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
- 2023(13)
- 2022(9)
- 2021(5)
- 2020(6)
- 2019(26)
- 2018(31)
- 2017(47)
- 2016(38)
- 2015(38)
- 2014(33)
- 2013(39)
- 2012(34)
- 2011(32)
- 2010(50)
- 2009(25)
- 2008(42)
- 2007(23)
- 2006(21)
- 2005(11)
- 学科
- 学(136)
- 水产(123)
- 动物(110)
- 动物学(106)
- 济(57)
- 经济(57)
- 鱼(54)
- 方法(40)
- 数学(39)
- 数学方法(39)
- 财(34)
- 收入(33)
- 及其(30)
- 业(29)
- 国民(27)
- 吴(26)
- 吴郭鱼(26)
- 国民收入(26)
- 治(26)
- 罗非鱼(26)
- 郭(26)
- 防(26)
- 防治(26)
- 富(25)
- 财富(25)
- 各种(23)
- 害(23)
- 敌(22)
- 敌害(22)
- 病害(22)
- 机构
- 大学(452)
- 学院(388)
- 研究(252)
- 科学(214)
- 水产(201)
- 农(196)
- 中国(180)
- 农业(178)
- 室(177)
- 实验(174)
- 实验室(173)
- 重点(172)
- 部(148)
- 院(141)
- 所(139)
- 业(138)
- 研究所(138)
- 研究院(136)
- 科学研究(122)
- 中心(116)
- 产科(113)
- 上海(111)
- 资源(111)
- 洋(105)
- 海洋(102)
- 江(101)
- 农业部(95)
- 海洋大学(91)
- 研究中心(91)
- 济(88)
共检索到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芬娜 董忠典 李同明 傅咏 王慧
为进一步了解鱼类MHC ⅡA基因的特点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采用同源克隆、RACE-PCR、巢式PCR等技术,从健康的尼罗罗非鱼体获得1 205 bp的MHC ⅡA基因cDNA全序列(Orni-DBA-0101,Genebank登录号:JF719813)及1 388 bp的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尼罗罗非鱼MHC ⅡA基因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720 bp,编码239个氨基酸。从4尾尼罗罗非鱼中共得到8条不同的cDNA序列,分别编码不同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后发现,序列间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且主要集中在α-1区,多态性位点数远远高于半滑舌鳎MHC Ⅱ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黎建平 高风英 卢迈新 曹建萌 朱华平 可小丽 刘志刚
通过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获得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MHC Ⅰα全长c DNA,分析其多态性和组织表达特征。获得的尼罗罗非鱼MHC Ⅰαc DNA全长为1 533 bp,其ORF为1 053 bp。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包含信号肽、MHC结构域、IGc1结构域和跨膜区,并存在丰富的磷酸化位点。与其他硬骨鱼类和哺乳类的相似性在26.86%~74.0%。从6尾鱼中共分离得到6条不同的MHC Ⅰαc DNA序列,其序列中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说明MHC Ⅰαc DNA存在丰富的多态性。q PCR检测表明,MHC Ⅰα基因在脾和心中表达量较高,中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玉红 尹晓雪 丁明媚 付胜利 陈萌 郭政 叶剑敏
为了了解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细胞转录因子Xbp1-S(On Xbp1-S)的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应激和在B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应用RACE克隆技术获得的On Xbp1-S基因全长1380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RF为1155 bp,5?端非编码区(5?UTR)长127 bp,3?端非编码区(3'UTR)长98 bp。On Xbp1-S序列分析推测该基因编码38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1.32 k Da,理论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欣欣 曹建萌 卢迈新 陈琼 陈昆平
为了探究补体C9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免疫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尼罗罗非鱼补体C9基因(OnC9)。结果显示:OnC9的cDNA序列全长2 502 bp,包含1 76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8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OnC9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补体C9氨基酸相似性最高,达73.0%,与其他鱼类补体C9的相似性介于49.3%71.4%之间。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OnC9基因在所检测的各个组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静 于林田 周林燕 张小萍 王德寿
为探讨低等脊椎动物Foxp1与免疫细胞活化及机体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首次分离克隆了尼罗罗非鱼Foxp1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通过Real-time pCR对其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具有2种不同基因编码的Foxp1分子,分别命名为oNFoxp1a与oNFoxp1b;oNFoxp1a为1710 bp,由15个外显子编码569个氨基酸,oNFoxp1b为2040 bp,由16个外显子编码679个氨基酸;oNFoxp1a/b均含有Foxp亚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即锌指结构、亮氨酸拉链样结构和叉状螺旋结构;与oNFoxp1a相比,oNFoxp1b与高等脊椎动物Foxp1具有更近的...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Foxp1 雌激素 淋巴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海琛 许保可 阿琳林 马清花 高强 田文根 俞录贤 梁健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机体中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因子,在免疫功能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青海湖裸鲤中该基因可能发挥的作用,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青海湖裸鲤MHCⅡα/β基因和伴侣基因Ii全长cDNA序列以及花斑裸鲤MHCⅡα/β和Ii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鱼中该基因的序列特性基本一致。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两种鱼的MHCⅡ与鲤科鱼类在进化地位上更接近,聚为一支。两种鱼中MHCⅡα/β氨基酸序列均包括信号肽、两个功能区、跨膜区和胞质区,且均在跨膜区发现一个不同物种中的保守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MHCⅡ主要在肾脏、脑、鳃、肝脏、臀皮中表达较高,而花斑裸鲤主要在脑、肌肉、眼、鳃中高表达。对比正常状态和感染水霉后青海湖裸鲤鳃、肾脏、肝脏、肠组织中MHCⅡ 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MHCⅡ 3个基因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α, β基因在鳃、肝脏、肠组织中均显著上调。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不同盐碱胁迫处理后,检测到鳃、肾脏组织中MHCⅡ 基因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对两种鱼中MHCⅡα, β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分别获得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MHCⅡα 8种、12种等位基因型,编码23、24种氨基酸序列,且这种序列多态性主要集中在α1功能区;MHCⅡβ 分别获得12、14种等位基因型,编码22、23种氨基酸序列。青海湖裸鲤MHCⅡα/β 的多态性均低于花斑裸鲤,暗示其与青海湖裸鲤的盐碱耐受过程联系不紧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多样性在两个物种中均较高,其单倍型多样性接近1,且核苷酸多样性之间的差异较小。花斑裸鲤MHCⅡ 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略高于青海湖裸鲤,反映了青海湖裸鲤种群稳定性略低于花斑裸鲤。研究表明,MHCⅡ 分子不仅在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的免疫防御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能参与了青海湖裸鲤的盐碱耐受过程,而基因多态性与盐碱耐受的关联度不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晓冰 刘至治 李强 张璐菲 张俊彬
为探究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Mhc Ⅱβ基因的结构和特性,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等技术,在获得cDNa全序列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含子序列、基因多态性和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钱鱼Mhc IⅡβ基因cDNa序列全长1172 bp,其中5′utr长34 bp,3′utr长388 bp,开放阅读框(orF)长750 bp,编码249个氨基酸,包含信号肽、β1结构域、β2结构域、连接肽(cp)、跨膜区(tM)和胞质区(cYt);Mhc Ⅱβ基因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其中内含子3将β2结构域分开。从43尾金钱鱼的209个有效克隆中,获得209条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可归为48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兰 高阿龙 陈建林 雷阳 吴丽婷 叶剑敏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在鱼类抵御病原菌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及在机体炎症中的分子机制,实验利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尼罗罗非鱼IL-21基因(OnIL-21)及其受体IL-21R基因(OnIL-21R),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其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OnIL-21及其受体OnIL-21R的开放阅读框为420 bp和1 548 bp,分别编码139和515个氨基酸。经氨基酸序列预测分析,OnIL-21为分泌型蛋白,具有多个保守的磷酸化位点和一个Ig-like结构域;而OnIL-21R是跨膜蛋白,具有典型的γ-c链,氨基酸序列都具有多个保守的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位点。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IL-21与其受体IL-21R的氨基酸序列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尼罗罗非鱼IL-21和IL-21R的氨基酸序列均与斑马拟丽鱼IL-21和IL-21R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差异性表达分析发现,OnIL-21及OnIL-21R在健康罗非鱼的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具有明显的组织差异性。OnIL-21在皮肤和心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肌肉中较低;而OnIL-21R在鳃和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最低。无乳链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体内感染和体外刺激白细胞后,头肾和脾脏中OnIL-21和OnIL-21R表达量均呈现显著上调,并在72 h内维持较高水平的表达,说明OnIL-21和OnIL-21R可能参与尼罗罗非鱼病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此外,重组蛋白(r)OnIL-21刺激脾脏白细胞后,OnIL-21R和炎症相关因子基因(IL-1β、TNF-α、IFN-γ、IL-6和IL-10)的表达均发生显著上调,表明OnIL-21可调控其受体基因OnIL-21R的表达及参与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上述研究结果阐述了尼罗罗非鱼IL-21与其受体IL-21R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初步阐明了二者参与了机体病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为进一步探究IL-21通过其受体IL-21R调控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和信号通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庆辉 李思发 范武江 王兵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生长快、耐盐性弱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耐盐性强、生长慢的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以及生长与耐盐均较优的杂交子代(O.niloticus♀×S.melanotheron♂)的催乳素PRLI基因cDNA序列片段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以探讨罗非鱼耐盐性的分子机制,分析和筛选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主要结果:(1)序列克隆及ClustalX1.83分析表明克隆所得cDNA序列长度为339bp,编码112个氨基酸。(2)3种罗非鱼PRLI的cD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7.94%~9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丽娜 高谦 王伟 孙兆盛 罗璋 刘其根
为进一步了解花鲈适应性免疫机制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免疫球蛋白M重链(IgMH)和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MHCII)β基因的全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它们在花鲈各组织中组织分布情况以及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后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构建了IgMH-pET21d、IgMCH_(1-2)-pET21d和MHCⅡ β-pET21d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进行重组蛋白表达,并通过分子筛层析技术纯化花鲈IgMH、IgMCH_(1-2)和MHCⅡ β重组蛋白,进而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花鲈IgMH和MHCII β的cDNA全长分别为1 977 bp和1 242 bp;它们在鳃、脾脏和头肾等免疫相关组织中mRNA水平的表达量较高;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花鲈导致鳃、脾脏和头肾中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表明IgMH和MHCII β均参与了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反应;此外,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能与花鲈全血清发生强烈反应,与鳜全血清弱反应,与大口黑鲈和草鱼的不发生反应,推测其反应强度反映了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首次克隆了花鲈的IgMH和MHCⅡ β基因全长,表达了IgMH和MHCⅡ β原核重组蛋白,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揭示了IgMH和MHCⅡ β基因参与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为深入研究花鲈的免疫调控机制和疾病防控策略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建明 肖调义 张学文 陈韬 章怀云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方法,获得1007bp草鱼MHCⅡα基因全长cDNA片段,序列包括717bp的开放阅读框、34bp的5′端非编码区以及256bp的3′端非编码区.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草鱼MHCⅡα与鲤鱼MHCⅡα相似性最高,为79%,与斑马鱼的相似性为75%,与人的相似性最低,为34%.RT-PCR组织表达分析,MHCⅡα基因在正常草鱼组织中除了肌肉中没有扩增出MHCⅡα基因转录本外,在所检测的其他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脾脏、头肾有较强的表达,血液有中等程度的表达,肝脏、眼与肌肉相对表达较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宏俊 王娟 高祥刚 苏浩 刑坤 傅立元 赫崇波
通过表达序列标签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分离和克隆了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B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144bp,5'UTR(untranslated region)为7bp,3'UTR为450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87bp,可编码228个氨基酸,包含信号肽、抗原结合域(β1)、IGC区(β2)、跨膜区和胞质区5个结构域。同源分析表明,圆斑星鲽MHCIIB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硬骨鱼具有49%~79%的同源性,与鼠、人、红原鸡和护士鲨的相似性较低,分别为34%、33%、31%和30%。圆斑星鲽M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天睿 刘至治 刘俊 赵雪锦 王成辉
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分析,从7尾玻璃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wananensis)的70个有效克隆中,获得长度为624 bp的MHC IIα/β不同编码序列25/31个,分属于7/10个不同等位基因,揭示玻璃红鲤MHC II类基因的多态性仍较丰富。其中Cyca-DXA17*01和Cyca-DAB1*1201、Cyca-DAB1*1301、Cyca-DAB3*1901、Cyca-DAB3*2001、Cyca-DAB3*2101、Cyca-DAB3*2201为新发现的7个基因。分析表明,α1/β1结构域的核苷酸/氨基酸变异位点数明显高于α2/β2结构域;α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永巨 曹谨玲 陈剑杰 龚竹林 甘西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Closed population continuing selection and breeding method)对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进行提纯选育,并利用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亲本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子一代(简称"美奥"罗非鱼),再对子一代开展网箱养殖对比实验,以养殖实验的结果来评价选育尼罗罗非鱼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雌性后备亲本留种率P2世代分别比第P0、P1世代提高了103.16%和35.92%,P1世代比P0世代提高了49.4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兵 范武江 李思发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以"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为材料,研究NKCC1a基因表达的盐度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NKCC1a基因mRNA表达量存在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在低于25盐度环境中,NKCC1a mRNA在鳃、肝、肾及肠中均有表达;当盐度从0提高到48时,表达量在鳃中与盐度变化呈高度正相关(R>0.9,P<0.01),在肠和肾中与盐度变化呈负相关(R≈0.7,P<0.05),但在肝中则不受盐度变化的影响。(2)当盐度提高到64,NKCC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