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8)
2023(15639)
2022(13142)
2021(12254)
2020(10202)
2019(23258)
2018(23520)
2017(45171)
2016(24855)
2015(27886)
2014(28057)
2013(27743)
2012(25304)
2011(22670)
2010(22550)
2009(20537)
2008(19755)
2007(17664)
2006(15624)
2005(13583)
作者
(71687)
(60113)
(59139)
(56645)
(37837)
(28874)
(26879)
(23589)
(22762)
(21197)
(20375)
(20212)
(18937)
(18780)
(18308)
(18304)
(17989)
(17582)
(17148)
(16983)
(14938)
(14755)
(14491)
(13817)
(13470)
(13312)
(13275)
(13269)
(12136)
(11969)
学科
(99425)
经济(99308)
(71614)
管理(64268)
(49852)
(49214)
企业(49214)
方法(40844)
数学(35448)
数学方法(35057)
农业(33126)
中国(27123)
业经(26151)
地方(24553)
(22863)
(21615)
(19317)
(16082)
贸易(16073)
(15566)
技术(15448)
理论(15296)
(15211)
环境(14809)
(14562)
银行(14521)
(14156)
(13830)
(13813)
(13790)
机构
学院(346603)
大学(344524)
管理(136405)
(135252)
经济(132093)
理学(118712)
理学院(117377)
研究(117288)
管理学(115238)
管理学院(114628)
中国(87238)
(75837)
科学(75283)
(73315)
业大(59405)
(59261)
(59151)
农业(58263)
中心(54802)
研究所(54221)
(52684)
(47593)
财经(47338)
师范(47170)
北京(45395)
(43219)
(42200)
(41884)
(39298)
经济学(38964)
基金
项目(242169)
科学(189833)
研究(177854)
基金(174300)
(152071)
国家(150709)
科学基金(129062)
社会(111137)
社会科(104780)
社会科学(104752)
(97066)
基金项目(93937)
自然(83970)
自然科(81970)
自然科学(81949)
自然科学基金(80460)
教育(80131)
(80058)
编号(74339)
资助(69990)
成果(59376)
重点(53715)
(52781)
(52729)
课题(50309)
(49901)
创新(46497)
科研(46066)
国家社会(45018)
教育部(44482)
期刊
(154302)
经济(154302)
研究(99118)
(76584)
中国(69695)
学报(58783)
科学(53705)
农业(51881)
管理(45230)
大学(44704)
(42810)
学学(42146)
教育(38771)
(31803)
金融(31803)
业经(30659)
技术(29108)
(24920)
问题(22075)
财经(21778)
经济研究(21691)
(18967)
图书(18886)
(18469)
科技(17482)
资源(16987)
业大(16521)
理论(16302)
技术经济(16134)
现代(15871)
共检索到507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占锋  吴丽娟  李琳  
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更加凸显。就地城镇化模式成为解决当前农民适应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均未发生改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H镇Z社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村就地城镇化后农民各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应性状况,进而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适应性较高的缘由,以此总结此类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就地城镇化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侯天慧  冯占春  陈羲  
通过调查发现山区农民、严重慢性病人、重度残疾人、进城农民工以及社会流浪人等是农村卫生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的主要盲区人群。解决盲区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困难的关键是要尽快恢复农村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健康保障体系,提高盲区人群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瑞  张昱  张侃侃  
以迁村并点为方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和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梧桐镇新型农村社区农户的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适应性的调查和分析后认为,类似梧桐镇这种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该模式以农民的就地就近转移为特征,体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理念,不失为适合新时期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实践模式。同时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承受能力和现实需求相适应;应放在区域城乡空间体系中做好选址布局和适应乡村发展的空间规划;建设的关键是宜居的环境和优良的公共服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资源型城镇组群是指空间上毗邻、产业类型接近、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个资源型城市以及城镇组合而成的专业型城镇组群。其动力机制兼有城市群演进的一般特征与资源型城镇组群演进的特殊性。本文以山西省介孝汾城镇组群为例,从城镇组群空间演进的动力因素、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因素、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演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城镇职能分工与资源型经济对城镇组群演进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化趋势,最后指出:资源型城镇组群必须走职能扩张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志华  
以钱纳里发展模型为依据,应用标准值法计算了山西省工业化率、非农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并且对2005~2014年山西省与全国平均的工业化、城镇化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工业化城镇化不协调、产业结构偏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后劲不足。应通过深挖经济发展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来促进山西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甜  郭文炯  
农产品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揭示该类区域农村居民市民化的意愿,文章在对山西省万荣县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该类区域农民市民化意愿相对较弱,追求城市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最主要的动机,影响市民化的障碍因素主要是进入城市新增的生活成本与住房成本,以及对市民化后失去土地保障的担心。针对调研结论,提出该类区域应尊重农民居民的市民化的意愿,走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强化城镇化的动力和就业支撑;高度重视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规范和引导"居住与身份分离"的就近城镇化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水根  徐宇琼  
通过提出"产业适应性"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简要界定,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适应性选择的内在机理,构建产业适应性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Weaver-Thomas模型,以湖南省工业战略产业选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5个产业部门可以作为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支持产业,因此,应加强产业适应性选择研究、重视区域产业耦合机制构建、精心培育城镇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超军  马雪琴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具有特殊管理体制的组织,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作用。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稳定新疆、建设新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兵团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农垦"特色,第一产业在兵团GDP中占比较大,这是兵团产业发展的显著性特征之一。工业发展滞后,导致兵团长期徘徊于农业经济状态,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内部结构不合理。文章运用VAR模型,对新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荃波  刘云喜  
农民就地城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镇化路径,可以有效避免单一进城城镇化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但目前支持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财政政策仍存在不足:一是忽视就地城镇化中的农民主体地位,降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具体实践中,将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庞新军  冉光和  
近年来,虽然传统城镇化率增长速度较快,但实际上农民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为了更好的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就地城镇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引入带有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针对传统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就地城镇化对其的影响是先下降后上升至0.68,而传统城镇化对其的影响是先上升后下降至0.5,说明现阶段就地城镇化比传统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同时现阶段就地城镇化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宁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城镇化建设成果显著。但在城市快速扩张与大规模人口跨区域流动的背景下,城乡差距拉大、城市外来人口边缘化、“大城市病”与“空心村”等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城镇化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农村就地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探索的焦点。文章通过探究就地城镇化现有模式的启示、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就地城镇化中提升失地农民的发展能力,使其失地不无地、就地以用地留住乡愁、村民富有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柏春  史慕华  
中国正处在急剧变革的重要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新型城镇化对于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推进农民市民化,必须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民适应性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张坤领  刘倩  
评价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多维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多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至少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空间、智慧六项维度。以此为据,构建了多维的新型城镇化指数评价体系,以山西及其11个主要的地级市为对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晋东与晋北优于晋西;六项中的资源维度指数最高,智慧维度最低;在与城镇化率对比中发现,几乎全部城市存在被高估的情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张坤领  刘倩  
评价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多维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多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至少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空间、智慧六项维度。以此为据,构建了多维的新型城镇化指数评价体系,以山西及其11个主要的地级市为对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晋东与晋北优于晋西;六项中的资源维度指数最高,智慧维度最低;在与城镇化率对比中发现,几乎全部城市存在被高估的情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巍  陈定  陈敏  赵海云  
就地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城乡统筹一体化实践息息相关,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路径选择,当前我国就地城镇化问题在都市边缘区更为突出,开展其相关研究尤为必要。以南昌市边缘区为例,建立农地流转与就地城镇化两个模型,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开展都市边缘区就地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性别、家庭年收入、种田意愿程度是当地村民农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可间接作用于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选择行为;(2)农户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越多,留守的中高龄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越强,但却不愿放弃所耕种的土地,凸显了土地在农村的重要社会保障功能;(3)谋生能力强的农民倾向于土地流转,但却不愿意进城居住与生活,农地流转意愿与就地城镇化意愿相冲突;(4)生活环境、居住方式的改变以及农民就业生计的转型等来自城镇方面的制约,令农民对能否融入城镇生活缺乏信心。研究结论可为当地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及类似区域的就地城镇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