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3)
2023(4165)
2022(3503)
2021(3252)
2020(2808)
2019(6355)
2018(6631)
2017(12488)
2016(7105)
2015(7412)
2014(7712)
2013(7254)
2012(6767)
2011(5881)
2010(5954)
2009(5469)
2008(5299)
2007(4909)
2006(4276)
2005(3846)
作者
(20385)
(16943)
(16894)
(16222)
(10693)
(8180)
(7802)
(6673)
(6581)
(6076)
(5848)
(5734)
(5595)
(5523)
(5487)
(5315)
(5170)
(5077)
(5015)
(4761)
(4476)
(4281)
(4221)
(3972)
(3900)
(3798)
(3714)
(3667)
(3532)
(3457)
学科
(23508)
经济(23478)
管理(17105)
(15679)
(13106)
企业(13106)
方法(8714)
(8249)
(8215)
中国(7838)
(7745)
(7599)
数学(7459)
数学方法(7368)
(6745)
结构(5740)
地方(5375)
体制(5293)
(5239)
银行(5215)
理论(5119)
(5052)
金融(5045)
(5038)
业经(4921)
产业(4665)
(4462)
财务(4443)
财务管理(4435)
企业财务(4255)
机构
学院(92151)
大学(91788)
研究(34891)
(34695)
经济(33839)
管理(30602)
中国(26162)
理学(25949)
理学院(25594)
管理学(24942)
管理学院(24770)
科学(22956)
(20156)
(19848)
(18484)
(17373)
研究所(17022)
农业(15718)
中心(15591)
业大(15521)
(15202)
财经(13250)
(13060)
(12664)
北京(12506)
师范(12385)
技术(12246)
(12075)
(11547)
(11535)
基金
项目(62543)
科学(48140)
研究(44386)
基金(43939)
(39621)
国家(39316)
科学基金(32467)
社会(26848)
(25578)
社会科(25366)
社会科学(25362)
基金项目(22806)
(21566)
自然(21207)
教育(20952)
自然科(20711)
自然科学(20700)
自然科学基金(20338)
资助(18316)
编号(18120)
成果(15480)
重点(14831)
(13796)
课题(13671)
(13484)
(12775)
计划(12368)
创新(12063)
科研(12063)
(11779)
期刊
(40166)
经济(40166)
研究(27741)
中国(22015)
学报(19642)
(17775)
科学(15850)
大学(14377)
(14255)
学学(13664)
教育(13144)
管理(11844)
农业(11669)
(8779)
金融(8779)
技术(8207)
经济研究(7165)
业经(6870)
财经(6839)
(5990)
(5924)
(5507)
业大(5395)
问题(5248)
农业大学(4496)
图书(4486)
职业(4462)
科技(4416)
统计(4272)
商业(4012)
共检索到143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展强  何艾文  
取越冬前期、越冬期、初春期及夏季高温期3龄雌性尼罗非鲫(Oreochromisnilotica),对其腺垂体中外侧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外侧部主要由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和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所组成。对脑垂体结构的年周期观察结果表明,在卵黄发生期和成熟期阶段,GH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产卵期间,TSH细胞与GTH细胞显示了同步的高度活跃,TSH分泌可直接促进排卵活动。并讨论各类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分泌颗粒释放方式的特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晓武  刘仪  毕燕会  包慧君  陈秋生  
为了探讨中华鳖脑垂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采用H.E染色、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中华鳖脑垂体的显微结构,结合电镜对鳖脑垂体进行超微显微观察。结果发现中华鳖脑垂体同样分为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但是缺乏中间部。腺垂体包括结节部和远侧部,远侧部可分头叶和尾叶两部分,头叶大于尾叶,神经部很小。腺垂体中的细胞可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各类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有明显区别。免疫组化染色证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密集分布于结节部,在远侧部也有零星分布;促性腺激素(GTH)细胞和生长激素(GH)细胞数量在繁殖季节明显多于冬季。电镜下根据细胞大小、细胞核的形状和胞质中分泌颗粒...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嘉敏  姜仁良  张继平  
通过对催产和未催产的长吻鮠脑垂体中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GTH 细胞) 的分泌活动分析,证实了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 A) 50μgkg 加DOM5mgkg 混合注射催产长吻鮠,能有效地促使GTH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和排卵,催产效果显著。超微结构的进一步观察,揭示了长吻鮠脑垂体GTH 细胞中存在两种分泌颗粒,即分泌小球,直径1200~2000nm ,电子密度低;分泌颗粒直径300 ~500nm ,电子密度高。分泌小球释放与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有关,分泌颗粒的释放则与排卵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晓清  莫艳秀  欧燎原  肖克宇  鲁双庆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性周期内不同阶段和不同季节的雌性长吻(Leiocassislongirostris)脑垂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长吻脑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个部分,腺垂体组织中有6种分泌细胞,即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生长激素(ST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神经垂体组织中存在A型(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A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具有不同类型的分泌颗粒,B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含有许多透明小囊泡。产卵前GTH细胞胞质中充满了电子密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静香  李加儿  区又君  王刚  
采用PAS、Mallory三色法和腺垂体不同细胞改良染色法3种组织学染色方法,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脑垂体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背鲈脑垂体为圆球形实心腺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2部分组成。根据神经纤维中所含分泌颗粒形态和大小把神经分泌纤维分为A1、A2和B型。神经纤维中存在2种垂体细胞,即呈椭圆形的Ⅰ型垂体细胞和呈梭形的Ⅱ型垂体细胞。腺垂体由3部分组成: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腺垂体部可以鉴别出6种内分泌细胞,其中RPD有2种内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开和  王文  荣黎雯  王沼锦  
取患“白体病”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rosenbergii)腹部的病变组织及其鳃、心肌、肝胰腺、生殖腺等器官和组织 ,经光镜和电镜制样观察 ,未发现病原体 ,表明该病为非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光镜下的病变组织结构与正常组织相比无明显异常。但在电镜下 ,病变主要表现为肌肉细胞的线粒体和肌质网的变性、坏死。线粒体肿胀、空泡化 ,肌质网增多且形成许多内陷小泡 ,表明细胞处于缺氧和钙代谢紊乱状态 ,这可能与虾生存的环境和养殖条件有关。根据超微病理与组织学观察结果 ,认为“罗氏沼虾白体病”更确切的命名应为“罗氏沼虾肌肉细胞线粒体坏死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尹洪滨  尹家胜  孙中武  李超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乌苏里江哲罗鱼(Hucho taimen)精子的超微结构。哲罗鱼的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卵圆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后端有植入窝,核中染色质致密,存在着不规则的网络状间隙。中段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近端中心粒为9组三联微管结构,与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部分线粒体彼此融合,形成复合线粒体。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尾部的近核段有许多囊泡包围着轴丝,远核段则无此结构。尾部有对称排列的波纹状侧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萍  张训蒲  杨秀平  周竹君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部味蕾的超微结构。鳜鱼的味蕾主要由暗细胞、明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每个明细胞被暗细胞所环绕,而整个味蕾与周围的表皮细胞有明显的区别。暗细胞、明细胞约占味蕾的4/5。暗细胞多为不规则形状,且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明细胞的形状则较规则,核多为卵圆形,细胞质中分布着内质网及细长形的线粒体;基底细胞位于味蕾的基部,细胞核大。在暗细胞和明细胞的顶端(游离面)有绒毛状的突起,而在基底面则与大量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素芬  姜永华  陈昌生  
利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中国龙虾发育早期(Ⅰ~Ⅳ期)叶状幼体的肝胰腺的形态学、组织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肝胰腺左右对称各分成3叶,每叶由许多分支的肝胰腺管组成。根据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腺管上皮细胞可分为泡状细胞(B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胚性细胞(E细胞)四种类型。各类细胞的游离面具微绒毛。B细胞有明显胞饮现象,内含一个大消化泡和许多液泡,起吸收和细胞内消化作用。R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较丰富,含少量脂滴,具吸收与储存养分的功能。F细胞具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和酶原颗粒,行细胞外消化作用。E细胞胞器不发达,是细胞分化的起点。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各类细胞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怀如  
南方鲇 (Silurusmeridionalis)具有独立而发达的胰腺 ,为致密型。光镜观察可见 ,胰腺外被覆明显的被膜 ,厚度 5~ 2 2 μm ,发达的结缔组织纤维伸入胰腺内部 ,将腺体分隔成明显的小叶 ;胰腺组织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其外分泌部是 1种管泡状腺 ,包括胰腺泡和排泄管 ;其内分泌部即胰岛 ,细胞中有甲细胞、乙细胞和丁细胞 ,核径分别为 4 .2、5 .0和 5 .3μm ,胞质颗粒分别呈红色、桔黄色和淡蓝色。超微结构观察到 ,胰腺细胞呈锥形 ,细胞中具有大而明显的核仁 ,分布着异常发达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 ,有丰富的酶原颗粒 ,胰腺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间界限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前瑞  
为探讨红木叶色变化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对不同叶色时期红木及木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木相比,红木叶绿体体积减小,数量有所增多,基粒片层垛叠疏松.不同叶色时期,红木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转绿期间,叶绿体数量减少,体积有所增大,比基粒片层数相应减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高峰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了日本沼虾中肠腺细胞的类型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中肠腺上皮细胞大多呈柱状,顶端具微绒毛,依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R细胞、F细胞、B细胞和E细胞4种类型。R细胞具有吸收、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细胞内含有脂滴、糖原和吞噬泡,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数量少;F细胞内蛋白酶原合成活动旺盛,粗面内质网极为发达,在数量上比R细胞多,几乎充满整个细胞;B细胞微绒毛较短,以胞饮方式吸收营养,在细胞中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液泡和消化泡,进行胞内消化,也可以全泌方式释放消化酶进行胞外消化;E细胞体积小,呈多边形,核质比大,为未分化的胚胎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亚  王春琳  詹萍萍  宋微微  母昌考  邵楚  刘帅  
分析了长蛸墨囊组织学及墨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墨囊由墨囊体、导管和墨腺3部分组成,墨囊壁和导管壁分为外膜、肌肉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墨囊壁与肝脏外膜紧密相连,墨囊导管开口于直肠末端近肛门处;墨腺集中在墨囊底部靠近肝脏的一侧,由粘膜上皮细胞向囊腔内增生形成,呈索状,腺体中部含丰富的结缔组织;墨腺细胞分为具有无分泌功能的A型细胞和有分泌功能的B型细胞,微绒毛分布于B型细胞的顶端;墨汁颗粒在墨腺细胞囊泡中形成,并以胞吐或细胞破碎的形式将墨汁颗粒排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萤  夏德全  
以酶切MitochondrialDNA(mtDNA)技术检测了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的mtDNA。测得两种鱼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16.83kb。在使用的6种酶中,只有PvuⅡ在所检测的15尾尼罗非鲫mtDNA上产生了多态片段,3尾鱼的mtDNA产生了4个片段,12尾鱼的mtDNA产生3个片段。而6种酶在所有15尾奥利亚非鲫中均未检到多态片段。比较两种鱼的mtDNA酶切片段,仅PvuⅡ的酶切结果有所不同,尼罗非鲫mtDNA上有3个或4个PvuⅡ位点,但奥利亚非鲫mtDNA上有5个位点,因此,PvuⅡ的酶切位点可作为鉴别它们的分子遗传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科明  张永军  吴孔明  郭予元  
【目的】明确中红侧沟茧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分布、形态及内部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中红侧沟茧蜂触角进行观察。【结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中红侧沟茧蜂触角由柄节、梗节和16节鞭节组成;雌蜂、雄蜂触角上均存在以下6种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板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和腔锥感器;雌蜂、雄蜂间各种感器的长度、分布和数量没有明显差别。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毛形感器和腔锥感器角质层壁厚,壁上有孔,内腔有神经树突;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Ⅰ角质层壁厚,壁上无孔,内腔有神经树突;板形感器角质层壁薄,壁上有孔,内腔有神经树突;锥形感器Ⅱ角质层壁厚,壁上无孔,内腔无神经树突。【结论】明确了中红侧沟茧蜂触角感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