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8)
- 2023(16607)
- 2022(13818)
- 2021(12727)
- 2020(10617)
- 2019(24028)
- 2018(23365)
- 2017(44994)
- 2016(24001)
- 2015(26250)
- 2014(25472)
- 2013(25184)
- 2012(23009)
- 2011(20418)
- 2010(20407)
- 2009(18888)
- 2008(17240)
- 2007(14975)
- 2006(13194)
- 2005(11078)
- 学科
- 济(98924)
- 经济(98818)
- 业(69996)
- 管理(62215)
- 农(49147)
- 企(47358)
- 企业(47358)
- 方法(42106)
- 数学(38195)
- 数学方法(37720)
- 农业(32711)
- 中国(31658)
- 融(27130)
- 金融(27127)
- 地方(25455)
- 银(25430)
- 银行(25383)
- 业经(25183)
- 财(24922)
- 行(24491)
- 制(20630)
- 学(18389)
- 贸(17623)
- 贸易(17612)
- 易(17124)
- 务(15502)
- 财务(15459)
- 财务管理(15431)
- 环境(15417)
- 企业财务(14768)
- 机构
- 学院(329380)
- 大学(324513)
- 济(135448)
- 经济(132696)
- 管理(127726)
- 理学(112153)
- 理学院(110880)
- 研究(109452)
- 管理学(108723)
- 管理学院(108136)
- 中国(87507)
- 农(76130)
- 科学(69957)
- 京(65736)
- 农业(59036)
- 财(58755)
- 业大(57931)
- 中心(54450)
- 所(54208)
- 研究所(50019)
- 江(48899)
- 财经(47914)
- 经(43964)
- 经济学(41886)
- 范(41721)
- 师范(41190)
- 州(40930)
- 北京(39147)
- 院(39077)
- 经济学院(38223)
- 基金
- 项目(238475)
- 科学(188609)
- 基金(175502)
- 研究(168123)
- 家(155082)
- 国家(153786)
- 科学基金(132563)
- 社会(109875)
- 社会科(104161)
- 社会科学(104132)
- 省(95824)
- 基金项目(94534)
- 自然(87348)
- 自然科(85409)
- 自然科学(85382)
- 自然科学基金(83814)
- 划(79222)
- 教育(74684)
- 资助(69635)
- 编号(66349)
- 重点(53681)
- 发(52435)
- 部(51502)
- 成果(50588)
- 创(50257)
- 创新(47107)
- 科研(46478)
- 国家社会(46452)
- 计划(44954)
- 课题(44604)
共检索到471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琴
本文依据贵州省凤冈县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OLS回归方法分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状况和居住空间分异及相关因素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总体城市融入水平偏低,行为融入快于心理融入和经济融入层面;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显著为负,不利于失地农民融入新的城市生活。因此,促进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应从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出发,在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方面,应考虑到居住空间分异对于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阻碍,尽量规避集中安置的弊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混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龙 王桂玲
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本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指数两个角度剖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结构特征,并借助OLS回归模型检验城市融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1)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综合融入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心理认同层面则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年龄与综合社会融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维度上具有不同的融入特点;(3)人力资本存量越高,融入优势越强;(4)自营劳动者的融入水平优于其他群体;(5)党员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对社会融入具有促进效应。此外,由于迁移的特殊性,失地农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云锋 解晓燕
心理障碍是城镇化背景下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最大的内生阻力。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杭州城郊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40位失地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探究其转变为市民身份后在城市生活的心理状态。结果发现,在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政治权利、经济权益、文化观念与社会资本四个主范畴的不同因素分别使失地农民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障碍,如缺乏安全感、缺乏归属感、相对剥夺感和缺乏自我满足感等心理障碍。在编码过程生成的城郊失地农民的政治—心理融入、经济—心理融入、文化—心理融入和社会—心理融入四个主范畴基础上,进而生成了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心理障碍化解影响因素的一个核心范畴,基于此构建出其结构模型并通过交叉列联表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分析,以期为有效缓解当前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内生阻力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充实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理论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增长迅速,其选择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400名城郊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在家庭资产选择上表现出"求稳"和"冒险"并存的特点,生产经营和银行存款仍然是失地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式,但股票和彩票投资参与占比远高于城市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越高(即越冒险),风险投资参与占比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稳定投资、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占比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稳定投资和风险投资占比越高;补偿金额越高,风险投资占比越高;年龄越大越倾向稳定投资,越不愿进行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家庭人口越多,风险投资占比越多,稳定投资占比越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震宇 秦启文
对失地农民的集中安置模式虽然能够高效地推进安置工作,但其所引发的居住空间分异,却带来了城市内部新的"城乡"分裂以及城市居民与失地农民之间新的隔阂。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大混居、小聚居"的安置模式既能促进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的再构与生长,又能促使各群体共同生活背景的形成,加快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风 燕浩扬
失地农民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之一,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既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从经济适应、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行为适应四个层面描述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状况,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揭示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障碍,并提出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城市融入 障碍 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刚 陈浩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不仅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且取决于其能否在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情感、文化价值观念上实现与城市社会的同构,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自我身份认同。对郑州市城郊328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失地农民虽已进入城市物理空间,但本质依然是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未完全实现。同时人力资本严重短缺、社会资本尚未充分构建也是导致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差的原因。为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政府应在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只有当失地农民拥有较高的为城市生存所需的人力资本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社会的人际网络资源时,失地农民才能增强就业能力,在身份认同及行为上...
关键词:
身份认同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城市适应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智勇 陈苹 钟宗炬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结合部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与城市融合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理论,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并以国家首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城郊10区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旨在研究影响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的若干因素,并探讨城郊失地农民就业适应与城市融合的关系。结果表明,就业适应度与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呈现正相关,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个人属性、社会资本则与就业适应度呈现正相关,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霁 班永飞
为了解贵州省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文章抽取469名城郊农民,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有效预测因素。调研发现:城郊农民对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度较低,仅有22.4%认为自己是城市居民,认同自身农民身份的占63.3%;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个人收入水平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是影响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城郊农民身份认同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俊 陈天红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既有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经济状况、社会互动和心理认同三个一级维度和相应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衡量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愿意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偏好、土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政策满意度等个体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影响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从经济、社会、心理多维度,从政府、社会和个体多主体出发,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是今后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敏
一、促进政府主导下针对性的制度环境创新。针对失地农民老化劳动力社会保障及就业各方面的弱势特征,对既定的征地补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就业制度的健全与创新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与推动作用,通过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云锋 刘涛 徐小溪
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从"场域—惯习"视角分析失地农民在交往场域、文化场域与参与场域中的城市融入困难,发现失地农民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由于交往场域缺失、文化场域融合困难以及参与场域行为障碍所导致的失地农民社区归属感不强,是影响其城市融入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协助失地农民通过交往场域的构建、文化场域的改进与参与场域的创新,重构社区公共场域来促进其城市融入。
关键词:
公共场域 社区归属感 失地农民 城市融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文章选取贵州省站街镇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工业征地造成的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以及征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工业征地造成少数农民再就业而多数农民闲置在家;失地农民事前征地信息少,事后常发生多主体矛盾;工业用地造成资源污染,农民生存环境恶化。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信息完全化、补偿金社会保障安排、刺激就业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措施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工业进程 贵州省 站街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飞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业,缺乏社会保障,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这一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失地农民的出路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再就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岩 赵翠霞
[目的]深入探究城郊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和冲突意愿,以期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方法]以济南城郊400名失地农民为样本,以暴力反抗、信访行为和网络申诉为因变量,以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补偿分配公平性的满意度为自变量,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失地年限、社会资源、家庭纯收入、家庭资产和土地补偿金额为控制变量,文章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究征地补偿满意度各维度对冲突意愿的不同影响。[结果]实证分析表明补偿分配公平性对暴力反抗、信访行为和网络申诉均有极为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补偿方式仅负向预测暴力反抗,补偿标准仅负向预测信访行为,据此我们认为补偿分配公平性才是暴力冲突的关键变量。[结论]在城郊征地过程中,应切实保障征地补偿分配公平性,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且对失地年限较长的城郊失地农民提高其土地增值收益占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