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1)
2023(11183)
2022(9936)
2021(9404)
2020(8044)
2019(18456)
2018(18483)
2017(35193)
2016(19805)
2015(22330)
2014(22443)
2013(22239)
2012(20571)
2011(18553)
2010(18244)
2009(16566)
2008(16064)
2007(14093)
2006(12242)
2005(10617)
作者
(60851)
(50147)
(49993)
(47382)
(32262)
(24419)
(22655)
(19888)
(19290)
(18074)
(17418)
(17072)
(16235)
(16094)
(15801)
(15566)
(15367)
(15082)
(14467)
(14435)
(12884)
(12384)
(12340)
(11541)
(11255)
(11244)
(11241)
(11001)
(10378)
(10156)
学科
(72152)
经济(72058)
管理(53416)
(49961)
(41950)
企业(41950)
方法(35197)
数学(30111)
数学方法(29699)
(21111)
(18995)
中国(18584)
(17989)
业经(15829)
地方(14511)
理论(13689)
(12830)
(12688)
贸易(12683)
农业(12671)
(12579)
(12307)
技术(11701)
环境(11575)
(11358)
财务(11292)
财务管理(11268)
教育(10984)
(10838)
银行(10759)
机构
大学(279994)
学院(276540)
管理(106807)
(100226)
研究(98376)
经济(97783)
理学(92677)
理学院(91589)
管理学(89649)
管理学院(89197)
中国(70149)
科学(67204)
(61636)
(54661)
(52180)
业大(49025)
研究所(48308)
(45121)
农业(43525)
中心(43469)
(40373)
北京(39177)
(36594)
(36450)
财经(36386)
师范(35925)
(33029)
(33008)
技术(32704)
(30384)
基金
项目(197646)
科学(151493)
基金(140223)
研究(137957)
(126174)
国家(125166)
科学基金(104248)
社会(81704)
(78642)
社会科(77061)
社会科学(77038)
基金项目(74759)
自然(71923)
自然科(70153)
自然科学(70128)
自然科学基金(68840)
(67165)
教育(63052)
资助(59227)
编号(55716)
成果(45563)
重点(44987)
(42168)
(41776)
(40756)
课题(39645)
计划(39351)
科研(38890)
创新(38037)
科技(35783)
期刊
(106993)
经济(106993)
研究(78497)
学报(55644)
中国(51817)
(48725)
科学(47817)
大学(40234)
管理(38758)
学学(38011)
农业(34204)
(32810)
教育(32520)
技术(23430)
(20082)
金融(20082)
(18140)
业经(17208)
经济研究(16756)
财经(16610)
图书(16055)
业大(15596)
科技(15369)
林业(15114)
(14321)
(14028)
理论(13747)
问题(13730)
实践(12834)
(12834)
共检索到398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群英  陈少雄  韩斐扬  陈文平  李天会  吴志华  简明  
对广东廉江石岭林场尾细桉等5种7.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均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枝、根、皮介于中间;5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的生物量排序为:赤桉、尾细桉、巨尾桉为干>根>枝>皮>叶,雷林1号桉为干>根>皮>枝>叶,尾叶桉为干>枝>根>皮>叶。人工林生物量现存量的排列顺序为尾细桉(161.60 t.hm-2)>巨尾桉(127.96 t.hm-2)>尾叶桉(112.60 t.hm-2)>赤桉(83.81 t.hm-2)>雷林1号桉(71.36 t.hm-2)。各组分的灰分含量各不相同,以叶最高(4.08%~6.88%),干最低(0.1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斐扬  周群英  陈少雄  陈文平  李天会  吴志华  简明  
对广东廉江市石岭林场2种桉树不同林龄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桉树各器官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都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各器官生物量都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4.5年生雷林1号桉和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分别为77.13、80.03 t.hm-2。不同器官间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差异很大,排序分别为:皮>叶>根>枝>干,叶>枝或干>根>皮,叶>枝或根>干>皮。叶、枝、根、干的灰分含量随林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而干质量热值则相反;皮的灰分含量和干质量热值随林龄的变化与前者相反。植株体的平均灰分含量与林龄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则与林龄呈不显著的正相关。4.5年生雷林1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李梅  李发根  吴坤明  吴菊英  卢国桓  白嘉雨  
对尾叶桉×细叶桉5个杂种组合的181个无性系扦插生根和生长性状的研究表明:每穗根数、每穗最长根长和生根率3个扦插生根性状,杂种组合间和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46个月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3个生长性状,杂种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达0.01显著水平。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介于0.32(每穗最长根长)~0.94(生根率)之间,表明各性状受中等到高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平均值与生长性状平均值的表型相关均不显著。无性系各生长性状在13、18、46个月生之间的年年相关均达到0.01显著水平,表明在较早生长期进行无性系选择具有一定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李贻铨  
对建立在广东开平的尾叶桉MLA6年生无性系施肥试验林进行了生物量和养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MLA无性系幼林早期施肥促进了无性系的生长,也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生长最佳的施肥处理N75P200K50,其6年生的生物量最大,地上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分别为65 95、54 94t·hm-2,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2 37和2 36倍,分别是最大施肥量处理N75P300K75的1 65倍和1 67倍。通过胸径和树高与生物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尾叶桉MLA无性系单株或林分生物量。叶片的N、P、K含量较高,施肥促进了尾叶桉无性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英楠  芦静  张启昌  王国胜  邵殿坤  施莹  
采用直接收获法、快速灰化法和量热法对引进的4种7个能源柳无性系(钻石柳AS625、AS287,旱×白柳AAUSC、AAUSL,欧洲红皮柳AFC190、AFC189,毛枝柳ASV1)和2个对照本地柳(旱柳和杞柳)的生物量、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能量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AAUSC的生物量最高,为92.9 t/hm2,其次是AAUSL,生物量为65.13 t/hm~2,AS287的生物量最小,仅为4.31 t/hm~2。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为:树叶8.28%~12.70%,树枝1.98%~4.17%,干2.51%~3.82%;去灰分热值为树叶15 636.29~18 840.77 J/g,树枝...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春全  王世绩  王富国  张启  钮利民  袁国文  
六个杨树无性系苗木(2年生根1年生于)叶面积、苗高和地径的季生长用Richards方程模拟,根据模拟参数分别计算最大绝对生长速率,平均绝对生长速率,生长期和拐点。结果为:六个无性系之间在生长速率、拐点和生长期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最好的欧美杨64号生长季末的总生物量是赤峰杨34号的六倍多;六个无性系的总生物量与它们的总叶面积、平均单个叶片的面积、叶面积的平均生长速率和每株树的日净光合总量等呈正相关,而与单位叶面积的日净光合总量呈负相关;总生物量生产依赖于叶面积、苗高、直径的生长速率及其生长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鹏  胡宏友  郑文教  李振基  林益明  
本文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56年生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生长量及能量分布。结果表明:该群落现存生物量为1658388g/m2,其中地上部占6678%,地下部占3322%。年增长量(1993)为11498g/m2。植物体各组分热值含量变化范围在161~1822KJ/g,其中以树干材热值含量居最高,而中根最低;群落能量现存量为291839KJ/m2,其中地上部占6851%,地下部占3149%;群落年增长能量存留量(1993)为20213KJ/m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友  江业根  
在广东阳江地区对5个桉树无性系、4种肥料、3个年度生长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WC3和DH42-6适宜在丘陵背风面种植,而DH19-6、DH32-13和DH32-29抗风性较强,适宜迎风面种植;肥料特别是基肥影响着桉树无性系早期生长,施用量较多时促进生长,同时生长快的树木受风面积增加,降低了保存率,从而影响着最终的生长水平。3个年度所有生长性状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利于生长的预测。最优种植模式为:基肥以0.50 kg/穴为最佳,深穴种植及前3年每年抚育和施适量追肥是提高其生长和抗风性能的重要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雪蔓  刘世荣  尤业明  
为了探究固氮树种对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结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分别在干季和湿季研究了第二代桉树纯林和第二代桉树/固氮树种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结构。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0 10 cm)的有机碳含量、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凋落物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7.77%、41.62%、85.59%、25.38%、19.12%,除土壤有机碳外,其它在统计学上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混交林的细菌生物量显著增加,但其真菌生物量显著减少;同时,混交林的总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相对百分含量在干季显著提高,真菌的相对百分含量却显著降低;但在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江涛  马永涛  晏增  李忠喜  朱延林  
对河南省陕县5年生的3-I、豫刺槐1号、匈牙利四倍体、一般刺槐(CK)4个刺槐无性系的生物量、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单位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3750~3950kcal·kg-1与3800~4000kcal·kg-1之间,高低排序均为3-I>CK>豫刺槐1号>匈牙利四倍体;部位间单位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3800~3960kcal·kg-1与3840~4000kcal·kg-1之间,高低排序均为树干中部>树枝>树干上部>树干下部;无性系间单株枝干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分别在10900~35000kcal与110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绍明  郑小贤  杨梅  谢伟东  招礼军  梁宏温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于2006年对广西国营高峰林场3年生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模式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模式各器官生物量与测树因子(D2H)存在紧密相关关系。在相同混交比例下,群落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净生产力水平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为1∶1时,林分密度为1 050和1 320株/hm2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28.556和47.853 t/hm2,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9.51和15.95 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2.100和42.182 t/hm2,占总生物量的77.39%和88.15%;当尾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曾育田  李伟雄  
论述了2~3年生尾叶桉幼林地上部分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在树木各器官及各径阶中的分配,林分净生产量,树木各器官及凋落物的养分含量和林分的养分循环。2年生时林分的生物量为22.9t/hm2,其中干材占60.2%,皮占8.9%,枝占14.7%,叶占16.2%。3年生时林分生物量为40t/hm2,其中干材占63.6%,皮占7.7%,枝占14.1%,叶占14.6%。年净生产量为20.5t/hm2,约50%为树干生物量的增长,凋落物仅占16.7%。2年生时林分N、P、K、Ca、Mg,Si、Mn、Zn、Cu和B的积累量(kg/hm2)为157.6、5.42、59.3、23.97、9.27、14.16、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燕  樊后保  刘文飞  黄荣珍  袁颖红  苏兵强  廖迎春  
对闽南山区不同林龄(2、3、4、5、6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其中林木生物量采用标准木法,林下植被和地被物生物量采用样方收获法。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分别为45.14、69.22、92.20、111.82、175.09t/hm2,其中树干占的比例最大(44.5%~60.4%),细根最小(0.2%~0.6%);各林龄尾巨桉生产力依次为22.86、26.07、32.63、32.70、46.69t/(hm2·a),叶的生产力随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林下植被生物量依次为5308.83、7201.62、5676.47、4033.42、9183.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峰  曾艳玲  刘海龙  范晓明  刘长虹  
采用低温处理分析方法,对4个无性系及其中1个无性系的2个单株进行了耐寒性测定,分别分析了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初步判断受试材料耐寒性由弱到强排序为:柳窿桉<桉树12号<广9<尾巨桉28<尾巨桉29。此外,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反应了不同受试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应激表现,以及不同保护酶之间的协调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庆先  徐大平  鞠洪波  
为研究红树林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方法,本文提取广西和海南部分红树林TM遥感影像光谱及纹理特征,结合同地区地面调查的生物量数据,应用KNN方法,对生物量进行了遥感估算,并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研究表明:应用KNN方法估测精度随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K值取10优于K值取5;在像元尺度上,回归方法估测生物量优于KNN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