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3)
2023(1830)
2022(1408)
2021(1262)
2020(1042)
2019(2375)
2018(2392)
2017(4785)
2016(2575)
2015(2913)
2014(2822)
2013(2759)
2012(2426)
2011(2074)
2010(2102)
2009(2079)
2008(2060)
2007(1881)
2006(1632)
2005(1548)
作者
(6653)
(5408)
(5339)
(5266)
(3427)
(2501)
(2463)
(2096)
(2086)
(1997)
(1883)
(1770)
(1762)
(1712)
(1671)
(1666)
(1664)
(1586)
(1556)
(1438)
(1351)
(1332)
(1266)
(1260)
(1240)
(1196)
(1128)
(1090)
(1084)
(1071)
学科
(11345)
经济(11331)
(8877)
管理(7476)
(6575)
企业(6575)
方法(5647)
数学(4877)
数学方法(4855)
(4825)
劳动(4808)
中国(4244)
(4077)
(3264)
农业(3039)
(2962)
业经(2469)
(2365)
财务(2362)
财务管理(2359)
动力(2330)
劳动力(2305)
人口(2286)
企业财务(2252)
(2144)
贸易(2142)
农业劳动(2140)
(2103)
理论(2093)
农业人口(2082)
机构
大学(35958)
学院(35559)
(16720)
经济(16495)
管理(13759)
理学(12061)
理学院(11941)
管理学(11778)
管理学院(11694)
研究(11060)
中国(8512)
(8002)
(7299)
财经(6466)
(5908)
经济学(5781)
科学(5687)
(5233)
经济学院(5232)
(5160)
中心(4882)
财经大学(4849)
(4793)
师范(4761)
研究所(4612)
北京(4574)
(4331)
业大(4175)
商学(3973)
师范大学(3923)
基金
项目(22668)
科学(18417)
研究(17472)
基金(17351)
(14592)
国家(14458)
科学基金(12791)
社会(12361)
社会科(11688)
社会科学(11686)
基金项目(8854)
教育(8378)
(8212)
自然(7606)
自然科(7441)
自然科学(7440)
自然科学基金(7311)
资助(7157)
编号(7151)
(6944)
成果(5970)
(5465)
国家社会(5384)
教育部(5031)
人文(5024)
重点(4984)
(4640)
(4610)
课题(4593)
项目编号(4581)
期刊
(17661)
经济(17661)
研究(11191)
中国(9004)
(6746)
管理(5308)
教育(4549)
学报(4352)
科学(4235)
(3774)
大学(3631)
财经(3551)
学学(3365)
经济研究(3269)
(3137)
金融(3137)
(3049)
业经(2955)
技术(2728)
农业(2397)
问题(2376)
理论(1992)
(1942)
(1942)
劳动(1942)
商业(1874)
统计(1818)
(1793)
实践(1759)
(1759)
共检索到54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伯海  
企业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来自其他企业的活劳动,而且是本期的活劳动,这说明社会活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讲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是完完全全的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既然是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一切商品和劳务都是人们的劳动成果。所以按资分配虽重要,但资本决不能制造产品,创造价值,所以“分取”的数量有一个界限,超过界限就称为剥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伯海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其著名诗篇《蜀道难》中有句名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难攻易守,即使一人守关,万人也别想攻进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但要深化认识,就会碰到“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关卡。然而,这个关卡是人为的,它导源于长期存在的理论扭曲。扭曲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商品的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 ,不是由物化劳动创造的 ,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也是区别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的标志。那种认为“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科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就不能成立 ;相对剩余价值无从得来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不能成立 ;按资分配失去理论根据”的说法 ,不仅没有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而是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错误观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那么,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是什么?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说明。怎样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炼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然而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因具体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在新形势下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 ,与此同时 ,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对当前深化劳动与劳动价值论认识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了有重点的分析。笔者认为 ,要使这种“深化认识”的讨论取得有效的进展 ,不仅要看到马克思的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而且关键要在认识和分析问题上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 ,包括处理好“完整、准确把握”与“深化和发展”的关系、正确对待马克思批判过的理论和观点、对“划清界限”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 ,并把握好从实际出发与理论和政策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代光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具有深远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我们首先需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理解剖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本文系统讨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技术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表明如何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为基础来分析技术关系的物质财富生产和生产率的变动与作为收入分配的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并用以解释现实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连富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当代共产党人的时代课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结合新的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水栋  王有强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 ,发展、完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而不是要否定劳动价值理论 ,也不是给按生产要素分配寻找理论根据。在科技和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条件下 ,生产劳动的内涵应当扩展。但劳动仍然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廖进  
“一元”和“多元”的分野,仍然是当前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论争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颠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一元论”,但必须充分重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具体分析“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和“服务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