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8)
- 2023(9409)
- 2022(8455)
- 2021(8014)
- 2020(6723)
- 2019(15627)
- 2018(15750)
- 2017(30017)
- 2016(16694)
- 2015(18677)
- 2014(18628)
- 2013(18394)
- 2012(16791)
- 2011(14921)
- 2010(14725)
- 2009(13278)
- 2008(12694)
- 2007(10883)
- 2006(9279)
- 2005(7834)
- 学科
- 济(60988)
- 经济(60921)
- 管理(46569)
- 业(43526)
- 企(36906)
- 企业(36906)
- 方法(30345)
- 数学(26246)
- 数学方法(25936)
- 农(16132)
- 财(15090)
- 中国(14860)
- 学(14831)
- 业经(13883)
- 地方(13018)
- 理论(10888)
- 贸(10847)
- 贸易(10843)
- 农业(10827)
- 和(10639)
- 易(10524)
- 务(10147)
- 技术(10145)
- 财务(10090)
- 财务管理(10075)
- 环境(10047)
- 制(9831)
- 企业财务(9548)
- 教育(9007)
- 划(8881)
- 机构
- 大学(230028)
- 学院(228283)
- 管理(93396)
- 济(83296)
- 理学(81706)
- 经济(81289)
- 理学院(80807)
- 管理学(79296)
- 管理学院(78917)
- 研究(75749)
- 中国(53137)
- 科学(50732)
- 京(49316)
- 农(40859)
- 业大(39267)
- 所(38668)
- 财(36762)
- 研究所(35827)
- 中心(33851)
- 农业(32429)
- 江(31937)
- 北京(31062)
- 财经(30195)
- 范(29791)
- 师范(29495)
- 院(27899)
- 经(27514)
- 州(26617)
- 技术(25493)
- 师范大学(23875)
- 基金
- 项目(166199)
- 科学(128397)
- 基金(118714)
- 研究(118437)
- 家(105196)
- 国家(104347)
- 科学基金(88390)
- 社会(71249)
- 社会科(67388)
- 社会科学(67367)
- 省(65775)
- 基金项目(64326)
- 自然(60165)
- 自然科(58712)
- 自然科学(58695)
- 自然科学基金(57603)
- 划(55746)
- 教育(53774)
- 资助(48889)
- 编号(48589)
- 成果(38770)
- 重点(37119)
- 部(35519)
- 发(34862)
- 创(34496)
- 课题(33345)
- 科研(32334)
- 创新(32128)
- 计划(31648)
- 大学(30441)
共检索到318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李贻铨
本文是对尾叶桉实生林施肥试验6a的生长、生物量、养分含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总结。结果表明:施肥对尾叶桉幼林具有极明显的增产效应,6年生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间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生长的差异达极显著。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比不施肥处理的分别提高了34.76%、56.80%和206.59%,尤其是施肥最佳处理9(树高13.17m,胸径13 73cm和材积141 1m3·hm-2)分别提高了41.77%、78.54%和290.86%。该试验中N、P、K的最佳施肥配比为2∶3∶1。施肥既提高了尾叶桉的生长量,也增加了尾叶桉各组分的生物量,促进了尾叶桉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此外,合理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王观明 项东云
对5种施肥措施影响尾叶桉林分生长过程,进行了历时9a的定期观测和系统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有:施肥既可提高林分产量,又能缩短成材时间;一次性施足基肥的肥效可延续到轮伐期(5~6a);施用N、P、K复合肥比单一肥或两元素的复合肥效果好;只施N肥效果差,和不施肥结果相近;在不同肥料中,P肥效应突出。
关键词:
尾叶桉,施肥,优势高,平均胸径,材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文龙
尾叶桉幼林施肥重在基肥,造林地施足基肥对尾叶桉幼龄林早期速生具有明显的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地施肥(基肥)以N、P、K组合施,施肥效果十分明显,23个月生9个施肥处理(配方)平均树高6.43m,平均胸径6.86cm,其中第9处理(N100P150K50)23个月生平均树高7.36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2.63m)的293.92%,平均胸径为8.00cm,为不施肥对照小区(1.96cm)的408.16%,每公顷材积26.335m3,为不施肥对照小区(0.534m3)的4931.6%。树高、胸径、材积直观分析表明:N100P150K50为最佳施肥配方。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也有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
尾叶桉,施肥量,肥料配方,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进行了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试验,4.5a试验结果表明,8个不同施肥处理(肥料配方)间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尤以N75P200K50处理最好,其平均树高为15.23m,平均胸径为11.07cm,每公顷材积为107.5m3。8个施肥处理均与不施肥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异。最好施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是不施肥的1.3、1.65和3.1倍。以最佳施肥处理N75P200K50的经济效益最好,投入与产出比为1∶2.2,与施肥量最高的处理相比,投入少,产出大,内部收益率为25.96%。
关键词:
尾叶桉 无性系幼林 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松远 杨曾奖 徐大平 温记贤
尾叶桉萌芽林的施肥研究较少,国内的桉树施肥研究主要集中在第1代苗木造林。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当年高生长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生长与施肥量成正相关的关系不断减弱。对胸径生长的调查结果有与同高生长相一致的规律,随时间的推移处理间的差异不断变小。对比树高生长,处理间胸径的差异更加显著,直至施肥后3a,在P=0.1水准上仍然差异显著。施肥促进高、径生长的同时,提高了材积和出顶率,从而明显提高了利润。但对比尾叶桉实生林更加显著的施肥效果,建议把有限的肥料用于实生林施肥,将更大程度地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尾叶桉 萌芽林 施肥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李贻铨
对建立在广东开平的尾叶桉MLA6年生无性系施肥试验林进行了生物量和养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MLA无性系幼林早期施肥促进了无性系的生长,也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生长最佳的施肥处理N75P200K50,其6年生的生物量最大,地上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分别为65 95、54 94t·hm-2,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2 37和2 36倍,分别是最大施肥量处理N75P300K75的1 65倍和1 67倍。通过胸径和树高与生物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尾叶桉MLA无性系单株或林分生物量。叶片的N、P、K含量较高,施肥促进了尾叶桉无性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建举 曹琳 杨建林 韦善华
通过对5种施肥处理下的9年生尾叶桉纸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试,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讨论施肥处理对尾叶桉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对抽提物含量和戊聚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施肥处理会显著提高木材中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和戊聚糖含量,而且施肥量愈大,木材中戊聚糖含量愈高。
关键词:
尾叶桉,施肥效应,木材化学成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总监督:李京文(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 顾问:袁宝华(资深经济学家、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名誉会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益宗 冯宗炜 黎向东 杨炳强
采用“416A”最优混合设计安排尾叶桉幼林氮磷钾硼肥的施肥试验,建立了尾叶桉高生长与N、P、K、B肥施用量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得到尾叶桉幼林最佳施肥配比的两套方案:高方案为N80P40K40B2-5(kg/hm 2),当年目标树高生长4-53 m 。中方案为N34-9P17-45 K17-45B1-1(kg/hm 2) 目标树高生长2-45m 。施N、P、K、B 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尾叶桉幼林的生长,三大要素中K 对尾叶桉幼林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P,最后是N。合理施肥能延长尾叶桉的树高生长速生期。采用监界值法诊断得到尾叶桉幼林叶片养分元素及其比值的临界浓度和最适浓度,这将为桉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李天会 李志辉 谢耀坚 刘素青
尾叶桉U6是南方分布最广的桉树无性系之一。研究表明,3个月生的U6的萌芽点、萌芽条数和萌芽高度均服从W eibull分布,峰度均大于3,比正态分布的峰值高;偏度大于0,呈不对称分布,数据均值右侧的离散性比左侧的强。萌芽点数按伐桩高度和伐桩直径分布均呈随机性,表明萌芽点数与伐桩高度和伐桩直径无关,仅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萌芽条数受伐桩直径和高度的影响,伐桩直径越大,萌芽条数越多,呈线性关系;当伐桩高度低于16 cm时,萌芽条数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6 cm高度后随之减少,呈三次抛物型。萌芽条高度与伐桩高度有关,当伐桩高度低于12 cm时,萌芽高度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到12 cm以后随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立华 汪炳根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苗期施肥作为马尾松培育壮苗的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研究。但是,据以往报道,施肥试验仅停留在苗床,对苗木造林后的表现则不做深究。而苗木造林后生长的好坏,正是育苗工作者最为关切的问题,亦是衡量苗木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为此,进行此项试验,可供科研和生产单位参考。
关键词:
马尾松 苗期施肥 苗木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洪顺山 周文龙 陈道东 胡炳堂 巫流民
杉木幼林P肥效应极显著,每公顷施25kgP2O5效应最好,树高增24%,地径增30%,PK、NP和NPK效应也显著;湿地松幼林P肥效应也极显著,PN、PK效应更好,每公顷施50kgN、50kgP2O5树高增74%,地径增69%,施50kgP2O5、50kgK2O树高增72%,地径增65%;尾叶桉幼林·NPK效应最显著,PN、PK效应也显著,NK增幅不大,每公顷施100kgN、100kgP2O5、50kgK2O,树高增245%,地径增279%,胸径增1156%。造林时应施足NPK基肥。
关键词:
杉木,湿地松,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蓉 蒋云东 曾芳群 陈德艾 赵明寿 王萍
经5 a 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幼林生长,肥效在1.5 a时最大,9 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33.69% 、48.39% ,造林后5 a 时,生长反应已经呈下降趋势,9 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16.45% 、10.71% 。P肥是促进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 g 钙镁磷肥的几个处理增产效果较好,N、K 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在9 个施肥处理中,处理6(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 g·株- 1,追施尿素65 g·株- 1 )、处理9(钙镁磷肥做底肥,用量430 g·株- 1,追施尿素130 g·株- 1,追施氯...
关键词:
蓝桉 施肥效应 幼林生长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晖 于卫平 黄利江 张广才 牛长明 王培录 张发国 魏永河
Taking 3 kinds of N,P,K compound fertilizers and P fertilizer as basal manure,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3 leve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same level,various fertilizers had no evident different effects.The amount of fertiliz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height increment of trees but d...
关键词:
杨树速生丰产林 基肥 复合肥 有机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晖 于卫平 黄利江 张广才 张中平 王培录 张发国 魏永河
几种N、P、K复合肥及尿素进行不同配比、不同量和不同施肥方式作追肥试验,结果表明:追肥对造林第1年杨树胸径生长量的影响要大于对高生长的影响,最佳处理的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倍以上。不同肥种的作用效果差异表现为尿素>3号肥>2号肥>1号肥。造林第2年杨树的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生长量的增幅较大,追肥后生长量的变化幅度比造林第1年要小,肥种对生长量的增幅效果表现为2号肥>1号肥>尿素>3号肥。分次施肥方式的作用效果优于一次性施入方式。施肥效果较好的时间为6月中旬。
关键词:
杨树速生丰产林 追肥 复合肥 有机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