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8)
2023(3468)
2022(3043)
2021(2969)
2020(2431)
2019(5774)
2018(5771)
2017(10680)
2016(5932)
2015(6931)
2014(6871)
2013(6818)
2012(6422)
2011(5603)
2010(5535)
2009(4838)
2008(4656)
2007(3820)
2006(3443)
2005(2999)
作者
(16474)
(13907)
(13657)
(12999)
(9108)
(6848)
(6440)
(5541)
(5253)
(4980)
(4969)
(4670)
(4650)
(4426)
(4289)
(4243)
(4175)
(4090)
(3915)
(3894)
(3344)
(3336)
(3256)
(3251)
(3122)
(3115)
(3053)
(3048)
(2842)
(2788)
学科
(21868)
经济(21850)
管理(13042)
地方(11519)
(10901)
(7850)
(7321)
企业(7321)
方法(6240)
农业(5577)
数学(5530)
数学方法(5401)
中国(5212)
地方经济(4957)
(4682)
业经(4451)
环境(4250)
(3914)
(3569)
(3330)
贸易(3324)
(3280)
理论(3157)
城市(3125)
土地(3102)
(3084)
教学(3015)
资源(2871)
(2859)
生态(2679)
机构
学院(74866)
大学(73253)
研究(27132)
管理(25799)
(23772)
经济(22893)
理学(21545)
理学院(21141)
管理学(20603)
中国(20491)
管理学院(20436)
科学(18468)
(17775)
(13924)
中心(13900)
(13230)
(13008)
(12803)
业大(12627)
(12431)
师范(12311)
研究所(12001)
北京(11408)
(10918)
农业(10747)
(10694)
(10306)
师范大学(10012)
技术(9347)
(8948)
基金
项目(53106)
科学(40124)
研究(38814)
基金(35660)
(31493)
国家(31197)
科学基金(26244)
(21846)
社会(21790)
社会科(20358)
社会科学(20351)
基金项目(20057)
(19126)
自然(18286)
自然科(17698)
自然科学(17688)
教育(17376)
自然科学基金(17300)
编号(16473)
资助(14255)
成果(12993)
(12392)
课题(12299)
重点(11884)
(10462)
(10390)
计划(10341)
(10212)
科研(9969)
大学(9946)
期刊
(31380)
经济(31380)
研究(22455)
中国(18905)
(12457)
学报(11549)
科学(11199)
教育(10017)
管理(9271)
(8879)
农业(8611)
大学(8452)
技术(8087)
学学(7724)
资源(7374)
(6168)
(6013)
金融(6013)
城市(5574)
业经(5294)
(5119)
图书(4948)
问题(4585)
现代(4155)
(4070)
科技(3979)
书馆(3622)
图书馆(3622)
地理(3622)
经济研究(3563)
共检索到119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建军  陈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章陆杨  何侃  林涛  刘恋  丁国昌  
论文探索城市道路环境对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的方法,引入“出行方式”这一中介变量进行模型构建。结果表明,“出行方式”的中介效应存在,且为部分中介;道路环境的3个观察变量都对出行方式和公共健康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对私家车和出租车出行为负向影响,对骑行和步行等绿色出行为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也表明了机动化出行不利于居民的公共健康发展,而低碳绿色出行则有益于居民公共健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敏  赵瑞峰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研究探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高品质的生态住区环境,使居住区成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基地,最终希望能为我国生态型居住区的建设做出有益的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月平  石飞  徐建刚  徐向远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成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其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分析层面,大多是对公交导向的土地利用形态的研究;在微观层面,却很少有研究公共交通与居住区的关系。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居住区建设特点,并对比国外优秀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居住区布局形态的相关实例,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公交导向的居住区规划模式,以促进公交出行和打造公交都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金程  
居住区停车难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 ,在小区规划中 ,必须在掌握汽车消费市场的情况下 ,从预测居民汽车拥有率出发 ,加强规划设计条件的制定 ,提高《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地面停车率及转变土地转让方式等方面来解决此一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雪梅  江海燕  肖荣波  吴婕  
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具有指标不全、笼统失真和信息滞后等缺点,论文通过抽样入户调查和单位访谈,获取广州33个典型居住区、2 045个家庭、5 188个人口的第一手数据,定量分析广州居住区碳排放,具有以下特征:①人均总碳排放量为3 289.00 kg/(年·人)。家庭碳排放结构比大约为能源:物质:交通=6:2:2。其中,电耗碳排放比例最大,其次是交通和食物。②广州居住区碳排放数量和结构在不同住区、不同面积、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能源和交通碳排放上,表明居住区碳排放与住房面积、住区类型、区位和收入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能够为居住区低碳规划设计和城市低碳管理提供具体目标方向和指标量化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康耀江  
本文综述了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现状及趋势,指出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及其意义,并进一步指出城市居住区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的特征及原则。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文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遵循城市居住区景观体系的规划原则,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并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宏博  冯健  
郊区大型居住区是我国郊区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居住形态,为缓解城市内部人口和功能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由于过快开发、缺乏规划等原因出现的问题众多。以北京典型郊区居住区回龙观为例,从迁居行为角度探讨大型居住区的社会空间形成,以折射我国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郊区大型居住区的形成是政府、单位、开发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转型期影响居民迁居的主要推力和限制因素是家庭纽带、政府政策与经济能力;快速郊区化过程中建立的这类社区内部居民成分复杂、流动性强、社区意识较为薄弱,居民生活与城市中心及近郊内沿的联系紧密,地区吸引力有待增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笑鲜  苏义坤  周晓冬  
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市场现状的特征价格模型,对2015年哈尔滨市在售的35个居住区项目地下停车位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影响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因素。研究发现10个特征变量对哈尔滨市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其中住宅价格影响最大。根据特征价格对10个影响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的因素进行了排序,并分为4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媛媛  丁家骏  
以上海市原浦东新区为例,研究影响居住区犯罪的环境要素并检验国外相关理论在国内居住区中的适用性。依据相关犯罪统计数据选取案件高发、中发、低发居住区各20个,通过现场勘查获取这60个居住区现状环境要素数据,检验出对犯罪数量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居住区规模、物业管理、居住区主路形式、居住区绿地功能四个方面,涉及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中形象与维护,自然监视以及活动支持三方面要素。同时也发现居住区规模、领域感以及通道控制等方面与居住区犯罪的关系与国外研究结论存在差异,说明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在我国居住区的适用性有待检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云旦  
探讨了城市居住区步行系统的构建问题。首先分析居住区步行系统构建的影响因素和构建要素,居住区步行系统主要受步行者行为、步行空间要素、外部交通联系、步行交通量和步行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居住区步行系统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步行系统的主体和客体要求;以杭州朝晖现代城一期为例,具体分析了步行系统的构建要素和构建途径;最后对居住区步行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至欣  顾海玲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欧美国家的部分居住区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社区衰败现象,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社区的安全状况的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CPTED)理论应运而生。以瑞典罗森歌德居住区改造项目为例,从社区形象、邻里监控、领域感和归属感等方面分析了环境改造对社区安全性提升所起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羽佳  李文  王敬仪  
通过实测哈尔滨市五分钟生活圈高层居住区中9处典型水景周边100处测点的微气候,对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三类微气候因子实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住区水景对相对湿度和风速影响权重小,不予考虑;住区水景对温度影响权重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面积、建筑朝向、方位、驳岸形式和布局;水景设计对温度的影响有:(1)面积是影响温度的首要因素;(2)于主导风向上风向且周边为南北向建筑的公共空间布置水景可降低温度;(3)自然式驳岸能更好地降低温度;(4)分散式布局能更好地降低温度;(5)挺水植物和水池喷泉可不同程度降低亲水空间温度。在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影响微气候的水景表现形式是设计的关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孟焕民  徐伟荣  陶若伦  卢水生  
农民集中居住区是我国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催生的新型居民社区形态,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不同于现有的城镇居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需要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该文就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的规划选址、社区规模、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管理体制、配套服务、居民身份转换、社区经济和就业等十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破解之道提出了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