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1)
- 2023(4185)
- 2022(3559)
- 2021(3184)
- 2020(2777)
- 2019(6229)
- 2018(6029)
- 2017(10485)
- 2016(5981)
- 2015(6647)
- 2014(6537)
- 2013(6144)
- 2012(5792)
- 2011(5160)
- 2010(5307)
- 2009(4734)
- 2008(4642)
- 2007(4298)
- 2006(3808)
- 2005(3365)
- 学科
- 济(19422)
- 经济(19384)
- 业(13749)
- 管理(13213)
- 企(11099)
- 企业(11099)
- 中国(7498)
- 方法(6671)
- 农(6659)
- 学(5662)
- 数学(5307)
- 数学方法(5157)
- 业经(4991)
- 理论(4530)
- 制(4423)
- 农业(4396)
- 财(4383)
- 融(4266)
- 金融(4266)
- 银(4183)
- 银行(4142)
- 行(3995)
- 地方(3907)
- 和(3535)
- 发(3318)
- 贸(3243)
- 贸易(3241)
- 教育(3173)
- 易(3156)
- 环境(3063)
- 机构
- 大学(80813)
- 学院(79844)
- 研究(32194)
- 济(28921)
- 经济(28154)
- 管理(27199)
- 中国(23226)
- 理学(23011)
- 理学院(22708)
- 管理学(21960)
- 管理学院(21825)
- 科学(21408)
- 京(18715)
- 农(17750)
- 所(17356)
- 研究所(16007)
- 业大(14962)
- 中心(14391)
- 农业(13983)
- 财(13888)
- 江(12588)
- 北京(12160)
- 院(11991)
- 范(11263)
- 师范(11110)
- 技术(11108)
- 财经(10639)
- 省(10305)
- 州(10085)
- 经(9676)
- 基金
- 项目(56013)
- 科学(42220)
- 研究(39352)
- 基金(38451)
- 家(36448)
- 国家(35663)
- 科学基金(28478)
- 社会(23140)
- 省(22902)
- 社会科(21752)
- 社会科学(21742)
- 基金项目(19666)
- 划(19336)
- 自然(18682)
- 教育(18371)
- 自然科(18179)
- 自然科学(18169)
- 自然科学基金(17830)
- 资助(16082)
- 编号(15552)
- 成果(13493)
- 重点(13154)
- 课题(12207)
- 发(11958)
- 创(11599)
- 部(11473)
- 计划(11266)
- 科研(10897)
- 创新(10775)
- 科技(10657)
共检索到12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陆钊华 杨伟东 杨国清 钟罗生
对49个家系的尾叶桉测定林各年度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各年度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枝、干形和保存率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保存率的累积贡献率达95 45%,此4因子是综合评定家系时采用的;以家系群体平均选择指数I0为基准,两种选择标准下的家系材积增益,3年生时为7 63%~15 80%,4年生时为3 92%~10 39%,5年生时为6 08%~23 53%;以选择指数为指标,5年生时入选的5个优良家系是:109,113,66,81和100号。
关键词:
尾叶桉 家系测定林 指数选择 遗传增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白嘉雨 甘四明
对选自国内2个优良种源群体不同林分的44个尾叶桉自由授粉家系,进行生长性状、形质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抗风能力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性状间的差异极显著,家系性状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遗传相关极显著。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以大于I0家系群体平均指数值为标准,选出25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抗风指数的遗传增益与对照相比,分别达到2.84%、5.17%、12.67%、3.20%和2.617%,枝下高、干形和分枝分别为12.24%、7.95%、4.43%。
关键词:
尾叶桉,家系,指数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涛 邓冬丽 王建忠 兰俊 张磊 卫忠诚 陈远龙 莫继有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赤桉第二代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分析与遗传评估,探讨赤桉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旨在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参试90个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及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5,表明在家系和单株水平上均受强度遗传控制;以胸径、树高、材积3个主要生长性状构建赤桉家系/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照标准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选择率为5.6%;选择出65株优良单株,选择率为2.7%,优良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44.34%、35.
关键词:
赤桉 第二代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鹏 谭健晖 杨章旗 罗群凤 凌金燕 陈虎 陈钊铭 贾婕
[目的 ]铝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制约我国南方酸性土壤森林生产力水平。为探明酸铝环境下马尾松幼苗生长变异规律,筛选出适应酸性环境耐铝毒家系和敏感性家系,为马尾松耐铝胁迫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55个马尾松二代优良家系(201~255)幼苗为材料,采用沙培方式研究酸性环境(pH=4.0)不同铝浓度(0、0.1、0.3、0.6、1.2、2.4 mmol·L-1)马尾松苗生长和根系形态变化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马尾松耐铝特性进行分等定级,筛选和鉴定马尾松幼苗耐铝优良家系。[结果 ]苗高、地径、高径比、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家系间和铝浓度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随铝浓度增加马尾松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0.6 mmol·L~(-1)铝浓度下最大,显著高于0、2.4mmol·L~(-1)处理,而与0.3 mmol·L~(-1)处理无显著差异,其中根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变异系数较大,平均为30.79%,属中等变异,根系可作为马尾松幼苗适应酸铝环境敏感性器官。用上述10个指标计算家系间耐铝特性综合评价值(CEV)和系统聚类,筛选出强度耐铝型家系3个(占5.45%),中度耐铝型家系11个(占20%),一般耐铝型家系37个(占67.28%),铝敏感型家系4个(占7.27%)。[结论 ]适宜铝浓度能够促进马尾松生长,尤其是0.3~0.6 mmol·L~(-1)铝浓度下促进效果佳,筛选得到耐铝型和敏感型家系对马尾松耐铝性状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陆钊华 李光友 白嘉雨
对细叶桉14个种源的100个家系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种源间和家系间的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性状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除分枝性状外,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相关极显著。7年生生长最好的13659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是最差种源13308的1 27、1 32和2 14倍;7年生最优家系是No 17号家系,其单株材积达0 06134m3,是最差家系No 33号的3 6倍,是家系群体均值的1 74倍。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初步选出22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干形和分枝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7 31%、6 39%、18 01%、13 77%、...
关键词:
细叶桉 种源 家系 指数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秀艳 张守攻 孙晓梅 宋丛文 陈柏如 侯义梅
分析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5块试验林,119个家系,1962个单株)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湖北等北亚热带高山区建立第2代种子园提供种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各遗传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胸径、树高及材积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8~0.73,0.17~0.59和0.19~0.78,家系遗传力为0.34~0.80,0.42~0.79和0.18~0.81,单株遗传力一般低于家系遗传力。利用最佳线性预测(BLP)估算单株育种值。对比配合选择和家系/家系内选择2种选择方法表明,配合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由家系/家系内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2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白嘉雨
对尾叶桉11个种源174个家系2 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与抗风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叶桉种源间、家系间、区组间的差异以及种源与区组、家系与区组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台风对尾叶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风折,占整个试验林木的22 5%。尾叶桉种源 家系的生长性状与其抗风性能呈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174个家系的生长和抗风性的综合指数选择,初步选出了32个适合粤西生长的既抗风、生长又快的家系。
关键词:
尾叶桉 种源 家系 生长 抗风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杜志鹄 韩超 王伟 李宝琦 朱鹏
对75个月生32个尾叶桉家系的6个与木材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6个木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家系选择可以获得性状优良的家系/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木材含水量、纤维宽、纤维长宽比与生长、形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该4个研究性状能各自遗传,可以分别独立选择;纤维长与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纤维长度随树龄增长而增加,材性逐渐得到改善;所有木材性状间的遗传力均在0.5左右,说明各性状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水分含量、基本密度、树皮厚度、纤维长宽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较高,表明尾叶桉家系在4个性状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进行性状遗传改良可获得较高遗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钟伟华 黄华喜 黄凯 陈青度 李小梅
Eight provenances and 190 open pollinated families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were studied at ages of 1,1.5,2 and 3.5 year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venances in volume and among families in height, DBH and volume.The variations of growth ch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关健 刘梦侠 刘洪军 于道德 官曙光 郑永允
通过高温刺激和高温水养殖幼鱼的方法研究了大菱鲆不同子二代(F2)家系耐高温能力。对2010年建立的36个子二代(F2)家系50日龄幼鱼,记录使用30℃高温海水进行突变热刺激2h后48h的死亡率;对2009年和2010年所建立的22个和36个大菱鲆F2家系100日龄幼鱼,按照2℃/d速率将养殖温度分别由21.0℃和14.8℃逐步升温至27.0℃和25.0℃,记录不同家系在不同时间的死亡情况。根据热激后存活率表型筛选出高温耐受力强的20个F2家系和11尾F1亲鱼,所筛选出的亲鱼和子代家系有望成为核心育种群体构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大菱鲆 家系 亲本 耐高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宝福 蒋家淡 洪长福 王炳南 吴淑玲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林地清理方式以不炼山且伐桩不覆盖处理为最好 ,与炼山的处理方式相比 ,该模式不但有利于伐桩早萌芽且萌芽率高 ,而且林分径高比例较为协调 ,抗风能力强 ;不炼山的林地采伐剩余物多 ,白蚁食物丰富 ,伐桩及萌芽条基本不受白蚁危害 ,更新效果较为理想 ,2 6 5个月林分有效株数、萌芽率、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 3 2 1 7条·hm- 2 、81 0 4%、7 3 0m和 6 2 0cm ;实行不炼山 ,采伐剩余物的腐烂分解将使腐殖质增多 ,利于地力的维持。不论从经济还是生态角度出发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应采用不炼山伐桩不覆盖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关健 郑永允 刘洪军 官曙光 张全启 雷霁霖
白化现象是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009年,采用大菱鲆育种标准化苗种培育方案培育大菱鲆子二代全同胞家系32个,选取其中白化较为严重的16个全同胞家系(包括6对半同胞家系组合)作为样本家系,抽样测定统计各家系85日龄(dph)幼鱼的形态指标,比较了各全同胞家系白化和正常鱼的形态特征,以及全同胞家系间生长的差异。大菱鲆幼鱼体色分为完全正常、局部白化和完全白化3个类型,白化率统计时将部分白化幼鱼归于白化幼鱼一类。16个全同胞家系的白化率处于17.2%~86.7%范围内,6对半同胞家系组合的白化率差别较大,姊妹家系间白化率差值0~46%,因此认为白...
关键词:
大菱鲆 子二代家系 白化 生长 形态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周文龙
对细叶桉3个种源50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种源间和家系间差异分析和家系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叶桉主要性状种源间和家系间差异都极显著,种源间的差异大于家系间的差异,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Laura种源优于其它种源。细叶桉家系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呈中度至强度遗传;枝下高、干形和冠幅与生长性状遗传相关极显著。运用指数选择法对50个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初步选出5个优良家系,可望获得22.23%的综合遗传增益。
关键词:
细叶桉,种源—家系,指数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白嘉雨 吴坤明 吴菊英 傅精钢
通过对14个种源100个家系的细叶桉家系试验的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在家系和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昆士兰州的13659,16558,15826,13544号种源的家系最好,其次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13398种源的家系,最差的是新南威尔士13308和13319种源的家系。材积生长最大的家系是51号(1kmNorthofLauraQLD)和60号(MtMolloyQLD),分别为28.645、27.607m3/hm2,是最差家系33号(SirinumuSogeriPNG6.166m3/hm2)的4.6倍和4.5倍,其干形通直圆满,分枝匀称且较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干形、分枝和保存率与经度、纬度呈...
关键词:
细叶桉,家系,早期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庞丽 周志春 张一 金国庆 丰忠平
[目的]在土壤有效P匮乏的立地条件下,揭示针叶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与马尾松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内30个无性系为试验对象,野外调查11年生时马尾松二代无性系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与针叶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1)各生长性状在马尾松二代无性系间差异显著,且无性系重复力较高,均达到0.95以上。马尾松成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N、P含量及N/P在二代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相关分析表明,马尾松二代无性系树高、胸径与成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N含量、N/P均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