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4)
- 2023(19454)
- 2022(16431)
- 2021(15158)
- 2020(12807)
- 2019(29763)
- 2018(29568)
- 2017(56723)
- 2016(31122)
- 2015(35378)
- 2014(35579)
- 2013(35242)
- 2012(32569)
- 2011(29190)
- 2010(29374)
- 2009(27291)
- 2008(26795)
- 2007(24097)
- 2006(21113)
- 2005(18291)
- 学科
- 济(131878)
- 经济(131732)
- 管理(87902)
- 业(86918)
- 企(69456)
- 企业(69456)
- 方法(62021)
- 数学(54589)
- 数学方法(53826)
- 农(42697)
- 中国(34101)
- 财(32510)
- 业经(30139)
- 地方(29508)
- 学(28422)
- 农业(28237)
- 制(23307)
- 贸(22420)
- 贸易(22408)
- 易(21648)
- 理论(20743)
- 务(20476)
- 财务(20384)
- 财务管理(20336)
- 企业财务(19281)
- 和(19260)
- 环境(19158)
- 技术(18717)
- 银(18537)
- 银行(18478)
- 机构
- 学院(449263)
- 大学(449129)
- 济(176609)
- 管理(176020)
- 经济(172704)
- 理学(152867)
- 理学院(151092)
- 研究(148873)
- 管理学(148007)
- 管理学院(147199)
- 中国(110056)
- 京(95654)
- 科学(95038)
- 农(80281)
- 财(79908)
- 所(75534)
- 业大(70417)
- 江(69640)
- 中心(69253)
- 研究所(69007)
- 财经(64523)
- 农业(62120)
- 范(60263)
- 北京(59689)
- 师范(59638)
- 经(58588)
- 州(54529)
- 院(53618)
- 经济学(53214)
- 经济学院(48187)
- 基金
- 项目(309415)
- 科学(242414)
- 基金(223680)
- 研究(222371)
- 家(195460)
- 国家(193824)
- 科学基金(166349)
- 社会(139047)
- 社会科(131564)
- 社会科学(131526)
- 省(122137)
- 基金项目(118398)
- 自然(109921)
- 自然科(107353)
- 自然科学(107324)
- 自然科学基金(105339)
- 教育(103116)
- 划(102405)
- 资助(93355)
- 编号(91175)
- 成果(73431)
- 重点(69358)
- 部(67736)
- 发(65616)
- 创(63114)
- 课题(62997)
- 科研(59574)
- 创新(58922)
- 教育部(57654)
- 大学(57273)
- 期刊
- 济(192882)
- 经济(192882)
- 研究(126454)
- 中国(83935)
- 农(75605)
- 学报(74937)
- 科学(67799)
- 管理(61531)
- 财(61061)
- 大学(56412)
- 学学(53273)
- 农业(50824)
- 教育(48253)
- 技术(40012)
- 融(38352)
- 金融(38352)
- 业经(33951)
- 财经(30895)
- 经济研究(29817)
- 经(26319)
- 问题(26111)
- 业(25016)
- 图书(23190)
- 版(22947)
- 统计(22899)
- 技术经济(22045)
- 科技(20978)
- 理论(20860)
- 资源(20814)
- 策(20779)
共检索到650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春飞 罗小龙 田冬 刘永敬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特有现象。在就地城镇化的视角下,以福建省沿海地区晋江市和石狮市的8个典型城中村为例,研究半城镇化地区城中村。研究发现,相比较于珠三角地区,就地城镇化地区的城中村房屋出租率相对较低,移民群体以家庭形式为主,并且呈现出长期租住的趋势。此外,研究还发现,该地区城中村出现了土地利用无序、房屋空置闲置较多、治理过程中的利益难以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就地城镇化下城中村健康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城中村 社会空间 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正伟 宋玉姗
基于日常生活的研究视角,对常州市的三个保留型城中村进行了现场调查与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城市视觉秩序角度的城中村空间环境改造,并不能有效塑造多样性的日常生活;居住者基本的居住、家务、交通出行、购物以及娱乐与交往等日常生活仍缺乏必要的空间、环境与行为设施的支持。依托空间句法技术,提出了区位优势下分片区的差异化出租,公共空间的功能优化设置以及优化步行网络等策略建议,从而为更多的自发性和社会性的日常生活创造适宜的空间载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宏芬 王积瑾
在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如何改造已经形成的“城中村”,一直是城镇政府进行城镇建设、城镇环境改善和城镇管理的难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城中村”产生的原因分析切入,对“城中村”改造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中村”改造 成因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必
“城中村”作为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本文以分析重庆特殊的城乡割据情况为基础,探讨“城中村”的概念及其都市化的重要性,揭示重庆“城中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重庆“城中村”都市化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城中村 都市化 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晓颖 闫小培 薛德升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指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正规供给渠道不畅、规划的缺失、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是目前深圳非正规部门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对蔡屋围的综合整治和渔民村的全面改造两种改造模式的反思。从宏观看,现有改造多是从实施规划的角度考虑,而规划往往注重物质规划、轻社会因素,这种重物质景观的改造模式过于简单化;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城中村"村民出租房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渔民村的全面改造还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蔡屋围的综合整治模式应是主体改造模式,不同改造模式可以同步推进;从社区的角度看,"城中村"属于一种类型的社区,"城中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解兴宇 谢蕊蕊
城中村是我国特有土地所有制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太原市作为中部省份的省会城市,也夹杂着城市现代化和村庄改造的矛盾与冲突。文章基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挖掘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用主体博弈模型的方法来试求均衡解,希望能为城中村改造的实践模式提供启示。
关键词:
城中村 政府 开发商 村民 博弈 调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城中村”这一新生事物。“城中村”农民也随之急剧分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时代特点,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发展。本文以陕西省的付村、梁村、彭村、南村、北村和东村6个村庄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系统地考察转型时期的“城中村”农民分化及其特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海
本文选取中国中部一个“城中村”的选举换届过程为研究对象,详细地考察了村委会的选举过程。由于一份旨在争夺主任职位“传单”的出现,彻底撕裂了平静的选举过程和村庄权力格局,家族、地缘和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年轻者和年长者相互竞争,致使城中村的选举异常激烈。在确定村庄最高掌权者无望后,竞争的重点开始转移到3位成员之中的委员一职位。本文结论认为,从城中村的政治生活来看,虽然选举的村民是原子式的,但选举权利的表达却是组合式的,组合的方式主要有家庭式、地缘式和组别式。虽然选举是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并且每3年就可享受一次,但对经济发达的村庄而言,它将常常阻断村庄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进程,选举的周期变动必将影响到经济...
关键词:
家族 城中村 选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润国 赵青 王伟伟
如何将城中村改造与我国城镇化的转型发展结合起来,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已成为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框架出发,本文在明晰新型城镇化与城中村改造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对策,即依法治理,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城中村改造的全过程;统筹兼顾,打造"五位一体"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人为本,推进城中村居民市民化进程;集约发展,强化城中村内涵建设与功能提升;环境友好,培养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中村改造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锦彩
"城中村"即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作用而产生的"非城非村"的特殊地带。"城中村"改造工作包括户籍转变、撤村建居、土地转性等环节,其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将村集体经济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顺利实现原村委会经济管理职能的移交。山西省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从2011年开始进入攻坚阶段,与改造的其他环节相比,集体经济改制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各村在改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观念、技术和政策层面的问题,亟待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
关键词:
“城中村” 集体经济改制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冠军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导致城乡土地二元制结构下的"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特有现象,因为其事关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城中村现象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如何破解"城中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题,如何规范"城中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要素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如何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最大的合法利益,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郑州市"城中村"土地改造的基础上,拟对相关难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中村” 土地改造 土地流转 征收补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金秋 贾俊民
基于市民身份的社会学视角,以城中村农民市民化的演变效果为焦点,提出了一个市民性的六因子概念模型:市民理性精神、市民职业性、市民生活方式、市民社会保障性、市民社会参与性及市民政治自治性。从保定市薛刘营村抽取267位村民收集数据资料,分别用一阶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对数据资料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村民市民化六个维度的演变呈现出不同步性;同时,这六个因子又共同组成了一个更高级因子——市民性的完整表征。最后提出需要通过市民教育、就业服务、完善市民权制度和建立市民化监测指标体系来进一步促进城中村村民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航 郑风田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近郊何各庄村城市化改造调研,疏理其对村庄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以乡村四合院文化经济的创新做法,分析其能够克服传统历史文化和原始乡村文明保护与农村房地资产资本化后农民增收二者之间矛盾的原因,指出其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文化经济 房地资产资本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一凡
城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中城市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居住环境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真正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从而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但在当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无所不在的"城中村"似乎有意无意地变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而实际上强化"城中村"治理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三权分置”下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赋权实践及振兴路径——基于晋江市典型村庄的实证分析
村庄公共性再造: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福建省晋江市S村移风易俗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视野下城中村治理困局的破解之策
“新城中村”: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阶段性选择——基于建设用地的二元性视角
福建晋江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福建省晋江市的调查
沿海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类型及原因——基于晋江市20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失地农民就业路径选择的思路创新
晋江市乡村城市化的发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