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6)
- 2023(18245)
- 2022(16009)
- 2021(14930)
- 2020(12756)
- 2019(29556)
- 2018(28942)
- 2017(54616)
- 2016(30107)
- 2015(33992)
- 2014(33953)
- 2013(33455)
- 2012(30697)
- 2011(27745)
- 2010(27418)
- 2009(25431)
- 2008(25118)
- 2007(21836)
- 2006(18532)
- 2005(16078)
- 学科
- 济(118554)
- 经济(118422)
- 管理(85309)
- 业(81552)
- 企(67467)
- 企业(67467)
- 方法(59682)
- 数学(52604)
- 数学方法(51948)
- 财(31546)
- 农(31506)
- 中国(29874)
- 学(27655)
- 业经(25633)
- 贸(23467)
- 贸易(23461)
- 易(22759)
- 地方(22666)
- 农业(21029)
- 务(20730)
- 财务(20651)
- 财务管理(20608)
- 制(20167)
- 企业财务(19512)
- 理论(18782)
- 技术(18387)
- 和(18163)
- 环境(18047)
- 银(17070)
- 银行(16985)
- 机构
- 大学(430725)
- 学院(428438)
- 管理(167948)
- 济(166844)
- 经济(163278)
- 理学(146893)
- 理学院(145207)
- 研究(143143)
- 管理学(142323)
- 管理学院(141577)
- 中国(104852)
- 科学(93947)
- 京(90743)
- 农(79964)
- 财(74697)
- 所(73292)
- 业大(71648)
- 研究所(67611)
- 中心(66089)
- 农业(63680)
- 财经(61004)
- 江(60984)
- 北京(56557)
- 经(55597)
- 范(55110)
- 师范(54397)
- 院(51787)
- 经济学(49911)
- 州(49545)
- 技术(46352)
- 基金
- 项目(302737)
- 科学(235421)
- 基金(219130)
- 研究(211064)
- 家(194664)
- 国家(193101)
- 科学基金(164150)
- 社会(131092)
- 社会科(124228)
- 社会科学(124192)
- 省(119167)
- 基金项目(116718)
- 自然(111339)
- 自然科(108773)
- 自然科学(108738)
- 自然科学基金(106778)
- 划(101246)
- 教育(97530)
- 资助(91191)
- 编号(85072)
- 重点(68334)
- 成果(67292)
- 部(65603)
- 发(63469)
- 创(62374)
- 科研(59434)
- 创新(58326)
- 计划(58278)
- 课题(58268)
- 大学(55776)
- 期刊
- 济(171411)
- 经济(171411)
- 研究(116562)
- 学报(79332)
- 中国(75407)
- 农(70873)
- 科学(67862)
- 大学(58115)
- 管理(57396)
- 财(57373)
- 学学(55085)
- 农业(48696)
- 教育(42018)
- 技术(36285)
- 融(32825)
- 金融(32825)
- 财经(29019)
- 业经(28724)
- 经济研究(28223)
- 业(25569)
- 经(24736)
- 问题(22572)
- 版(22283)
- 图书(22180)
- 科技(21559)
- 业大(20764)
- 技术经济(20485)
- 统计(20424)
- 理论(20106)
- 商业(19228)
共检索到604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礼 陈思月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的追访数据,考察了居住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即从个人住房条件和社区环境条件两个层次,分别对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Oprobit回归分析,对生理健康的影响进行Probit回归分析,发现这几者之间的确存在相关关系。政府应当将改善住房条件作为促进人口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重视人居环境建设,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在五个方面加以努力:扩大自来水管道覆盖面积,完善公共住房政策和廉租房政策,加大住房卫生安全宣传力度,加强旧城区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个人住房条件 社区环境 健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宗樾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着重探讨了互联网的减贫效应及其微观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家庭落入多维贫困的可能性,同时能够有效缓解家庭的贫困程度。具体说来,互联网拓宽了个体信息获取的渠道,强化了个体的社交网络,有助于个体获得更多信息和商机,对个体获得就业机会或是创业都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互联网还缩短了个体与金融服务的距离,有利于缓解个体面临的金融束缚,促进贫困家庭生产经营与增收。此外,互联网+教育有助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教育的效率与公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兰青 鲁兴虎
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6)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老年群体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差异,并针对影响老年群体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因素进行论证。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老年人在互联网使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年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不同的老年人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健康水平对老年人是否使用互联网不存在显著影响,但记忆力较好的老年人更有可能使用互联网。此外,文化娱乐支出和旅游支出较高的老年人更加倾向于使用互联网。
关键词:
老年群体 互联网使用 logit回归分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聪 杜奕璇
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作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正对家庭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不容轻视的长远影响。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2016),从消费水平、消费率、消费结构三个层次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家庭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比上升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率,其中收入最低组、中下组及最高组受影响程度明显;少儿人口比上升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水平及消费率,收入中上组受影响程度明显。随着老年人口比上升,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衣着、日用、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支出占比下降;随着少儿人口比下降,家庭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支出占比下降,交通通讯、居住及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对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重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制度建设和金融创新来顺应家庭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提升家庭消费率,引导家庭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层次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传坤 付正鑫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考察了母亲加班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亲加班会使儿童健康状况变差,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母亲加班对女孩、学龄前儿童、城市儿童以及由母亲照料的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更明显。考虑到母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我们既要保障女性的合法工作权益,同时还要兼顾女性的家庭责任,因而需要为女性创造友好型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同时,重视家庭照料的基础地位并鼓励父亲积极参与到儿童照料中来,以减少女性的后顾之忧。
关键词:
母亲加班 工作-家庭冲突 儿童健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亮 柳建坤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考察了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的强度对其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对其自评身体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精神健康没有显著影响,两种不同的效应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样本选择效应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第二,隔代照料的效应存在性别、年龄、两代同住、城乡居住安排的异质性,即隔代照料对女性和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对与子女不同住的老人和小于70岁的老人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三,子女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和人际互动是隔代照料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机制,上述机制在精神健康的路径中没有得到验证。本文从照料补贴、社区建设等角度提出改善老年群体健康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鲍莹莹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劳动参与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参与会降低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而外出劳动参与则会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家庭劳动参与率变化来发生作用的;分群体来看,健康冲击会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资产状况和户主年龄家庭的福利水平,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结论的政策建议如下:提高农村地区的健康医疗水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缩小群体间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家庭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健康冲击 劳动参与 收入水平 生活舒适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盛竹
选取2007~2016年我国高校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影响高校专利产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专利产出要素的因果关系图,对主要因素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科研机构数与高校专利产出相关性不大,课题数影响较为突出,科研人员与科研经费投入影响显著,专利转化率是提升高校专利产出规模与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完善我国高校专利投入产出机制,加大对高校的课题支持和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提升科研人员比例,高度重视专利的质量价值与转化成效,以促进高校高质量专利技术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相对剥夺假说、收入贫困假说,"弱支持"绝对收入假说。本文在学术方面丰富了基于中国数据分析相对剥夺对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在实践方面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改善城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恩慧 江生忠 贾世彬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和广受关注,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加大了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时,人们也在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规避自身面临的不确定的健康风险。《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对于保险行业结构调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6—2012年31个省市(地区)为样本,分析环境污染、商业健康保险对健康成本的影响,得出了大气污染与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正相关,以及人均商业健康保险保费与之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因此,应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进一步深化寿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激励相容的约束,控制医疗费用的上...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大气污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将环境因素纳入健康生产函数,讨论了空气污染对于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研究发现:首先,空气污染会对居民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即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其次,引入收入分层模型与社会地位分层模型,发现空气污染的健康负效应存在群体差异,经济社会地位不利的群体因空气污染承担了更大的健康损失。最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对于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适度的环境规制是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各地区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环境与民生的最优化,构建经济-环境-民生相协调的社会才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环境规制 居民健康 群体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勇 王琪延
文章结合我国国情和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了金融健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对我国2007年~2015年季度金融健康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1季度~4季度,我国金融健康指数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2008年1季度~4季度和2009年1季度~4季度,我国金融健康指数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2010年1季度~2015年2季度,我国的金融健康指数在震荡中缓慢回升。最后,文章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金融健康指数进行了分析和短期预测。
关键词:
金融健康指数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婧 陈天
中国的高密度居住空间具有人与公共资源矛盾凸显、疾病扩散风险、个体健康要求增加等相关健康的多方面挑战。面对这样的背景,通过格林模式的指导,将医疗建筑学研究层面的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应用于规划层面,通过住区规划布局分析、社会学因子影响、外部空间物理环境性能、流行病学评估四个方面的研究,构建健康视角下循证规划(Evidence-based Planning)——高密度住区规划应用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能够促进居民健康的规划导向,在既有高密度住区现状中总结现状规律、发现规划问题、提炼关联模型、建立策略体系,并用于指导未来的规划实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刘生龙
研究目标:分析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框架检验中国教育与国民健康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微观数据,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法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教育与中国成年男性自报健康之间存在显著因果关系,而且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地降低男性抽烟的概率,教育年限与女性保持正常体型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研究创新: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框架检验分析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效果并检验教育对健康的因果效应。研究价值:证实了教育对健康的积极效应,特别是教育对当前中国政府提倡的控烟政策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信贷约束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分析——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我国技术进步影响因子研究——基于1987~2007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健康对农民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流动人口居住质量与其健康的关系——基于中国1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
基于CFPS数据的自评健康与医疗保险利用关系的研究
社会阶层、健康水平与家庭保健消费——基于CFPS2018的实证研究
健康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数据的分析
自雇何以影响农民工健康权益可及性——基于CMDS数据的实证分析
医疗保险对农村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