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5)
- 2023(4844)
- 2022(4216)
- 2021(3867)
- 2020(3161)
- 2019(7371)
- 2018(7391)
- 2017(13922)
- 2016(7893)
- 2015(8959)
- 2014(9290)
- 2013(8951)
- 2012(8234)
- 2011(7229)
- 2010(7370)
- 2009(6466)
- 2008(6470)
- 2007(6026)
- 2006(5150)
- 2005(4618)
- 学科
- 济(30986)
- 经济(30963)
- 管理(19664)
- 业(19130)
- 方法(14184)
- 企(14087)
- 企业(14087)
- 数学(12499)
- 数学方法(12391)
- 农(9706)
- 财(8248)
- 中国(8110)
- 地方(7271)
- 农业(6968)
- 业经(6467)
- 学(6458)
- 理论(5967)
- 贸(5454)
- 贸易(5449)
- 税(5414)
- 易(5269)
- 税收(5204)
- 收(5182)
- 务(5160)
- 财务(5150)
- 财务管理(5129)
- 制(5033)
- 企业财务(4763)
- 教育(4716)
- 环境(4484)
- 机构
- 学院(110596)
- 大学(106963)
- 济(42010)
- 经济(41015)
- 管理(37607)
- 研究(36301)
- 理学(31951)
- 理学院(31531)
- 管理学(30869)
- 管理学院(30674)
- 中国(27194)
- 农(24252)
- 科学(24209)
- 京(22640)
- 财(20020)
- 所(19580)
- 业大(19464)
- 农业(19140)
- 江(18670)
- 研究所(17513)
- 中心(16966)
- 财经(15472)
- 技术(14716)
- 州(14709)
- 范(14626)
- 师范(14428)
- 省(14125)
- 北京(13950)
- 经(13881)
- 经济学(13122)
- 基金
- 项目(71018)
- 科学(54146)
- 研究(51163)
- 基金(49144)
- 家(44032)
- 国家(43620)
- 科学基金(36009)
- 社会(30893)
- 省(30028)
- 社会科(29267)
- 社会科学(29258)
- 基金项目(26136)
- 教育(24856)
- 划(24573)
- 自然(23385)
- 自然科(22785)
- 自然科学(22777)
- 自然科学基金(22398)
- 编号(21673)
- 资助(20068)
- 成果(17685)
- 重点(16528)
- 发(15926)
- 课题(15686)
- 部(15010)
- 创(14972)
- 创新(13909)
- 计划(13636)
- 科研(13535)
- 大学(13409)
共检索到167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德意 梁慧珍 王浩
研究结果表明,用尿囊素(All)处理小麦种子后,能提高其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矿质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9.5%~12.7%;提高ATP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小麦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同时对延缓叶片衰老有一定作用;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增强光合强度,促进小麦体内的干物质累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志华 闫宗彪 赵昌盛 韩朝云
本文通过三年的室内盆栽试验,15N示踪技术、室外多点试验,示范等途径,探明了涂层尿素的增产机理、增产效果。涂层尿素和普通尿素相比,具有氮素利用率高、缓释、长效的特点,增产效果明显。其涂层有一定的营养作用,同时还有改善粮棉产品品质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涂层尿素,增产机理,缓释,长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迪 丁洪昌 严兴洪
为探讨尿囊素对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单孢子形成与放散的影响,选用能释放单孢子的野生型品系(PC-WT)与不能释放单孢子的诱变品系(PC-Y1)为实验材料,用含不同浓度尿囊素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来自叶状体梢、中和基部的圆盘体。结果显示,处理后6 d,不同部位的叶状体圆盘体的单孢子放散量次序为中部>梢部>基部;随着尿囊素浓度的增加,PC-WT品系叶状体圆盘体的单孢子放散总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10mmol/L是促进单孢子放散的最适浓度;但尿囊素并不能使原本不放散单孢子的PC-Y1品系释放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德意 梁慧珍 赵伯善
尿囊素(All)溶液浸种对玉米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All浓度为10~-4~10~-8mol/L时,能提高玉米种子活力和萌发系数,有利于玉米壮苗早发;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增大穗部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度,有利于于物质的累积和产量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空 刘向东 范守文
靠"小麦工程"实现小麦大面积增产山西农业大学实验农场张空,刘向东,范守文"小麦工程"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小麦规模生产的新模式。其核心内容是集管理、科技和农民为一体,融投入、科技和管理为一炉,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工程设计的数量、质量指标任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拴虎 杨少海 陈建生 徐培智 张发宝 艾绍英 黄旭
目的探讨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增产机理。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网箱试验,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速效氮含量、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后期衰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与专用肥分次施用处理比较,一次性施用等养分的植物素包膜控释肥(CRF1)、高分子材料包膜尿素复混肥(CRF3)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移栽30d以后平均含量分别高出12.0%和147.9%;明显促进根系生长,根系数量大、分布深广、活力增强;灌浆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9.5%和15.5%,可溶性蛋白提高89.7%和108.0%,CAT酶活性明显增加;茎基部粗壮,根深指数大,茎根比降低。即使施用低钾含量的磷酸铵镁包膜控释肥CRF2也能促进根系发...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一次性施肥 控释肥料 速效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单丽丽 周润梅 黄剑华
以NaCl处理后,不同小麦品种的胚根、胚芽生长和发根数的促进、抑制率为指标,研究了抗、感赤霉病品种对不同NaCl预处理及NaCl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经0.5%NaCl预处理种子后置于1.5%NaCl培养基上和3.0%NaCl预处理种子后置于1.0%NaCl培养基上的发根数受到明显的促进,感病品种则受到抑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婉晴 代梦雅 胡乃月 张英华
为明确磷、铁处理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活力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采用NaH_2PO_4和Fe_2(SO_4)_3作为处理溶液,选择不降低种子发芽率的最大摩尔浓度处理种子;测定苗期正常水分(T_1)和干旱处理(T_2)下冬小麦幼苗干重、株高、叶面积、SPAD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0.05~0.30 mol/L NaH_2PO_4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2.00%~14.00%,0.01~0.04 mol/L Fe_2(SO_4)_3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4.01%,而0.50~0.90 mol/L NaH_2PO_4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降低16.00%~24.00%,0.05~0.07 mol/L Fe_2(SO_4)_3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降低10.00%~24.00%,在本试验条件下,NaH_2PO_4、Fe_2(SO_4)_3处理对种子萌发生长不产生抑制作用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30和0.04 mol/L;2种水分条件下,NaH_2PO_4处理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幼苗干重和株高,Fe_2(SO_4)_3处理只在正常水分下显著提高幼苗的株高;NaH_2PO_4和Fe_2(SO_4)_3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幼苗新生叶片的叶面积、叶片的SPAD以及叶片SOD和CAT活性,但对POD活性无显著提高。总之,适宜浓度的NaH_2PO_4、Fe_2(SO_4)_3处理能促进冬小麦种子的萌发,同时可以提高冬小麦幼苗的有效光合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改善了幼苗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进而增强了幼苗活力和抗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达存莹 岳云 贺娟 赵贵宾 刘祎鸿 张凯
文章通过对西北5省2000~2013年小麦生产情况、小麦高产创建取得的效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西北5省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单产稳步提升,高产创建万亩片的效益远高于西北5省的平均单产。推广综合集成技术和加大投入是增产的关键,西北5省区小麦生产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今后挖掘西北5省小麦增产潜力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大优良新品种选育,建全新优品种的推广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加大投入,加强灾害预警与抗逆减灾技术研发,科学抗灾减损。提出要将高产田的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实现在现有种植面积不扩大的前提下,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口粮绝对安全,...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小麦 增产 分析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洪勋 张翔 孙春河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肥料增产效应中,化肥占75.8%,有机肥占24.2%,显示出化肥为主要增产途径;在化肥的增产效应中,N的增产效应为70.6%,P为23.5%,K为5.9%;以MNPK处理的产量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这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作物高产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会民 刘红霞 苗艳芳 李友军 王留好 王浩 周文利
在豫西褐土区研究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增产幅度为 6 .9%~ 2 5 .4 %;施用 0~ 112 .5 kg/ hm2 K2 O和质量分数为 0~ 0 .3%的 Mn SO4 ,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随钾、锰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钾、锰肥的合理施用量为每公倾施钾 (K2 O) 75 kg,同时配合叶面喷施质量分数为 0 .2 %~ 0 .3%的锰肥 (分拔节期和灌浆初期 2次喷施 ,每次喷施液为 75 0 kg/ hm2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翁惠玉 武宗信
1989~1991年在山西省临猗县和太原两地,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喷施,研究其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利在小麦旗叶刚伸出时喷施,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增产最多的是亩喷施20g有效成分乙烯利,亩增产小麦32~48kg,增产率达10.22%~22.86%。
关键词:
冬小麦,乙烯利,喷施,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荣昌 李凤汀 郝正然 汪文燕 杨则瑗 张春莉
在自然条件下,小麦接种联合固氮菌(土生克雷伯氏菌)43菌株、获得了显著增产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菌株与小麦根系结合.在根毛细胞、表皮细胞、皮层细胞的间隙及输导组织中存在大量的菌体细胞.在小麦抽穗期固氮酶活性达到148.8n mol C_2H_4株~(-1)h(-1),~(15)N稀释法测定固氮量占植株总氮量的15.3%~22.1%.由于菌株产酸,在砂培条件下,速效磷增加16.1%~39.7%.提高了植株磷素营养水平.同时菌株代谢物中存在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可刺激植株生长发育.显然,小麦接种43菌株增产是因菌株固氮、解磷和产生多种激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小麦 联合固氮 土生克雷伯氏菌 产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霍治国 李世奎 白月明 温民 王素艳 胡延龙
利用大型水分试验场的防雨棚遮挡自然降水,采用人工定量补水进行冬小麦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40%~50%、45%~50%、50%~55%、50%~60%、55%~60%、60%~70%持续时间分别为5、10、15天水分胁迫处理的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70%的中轻度水分胁迫处理,冬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2年平均,增产6.3%~7.4%,节水28.2%~34.1%。中轻度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增产节水作用机制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水分胁迫效应诱发增强:①冬小麦根系的找水功能;②产量构成因子的优化;③复水后光合速率的提高。冬小麦水分胁迫效应的最佳利用时间为返青-拔节期,此时进行水分胁迫效应利用...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效应 增产节水机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海俊 高凌云
美国总统大选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大选将导致农产品增产。在既定需求下,作为农产品出口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产量的增加将显著影响全球农产品的价格。必须加快我国农产品供给结构改革,在确保粮食总量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减缓美国粮食产量的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具体应从如下方面着手:改变农业现有价格支持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加快农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逐步推进农业保险覆盖面,保障农民利益。
关键词:
美国总统大选 农业政策演进 中国与全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