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2)
2023(8518)
2022(7212)
2021(6793)
2020(5884)
2019(13277)
2018(13003)
2017(25294)
2016(13213)
2015(14691)
2014(14278)
2013(13591)
2012(12052)
2011(10426)
2010(10056)
2009(8898)
2008(8137)
2007(6676)
2006(5351)
2005(4408)
作者
(32667)
(27203)
(27055)
(25850)
(17351)
(13035)
(12358)
(10696)
(10522)
(9375)
(9346)
(9072)
(8521)
(8274)
(8207)
(8140)
(8118)
(8053)
(7862)
(7828)
(6509)
(6485)
(6362)
(6312)
(6142)
(6135)
(5903)
(5753)
(5316)
(5246)
学科
(50499)
经济(50433)
管理(39701)
(37861)
(32105)
企业(32105)
方法(27092)
数学(24451)
数学方法(24078)
(14887)
(13509)
中国(12609)
业经(10971)
(10044)
(9802)
财务(9764)
财务管理(9742)
企业财务(9279)
地方(9102)
农业(8948)
(8838)
贸易(8830)
(8609)
技术(8416)
(8315)
理论(7887)
环境(7564)
(7564)
银行(7555)
(7439)
机构
大学(170182)
学院(169661)
管理(72697)
(70727)
经济(69453)
理学(64053)
理学院(63489)
管理学(62427)
管理学院(62090)
研究(47848)
中国(37037)
(33134)
(32815)
财经(27200)
科学(27029)
中心(25584)
(24983)
(24475)
业大(23301)
(22318)
经济学(22294)
(21303)
师范(21103)
财经大学(20727)
经济学院(20318)
(20102)
商学(19300)
北京(19235)
经济管理(19148)
商学院(19124)
基金
项目(125061)
科学(101519)
基金(94345)
研究(93016)
(80794)
国家(80125)
科学基金(71892)
社会(61818)
社会科(58818)
社会科学(58806)
基金项目(50383)
(48257)
自然(46555)
自然科(45603)
自然科学(45593)
自然科学基金(44766)
教育(44198)
(40489)
资助(37406)
编号(37051)
(28785)
成果(28480)
重点(27738)
(27198)
国家社会(26311)
(25972)
教育部(25832)
人文(25566)
创新(25376)
科研(24646)
期刊
(68145)
经济(68145)
研究(45778)
中国(28188)
(26762)
管理(26537)
学报(22395)
科学(21457)
(19139)
大学(18693)
教育(17787)
学学(17525)
技术(16304)
(14919)
金融(14919)
财经(13244)
农业(12841)
业经(12096)
(11384)
经济研究(10942)
问题(9383)
理论(8470)
图书(8281)
财会(8255)
技术经济(7923)
实践(7834)
(7834)
(7752)
统计(7561)
商业(7347)
共检索到233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良玉   刘芬芬  
对上市公司董事会议案提出异议的独立董事是否更为勤勉尽职,是否有着更高的监督标准和更好的监督效果?本文基于行为一致性理论,通过考察异议独立董事提出异议的公司相对于无异议公司、异议独立董事任职的无异议公司相对于其他无异议公司的治理情况来研究异议独立董事的异议动机和监督效果。利用2005~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投票数据,实证发现:被异议公司即使在未被异议时,其公司治理质量也显著较低;异议独立董事任职的无异议公司和无异议独立董事任职的公司在治理质量上无显著差异。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异议的不同定义、异议行为的影响以及独立董事自选择问题后仍保持稳健。以上发现说明异议独立董事在其无异议期间和无异议公司上,没有表现出更为勤勉尽职,也并非更为风险厌恶,更有可能是为规避责任而提出异议;异议独立董事的监督,仅停留在对超过其风险阈值事件的不赞同上,而非持续的监督。在进一步研究中,还发现在独立董事提出异议意见一年后,平均失去0.3个独立董事席位,平均损失3万元报酬,此影响持续到提出异议后第5年才开始减弱,说明提出异议给独立董事带来的是负向激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兴强  殷敬伟  赖少娟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内容,论资排辈则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本文使用手工搜集的论资排辈数据,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议案发表的意见,考察了论资排辈对独立董事进谏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13年间13336个年度观测值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论资排辈与独立董事发表异议意见的概率以及数量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论资排辈抑制了独立董事的进谏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CEO任期越长,论资排辈对独立董事发表异议意见的负向影响越明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邢秋航  韩晓梅  
独立董事制度赋予独立董事对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影响的权利,然而独董是否在审计师选择中真正发挥作用饱受质疑。本文以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网络视角出发,研究处于不同网络位置的独立董事对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网络位置越趋于中心,其任职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或公司中存在政治关联,上述关系受到抑制。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独立董事履职情况的支持性证据,并对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独董制度有所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中燕  周泽将  
政治关联的影响力往往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效应,然而这一事实却长期为学术界所忽视。笔者以2007年至2014年的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地任职和银行贷款双重维度,从独立董事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政治关联的地域效应。研究结果揭示:本地政治关联显著降低了独立董事异地任职的数量、高低和比例,而异地政治关联则对独立董事异地任职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本地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而异地政治关联对银行贷款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以上经验证据反映出政治关联影响了独立董事监督功能的发挥,且政治关联效用的发挥会受限于地域因素。为使得独立董事降低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功能的充分发挥,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晴云  
董事发表异议是一种建言或进谏行为,是董事积极履行职责的表现,而现有研究尚未关注两职合一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模型实证探讨了两职合一对董事会异议的作用机制,在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研究发现两职合一降低了董事们发表异议的可能性。两职合一主要从降低董事参与度、增加董事负面预期、增加董事讨好动机三个方面对董事会异议产生影响。就个体、企业和环境层面而言,女性董事、良好的内部控制和一定数量的分析师关注显著缓解了两职合一对董事会异议的负面作用。研究结论补充了董事异议的前置影响因素,为揭开董事会内部运作过程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提升董事会履职效率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林仙云  王淑贤  
简单、程序化的工作流程以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独立董事有意无意地远离了"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工作信条。如何才能让独立董事尽责履职发挥应有的价值,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理论焦点和实务难题。本文基于工作角色视角对独立董事进行了再认识,简述了其尽责的微观机理过程,并基于工作角色对企业绩效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明确的工作角色,无论是强调其协调性、监督性还是专业性,都能降低独立董事的角色混淆和角色冲突感知,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更进一步,独立董事的监督性和专业性主要通过角色混淆影响企业绩效。因此提升独立董事的专业水平、协调水平和监督意识,能减少其不作为或不独立现象,有利于提高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刚  蒋煦涵  蒋尧明  
本文以2004—2015年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内部薪酬差距对异议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的内部薪酬差距显著提高了异议意见的概率和数量,而企业的内部控制显著降低了内部薪酬差距与异议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公司的诉讼风险正向调节了独立董事薪酬差距与异议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进一步研究表明,独立董事薪酬差距与异议行为在薪酬差距呈梯次分布和最低薪酬多的组内显著正相关,在行业薪酬差距低的组内显著正相关;通过规模、声誉分组检验发现,在资产规模较大、独立董事声誉高的组内,内部薪酬差距越大,但出具异议意见的概率和数量更低。上述结论表明内部薪酬差距有利于独立董事更好地发挥履职作用,但过高的独立董事薪酬差距抑制了薪酬差距对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促进作用。这对既要发挥独立董事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又要防止独立董事内部薪酬差距过大,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独立董事内部薪酬差距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的支持,也为独立董事薪酬契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进辉  向元高  林筱勋  
利用中国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7,346个年度观察数据,本文试图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视角考察本地独立董事(简称"本地独董")的监督作用。结果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的本地独董越多,其高管的薪酬水平越低,同时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也越低,而且本地独董对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负向影响在垄断行业和政府补助较多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的超额薪酬仅与"运气"业绩相关,而与"非运气"业绩无关,本地独董在降低高管超额薪酬的同时,也降低了超额薪酬与"运气"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这些结果意味着,地理邻近的本地独董具有信息优势,监督能力更强,进而能更有效地约束高管获取超额薪酬的代理行为,同时也约束了高管利用业绩中的"运气"成分来为超额薪酬做辩护。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合君  王思雨  
基于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2015至2018年发放的问询函,研究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对独立董事发表异议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收到交易所问询函后,独立董事更有可能发表异议。但是,当问询函中明确要求独立董事回复时,没有促使独立董事更倾向于发表异议。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问询函监管效果进行检验发现,独立董事在企业收到关注函和定期报告类问询函后更容易出具异议意见,而收到并购重组类问询函会减少独立董事发表异议的倾向。更进一步研究表明,问询函监管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媒体负面情绪较高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能促使独立董事发表异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赵良玉  刘思辰  
本文利用2013年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下称"禁令")引发的上市公司"官员独董"辞职潮这一自然实验,来探讨离退休官员到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政商旋转门"现象这一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与一般独董辞职相比,官员独董因禁令辞职导致公司市值在公告日前后5天下跌超过2%;第二,负面市场反应随着官员政治级别提高而增大;第三,公司既有的政治关系,无论是国企背景还是高管政治关系,都不足以抵消官员独董辞职带来的市值下跌;第四,官员独董的价值至少部分来源于给公司带来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公共资源;第五,无论监督还是咨询,官员独董的表现均不优于(甚至差于)一般独董。综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敦力  王沁文  
近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一审判决结果震动A股资本市场。康美药业五位独立董事由于"未勤勉尽责",每人被判上亿元的连带赔偿,这不仅引发了各方的激烈讨论,也掀起了一股独立董事辞职潮。本文回溯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一案从揭示日到一审判决的来龙去脉,从现有法律法规、实务界及理论界对独立董事勤勉尽责的认定与度量出发,探究了康美药业独立董事在此次事件中的履职状况,以揭示我国独立董事频频爆发监督失效事件的原因。独立董事作为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不应沦为"花瓶董事"或"沉默的大多数",也不应跻身"高危职业"。"强责任"时代需重塑独立董事的良好生态,在明晰独立董事勤勉尽责义务的同时构建合理的免责路径,让独立董事有安全感地发挥应有的履职效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李楠   王琼   聂晓欣  
独立董事的尽责履职对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独立董事履职的视角,对异地独立董事如何影响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高铁通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异地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铁通车则有效缓解了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异地独立董事因为监督、咨询和决策无效而不利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高铁通车则主要通过改善监督和咨询职能的发挥,缓解上述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后不同背景特征的异地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存在差异化影响。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后,具有行业专长、学术背景、海外背景的异地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显著正相关;而不论高铁是否开通,具有法律、财务背景的异地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秦扬  曹兴权  
独立董事制度是美国公司法自我改良的产物。作者认为 ,对于我国而言 ,值得关注并借鉴的应当是该制度所体现出来的强化公司内部监控的理念 ,而不是这种具体制度本身。在具体制度的选择上 ,必须结合我国公司法制传统以及公司制度现实 ,同时 ,考虑制度之间的配套与协调问题。上市公司有选择适用独立董事制度的自由 ,但是 ,一旦选择就必须遵守强制规范的要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进辉  
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首要机制是声誉激励,然而这一机制的有效性在中国却长期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而未得到充分检验。基于此,本文首次根据百度中文搜索引擎数据反映的社会知名度来衡量独立董事个人的社会声誉激励强度,进而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视角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社会声誉激励效应——也即所谓的明星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聘请了高社会知名度的明星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低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即明星独董显著降低了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而且这一结果主要反映在薪酬政策不受政府管制的民营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相关的文献,特别是揭示了独董不能发挥作用的内在原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全怡  李四海  梁上坤  
以沪、深两市2002年至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对异地上市公司聘请北京独立董事的动机与经济后果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1)出于获取政治资源的动机,总部与北京距离较远以及总部所在地制度环境较差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北京异地独立董事;(2)相比较北京当地上市公司,异地上市公司聘请的北京独立董事中任职于政府部门的比例显著更高;(3)聘请北京独立董事的确有助于异地上市公司的政治资源获取,表现为有助于企业股权再融资、进入高壁垒行业以及降低企业违规处罚风险。同时,北京异地独立董事也获取了更高的薪酬。本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