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1)
- 2023(6309)
- 2022(5214)
- 2021(5069)
- 2020(4124)
- 2019(9593)
- 2018(9255)
- 2017(18033)
- 2016(9234)
- 2015(10193)
- 2014(9805)
- 2013(10025)
- 2012(9613)
- 2011(8720)
- 2010(8563)
- 2009(7896)
- 2008(7588)
- 2007(6396)
- 2006(5708)
- 2005(5439)
- 学科
- 济(48484)
- 经济(48453)
- 管理(21244)
- 方法(21090)
- 业(21003)
- 数学(19734)
- 数学方法(19646)
- 中国(16043)
- 企(14755)
- 企业(14755)
- 农(11771)
- 贸(11680)
- 贸易(11674)
- 易(11489)
- 财(10484)
- 制(8769)
- 地方(8648)
- 学(8122)
- 业经(7839)
- 农业(7822)
- 银(7311)
- 银行(7300)
- 融(7249)
- 金融(7249)
- 行(7096)
- 出(6975)
- 体(6678)
- 产业(6574)
- 关系(6531)
- 环境(6376)
- 机构
- 大学(134858)
- 学院(132374)
- 济(70527)
- 经济(69733)
- 研究(53590)
- 管理(47120)
- 中国(42221)
- 理学(40552)
- 理学院(40075)
- 管理学(39605)
- 管理学院(39354)
- 财(30145)
- 京(29055)
- 科学(28490)
- 所(26415)
- 经济学(24807)
- 财经(24470)
- 研究所(24094)
- 经(22721)
- 经济学院(22495)
- 中心(22400)
- 院(19522)
- 北京(19110)
- 农(18962)
- 财经大学(18466)
- 江(17108)
- 范(16754)
- 师范(16605)
- 科学院(16277)
- 业大(15910)
- 基金
- 项目(87530)
- 科学(70544)
- 基金(67607)
- 研究(64482)
- 家(59448)
- 国家(59086)
- 科学基金(50088)
- 社会(45306)
- 社会科(43256)
- 社会科学(43248)
- 基金项目(34512)
- 自然(29836)
- 省(29515)
- 自然科(29191)
- 自然科学(29183)
- 教育(29060)
- 自然科学基金(28741)
- 资助(28537)
- 划(26062)
- 编号(23101)
- 部(21770)
- 中国(21194)
- 国家社会(20934)
- 重点(20434)
- 发(19917)
- 教育部(19120)
- 成果(18891)
- 人文(17683)
- 创(17571)
- 大学(17049)
共检索到20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作诗 邵慰
中美经济各自都失衡,但在特定条件下又具有互补性。世界经济过去二十年的高增长其实是依靠各自都结构失衡的中美经济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的非常态高增长,金融危机则是这种非常态高增长的一个强制性回归。一旦超发货币遇到通胀压力、赤字财政不能继续推行时,中美各自的结构矛盾就会显化,世界经济总供求平衡就不能维持。国际收支失衡不过是深层制度失衡的外在表现,并不是失衡本身。未来中国经济将告别8%以上的高增长,回归到中高的增长速度。需求刺激并不能让世界经济走出危机重回高增长轨道,相反,还带来滞胀风险。
关键词:
需求管理 结构调整 滞胀 政治经济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既是对以往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也是对今后经济增长的关注;既对前期发展不足中做出了评判,也对当下经济发展提出了近忧和远谋。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王梦奎 李剑阁 卢中原 侯永志 石耀东 刘培林 秦中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面临许多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一个长期艰苦过程。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压力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宜采取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
经济结构调整 增长方式转变 战略与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罗伯特·巴罗 刘天培
预测经济前景非常困难,目前看来,回顾国际经验是最好的预测手段。国际经验指出:首先,任何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率约为每年2%(人均真实GDP);其次,经济增长率总是会向这个数字靠拢;最后,每个国家的增长路径与它本身的政策和特质有关系。将这个分析框架应用于中国的经济预测中,可以发现从1960年代到80年代的某个节点之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要远远低于预测值。当时中国年均增长率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鲁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在论述保增长中必须调结构的重大意义和指出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存在主要失衡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提出了七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保增长 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岚
中国入世之初恰逢全球经济衰退 ,如何摆脱这一不利影响 ,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特点 ,对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速 结构调整 就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樊胜根 张晓波 ShermanRobinson
本文创立一个新的分析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索洛方法只包括投入与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我们创新地引进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个增长的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尤其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生产上。我们还发现资本投资在对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的回报率比在城市要高许多,表明在农村地区缺乏投资。另一方由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因此,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对提高整个经济效率将会有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要素流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春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需求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升级、高级化特征以及为争夺市场而必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元华 吴玉锋 贾杰林 程会强
本研究通过分解模型将就业人口变化的影响分解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三个因素中,并依据1994-2009年的数据定量测算了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就业人口年均增加9.49%,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年均分别使就业人口减少6.64%和1.49%,而这一时期保障就业率不变化的经济增长速度需达到9.95%,认为当前我国现阶段保障就业仍需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支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在加速。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14年该比重达到了48%。显然,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税收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立华
一、湖北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一)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反映经济发展的进程,更体现经济发展的成果。"十五"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湖北省三次产业呈现一产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冰生
钢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找出今后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本文通过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我国钢铁工业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为了顺利实现“十一五”发展纲要的战略任务,需要建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最后,本文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钢铁工业 结构调整 增长方式 循环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房忠昌
结构调整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切入点”潍坊市副市长房忠昌一、现实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八五”期间年均递增18.7%,1995年全市乡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达到162亿元,经济总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但前几年的工业状况并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