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0)
- 2023(12614)
- 2022(10532)
- 2021(9623)
- 2020(8073)
- 2019(18520)
- 2018(18121)
- 2017(34382)
- 2016(18259)
- 2015(20793)
- 2014(20648)
- 2013(20728)
- 2012(19677)
- 2011(18279)
- 2010(18350)
- 2009(17523)
- 2008(17099)
- 2007(15392)
- 2006(14080)
- 2005(13206)
- 学科
- 济(99133)
- 经济(99023)
- 管理(56171)
- 业(48764)
- 企(40293)
- 企业(40293)
- 方法(34738)
- 数学(30763)
- 数学方法(30492)
- 中国(26624)
- 财(22308)
- 制(21643)
- 农(20864)
- 地方(20782)
- 学(19080)
- 业经(18831)
- 体(16691)
- 贸(16495)
- 贸易(16480)
- 易(16020)
- 银(15024)
- 银行(14990)
- 融(14979)
- 金融(14977)
- 行(14501)
- 地方经济(14070)
- 环境(13827)
- 农业(13391)
- 体制(12332)
- 务(12072)
- 机构
- 大学(281037)
- 学院(275923)
- 济(132626)
- 经济(130299)
- 研究(106974)
- 管理(100625)
- 理学(85559)
- 理学院(84540)
- 管理学(83300)
- 中国(82865)
- 管理学院(82783)
- 财(60932)
- 科学(60634)
- 京(60229)
- 所(54651)
- 研究所(49260)
- 财经(47530)
- 中心(46509)
- 农(45800)
- 经济学(43507)
- 经(43262)
- 江(41810)
- 北京(38824)
- 经济学院(38775)
- 院(38462)
- 业大(37855)
- 农业(35646)
- 财经大学(35319)
- 范(34007)
- 师范(33594)
- 基金
- 项目(178354)
- 科学(141802)
- 基金(134062)
- 研究(127969)
- 家(118516)
- 国家(117637)
- 科学基金(99579)
- 社会(86514)
- 社会科(82235)
- 社会科学(82212)
- 基金项目(69095)
- 省(65242)
- 自然(62404)
- 自然科(60939)
- 自然科学(60914)
- 自然科学基金(59901)
- 教育(57806)
- 划(56458)
- 资助(56001)
- 编号(47227)
- 部(41847)
- 重点(41340)
- 成果(39913)
- 发(39341)
- 国家社会(38105)
- 制(36717)
- 创(36261)
- 教育部(36169)
- 中国(35000)
- 课题(34480)
- 期刊
- 济(153916)
- 经济(153916)
- 研究(91747)
- 中国(59523)
- 财(47078)
- 学报(44411)
- 科学(42452)
- 农(42361)
- 管理(41398)
- 大学(34569)
- 学学(32869)
- 融(29871)
- 金融(29871)
- 农业(28124)
- 经济研究(26176)
- 财经(26061)
- 教育(23819)
- 技术(22863)
- 经(22672)
- 问题(20254)
- 业经(20069)
- 贸(18215)
- 世界(17104)
- 国际(16858)
- 业(15330)
- 技术经济(15166)
- 统计(13662)
- 版(12501)
- 经济问题(12482)
- 现代(12051)
共检索到438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晓琦 蒋志永
以影响控制经济各个因素的作用的次序判断,1978年之前中国的经济制度为行政组织-法律道德因素-市场组织的层级结构,1984年为行政组织-市场组织-法律道德因素,2004年为市场组织-行政组织-法律道德因素,目前正向市场组织-法律道德因素-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变迁,且变迁的前两阶段为帕累托改善。但是经济制度变迁的层级结构合作博弈模型揭示:此利益结构变化平稳的变迁的难度将逐渐增大,并可能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扭曲、干扰和阻挠,陷入帕累托改善悖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经济制度结构是一个社会一系列经济制度的集合,就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制度结构是该国经济体制的总和,而经济体制结构的变迁是经济体制总体的变化与创新。在此,经济体制安排或简称为经济体制,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它包括关于经济的法律、法规、政策,还包括一些合作者之间的经济行为规则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特别是始于1992年的经济体制结构的变迁,加速着中国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涛
本文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博弈细分为宏观层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和微观层次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博弈。两个层次的博弈通过地方政府的中间桥梁作用连接起来。然后 ,又引入进化博弈分析方法 ,认为制度变迁的演化过程就是通过微观层次的“突变”和宏观层次的“选择” ,以进化安定均衡的产生和打破来体现这一互动的制度演化过程。此后 ,用此模型思想对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以及 1993年以后“攻坚阶段”的改革问题等给予了一个初步的演进性解释。
关键词:
进化博弈 模型 制度变迁 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洪波
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制度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制度的变迁过程,并认为区域经济政策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的演变与经济制度变迁的轨迹是一致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产权 意识形态 区域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红霞 王悦
本文基于197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演变不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经济制度主要通过纠正资源错配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间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继续推进经济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以弥补"结构红利"的消解;各地区应视区情实施不同产业经济政策,东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中西部应加快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引擎,东北地区则要尽快找准契合地区经济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亮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管理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文章分析了经济制度演变如何影响中国统计体制变迁,以及统计体制如何适应经济需要而不断发展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亮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管理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文章分析了经济制度演变如何影响中国统计体制变迁,以及统计体制如何适应经济需要而不断发展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綦彦臣
1、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学家观察到意识形态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只不过由于它难于计量,经济学家在设计与激励机制有关的模型时常常将它忽略不计。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经济学诸多流派中,除了比较经济学家如莫里斯·伯恩斯坦等以外,也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问题。这似乎可从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中找到佐证(茅于斌,汤敏,1989,p13)。 难以计量,并不意味着它对经济制度变迁没有影响。很明显,制度变迁中意识形态多元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石盛林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教育因素和制度变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且能够有效释放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劳动力的释放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效率水平相关;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且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显著的区域差异;物质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教育层次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平
现有有关个人收入、消费和储蓄的理论 ,均没有考虑制度性变量 ,因此使中国 2 0年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个人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无法解释。本文把一些制度变量纳入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分析 ,说明在制度变迁过程中 ,制度变量是影响个人预期的重要因素 ,从而对个人储蓄行为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当然 ,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并不否定利率弹性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毅 何代欣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毅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制度变迁三个分类指标在1952~2010年各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显示:三个分类指标均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来看,产权多元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分配格局变化都与人均产出存在协整关系,也都能够有效促进人均产出的增加;短期来看,对外开放程度及分配格局变化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权多元化程度的正向影响则十分有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雷 韦海鸣
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directinvest,简称FDI)和制度变迁的分析表明 ,二者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 ,FDI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区域制度变迁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非均衡发展则进一步加深了FDI区位分布上的非均衡。我国中西部地区应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 ,进而以FDI的流入推动制度变迁 ,实现制度变迁和FDI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FDI 制度变迁 非均衡发展 互动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阙方平 刘芳 王卓凡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贷款划分标准,克服了原来贷款单纯依据时间划分的“一逾两呆”四级分类法的弊端,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许多配套制度仍不健全的情况下,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在推行中遇到了许多与现实情况的不协调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照新制度经济学原理,提出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帕累托改进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贷款风险分类制度 成本约束 帕累托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