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8)
- 2023(16781)
- 2022(14655)
- 2021(13829)
- 2020(11535)
- 2019(26289)
- 2018(26354)
- 2017(50755)
- 2016(27502)
- 2015(30646)
- 2014(30504)
- 2013(29812)
- 2012(27440)
- 2011(24781)
- 2010(25004)
- 2009(23431)
- 2008(22676)
- 2007(20006)
- 2006(17933)
- 2005(15989)
- 学科
- 济(103762)
- 经济(103640)
- 管理(83787)
- 业(79294)
- 企(66223)
- 企业(66223)
- 方法(45247)
- 数学(38820)
- 数学方法(38287)
- 中国(31683)
- 农(30141)
- 财(28771)
- 业经(24413)
- 制(22741)
- 地方(22192)
- 技术(21555)
- 学(21344)
- 贸(20584)
- 贸易(20567)
- 易(19999)
- 农业(19718)
- 银(19260)
- 银行(19224)
- 理论(18491)
- 行(18376)
- 策(17381)
- 务(17135)
- 财务(17054)
- 财务管理(17011)
- 和(16997)
- 机构
- 大学(382149)
- 学院(382122)
- 管理(152196)
- 济(152185)
- 经济(148690)
- 理学(130833)
- 理学院(129442)
- 管理学(127315)
- 管理学院(126607)
- 研究(126153)
- 中国(97077)
- 京(81419)
- 科学(76347)
- 财(73849)
- 所(62203)
- 财经(57835)
- 中心(57625)
- 江(57284)
- 农(56325)
- 研究所(56159)
- 业大(53377)
- 经(52397)
- 北京(51677)
- 范(51268)
- 师范(50867)
- 州(46383)
- 院(46225)
- 经济学(44803)
- 农业(43726)
- 财经大学(42784)
- 基金
- 项目(254024)
- 科学(200277)
- 研究(191594)
- 基金(182579)
- 家(157245)
- 国家(155897)
- 科学基金(134373)
- 社会(119496)
- 社会科(113160)
- 社会科学(113132)
- 省(99712)
- 基金项目(96487)
- 教育(88711)
- 自然(85858)
- 自然科(83820)
- 自然科学(83799)
- 划(83720)
- 自然科学基金(82290)
- 编号(79903)
- 资助(74328)
- 成果(66246)
- 重点(56649)
- 部(56126)
- 创(55675)
- 课题(55341)
- 发(54655)
- 创新(51322)
- 项目编号(49705)
- 教育部(48506)
- 国家社会(48129)
- 期刊
- 济(171173)
- 经济(171173)
- 研究(117738)
- 中国(76075)
- 管理(58615)
- 财(55183)
- 学报(54974)
- 科学(52002)
- 农(51388)
- 教育(49124)
- 大学(42461)
- 学学(39500)
- 融(37396)
- 金融(37396)
- 农业(35478)
- 技术(34358)
- 业经(29422)
- 财经(27627)
- 经济研究(27349)
- 经(23646)
- 问题(22340)
- 图书(20934)
- 科技(19200)
- 理论(19138)
- 技术经济(18793)
- 业(18280)
- 贸(18034)
- 现代(17706)
- 商业(17647)
- 实践(17463)
共检索到574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桂龙 杨小婉 江志鹏
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协同创新合力,而协同创新产出具有"公共—私人"双重属性,其决定了政府应扮演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角色。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界定协同创新政策干预的适度边界,进而从层面—目标—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我国协同创新政策变迁过程。结果发现,现有协同创新政策发展脉络内含在科技体制改革发展中,3个层面政策呈现"橄榄型"分布、多元化目标明显、工具上环境面为主供给面为辅等特征。最后,进一步提出未来协同创新政策体系设计需要克服的五大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柱 沈思含
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系统梳理2000-2022年长三角地区192条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文本,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深度挖掘,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主题”三个维度探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进三个阶段,客观分析不同阶段特征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政策主体维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各部门之间联合发文量不断增加,参与度、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在政策工具维度,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而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少;在政策主题维度,政策内容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科技类主题是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教育类主题在协同发展中有所忽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柱 沈思含
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对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系统梳理2000-2022年长三角地区192条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文本,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深度挖掘,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主题”三个维度探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进三个阶段,客观分析不同阶段特征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政策主体维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各部门之间联合发文量不断增加,参与度、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在政策工具维度,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次之,而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最少;在政策主题维度,政策内容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科技类主题是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教育类主题在协同发展中有所忽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娟
由于工业设计产业政策未能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本文基于Rothwell的政策创新框架,通过对比国内外设计产业的政策,发现我国设计产业政策领域存在随机性、趋同性、无效性等问题,接着通过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调查问卷的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工具,从公营事业、科学与技术开发、教育与训练、租税优惠、政策性措施、法规与法制、资讯服务、财务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工具 工业设计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会武 卫刘江 王胜光 温珂
如何评价创新政策已经成为决策部门和学术界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政策评价入手,吸收了威廉·N·邓恩主张以价值为核心的政策评价理念,对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以及相互间关系进行界定分析后,提出了面向创新政策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以案例进行分析和佐证,不仅完善了创新政策评价的内涵,而且为评价执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创新 政策 评价 三维分析框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韬 张子一 钱鹏博 夏文君 唐思捷 王德尧
[目的/意义] 分析我国数据要素政策在政策工具、政策主题以及政策效力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推动数据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从完善数据要素政策的需求出发,以39篇政策文本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TF-IDF算法、LDA主题建模和PMC指数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结果/结论]我国在数据要素政策工具及其内部子工具的使用上存在不均衡性,总体呈现出重供给、轻需求的特征;政策主题覆盖全面,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政策效力整体表现良好,但在政策时效、政策性质等指标上的得分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巍 张阳 唐震
针对当前知识地图研究及实践所存在的对于知识动态性、系统性、复杂性忽视的不足,引入霍尔三维结构这一系统工程分析法,以中国协同创新研究为例,构建面向时间、面向概念、面向能力的知识地图三维架构。辅助于文献计量法,梳理显性知识的同时,挖掘隐性知识。从时间看,中国协同创新研究经历引入阶段、成长阶段、发展阶段,从关注技术创新向关注能力、文化、知识等转变;从概念看,和人才培养、高校、技术创新、产业集群、产学研等概念紧密联系,但协同创新作为其实现途径有待深化;从能力看,区域间研究分化存在,高水平专家集群及庞大科研队伍尚未形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指出研究不足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玥 钱科研 王卓 厉艳飞
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深刻影响产业发展布局及其综合优势提升,如何准确把握其演进规律,已成为政府制定与实施新兴产业创新政策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识别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演进阶段,基于“产业领域-产业创新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经历了从注重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转向注重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最终转向强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演变过程。在产业领域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各阶段支持力度最大且体系相对更成熟;在产业创新链维度,政策演进各阶段都更倾向支持产业化环节。政策工具主要聚焦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明显不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创新是不断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法国在科技创新上居于世界先进地位,近些年的改革尤其重视协同创新。法国公共科学研究由专门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承担,企业的研究也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重视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出研究与高等教育集群、竞争力集群、科研退税制度等重要的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
法国大学 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瑞 吴静 张冬平 沙德春 王文亮
以1978—2015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单独或联合颁布的1521条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在对政策文本量化处理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绘制政策文本的主题关键词及其演进的知识图谱,并对不同阶段的焦点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创新发展、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公共创新服务5个方面,具体表现为29个关键词;政策演进经历了起步探索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重点突破期4个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政策重心;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政策文本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靖华 常晓然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指导新时期我国流通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文章首先对相关政策赋值量化,然后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计算方法,从协同的角度探讨2001-2012年我国流通产业创新政策的内部协同情况(措施间、目标间、措施和目标间)。研究发现,受国务院行政改组、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行政措施与财政、金融、税收措施的协同度总体上升;财政、税收与金融措施间的两两协同度基本呈现相同的演化规律:前高后低,且总体在下降;除创新技术环境优化与流通主体培育的协同总体趋于下降以外,创新制度环境优化、创新市场环境优化、创新技术环境优化及流通主体培育四目标间的两两协同度总体都...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创新政策 政策协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莹
本文构建"政策目标—政策设计—政策执行"三维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创新价值链环节、立法层级、优惠对象、税种、优惠方式、生命周期、创新要素等多个视角对我国现行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单维和多维量化分析,通过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归纳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特点与局限性,并针对政策局限性提出具体优化思路,以期为完善我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优惠 三维框架 内容分析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丁 王胜光 刘会武
本文从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目标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所必然带来组织和制度建设方面的要求,并进一步结合国外典型政策案例分析了创新政策与组织和制度建设的匹配协同关系,以供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讨论和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创新政策 组织和制度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巍 花冰倩
要促进双创时代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需首先解决关乎其长效机制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利益分配问题。基于合作博弈分析框架,以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和创新投资基金为三大协同参与主体,建立初始利益分配模型,继而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引入网络聚集系数作为模型修正因子,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充分考虑主体在社会网络中所处位置和网络参与程度,合理地对分配数额进行调整,在现实和理论上均具有一定意义。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总结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各方应重视自身贡献程度及参与程度与网络整体利益的关系,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