度作为精细尺度的重要内容,其人口数据空间化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居住建筑斑块面积、斑块内建筑面积比重、建筑物层数、公摊率等居住空间属性为人口分布数量的指示因子,以居住建筑的轮廓斑块为人口分布位置的指示因子,利用街道界线和街道常住人口数据为控制单元,建立线性模型,获得了2015年宣城市宣州区6个街道的居住建筑物尺度的人口分布矢量数据,刻画了城市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的细节信息。结果表明:(1)以居住空间属性作为人口空间分布的指示因子,获取的人口空间数据精度高,结果可信。29个社区(村)估算人数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低于7%,其中25个社区(村)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低于10%。在1102个居住建筑斑块中,估算人数在合理区内的斑块个数占比高于74%,轻微低估区(-10%,0)和轻微高估区(0,10%)的斑块总数占比高于9%;(2)由斑块面积和建筑物层数共同表征的建筑物体积,是建筑物尺度上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斑块内建筑面积比重属性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公摊率属性具有"降高升低"作用,但将估算人数调节到合理区的"能力"较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利亚  
~~
关键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静涛  丛颖  
~~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诸德律  张建坤  王效容  
本文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到保障房居住环境空间,分析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居民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选取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评价指标。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与MAS(多智能体),创新性地从宏观实体和微观个体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可以反映出问题的严重程度,为政府制定优化保障房居住环境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可以改善保障房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达到有利于城市和谐发展的目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小唤  刘业森  江东  罗春  黄耀欢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已有人口空间化方法的基础上,认为遥感影像得到的居民地数据是表达人口分布的最好指标。为了使居民地数据更好地应用于人口空间化的研究,论文在分析各种与人口居住密度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用农村居民地面积所占百分比对农村居民地进行重新分级,然后应用于人口空间化的计算。结果检验表明,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误差从分级前的17.4%降到分级后的12%,尤其是误差高于30%的乡镇个数从8个减少到1个,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人口空间数据的精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爽  
从落地窗穿入室内的自然光,凭借多重白色调加强公共区域的采光效果。按照空间主轮廓布置的陈设,不着痕迹地规划好清晰的动线。原木色调与圆弧线条,营造了惹人心动的清丽之美。空间层次向两侧推开,以更为集中的形式表现凹与凸的律动感、曲与直的碰撞美、软与硬的协调性。同时颇有设计感的摆件也赋予生活更多的快乐。运用细腻轻盈的设计手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蔺武强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个性化需求方面。现代风格由于自身的实用性和空间组织、结构以及色彩搭配的形式美等优点被现代人所青睐。本作品主要表达了现代风格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从现代风格的特点入手,采用简洁、明快的手法来进行功能设计和装饰,以一种融合理性和感性的方式,给人们带来纯净、自然、放松的体验。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遵循简单、美观、实用的基本原则,确保各种元素的使用和元素之间的协调。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现代风格的设计手法满足了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庄奎太  
服装配色三法山东胶南市工商局邮政编码:266400庄奎太当你身穿服装走在大街上,它给人们的第一个印象是色彩。色彩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人生来就喜欢色彩。在现代生活中,色、形、质是构成服装美的三要素,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然而三者相比,色彩最活跃、最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溪倩  
<正>色彩之绚丽在于它永远都是彩色,总是由光转换,并且一直在变化。建筑室内空间进行色彩搭配,为室内空间增加仪式感。窗外树木茵茵与潺潺流水加以配合,让水流动的状态延续至整个建筑空间,暗藏着生命与时光的流动。建筑室内的家具结构和色彩表现勾勒出极简有力的线条和视觉效果,呈现出干净、明朗的状态。与室外天空的色彩相互映衬,整个感官都可以充满享受。色彩元素设计的调查研究是设计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力  李雪铭  张建丽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居住区研究,家庭月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作为居住态评价因素,交通条件、区位、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势评价因素,构建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对居住区评价时更好的体现居民因素,比先前区位评价方法更为全面,能更好的解释由于居民因素变化而导致的居住区位变化。对大连建成区37个街道进行居住态、居住势、居住生态位评价,并以居住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居住生态位等级的街道居住态及居住势状况,探究居住生态位、居住势、居住态空间分布规律及空间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居住态,从居住态角度分析大连居住空间分异。最后得出结论为大连市居住生态位呈现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由中心向外围的环带状分布,居住态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高低值区域交错布局空间分布状况,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生态位区位分布不完全一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霄泉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居住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状态受到当代社会科技快速更新、经济全面发展以及信息化广泛拓展等要素的影响,在多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满足核心家庭需要的小户型、偏好北部的方位选择以及居住环境中网络条件重要性趋势的增强等。由于居住的传统稳定属性,当前居民居住状态仍然处于缓慢的变动状态,而受到时代外在因素尤其是信息化因素的作用,城市居民居住状况长期的发展趋势可能表现为对网络和信息条件的更加注重以及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进一步分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房芳  
<正>~~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