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1)
- 2023(10509)
- 2022(8258)
- 2021(7614)
- 2020(6130)
- 2019(13749)
- 2018(13789)
- 2017(26280)
- 2016(14213)
- 2015(15784)
- 2014(15700)
- 2013(15427)
- 2012(14113)
- 2011(12745)
- 2010(12653)
- 2009(11842)
- 2008(11354)
- 2007(10101)
- 2006(9328)
- 2005(8294)
- 学科
- 济(62551)
- 经济(62488)
- 农(47094)
- 业(40713)
- 农业(31315)
- 管理(30158)
- 中国(20789)
- 地方(20490)
- 企(18732)
- 企业(18732)
- 业经(18602)
- 方法(17113)
- 数学(15147)
- 数学方法(15016)
- 发(13216)
- 制(11904)
- 农业经济(10935)
- 财(10615)
- 发展(10564)
- 展(10552)
- 学(10379)
- 环境(9824)
- 村(9478)
- 农村(9447)
- 土地(9399)
- 体(9262)
- 贸(9107)
- 贸易(9101)
- 易(8739)
- 策(8485)
- 机构
- 学院(197697)
- 大学(190889)
- 济(81138)
- 经济(79159)
- 管理(72615)
- 研究(71070)
- 理学(62343)
- 理学院(61580)
- 管理学(60419)
- 管理学院(60059)
- 中国(54308)
- 农(53477)
- 科学(44608)
- 京(40788)
- 农业(40498)
- 业大(36209)
- 所(35722)
- 中心(33824)
- 财(33541)
- 研究所(32407)
- 江(32237)
- 范(29168)
- 师范(28966)
- 省(26352)
- 财经(26008)
- 州(25546)
- 院(25330)
- 农业大学(25258)
- 北京(24822)
- 经(23596)
- 基金
- 项目(135194)
- 科学(106615)
- 研究(102100)
- 基金(95663)
- 家(82917)
- 国家(82053)
- 科学基金(70574)
- 社会(65546)
- 社会科(61516)
- 社会科学(61500)
- 省(57097)
- 基金项目(52168)
- 划(45058)
- 教育(44266)
- 自然(43902)
- 编号(43667)
- 自然科(42765)
- 自然科学(42757)
- 自然科学基金(41940)
- 资助(36204)
- 成果(33567)
- 发(32214)
- 农(30954)
- 重点(30222)
- 课题(29790)
- 部(28700)
- 创(27376)
- 国家社会(26550)
- 发展(26515)
- 展(26106)
- 期刊
- 济(102062)
- 经济(102062)
- 农(58594)
- 研究(58157)
- 中国(43757)
- 农业(39566)
- 学报(30469)
- 科学(29846)
- 大学(24188)
- 业经(23628)
- 财(23149)
- 学学(22792)
- 管理(21216)
- 融(20547)
- 金融(20547)
- 教育(20139)
- 业(18605)
- 问题(16781)
- 技术(16431)
- 农村(14587)
- 村(14587)
- 农业经济(14465)
- 资源(13410)
- 经济研究(12656)
- 版(12042)
- 世界(11316)
- 财经(11307)
- 经济问题(11062)
- 发(10943)
- 现代(10098)
共检索到303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甜 朱宇 林李月
农民工回流潮的兴起改变了我国人口长期以来单一的从内陆向沿海的流迁模式,为回流地区实现就地城镇化带来了新动力。利用永城市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回流农民工居住区位的分布、演变、未来居住意愿,通过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其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城市主城区是回流农民工除农村以外的主要居住区位选择,居住区位转变主要是趋向于主城区而不是乡镇中心;大量回流农民工存在城镇购房的倾向,在未来有持续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城乡结合区蕴藏着就地城镇化的潜力。居住区位的选择受到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最后,就地方政府如何引导回流农民工以共同促进就地城镇化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甜 朱宇 林李月
农民工回流潮的兴起改变了我国人口长期以来单一的从内陆向沿海的流迁模式,为回流地区实现就地城镇化带来了新动力。利用永城市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回流农民工居住区位的分布、演变、未来居住意愿,通过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其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城市主城区是回流农民工除农村以外的主要居住区位选择,居住区位转变主要是趋向于主城区而不是乡镇中心;大量回流农民工存在城镇购房的倾向,在未来有持续向城镇转移的趋势;城乡结合区蕴藏着就地城镇化的潜力。居住区位的选择受到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卓 朱宇 林李月 柯文前 钱宏胜
居住地选择是农民工回流后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开展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研究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22年河南省唐河县604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农民工回流过程中其家庭成员在居住区位上的分离、聚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将近6成的回流农民工其家庭成员仍然处于分离状态,这些家庭部分延续了在流动过程中的跨地区生计,部分则在县域范围内产生了新的跨地区生计类型,呈现出“分而不离”的特征;(2)在实现聚合的回流农民工家庭中,半数家庭居住在户籍地县域城镇,实现了家庭成员的城镇化,而居住在农村的处于“半工半耕”的家庭则蕴含着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潜力;(3)回流农民工的年龄越小、家庭人数越少、月均收入水平越高、距县城中心越近,越有可能实现家庭聚合;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数越少、劳动力人数越多、已购房或建房、月收入水平越高、在外流动时间越久、回流时间越长,居住区位距县城中心越远者,其家庭越有可能在城镇聚合。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引导农民工回流与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顾东东 杜海峰 王琦
基于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与社会调查,调整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指标,优化相应测算模型;选取河南省三个不同发展程度的中小城市,利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分类法,使用年鉴、公报数据测算得到农民工市民化年度人均总成本分别为4.10、5.53、6.31万元。分析发现:就地就近城镇化不同于异地城镇化,就地就近城镇化下农民工市民化总成本更低、外部成本更高,政府、企业和个人分担的成本金额变化较大;城市发展程度越高,总成本越低;政府不仅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推动者,更是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欠发达地区面临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成本测算 就地就近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曾文凤 刘明月
基于河南省抽样调查的529份农民工回流问卷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回流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本村、本乡镇和本县城是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的主要选择地,本乡镇和本县城也是农民工回流创业的首选区位,而本市、外市回流农民工较少。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务家和经济收益的平衡。影响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农民工年龄、家庭中小学生数量、家庭农民工数量、人均耕地面积等。农民工流动与回流实际上均为农民工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选择与变动,其取决于不同区位的粘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曾文凤 刘明月
基于河南省抽样调查的529份农民工回流问卷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民工的回流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本村、本乡镇和本县城是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的主要选择地,本乡镇和本县城也是农民工回流创业的首选区位,而本市、外市回流农民工较少。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务家和经济收益的平衡。影响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农民工年龄、家庭中小学生数量、家庭农民工数量、人均耕地面积等。农民工流动与回流实际上均为农民工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选择与变动,其取决于不同区位的粘性大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宣超 陈甬军
为了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作者对河南省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中原地区城镇化的具体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当地示范性较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多方面实地考察,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方向和具体措施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荣西武 顾文选
煤炭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受经济利益驱动,很多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开采煤炭资源来支撑,而忽略了煤炭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造成煤炭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塌陷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通过分析永城市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揭示了永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与制度创新方面,对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促进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煤炭城市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晓芳 扶丁阳
选取城镇化速度较快、从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而成黔中经济强县、具代表性的贵州省织金县为案例地,基于人口和土地两个方面的5年间城镇化数据,从村—镇—县三级地域研究回流农民工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县域城镇化过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回流农民工是县域城镇化的主体,现阶段具有回城回镇难回村的特点,且存在诸如"中青离家老后回"等第一代农民工群体性特征。②回流农民工对县域城镇化过程有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县城大城区和乡镇小镇区的空间外溢效应以及不同乡镇的差异性空间效应,充分反映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过程,是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县域回流农民工的就地就近城镇化。③行政驱动型、交通驱动型和产业驱动型是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民工回流与县域城镇化空间效应的三种外溢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门丹 齐小兵
引导农村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如何让农村人口愿意迁移到城镇以及农村人口如何在城镇定居下来。我国回流农民工规模庞大,与纯农业家庭以及农民工家庭相比在主观意愿上更愿意在城镇居住,并且拥有相应的城镇生活经验与技能。将回流农民工设定为推动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优先选择,有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回流农民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门丹 齐小兵
引导农村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如何让农村人口愿意迁移到城镇以及农村人口如何在城镇定居下来。我国回流农民工规模庞大,与纯农业家庭以及农民工家庭相比在主观意愿上更愿意在城镇居住,并且拥有相应的城镇生活经验与技能。将回流农民工设定为推动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优先选择,有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回流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丽华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走上返乡创业之路,逐渐成为就地城镇化的中坚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并缩小城乡差距,是一种正常的由生存诉求转向发展诉求的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但由于受到创业技能、创业资金、创业政策以及创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延缓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进程,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重阻碍。本文首先阐述了就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和意义,并从就地城镇化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支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就地城镇化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策略。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返乡农民工 意义 创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慧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782户农户城镇化意愿的调查,全面呈现了河南农民城镇化的意愿和他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4.2%的农民愿意城镇化,其中绝大多数农民愿意在乡(镇)或县(市)城就近城镇化。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城镇化。在不同年龄层次上,年龄越小,愿意城镇化的程度越高。在目标城市选择上,绝大部分农民愿意就近小城镇化。最后提出了建立农民城镇化保障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农民 城镇化 意愿 保障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学勇 沈体雁 杨洋
本文以"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提出的"三化"联动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工作为研究背景,拟通过聚焦河南省许昌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试验区主要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引导城乡空间建设转型,强化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最终实现人居转型的统筹战略,由此阐述了基于转型期背景下,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工作应集中于新的生产方式与新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期以此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