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5)
2023(10074)
2022(7947)
2021(7349)
2020(5931)
2019(13410)
2018(13273)
2017(25573)
2016(14233)
2015(15837)
2014(15718)
2013(15437)
2012(14429)
2011(12956)
2010(13181)
2009(12296)
2008(12160)
2007(11035)
2006(10278)
2005(9498)
作者
(39842)
(33413)
(33121)
(31872)
(21866)
(15940)
(15153)
(13006)
(12799)
(12302)
(11406)
(11333)
(10972)
(10739)
(10730)
(10450)
(9837)
(9805)
(9708)
(9706)
(8439)
(8194)
(8121)
(7811)
(7545)
(7512)
(7500)
(7325)
(6715)
(6653)
学科
(58380)
经济(58310)
(40168)
管理(37809)
(29721)
企业(29721)
(23825)
地方(19996)
中国(19360)
方法(17344)
农业(16064)
业经(15316)
数学(14555)
数学方法(14332)
(14182)
(12666)
(12306)
(10949)
(10164)
贸易(10156)
(9793)
(9766)
(9135)
银行(9126)
地方经济(8935)
环境(8895)
(8813)
(8808)
金融(8807)
(8332)
机构
学院(195739)
大学(191794)
(81001)
经济(78944)
管理(73474)
研究(72984)
理学(61628)
理学院(60846)
管理学(59810)
管理学院(59415)
中国(56027)
科学(43221)
(42029)
(38598)
(36374)
(35162)
中心(34318)
(34235)
研究所(32688)
(28947)
财经(28754)
师范(28738)
(28607)
业大(27756)
农业(26795)
(26662)
北京(26386)
(25867)
(25715)
经济学(23653)
基金
项目(126667)
科学(100257)
研究(96747)
基金(89549)
(76972)
国家(76207)
科学基金(65467)
社会(61061)
社会科(57657)
社会科学(57639)
(52268)
基金项目(46745)
教育(43549)
(42434)
编号(40903)
自然(40850)
自然科(39854)
自然科学(39844)
自然科学基金(39127)
资助(35824)
成果(34113)
课题(29709)
(29643)
重点(28796)
(27337)
(25822)
(24935)
发展(24460)
(24376)
创新(24172)
期刊
(102527)
经济(102527)
研究(63120)
中国(47343)
(34698)
管理(28379)
(28176)
科学(27412)
学报(26758)
教育(25052)
(23916)
金融(23916)
农业(23132)
大学(20883)
学学(19424)
业经(18210)
技术(17419)
经济研究(15016)
问题(13681)
财经(13497)
(11904)
(11631)
资源(10597)
(10409)
现代(10140)
(9740)
图书(9709)
(9406)
论坛(9406)
国际(9351)
共检索到318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德州"两区同建"(农村居住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被誉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典型范例,在有效推进人口就地城镇化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再次跟踪调研表明,从总体发展看,"两区同建"存在"数量—速度—质量"的结构性问题;从推动力量看,存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的"真空地带";从产业定位看,存在现有产业相对低端、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与高端产业引入难、与本地劳动力匹配难的"两难选择";从社区建设看,存在农村社区硬件"城市化"和软件"农村化"的"逆向反差";从制度创新看,在利用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德州"两区同建"(农村居住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被誉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典型范例,在有效推进人口就地城镇化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再次跟踪调研表明,从总体发展看,"两区同建"存在"数量—速度—质量"的结构性问题;从推动力量看,存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的"真空地带";从产业定位看,存在现有产业相对低端、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与高端产业引入难、与本地劳动力匹配难的"两难选择";从社区建设看,存在农村社区硬件"城市化"和软件"农村化"的"逆向反差";从制度创新看,在利用试验区政策红利上已有成绩,但综合协同利用仍有较大空间。为此,建议确立"扩量"到"提质"的转型目标,发挥政府主导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力推产业园区专业化、协同化和特色化发展,狠抓农村社区规范化、服务化和保障化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聚合效应"的发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跟踪调研表明,"两区同建"如何持续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如何互动、融合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后如何解决农业远距离耕作问题、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表现突出的三个重要问题。德州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地方经验,即通过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传统城镇产业改造升级、现代农业赶超推动、社区集聚吸纳发展等四种特色化现实路径促进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产业园区、尊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习惯改进管理模式、社区为企业提供多种社会服务等促进社区与园区的融合;通过引进高科技农业公司参与打造农产品高科技示范园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等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助推农业现代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云  
目前我国面临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财政赤字不断加大、土地问题非常严峻和城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困境,为此,需要在消除城乡户口差别,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吸引社会资本,借助现代科技改造城镇基础设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保障农村居民土地使用权,以及发展城镇特色产业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庄士成  王莉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社会现象,其进程具有许多共性。从国际经验看,很多国家在城镇化(或城市化)过程中,都出现过农民贫困、农村没落、城市贫富严重对立甚至出现大量贫民窟等现象。就我国情况而言,城镇化还受制于由国情所决定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出自身特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焦晓云  
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在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解决异地城镇化带来的农村问题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认识、产业支撑、制度藩篱、权责不匹配等严重阻碍了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点和核心,必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推进就地城镇化,必须将科学规划作为首要任务,将制度改革作为关键环节,将美丽乡村作为发展目标,将解放思想作为发展动力,将技能培训作为人才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才云  张毓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各项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农村居民收入低下、农业总产值增长缓慢、农村贫困人口严峻、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改善农村落后现状、推动中国经济后期高速增长提供重要的引擎,通过阐述城镇化中的困境,演绎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思路,为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永正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必须切实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但是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主要包括新增公共服务资金短缺、住房供求矛盾、大城市人口总量控制、农民工落户意愿不高和城市粗放发展理念等。只有更新发展理念,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加快相关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才能化解这些困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永正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必须切实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但是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主要包括新增公共服务资金短缺、住房供求矛盾、大城市人口总量控制、农民工落户意愿不高和城市粗放发展理念等。只有更新发展理念,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加快相关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才能化解这些困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景新  
德州"两区同建"为中国城市化转型提供了范例。它启迪我们:新型城镇化应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解决当前越来越难以忍受的"城市病";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应该用足用好"小城镇、大战略",促进"三农"现代化,缩小而不是扩大城乡和工农差距;新型城镇化应当考虑打破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从根本上化解日渐凸显的、由征地、拆迁等诱发的社会冲突;新型城镇化应当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乡政村治"格局的前提下,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制度配套改革和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璐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和目标追求,职业教育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其办学状况直接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效率与水平。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农村职业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对此,要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人才需求方向,构建地域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结构,打造"市域"统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军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则明确指出,要"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的策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问题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36.2%提高到52.57%,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和工业部门转移就业,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少子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福利供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制度化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缺失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作为农村未来养老的新模式,农村互助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资金保障、政府执行等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志敏  郑万腾  
长江经济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特大城市是重要引擎,战略意义重大。在新型城镇进程中,特大城市存在城区布局不合理、人口过分集聚、城乡制度障碍、建设用地粗放低效,资源需求压力等困境,建议实行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梯度一体化,城城互通,产城融合,四化同步,多元融资渠道,可持续集约高效发展的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凯  郭静利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该文从社会分工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层面来剖析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总结其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进一步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三个层面分析和总结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弊端,得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性;最后综合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在推动策略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与建设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