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7)
2023(11296)
2022(9738)
2021(8752)
2020(7637)
2019(17591)
2018(17407)
2017(33974)
2016(18609)
2015(21462)
2014(21964)
2013(21847)
2012(20758)
2011(19089)
2010(19575)
2009(18733)
2008(18665)
2007(17234)
2006(15532)
2005(14505)
作者
(56250)
(47355)
(47337)
(45331)
(30075)
(22532)
(21513)
(18413)
(17741)
(16908)
(16361)
(15737)
(15207)
(15118)
(14946)
(14693)
(14088)
(13981)
(13793)
(13605)
(12070)
(11786)
(11475)
(10807)
(10744)
(10640)
(10490)
(10410)
(9625)
(9256)
学科
(97496)
经济(97380)
管理(58336)
(52386)
(42638)
企业(42638)
方法(36215)
数学(31829)
数学方法(31479)
(24122)
中国(24061)
(22862)
地方(21773)
(21078)
业经(19090)
(18547)
(14938)
贸易(14931)
农业(14930)
(14643)
(14586)
银行(14559)
(14418)
(14088)
金融(14084)
(14001)
财务(13958)
地方经济(13925)
财务管理(13916)
(13872)
机构
大学(284890)
学院(283923)
(128973)
经济(126304)
管理(105049)
研究(100215)
理学(88724)
理学院(87709)
管理学(86295)
管理学院(85748)
中国(77543)
(61914)
(59865)
科学(58196)
(52177)
财经(47760)
研究所(46433)
(46119)
中心(45641)
(45362)
(42850)
经济学(41142)
业大(39048)
北京(38439)
经济学院(36734)
(36150)
师范(35843)
农业(35790)
(35230)
(35061)
基金
项目(174784)
科学(137082)
研究(129320)
基金(126535)
(108987)
国家(108082)
科学基金(91804)
社会(83636)
社会科(79198)
社会科学(79174)
(68145)
基金项目(66352)
教育(59265)
自然(56848)
(56772)
自然科(55458)
自然科学(55440)
自然科学基金(54450)
资助(52433)
编号(52204)
成果(44450)
重点(39735)
(39599)
(38517)
课题(36860)
(36080)
(35576)
国家社会(34625)
教育部(34212)
(33692)
期刊
(154844)
经济(154844)
研究(91423)
中国(58413)
(50400)
(42866)
学报(41516)
管理(40056)
科学(38506)
大学(31808)
学学(30059)
(29904)
金融(29904)
农业(27708)
教育(27117)
财经(25448)
技术(25127)
经济研究(24808)
业经(22725)
(21999)
问题(20621)
(16233)
技术经济(16030)
统计(14656)
理论(14058)
(14005)
世界(13904)
国际(13669)
经济问题(12997)
(12880)
共检索到447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探讨当前的就业问题 ,认为只有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考虑 ,形成有效的劳动就业制度 ,才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清斌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累计录取各类新生30.18万人,本科招生20.31万人,本科录取率61.3%,创历史新高。在江苏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也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经济学视角,大学生就业涉及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给与需求、职业搜寻理论及筛选理论等多个问题。要解决江苏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决策、健全政策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需求环境、改善就业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红梅  王拴  王菁  
就业是民生之本,既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从资源型经济视角出发结合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的就业现状和相关统计数据,探析了资源型区域就业问题形成的独特机理。认为由于经济增长对资源开采的高度依赖,资源部门繁荣、经济结构持续重型化发展、创新型要素被挤出、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增加等原因,使得资源型区域面临着比非资源型区域更严重的就业总量失衡、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严重的就业风险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勤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性行为等自身因素,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更大但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后果是降低就业成功率,加大就业风险。为此,提出防范大学毕业生非理性行为及减小就业风险的一系列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鑫  
我国目前的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着参保率享有率低、男性责任不突出、地方政府不重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它不仅关系着育龄女性的生育利益,还和她们是否能够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密切相关。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劳动力不足势必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不仅关系到女性利益,而且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认识到男性在生育保险制度中的主要作用,才能使女性真正获得制度的保障,进而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权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大勇  贾楠  陈忞潇  
大学生就业难题显现出职业指导机制的不足。教育的信号作用失真、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寻找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劳动力市场的失信现象与人才结构性困境,都使得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社会产业需要不一致、人才的流动意向与社会人才结构布局相违背。在大学生、高校进行更加科学规划的同时,社会服务体系的介入也成为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  
本文采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引入虚拟变量建立截距斜率变动模型,对我国从1978~2003年这26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探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良初  马哲实  
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再就业问题杨良初马哲实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已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和保障作用,但与当前面临的严峻的失业形势要求相比,失业保险制度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亟待解决。一、对失业问题的认识和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失业在一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仁忠  马庆发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必须在各个相关领域重新进行有助于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解决问题的制度选择。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解决包括高职毕业生在内的就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突出发挥政府职能,着力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丽霞  高君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就业问题而严重受阻。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退出农村、进入和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意愿和能力也影响着他们就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市场供需不平衡、制度不公平、渠道不完善、地域不平衡问题,从调整供需结构、构建公平环境、完善信息渠道、统筹城乡区域4个方面,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淮  
一、1998: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为“九五”所始料不及1998年是中国就业形势明显趋于严峻的一年。199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1年2.32%,上升为3.1%,不仅为“七五”以来的最高点;登记失业人数达570万人,失业人口连续5年趋于上升(见表1)...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磊  
如何平衡救助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各国社会救助政策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经过10余年的发展,"应保尽保"目标早已实现。但是,随着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却逐渐成为低保对象的主体,低保群体的制度依赖倾向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与低保对象在不同模式下救助、就业间的博弈问题,旨在寻找城市低保制度中救助与就业的最佳平衡点,建立促进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积极就业的利益导向机制,以期为我国低保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秦韬  
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被人们提到日程,在研究了中国的就业与三大产业产值数据后,笔者认为我国自1992年以来,经历了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成为中国就业的新引擎,就业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