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6)
2023(5641)
2022(4664)
2021(4176)
2020(3452)
2019(7560)
2018(7108)
2017(13140)
2016(7456)
2015(7681)
2014(7421)
2013(7127)
2012(6412)
2011(5837)
2010(5534)
2009(5154)
2008(4975)
2007(4292)
2006(3566)
2005(2897)
作者
(25654)
(21689)
(21449)
(20101)
(13618)
(10752)
(9351)
(8568)
(8158)
(7621)
(7497)
(7104)
(7104)
(6945)
(6927)
(6726)
(6505)
(6409)
(6349)
(6195)
(5791)
(5284)
(5190)
(4981)
(4748)
(4688)
(4654)
(4633)
(4484)
(4483)
学科
(24806)
经济(24775)
(19420)
管理(18893)
(14431)
企业(14431)
方法(12551)
数学(11395)
数学方法(11279)
(9294)
(8308)
(6916)
(6627)
贸易(6627)
(6479)
中国(6044)
农业(5929)
业经(5826)
技术(4887)
环境(4808)
(4348)
财务(4346)
财务管理(4341)
企业财务(4137)
(4056)
(3887)
产业(3877)
土壤(3873)
地方(3872)
(3782)
机构
大学(106238)
学院(105403)
研究(40293)
(39372)
经济(38760)
管理(37917)
理学(34107)
理学院(33689)
(33438)
管理学(32868)
管理学院(32716)
科学(31063)
中国(27989)
业大(27246)
农业(26667)
(23069)
(22896)
研究所(22018)
农业大学(18273)
中心(17255)
(15455)
(15370)
(15057)
(14963)
(14917)
实验(14394)
北京(14112)
实验室(13700)
(13618)
科学院(13562)
基金
项目(84136)
科学(63908)
基金(61604)
(59877)
国家(59442)
研究(49100)
科学基金(48124)
自然(35557)
自然科(34730)
自然科学(34712)
自然科学基金(34120)
基金项目(33456)
(33317)
社会(31272)
社会科(29695)
社会科学(29686)
(28953)
资助(24588)
教育(21416)
计划(20156)
重点(19748)
科技(19512)
科研(17756)
(17545)
(17359)
(16985)
创新(16549)
(16394)
编号(16310)
(15456)
期刊
(35994)
经济(35994)
学报(32757)
(28682)
科学(25542)
大学(23138)
研究(22930)
学学(22795)
农业(19277)
中国(16428)
林业(11242)
管理(11230)
业大(10935)
(10740)
(10581)
农业大学(8600)
(7852)
业经(7792)
科技(7659)
经济研究(6686)
(6172)
金融(6172)
财经(6023)
自然(6009)
技术(5837)
中国农业(5713)
问题(5571)
资源(5259)
科技大(5128)
科技大学(5128)
共检索到138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郝建  陈厚荣  王凌晖  秦武明  曾冀  张明慧  
用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纯林土壤水浸提液处理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早熟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水稻Oryza sativa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幼苗,研究浸提液对这4种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浸提液对菜心、早熟白菜、水稻和萝卜叶绿素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受体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菜心、早熟白菜、萝卜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也是呈下降趋势,而水稻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却先升高后降低。根据所测定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凌  丁贵杰  
采用1、2代马尾松林土壤浸提液,研究1、2代马尾松林的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降低,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增加。栽种代数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1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20时,芽苗生长的最好,而2代林土壤当浸提液浓度为1︰10时,芽苗生长最好。浸提液浓度与栽种代数对芽苗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连栽2代后,自毒作用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芳萍  徐建民  陆海飞  李光友  范春节  梁保智  张磊  
[目的]探讨尾巨桉纯林不同采伐强度下套种珍贵树种的混交林模式,分析套种后林分生长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旨在为尾巨桉纯林转型为桉-珍复层混交林的营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应用珍贵树种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9年生尾巨桉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以桉树(主区)和套种珍贵树种(副区,套种6个珍贵树种分别为:Ⅰ、红锥,Ⅱ、格木,Ⅲ、球果木莲,Ⅳ、交趾黄檀,Ⅴ、黑木相思,Ⅵ、土沉香)为小区,设置4个采伐处理:A、隔1行采伐1行套种(1桉1珍);B、隔2行采伐2行套种(2桉2珍);C、隔3行采伐2行套种(3桉2珍);D、隔2行采伐3行套种(2桉3珍);对照(CK)林分不做任何处理。于套种后3.5年生时对试验区内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并按常规方法调查林下植被。[结果]不同混交模式的尾巨桉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增加,最高分别为27.63 m、21.89 cm和0.38 m~3,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6.98%、19.75%、80.95%。6个套种树种中,球果木莲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最佳,其次为黑木相思和红锥。3桉2珍套种黑木相思的林分蓄积量最优,达244.87 m~3·hm~(-2),较对照高出3.65%。此外,2桉2珍套种红锥的林分草本层Simpson指数和3桉2珍套种红锥的林分草本层Shannon-winner指数分别为0.84、1.71,较对照分别高出25.40%、30.50%;而2桉2珍套种交趾黄檀的林分灌木层Simpson、Shannon-winner指数分别为0.80、1.61,比对照分别高出42.9%、71.27%。[结论]本研究应用珍贵树种改造尾巨桉纯林,形成桉-珍复层混交林,显著提高了尾巨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优化了林分结构,丰富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改变了尾巨桉单一林相的景观,有助于提高尾巨桉人工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为桉树中大径材培育、国家储备林经营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佳靓  马丹炜  王跃华  马建培  
本文以抗热上海青、意大利耐抽苔生菜、黄金小白菜、春秋圆叶菠菜为受试植物,研究了厚朴水浸提液对这4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厚朴水浸提液对意大利耐抽苔生菜种子的萌发、幼苗根生长及幼苗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抗热上海青和春秋圆叶菠菜,在较低浓度(0.01 g·mL-1)的厚朴水浸提液处理下,其种子萌发、幼苗根生长及幼苗生长都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较高浓度(0.02~0.04 g·mL-1)下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更加明显;在不同浓度的厚朴水浸提液处理下,黄金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根生长都表现出被抑制的现象,但在高浓度下仍只受轻微的抑制作用,最特别的是其幼苗生长在低浓度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汶廷  潘云柳  张志飞  陈桂华  
以高粱、水稻、油菜、萝卜4种作物的种子为受体,研究4种浓度的美洲商陆地上部水浸提液处理T1(0.5mg/mL)、T2(1.0 mg/mL)、T3(2.0 mg/mL)、T4(4.0 mg/mL)和4种浓度的美洲商陆地下部水浸提液处理C1(0.5 mg/mL)、C2(1.0 mg/mL)、C3(2.0 mg/mL)、C4(4.0 mg/mL)对4种作物的萌发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1.0 mg/mL)美洲商陆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可促进4种作物种子的萌发,高浓度(2.0、4.0 mg/mL)则抑制种子萌发;各处理对受体幼苗的根长、苗长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美洲商陆地上部、地下部水浸提液可降低4种作物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同时提高了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由此可知,美洲商陆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对高粱、水稻、油菜、萝卜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国祚  彭彦  谢耀坚  尚秀华  张华林  
以2月生尾巨桉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CK、T1、T2、T3、T4),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尾巨桉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物量等均呈下降的趋势,CK、T1下各项生长指标要显著优于T2、T3,而CK与T1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各处理下根冠比呈上升的趋势;尾巨桉幼苗叶片P n、Tr、G s、FV/Fm及ФPSⅡ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 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在T1下显著降低,而在T2、T3下又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升高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高文俊  潘开文  张丽萍  杜红霞  高祥斌  
引进更新树种并形成混交林是改造人工纯林、避免因长期连栽而导致土壤退化的最优途径,而混交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树种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为了指导四川岷江上游地区人工纯林的改造,以当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4种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及其凋落叶的针阔混合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松(Pinus yunnansinsis)林地土壤与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或桦树(Betula platyphylla)林地土壤混合后,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C、N含量及土壤有机C和全N的含量;而云杉(Picea asperata)林地土壤与连香树或桦树林地土壤混合后,以上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莉莎  张金池  陆茜  卓为君  李梅花  李世昌  
杨树Populus长期连作产生土壤恶化和土地生产力逐代降低的现象。以江苏省徐州丰县大沙河林场杨树多代连作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不同连栽代次的杨树根际土壤水浸提液稀释成不同质量浓度(100,150,200,500,800,1 000 g·L-1)后处理莴苣Lactuc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等的种子及幼苗,重复3次·处理-1,探索杨树连栽其根系分泌物中化感物质活性,以期为农林复合系统的合理构建及优化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低时,对莴苣及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促进作用,质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临界质量浓度,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朋  沈汝彬  陈勇  代色平  钱磊  郑丹菁  陈婉颖  
【目的】探讨桉树化感作用对华南地区乡土阔叶树种生长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尾巨桉叶片水提液对8种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种子萌发、幼苗根茎生长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1)尾巨桉叶片水提液对8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影响有限,只有高浓度(0.2 g/mL)和中高浓度(0.1 g/mL)的叶片水提液显著抑制了木荷、火力楠和枫香种子的萌发;2)尾巨桉叶片水提液显著抑制了木荷、火力楠和坡垒幼苗的根长和茎长生长,对樟树、米老排、枫香和红锥的根茎生长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3)受体植物苗期生长过程中,木荷和火力楠在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累积方面受到桉树化感作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米老排、枫香和红锥的苗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累积则在化感作用下表现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抑制或促进作用均随着尾巨桉叶片水提液浓度的提高而提升。樟树和降香黄檀苗期生长对尾巨桉叶片水提液不敏感,各处理间差异不大。【结论】通过对化感效应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8种受体植物分为化感作用抑制型、化感作用稳定型和化感作用促进型三个类别。其中米老排、枫香、红锥和樟树在桉树化感作用下表现较好,是尾巨桉人工林较为理想的混交树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纪杰  张友育  俞元春  崔晓晓  陈瑜  舒洪岚  
对福建省漳州市不同林龄的巨尾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人工林土壤的持水性、渗透性、抗蚀性等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最大持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0.3 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林林  王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黄瓜组织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黄瓜植株浸提液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株高、子叶大小、地上部干重、根干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黄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25.5%,真菌、镰刀菌数量先减少后分别增加1.55%、137%,细菌数量先增加51.9%后减少12.7%;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蔗糖酶活性、真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镰刀菌数量显著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楼一平  吴良如  邵大方  鄢振武  
对竹木混交林和改为毛竹纯林后处于不同经营时期的林地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木混交林土壤的自然肥力均高于相近地段上相同立地条件的毛竹纯林。毛竹纯林随经营期的延长,其土壤的自然肥力呈下降趋势,这是毛竹纯林的生长特性和经营方式决定的。在改为纯林经营后的第一个10a中,林分土壤肥力指标下降十分显著,下降速率高于第二个10a,在纯林经营的不同时期,各肥力指标变化速率不一致。毛竹林鞭根系对竹林土壤孔隙度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汪琼   辛培尧   闻永慧  
为探讨林木落叶浸提液对高羊茅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浓度银杏、鸡爪槭落叶浸提液(10(T_(1))、40(T_(2))、80g·L~(-1)(T_(3)))浇灌盆栽高羊茅幼苗,研究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对高羊茅幼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对高羊茅幼苗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银杏落叶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鸡爪槭。在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处理下,高羊茅CAT活性较对照变化不大。SOD、POD活性随银杏落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T_(3)处理时,MDA含量较对照上升了60.33%;在鸡爪槭落叶浸提液处理下,高羊茅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活性随浸提液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T_(3)处理时,POD活性较对照上升了151.03%(P<0.05)。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处理下高羊茅根际土壤木糖苷酶(XYL)、β-葡萄糖苷酶(BG)、α-葡萄糖苷酶(AG)和纤维二糖酶(CBH)、总酶活性较CK显著上升,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但各处理下LAP活性均低于对照,尤其在银杏、鸡爪槭落叶浸提液T_(1)处理时,LAP活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1.69%和70.40%,导致基质土壤氮素利用率低,显著降低高羊茅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米彩红  刘增文  李茜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人工阔叶纯林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性质极化的影响,为防治森林土壤退化和连栽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黄土丘陵区的陕西黄陵县,选择刺槐、辽东栎和小叶杨3种典型人工阔叶纯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和枯落物(当年枯落叶及细根),分别设"土壤+枯落叶"、"土壤+根系"、"土壤+枯落叶+根系"和土壤不与任何枯落物混合(对照)4种处理方式,进行室内混合培养试验,共培养120d,分析枯落物分解对土壤生物学和化学性质极化的影响。【结果】1)在刺槐林地,枯落叶分解主要引起土壤pH值、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负向极化,根系分解主要引起pH值、速效磷含量负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健  何宗明  郜士垒  林宇  赵文东  董强  
【目的】研究地上枯落物和地下根系在土壤碳氮循环中的作用,为提高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碳氮保留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沿海地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启示。【方法】以福建长乐滨海沙地2种典型人工林(湿地松和尾巨桉)为研究对象,设置去除根系、去除枯落物以及对照3种处理,1 a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结果】滨海沙地湿地松林和尾巨桉林碳氮储量差异不明显,去除地上枯落物使尾巨桉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去除地下根系使湿地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上升,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处理均降低了2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有机碳和微生物有机氮含量,湿地松人工林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后土壤矿质氮含量均有所升高,尾巨桉人工林则与之相反。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碳输入下土壤D_(OC)与D_(ON)、M_(BC)、M_(BN)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NO_3~--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M_(BC)与土壤NH_4~+-N、NO_3~--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处理对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调控地上、地下有机物输入会影响土壤碳氮及其组分,进而影响土壤碳氮库,表明根系和枯落物是土壤碳氮库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作用会因树种类型而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