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7)
- 2023(15305)
- 2022(12936)
- 2021(12169)
- 2020(9929)
- 2019(22644)
- 2018(22437)
- 2017(42585)
- 2016(23258)
- 2015(25687)
- 2014(25146)
- 2013(24277)
- 2012(22186)
- 2011(20188)
- 2010(20310)
- 2009(19219)
- 2008(18744)
- 2007(16447)
- 2006(15113)
- 2005(13485)
- 学科
- 济(88219)
- 经济(88104)
- 业(68446)
- 管理(64210)
- 农(51739)
- 企(46570)
- 企业(46570)
- 农业(34384)
- 方法(26340)
- 业经(26240)
- 中国(25125)
- 制(25048)
- 财(24821)
- 地方(23681)
- 数学(22465)
- 数学方法(22112)
- 体(17815)
- 学(17052)
- 贸(16720)
- 贸易(16708)
- 易(16225)
- 策(16072)
- 银(15453)
- 银行(15438)
- 行(14829)
- 发(14775)
- 融(14396)
- 金融(14391)
- 环境(14323)
- 体制(13689)
- 机构
- 学院(313038)
- 大学(304348)
- 济(128120)
- 经济(125300)
- 管理(117753)
- 研究(108888)
- 理学(100070)
- 理学院(98894)
- 管理学(97276)
- 管理学院(96648)
- 中国(85854)
- 农(65480)
- 科学(64380)
- 京(64308)
- 财(63144)
- 江(54700)
- 所(53949)
- 中心(51779)
- 农业(49713)
- 业大(48630)
- 研究所(48171)
- 财经(47322)
- 范(43148)
- 师范(42798)
- 经(42701)
- 州(41682)
- 院(39787)
- 北京(39156)
- 省(37829)
- 经济学(37401)
- 基金
- 项目(206276)
- 科学(163045)
- 研究(158570)
- 基金(147086)
- 家(126861)
- 国家(125655)
- 科学基金(107970)
- 社会(100755)
- 社会科(94968)
- 社会科学(94950)
- 省(83496)
- 基金项目(77826)
- 教育(71739)
- 划(68380)
- 编号(67154)
- 自然(67006)
- 自然科(65274)
- 自然科学(65256)
- 自然科学基金(64028)
- 资助(57657)
- 成果(55009)
- 课题(47104)
- 发(46661)
- 重点(46625)
- 部(45642)
- 制(44152)
- 创(43284)
- 性(41199)
- 国家社会(40930)
- 创新(40372)
共检索到493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畅畅 边防
在中央的政策试验强激励和地域特定的尺度政治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机制尚不明确。2015年,江苏常州武进区承担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任务。中央的政策目标沿行政梯度“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解读及实施“空间”,自利的、发展导向的武进政府可以“选择性”地执行。另一方面,武进与常州的市县竞争和其不完全的政府权力阻碍了政策创新。武进通过“跨越尺度”,“自下而上”地反馈诉求,积极与乡镇、村集体等建立联盟,实现尺度修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强 周丽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宅基地管理利用中出现了闲置浪费、隐形流转和超标占用等土地资源低效配置问题,其核心在于宅基地管理制度未能适应宅基地功能分化的趋势。因此,创新宅基地管理制度成为宅基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功能变迁视角,通过对宅基地管理制度和功能变迁的历史回顾,明确了宅基地退出机制不畅与社会保障功能长期不变、宅基地分配制度与居住保障功能弱化及宅基地使用制度与经济财产功能强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结合江苏武进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宅基地管理利用的基层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宅基地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的社会稳定功能、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顺应宅基地功能变迁趋势,强调宅基地管理应由原来重福利性保障转向多元复合利用,并提出了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虹 叶琳
2016年9月,国土资源部部署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承担起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工作任务。为此,武进区坚持"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向,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实现路径,取得了成效。试点实践成效武进区按照三项改革试点的新要求,确定了农民集体为入市主体,并"鼓励农民集体以合理方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璐璐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农用地的保护和高效利用问题,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问题。前者关系我国粮食产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民收入。后者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及农民利益,不仅涉及经济发展,更关系社会稳定。一、创新农用土地产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其核心是产权的创新。产权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大威 何泽新 柏青 朱方林 樊晶慧
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分析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粮食面积萎缩、种粮收益偏低、种粮地块不稳、涉粮补贴不足等问题,总结了武进区探索粮食稳产保供生态补偿机制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村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补偿 经济发达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储程 李广斌
按尺度重组理论,任何空间及其变迁都嵌入于多尺度空间的交织变化之中。城郊型乡村空间作为乡村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交界地带,其空间变迁最为激烈。文章以常州市典型的城郊型乡村——窑港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重构的历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快速大规模城镇化过程中,城郊型乡村空间重构是刚性尺度重组和柔性尺度重组共同作用的结果,刚性尺度重组引起乡村空间的局部重构,而以权力关系、权力与资本关系为核心的柔性尺度重组在城郊型乡村空间变迁中作用更为突出,推动了乡村空间的全面重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靖瑶 吴克宁 李晨曦
河北省定州市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33个试点地区之一,从2015年开始,重点对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作了大胆探索,为进一步坚持深化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试点实践与初步成效确定公益范围与征地目录,缩小征地范围。定州市以此次试点改革为契机,在缩小征地范围方面,提出了公益性用地的界定原则、方法和范围。基于试点工作要求,制定了《公共利益用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敏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在改革的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温江万春镇云湖天乡项目区等四个区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点,总结经验、分析可能出现的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有无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探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连续推进的办法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崔莉 刘新卫
考察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后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曲折波动中向前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成为其中的重要诱因或触动因素,而城镇化发展也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不断调整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①1949-1957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的推动下平稳起步;②1958-1978年间,中国城镇化发展在人民公社运动期间的农村土地制度调整中陷入迷途;③1979-2001年间,中国城镇化进程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巩固而得到恢复和加快发展。2002年以后,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城乡统筹的新阶段,面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日益凸显的弊端,为了进一...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改革 城镇化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涛 张怡梅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出现的主要问题中国自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反映了中央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思想,巩固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之为“新土地革命”。但在土地承包法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隐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剑波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也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和核心制度安排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此必须进一步把握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准确认识改革的目标和推进方式,明确改革要守住的底线,深入研究和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于法有据、试点先行、统一部署的原则慎重稳妥推进改革。关于征地制度问题从土地利用角度看,存在耕地保护难度越来越大、人口流动引发农地经营制度的调整、"一户一宅"的宅基地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以耕地保护和集约用地为目标,以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收,土地有偿使用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体系。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快征地制度等农村土地系列制度改革,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合理流动和布局优化,着力破解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和统筹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激励 农地产权 使用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