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0)
- 2023(10861)
- 2022(9257)
- 2021(8668)
- 2020(7693)
- 2019(17940)
- 2018(17694)
- 2017(34908)
- 2016(18529)
- 2015(20940)
- 2014(20889)
- 2013(20528)
- 2012(18680)
- 2011(16453)
- 2010(16187)
- 2009(15017)
- 2008(14944)
- 2007(13168)
- 2006(10913)
- 2005(9437)
- 学科
- 济(79042)
- 经济(78970)
- 管理(57302)
- 业(56628)
- 企(46891)
- 企业(46891)
- 方法(42336)
- 数学(38149)
- 数学方法(37717)
- 财(24005)
- 农(20537)
- 中国(17792)
- 务(16667)
- 财务(16625)
- 财务管理(16594)
- 企业财务(15870)
- 业经(15446)
- 农业(14146)
- 贸(14066)
- 贸易(14063)
- 易(13686)
- 学(13634)
- 地方(13479)
- 制(13002)
- 理论(11679)
- 和(11498)
- 技术(11458)
- 融(11240)
- 金融(11235)
- 银(10953)
- 机构
- 大学(264412)
- 学院(263468)
- 济(111712)
- 经济(109640)
- 管理(108445)
- 理学(95133)
- 理学院(94223)
- 管理学(92647)
- 管理学院(92148)
- 研究(79371)
- 中国(59927)
- 京(52654)
- 财(51092)
- 科学(47192)
- 财经(42071)
- 农(40018)
- 中心(38719)
- 业大(38387)
- 经(38320)
- 所(38151)
- 江(36768)
- 经济学(35106)
- 研究所(34858)
- 经济学院(32038)
- 北京(32030)
- 农业(31668)
- 财经大学(31622)
- 范(31615)
- 师范(31287)
- 州(29327)
- 基金
- 项目(182409)
- 科学(145316)
- 基金(135655)
- 研究(132000)
- 家(117113)
- 国家(116175)
- 科学基金(101767)
- 社会(85704)
- 社会科(81412)
- 社会科学(81386)
- 基金项目(72704)
- 省(70578)
- 自然(66797)
- 自然科(65320)
- 自然科学(65302)
- 自然科学基金(64138)
- 教育(61813)
- 划(59377)
- 资助(55553)
- 编号(53184)
- 成果(41735)
- 部(41662)
- 重点(40531)
- 创(38499)
- 发(37936)
- 教育部(36469)
- 科研(35998)
- 创新(35909)
- 国家社会(35841)
- 人文(35793)
共检索到360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明忠
迁移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渠道。实现人力资本增值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重要决策因素;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其决策要受其子女及其自身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判断的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及其相关服务条件对于推进现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务伟 张福明
本文运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山东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家庭规模、家庭身份、年龄、受教育年限,农村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者的务农时间、外出就业的收入和外出就业的目的,都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异地就业方式选择的重要变量。我国要解决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应该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和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等措施以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供给;从长期看,政策着力应该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相对减少对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异地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彩兴 刘冬蕾 赵卫红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成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加快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科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欣欣 黄祖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海军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困难、城镇就业饱和的局面下,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出发,运用协整模型和修正误差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都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非农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永坤
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行为分为边在家务农边寻找异地工作和先转移到异地再寻找工作两种方式,结果发现托达罗模型只能解释第二种方式,而实际调查证实中国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主要采取第一种方式。作者建立了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异地转移的条件及如何在这两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选择在家寻找工作模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异地转移 搜寻 保留工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超 罗明忠 张苇锟
本文基于"产权界定方式——分工——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分析线索,利用广东省阳山县和新丰县223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分工调节下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内生性检验。结果发现,整合确权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农地整合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正向激励。因此,发挥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既要考虑确权进度,也要关注确权方式,注重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志成
就地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策于志成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能否实现小康目标,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就此问题结合山西省运城地区的实际情况谈些浅见。(一)挖掘农村内部潜力,依靠自己“就地消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艺珮 兰勇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等形式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萎缩。发展农村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有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在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现状。
关键词:
生产经营 组织创新 劳动力 就地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苏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带来了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所以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英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不受限制、无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也会带来城市许多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转变劳动力转移观念,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娟 汤湘希
根据144份企业集团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母公司员工特质对子公司绩效的影响路径,并检验了母子公司间转移机制的两个维度在其中是否发挥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母公司员工特质对子公司绩效的直接效应并不十分显著,母公司转移意愿与能力和子公司吸收意愿与能力在母公司员工特质对子公司绩效的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支持母公司员工特质对子公司绩效的"间接效应"观点,表明企业集团要实现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绩效,就应当注重提升母子公司间转移和吸收的意愿与能力,充分发挥转移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
员工特质 人力资本 转移机制 组织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英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相重扬
台湾的农地转移相重扬一、台湾的农地现状及政策台湾土地面积为360万公顷,其中,林地略多于一半,农地近1/4,为24.3%。农地利用情况是动态的。70年代中期,台耕地总面积曾高达92万公顷,以后即开始下降,到1995年为87万公顷。在总耕地中,农民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司增绰 徐康宁 仇方道
产生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经济负面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这些因素对经济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妨碍了苏北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对苏北地区经济增长内生力形成的负效应应当受到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经济负面影响问题可以说是“民工荒”问题的“另一角度”分析。
关键词:
劳动力异地转移 经济负面效应 苏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