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0)
2023(5973)
2022(4989)
2021(4693)
2020(4044)
2019(9269)
2018(9027)
2017(16478)
2016(9368)
2015(10410)
2014(10769)
2013(10267)
2012(9726)
2011(8567)
2010(8811)
2009(8015)
2008(8382)
2007(7620)
2006(6592)
2005(6316)
作者
(25187)
(20552)
(20457)
(19717)
(13355)
(9991)
(9699)
(7975)
(7899)
(7758)
(7023)
(7007)
(6639)
(6535)
(6511)
(6401)
(6203)
(6027)
(5996)
(5802)
(5061)
(4998)
(4878)
(4878)
(4651)
(4642)
(4613)
(4608)
(4030)
(4019)
学科
(32679)
经济(32634)
(29203)
管理(27803)
(22339)
企业(22339)
(15417)
方法(14954)
数学(13023)
数学方法(12874)
(12460)
贸易(12455)
(12318)
中国(12056)
(10869)
(10867)
保险(10776)
(10106)
(10049)
财务(10037)
财务管理(10000)
(9790)
企业财务(9454)
(9261)
银行(9255)
(8685)
(7812)
出口(7806)
出口贸易(7806)
(7491)
机构
学院(125800)
大学(124815)
(51136)
经济(49853)
管理(44938)
研究(38502)
理学(36657)
中国(36404)
理学院(36271)
管理学(35597)
管理学院(35370)
(30688)
(26451)
财经(23050)
科学(20952)
(20892)
(20859)
中心(19562)
(18740)
财经大学(17188)
经济学(17022)
北京(17003)
(16929)
(16726)
研究所(16166)
(15743)
师范(15576)
经济学院(15546)
业大(14899)
(13895)
基金
项目(74355)
科学(58002)
研究(57889)
基金(53625)
(45095)
国家(44650)
科学基金(38660)
社会(36444)
社会科(34334)
社会科学(34327)
(28397)
教育(27889)
基金项目(27407)
编号(24719)
自然(23753)
(23543)
资助(23433)
自然科(23225)
自然科学(23222)
自然科学基金(22805)
成果(21276)
课题(17199)
(17173)
重点(16682)
(16573)
教育部(15382)
(15251)
大学(15238)
项目编号(15036)
国家社会(14982)
期刊
(59261)
经济(59261)
研究(44551)
中国(29026)
(26850)
(20776)
金融(20776)
教育(17097)
管理(16988)
学报(16708)
(15617)
科学(14449)
大学(13558)
学学(12501)
财经(11610)
技术(11259)
农业(9892)
经济研究(9881)
(9821)
(8895)
业经(8757)
财会(8298)
问题(7862)
国际(7410)
会计(7335)
理论(6723)
图书(6508)
(6145)
实践(6051)
(6051)
共检索到207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闻潜  
近几年,产能过剩日益严重,经济运行面临通货紧缩的危险。这颇令人关注。另一方面,在产能过剩的情形下,旨在拉动经济运行的投资扩张仍在继续。按照常理,投资持续扩张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而,经济运行面临投资扩张和产能过剩并存,以及通胀风险和通缩风险交替出现的困扰。那么,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否意味着宏观调控出现了什么纰漏?笔者拟就两大经济风险与宏观调控的走向作初步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昕  
当前我国经济已面临较大的通货紧缩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应对通缩风险的政策建议。主要观点是:经济下行、高杠杆率、资产价格下跌、产能过剩、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颓势等均是形成我国通缩风险的重要成因,应在处理好需求端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的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促进结构性改革尽快显出实效,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国际协调来妥善应对通缩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2008年一季度各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次高达7.1%、8.7%和8.3%。这使得我国面临1997年以来较严峻的通胀压力。因此,要充分认识通胀的复杂性,从多个方面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武江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政府为此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是产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根本因素,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加大了银行运行的整体风险,货币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从而改变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状态,银行经营模式限制了宏观调控作用的充分发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启清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过热迹象及时采取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等;二是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对此可以采取短期的应急性对策和长期的战略性对策。短期政策的核心是“增量调整,存量转换”,而长期政策的核心则是“加强研究,完善制度”。我们注意到宏观调控可能会成为商业银行加强制度建设的一个契机,这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将是一件好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宁晓青  
关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探讨陈乐一,宁晓青一、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决策是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的需要,也是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它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体现。(一)抑制经济超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又掀起了加速发展经济的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寂沫  王冠群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循着美元的老路,其目的是要成为一种真正服务于国际贸易,使所有参与国都能公平获益的新的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风险世界经济面临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逐步进入一个由货币现象主导的时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2008年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一年,2009年,这一变化会更加剧烈,宏观调控中特别需要避免四个误区:第一,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判断仍偏于乐观,认为最严重的外部冲击已经基本上过去了。如果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秀丽  
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化和"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热点行业和领域贷款的风险日益引起各方关注。本文拟通过对银行重点行业和领域贷款风险表现的分析,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对策建议。一、银行重点行业和领域贷款风险表现当前,银行信贷业务重点行业和领域主要集中在:涉地贷款,主要包括政府土地储备机构、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两高一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相应的经济政策选择面临着"控通胀"与"稳增长"的"两难"冲突与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资源和资金大量投入、依靠以国有部门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的情况下,抑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两个相互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京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事实上走了一条高利率、高通货膨胀的互动攀升无根飞起的过热经济之路。1996年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才有利率的两次成功下调,在我国首次实现“软着陆”。低利率、低通胀将是“软着陆”以后的中国经济的长期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从6月20日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上调幅度达到16%到17%。分析人士认为,在面临全球通胀的困境之下,中国政府宣布大幅上调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表明目前国内食品价格回落令短期通胀压力缓解,也表明政府后续调控政策将能有效抑制通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涨幅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对CPI回落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9%,涨幅较上月下降2.2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高增长低通胀”与宏观调控刘扬一、调控目标;高增长低通胀(一)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多种组合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集中表现,纵观改革以来的各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发生的,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特征的DSGE模型,对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政策可信度如何影响这一结构转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效应。本文分析得到:在政策当局做出政策目标调整后,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可信,那么主要经济变量将会在政策调整期内达到目标均衡水平;反之,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不可信,那么市场预期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分歧将使得主要经济变量偏离目标均衡水平,导致政策调整无法实现其既定目标。同时,政策可信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还能降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波动,具有较好的宏观调控效应,从而降低政策实施成本。特别是,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这一稳定效应在中长期内更为明显。本文分析为理解经济结构性转变过程中的政策信用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蕙  
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快速膨胀又大幅调整,不断流出、流入这个市场的资金给宏观调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通过分析Minsky的资本市场通胀理论以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如何宏观调控中国资本市场和防止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