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8)
- 2023(3042)
- 2022(2464)
- 2021(2275)
- 2020(1736)
- 2019(3616)
- 2018(3324)
- 2017(6279)
- 2016(3497)
- 2015(3783)
- 2014(3815)
- 2013(3598)
- 2012(3336)
- 2011(3148)
- 2010(3075)
- 2009(2657)
- 2008(2584)
- 2007(2254)
- 2006(1987)
- 2005(1882)
- 学科
- 济(18818)
- 经济(18806)
- 地方(9688)
- 地方经济(6548)
- 管理(6451)
- 方法(4748)
- 业(4691)
- 学(4641)
- 农(4444)
- 中国(4435)
- 数学(4302)
- 数学方法(4273)
- 环境(3425)
- 农业(3279)
- 业经(3177)
- 教育(3041)
- 企(2835)
- 企业(2835)
- 政治(2643)
- 和(2598)
- 域(2481)
- 区域(2475)
- 发(2410)
- 资源(2285)
- 融(2184)
- 金融(2183)
- 经济学(2031)
- 财(2010)
- 思想(1915)
- 理论(1888)
- 机构
- 学院(49519)
- 大学(48215)
- 研究(20047)
- 济(18470)
- 经济(18025)
- 管理(15283)
- 科学(14167)
- 中国(14080)
- 理学(13196)
- 理学院(12937)
- 管理学(12621)
- 管理学院(12530)
- 所(10488)
- 京(10021)
- 研究所(9864)
- 范(9001)
- 师范(8924)
- 中心(8746)
- 农(8247)
- 院(7621)
- 财(7445)
- 江(7315)
- 河(7257)
- 师范大学(7231)
- 业大(7096)
- 科学院(6718)
- 农业(6534)
- 州(6472)
- 省(6363)
- 北京(6271)
- 基金
- 项目(37148)
- 科学(29760)
- 研究(27129)
- 基金(26033)
- 家(23367)
- 国家(23194)
- 科学基金(19385)
- 社会(17658)
- 社会科(16643)
- 社会科学(16640)
- 省(15922)
- 基金项目(14008)
- 划(13339)
- 自然(11980)
- 教育(11894)
- 自然科(11644)
- 自然科学(11642)
- 自然科学基金(11375)
- 编号(10993)
- 发(9791)
- 资助(9488)
- 重点(9251)
- 成果(8687)
- 课题(8284)
- 发展(7973)
- 展(7864)
- 部(7596)
- 创(7403)
- 计划(7359)
- 国家社会(7225)
共检索到71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璡
在跨境水资源的分配中,同一流域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主要决定因素。埃及作为尼罗河流域最有权力的国家,长期以来主导着尼罗河流域的水政治,维持着符合其利益的尼罗河水资源分配机制。但20世纪末以来,随着尼罗河上游国家权力的上升,这一机制受到了挑战。上游国家开始实施自己的水资源开发计划,尼罗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格局发生了变化,上游与下游国家之间在水资源问题上的分歧不断凸显。下游国家坚持其对尼罗河水的既有权利不容谈判,而上游国家则主张所有流域国家都有平等的使用权,这使得覆盖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全面法律机制难以建立。在多边合作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流域国家倾向于采取单边行动来开发境内水资源。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和单边水资源开发计划使尼罗河流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文俊 杨建基 黄河清
尼罗河是非洲跨越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流域涉及10个国家。尼罗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压力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区政治局势的逐渐缓和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上、下游国家在尼罗河水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和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下,尼罗河流域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流域管理合作的步伐,成立了尼罗河流域合作倡议组织,开展了流域对话及有关联合行动,并协商签署尼罗河流域合作框架协定。本文对尼罗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历史水分配、当前开发利用与利益冲突、流域管理合作的倡导及发展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讨论总结了有关经验和结论:①地区政治环境的改善对推动流域管理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永忠 向友珍 邓建 温晓霞 李志军 廖允成 杨改河
本研究在中非合作交流项目的支持下,深入地对尼罗河三角洲及上埃及尼罗河流域农业实地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尼罗河流域农作制仍然采用传统的粮牧轮作、间作、节水型农作等模式,通过粮牧轮作和有机肥大量施用同样能够有效保证作物的高产,同时也调查分析了尼罗河三角洲下沉、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埃及农业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埃及 尼罗河三角洲 农作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千百年来,它用河水养育了流域的居民。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态的破坏,尼罗河的水资源出现了危机。为获取有限的水资源,人们开始争斗甚至真枪实弹地相互残杀,流域内有四个国家被列入世界最贫穷的十个国家名单之中。在危机中,流域各国意识到争斗只会造成贫困,只有通过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才能从合理利用尼罗河资源中共同受益。本文记录了造成尼罗河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和背景,展示了人们发起“尼罗河流域倡议行动”以最终实现保护环境、消除贫困、实现和平的各种设想和愿望。珍贵的水不能被看做是理所当然拥有的东西,尤其在这里,在尼罗河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星
一、尼罗河与阿斯旺大坝概况尼罗河流经非洲东北部,长6600km,是非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一长河。它呈南北走向,由南向北穿行于东非高原和北非台地状高原的东部。尼罗河上游有两个源地,一为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非洲的多雨区域,汇集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阿伯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丽妮 林沛榕 吴凤燕 马丽梅
隽水河流域地处鄂东南地区,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是洪涝灾害频发和多发的地区。为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过程的影响,基于SWAT模型,采用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法,分别计算了林地、居住用地、草地、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场次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SWAT模型在隽水河流域洪水过程模拟中适用性好,通城(二)水文站验证的结果为洪峰合格率达83.33%,确定性系数E_(NS)大于0.80,决定性系数R~2大于0.9。(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用地和耕地对洪峰和洪量均有增加作用,其中,居住用地增加更为显著;林地和草地对洪峰和洪量均有削减作用,其中,草地削减更为显著。(3)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中小洪水过程影响的幅度更为显著,而对较大洪水过程影响的幅度却相对较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芳 粟晓玲 王素芬
【目的】对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用水公平性进行研究,为了解当地用水现状进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借鉴收入公平性评价指标基尼系数的基本概念,构建内陆河流域用水公平性的评价方法,即通过影响用水量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降水量等主要指标,计算单项指标与用水量的基尼系数,并计算综合基尼系数,进而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对其用水公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方法,对石羊河流域用水公平性的评价表明,石羊河流域在现状超采地下水的情况下,代内用水较为公平,但代际用水并不公平。【结论】可以利用基尼系数客观地评价区域间社会经济用水的公平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志峰,李春晖
黄河兰州以上区域水资源量占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半以上,研究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区域降水时空结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兰州以上19个降水站点1959~1998年系列数据,采用EOF技术分析了黄河上游降水的时空结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区域降水存在四种典型降水类型,即“全部一致型”、“南北型”、“东西型”和“相间复杂型”。但第一特征向量为主导,其时间变化系数与年降水量基本一致,说明黄河流域兰州以上降水主要受青藏高原大尺度气候影响,具有降水偏多(少)一致性特征。从时间尺度上降水有减少的趋势;并伴随3、6、和11年的周期变化,而且在1986和1991年发生突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祥晓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作为中国古代城镇选址的重要原则,影响了后世城水空间关系的格局。不同的城水空间类型,导致河流对城镇的差别影响,因之决定了地方社会迥异的措施因应,从而形成地域之间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综合而言,明清卫河流域的城水空间关系可分为近河型与远河型,以近河型为主。前者包含河流绕城、城镇临河及跨河等不同形式。因城镇地近河流,常受洪水泛滥冲啮之患,因而形塑了沿河地方以防水固城为主的景观适应。后者则因远离河流,常有城镇用水之困、文脉断绝之危,是以通过开渠引水绕城等形式,竭力缩短城水的空间距离,既为解决生活实际,更为营造城镇风水,以求当地科甲蝉联,人文蔚起。明清城水空间的差异与地方的因应措施,表明卫河流域州县城镇重防御与重文脉观念的演变,反映了沿河城镇独特地域景观的塑造与城水空间差异之间的密切关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少明 黄强 杨立彬
针对渭河流域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了渭河流域水系统危机及诱发和传播的过程,探讨了渭河流域水系统危机的关键诱发因子,并研究了诸诱发因子的相互作用,筛选了渭河流域水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渭河水安全指标体系及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欧氏距离的安全多目标评价方法。在对各单项目标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渭河流域水系统的安全诊断,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系统极不安全,水资源短缺是导致渭河流域水系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安全诊断结果提出了一套提高渭河水安全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万明 谭周令
通过对玛纳斯流域水权交易的分析,并借鉴交易的外部性理论,对玛纳斯流域水权交易的正负外部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水权交易中外部性的存在性,并在结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玛纳斯流域 水权 交易 外部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真理
通过对赤水河流域的资源环境综合考察,提出赤水河流域在资源环境方面的价值归结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和英雄河四大特点,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从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角度和视野,建议在长江流域选择1~2条自然生态支流,在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的同时,给长江留下1~2条不修大坝的自然生态河流。分析认为,赤水河具备了作为自然生态河流的条件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具有流域性和综合性为特点的“赤水河流域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赤水河两岸的陆生植物、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多个层面和角度阐明了建立流域性和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当前赤水河流域开发和保护面临的主要...
关键词:
赤水河 流域 资源与环境 保护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祥晓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作为中国古代城镇选址的重要原则,影响了后世城水空间关系的格局。不同的城水空间类型,导致河流对城镇的差别影响,因之决定了地方社会迥异的措施因应,从而形成地域之间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综合而言,明清卫河流域的城水空间关系可分为近河型与远河型,以近河型为主。前者包含河流绕城、城镇临河及跨河等不同形式。因城镇地近河流,常受洪水泛滥冲啮之患,因而形塑了沿河地方以防水固城为主的景观适应。后者则因远离河流,常有城镇用水之困、文脉断绝之危,是以通过开渠引水绕城等形式,竭力缩短城水的空间距离,既为解决生活实际,更为营造城镇风水,以求当地科甲蝉联,人文蔚起。明清城水空间的差异与地方的因应措施,表明卫河流域州县城镇重防御与重文脉观念的演变,反映了沿河城镇独特地域景观的塑造与城水空间差异之间的密切关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远平 朱诚 马春梅 张广胜
淠河流域降水时空变率大,深入分析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特征和变化,对于全面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治洪旱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淠河流域12个气象站1958~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年、季不同级别降水量(频次)的变化特点,以及主汛期(5~9月)连续3d最大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淠河流域小雨量(频次)四季分布比较均匀,级别越高,降水频次越少,分布越集中,夏季暴雨多发。淠河流域年总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总降水频次则显著减少。夏季各级别降水量(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暴雨增加最显著,冬季总降水频次无明显趋势变化,小雨、中雨量增加显著,春、秋季总降水频次和小雨频次的减少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