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8)
2023(7768)
2022(6509)
2021(5953)
2020(5142)
2019(11425)
2018(11647)
2017(21555)
2016(12212)
2015(14141)
2014(14427)
2013(13784)
2012(12185)
2011(10939)
2010(11143)
2009(10763)
2008(10899)
2007(10381)
2006(9307)
2005(8768)
作者
(34802)
(29078)
(28896)
(27455)
(18417)
(13622)
(13260)
(11163)
(11016)
(10552)
(9956)
(9825)
(9452)
(9437)
(9383)
(8817)
(8627)
(8624)
(8590)
(8279)
(7415)
(7181)
(7030)
(6780)
(6660)
(6630)
(6392)
(6288)
(5998)
(5814)
学科
管理(49586)
(39542)
(39073)
经济(38983)
(36024)
企业(36024)
(18259)
(16610)
方法(13556)
中国(13138)
(11866)
财务(11819)
财务管理(11786)
(11737)
(11684)
企业财务(11152)
业经(11096)
数学(10272)
数学方法(10155)
(10106)
银行(10088)
(9486)
(9033)
(8991)
理论(8924)
体制(8796)
(8322)
金融(8314)
(8071)
(7973)
机构
学院(167818)
大学(167361)
管理(64995)
(63744)
经济(61906)
研究(55107)
理学(52860)
理学院(52279)
管理学(51527)
管理学院(51169)
中国(45674)
(37506)
(36396)
科学(32279)
(29251)
(27902)
财经(27124)
(27121)
中心(26327)
研究所(24563)
(24335)
业大(23171)
北京(22672)
(22588)
(20971)
农业(20970)
(20602)
(20346)
师范(20333)
财经大学(19810)
基金
项目(104449)
科学(81513)
研究(78978)
基金(74095)
(63995)
国家(63435)
科学基金(54338)
社会(49347)
社会科(46582)
社会科学(46574)
(41977)
基金项目(38675)
教育(36895)
(34586)
自然(33856)
自然科(33026)
自然科学(33016)
编号(32904)
自然科学基金(32418)
资助(29931)
成果(28415)
(24998)
课题(24052)
重点(23430)
(23182)
(21821)
(21619)
(20891)
创新(20522)
项目编号(20380)
期刊
(82310)
经济(82310)
研究(52315)
中国(43954)
(33939)
管理(29377)
(25976)
学报(25628)
科学(23495)
教育(21655)
大学(20136)
(19066)
金融(19066)
学学(18811)
农业(16611)
技术(15865)
财经(14381)
业经(13074)
(12389)
经济研究(11454)
问题(9963)
会计(9797)
财会(9670)
(9604)
(8821)
现代(8376)
图书(8004)
(7734)
理论(7695)
科技(7451)
共检索到276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青萍  
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发展,尽快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要加快小城镇新体制的建设,首先要破除传统管理观,消除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述林  
一、对两级宏观调控体系的质疑。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提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关键,不在于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的多少,而在于组织的合理化与效率。我国已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因此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对于加快改革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书全  杨林  
小城镇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但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政府职能、人员编制、财政体制等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已不适应小城镇行政环境的变化,凸现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政策取向包括:(1)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2)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强化中心镇政府的协调管理能力;(3)建立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4)完善小城镇管理系统;(5)改革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6)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行政成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东  
尽快建立我国工业行业管理新体制吕东编者按:“95行业管理论坛”是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人民日报和中国工业经济协会联合举办的。本次会议于6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发起单位与政府专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与地方工经协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荣朝和  
我国运输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换时期,运输系统本身越来越复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运输方式之间连接性、一体化以及可持续运输发展方式的要求也已经越来越强烈,而目前条块分割的运输业管理体制正在成为我国运输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必须尽快克服体制障碍,提高驾驭现代运输管理体制的能力。通过组建运输部、制定综合运输政策与规划等步骤形成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是比单纯提高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更为迫切的重大任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祥瑞  
近几年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转向城镇(集)企业,农村小城镇(集)也迅速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朝晖  张弘  
期货交易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其发展历经几百年,目前已建成了极其完善的期货交易市场。我国发展期货市场刚刚起步,其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重新摸索,而应对其一些成功管理经验大胆借鉴。至今,对期货市场管理最为成功和典型的当首推美国,其建立的“三级(政府、期货行会、交易所)监管体制”为英、日、澳等国家所广泛效仿。我们认为,参考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国也应尽快建立起管理期货市场的“三级监管体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陶士贵  
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对外开放,今年我国进一步改革了外汇管理体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保证汇制改革的顺利实施,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中央银行外汇清算系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岫岚  
尽快建立企业管理创新机制韩岫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过程中,充分认识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尽快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的形成,不仅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当务之急,而且是每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一、目前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绍史  
一、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专门听取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主要情况的汇报。从初步成果形式上看,可以概括为"五个一批":一是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意见。这些政策涉及到推进新型城镇化相关多个领域,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印发实施了《推进"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启先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从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一种根本性变革,至今投有任何成套的经验可以借鉴或遵循,只能立足实践,不断探索试验,不断前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秀娟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演变和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改革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孔令晨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把发展小城镇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来抓。在21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新认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解决传统体制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