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3)
2023(11207)
2022(10162)
2021(9709)
2020(8098)
2019(18909)
2018(19022)
2017(36933)
2016(19989)
2015(22553)
2014(22486)
2013(22098)
2012(20360)
2011(18174)
2010(17966)
2009(16206)
2008(15623)
2007(13371)
2006(11601)
2005(9885)
作者
(56718)
(47114)
(46788)
(44304)
(30034)
(22651)
(21280)
(18534)
(17997)
(16736)
(16228)
(15565)
(14954)
(14754)
(14463)
(14140)
(14112)
(13935)
(13553)
(13290)
(11636)
(11347)
(11313)
(10731)
(10501)
(10406)
(10390)
(10335)
(9386)
(9359)
学科
(77952)
经济(77861)
管理(59799)
(54137)
(45633)
企业(45633)
方法(36610)
数学(31447)
数学方法(31107)
(20832)
地方(19982)
(19008)
(18378)
中国(18314)
业经(17015)
环境(16601)
农业(14086)
(13926)
贸易(13916)
(13509)
(13399)
理论(13380)
(12933)
(12645)
财务(12587)
财务管理(12568)
(12461)
技术(12391)
企业财务(11885)
教育(10133)
机构
大学(278588)
学院(276596)
管理(113923)
(104210)
经济(101738)
理学(99918)
理学院(98755)
管理学(97069)
管理学院(96580)
研究(90014)
中国(64893)
(59324)
科学(58331)
(45991)
(44613)
(43264)
业大(42641)
研究所(41044)
中心(40892)
(38724)
(38113)
财经(37924)
师范(37813)
北京(37236)
(34434)
农业(33808)
(33300)
(32401)
师范大学(30924)
经济学(29453)
基金
项目(198218)
科学(155526)
研究(144392)
基金(143553)
(124985)
国家(123928)
科学基金(106890)
社会(89491)
社会科(84549)
社会科学(84526)
基金项目(78293)
(76889)
自然(71490)
自然科(69714)
自然科学(69695)
自然科学基金(68417)
教育(65440)
(65243)
编号(59733)
资助(58333)
成果(47267)
重点(43755)
(43074)
(41588)
(40998)
课题(40073)
创新(38084)
科研(37899)
大学(36796)
教育部(36741)
期刊
(111373)
经济(111373)
研究(78261)
中国(48799)
学报(44157)
科学(41519)
管理(39470)
(38168)
(34094)
大学(33059)
学学(30954)
教育(30575)
农业(26833)
技术(22909)
(19389)
金融(19389)
业经(18834)
财经(17452)
图书(17142)
经济研究(16983)
资源(15054)
问题(14826)
(14689)
科技(14128)
(13754)
理论(13718)
实践(12860)
(12860)
(12752)
现代(12678)
共检索到389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媛媛  丁家骏  
以上海市原浦东新区为例,研究影响居住区犯罪的环境要素并检验国外相关理论在国内居住区中的适用性。依据相关犯罪统计数据选取案件高发、中发、低发居住区各20个,通过现场勘查获取这60个居住区现状环境要素数据,检验出对犯罪数量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居住区规模、物业管理、居住区主路形式、居住区绿地功能四个方面,涉及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中形象与维护,自然监视以及活动支持三方面要素。同时也发现居住区规模、领域感以及通道控制等方面与居住区犯罪的关系与国外研究结论存在差异,说明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在我国居住区的适用性有待检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康雯琴  丁金宏  
主要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上海开发区———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在大城市具有明显的非居民化的居住特征,表现在居住场所集中于城市边缘,居住地更换频繁,居住质量差和居民身份认同感缺乏。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在大城市的居住健康和大城市整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和谐,有必要采取措施,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控城市人口规模,制定流动人口的居住标准,提升住房质量;增进流动人口的居民身份认同,;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增进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居住融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至欣  顾海玲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欧美国家的部分居住区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和社区衰败现象,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社区的安全状况的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CPTED)理论应运而生。以瑞典罗森歌德居住区改造项目为例,从社区形象、邻里监控、领域感和归属感等方面分析了环境改造对社区安全性提升所起的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征宇  贺璇  陈川  
城市交通规划的关注点正在从交通效率到生活质量转变,而居住地区位是影响出行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POI数据,从一般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和公交设施分布3个方面描述居住地区位。以上海为例,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城市居住区位和出行行为在通勤满意度和生活时间分配的中介效应下,对通勤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研究揭示了通勤者生活质量的多层次影响机制,并量化了通勤时长对生活时间分配的影响,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水金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素有移民城市之美誉,其海纳百川的胸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造就了上海历史上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效应的进一步积聚,浦东对海内外各类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也成为全国务工女性的首选地之一。50余万处于劳动年龄段的青壮年女性的流入,为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区外来女性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行职业分布等展开较详尽地分析,以企能为新区政府制定人口规划和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静静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根据国家"两为主"政策,公办学校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主要载体。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对89所学校的随迁子女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与民办学校相比,公办学校在随迁子女教育中具有各方面的优势,即公办学校的设施设备配置更为完善,教师学历专业素养更高,课程与教学更为规范有效,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更高。但同时,公办学校在随迁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即教师对随迁子女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指导,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不够紧密,随迁子女的学业评价不够规范等。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公共教育职能,加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和合作,改善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建军  陈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晓光  吴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学习型社区建设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现状,本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学习型社区建设为样本,对各街镇的学习型社区建设进行系统剖析,并从制度建设、学习服务、数字化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学习型社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研究目的:拓展建筑、住宅领域有关环境性能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在城市居住区尺度的应用,为全面测评地区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环境效率角度出发,利用环境品质和环境负荷之比测评地区环境性能,构建城市居住区环境性能的评价体系。(2)归纳了影响地区环境性能的主要因素:①地区的人群结构特征影响居民对环境品质的评价;②地区的开发特征成为关系地区环境负荷的主要因素;③人们的行为习惯将对地区的环境负荷也产生一定影响。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地区环境性能的基本建议,例如根据地区居民的空间特征,调整和配备相应的购物、交通等设施来提升居民对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祥凤  廖功磊  
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在"农民"变"市民"的转化过程中能否实现安居乐业是令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某市A区30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劳动力就业调查为基础,分析其就业状况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纪方  
沿海城市是我国开放开发的前沿,如何制定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开放、开发的环境条件,吸引资金,投入技术和设备,改善郊区型农业低效益的结构和布局状况。是发展我国开放城市现代化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浦东新区为重点,结合深圳、珠海的调查,探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郊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问题。1 开放城市城郊型农业的特征与发展方向深圳、珠海是我国开放、开发较早的经济特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其城郊农业发展已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的城郊型农业。其特征为:1.1 农业从封闭的计划经命系统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系统转化主要表现在:①农业投入向开放型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荆丽梅  孙晓明  梁鸿  李明  娄继权  崔欣  
目的:探索实施"医药分开",取消"以药补医"的方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方法:对浦东新区19所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收入等进行分析测算,设计取消"以药补医"的实施方案,并测算各机构的政策性亏损情况及各保障制度的补偿情况等。结果和结论:各医院总体收入略有减少,原药占比高的医院略有亏损,原药占比低的医院略有盈余;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亏损较为明显。建议:财政补贴设立"过渡期",引导医疗机构转变机制;加强对医院运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建立基于第三方的绩效考核和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