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2)
2023(11392)
2022(9731)
2021(8747)
2020(7670)
2019(17447)
2018(16852)
2017(32120)
2016(18002)
2015(20193)
2014(20115)
2013(19864)
2012(18509)
2011(16677)
2010(16861)
2009(15672)
2008(15914)
2007(14602)
2006(12543)
2005(11052)
作者
(56244)
(47258)
(47211)
(44744)
(29846)
(23067)
(21532)
(18751)
(17689)
(16643)
(15988)
(15771)
(15086)
(15048)
(14819)
(14693)
(14449)
(13944)
(13531)
(13479)
(12226)
(11577)
(11508)
(10797)
(10628)
(10538)
(10454)
(10447)
(9576)
(9506)
学科
(72489)
经济(72390)
(51936)
管理(51203)
(41739)
企业(41739)
方法(35814)
数学(31893)
数学方法(31599)
(21003)
(20805)
中国(19607)
(16697)
(15337)
贸易(15335)
业经(15179)
(14930)
(14194)
农业(14022)
(13517)
财务(13497)
财务管理(13461)
企业财务(12510)
地方(12476)
(10863)
银行(10795)
技术(10786)
环境(10691)
(10565)
金融(10563)
机构
大学(268623)
学院(264653)
(108473)
经济(106215)
管理(99699)
研究(92582)
理学(86912)
理学院(85896)
管理学(84303)
管理学院(83824)
中国(66111)
科学(59218)
(56200)
(56075)
(48727)
(48572)
业大(46775)
农业(44904)
研究所(44655)
中心(41765)
(39805)
财经(39597)
(36019)
北京(34861)
经济学(33773)
(33612)
师范(33120)
(32686)
经济学院(30817)
(30795)
基金
项目(181653)
科学(141122)
基金(132010)
研究(124921)
(119251)
国家(117923)
科学基金(98721)
社会(79434)
社会科(75269)
社会科学(75240)
(71517)
基金项目(70307)
自然(66318)
自然科(64813)
自然科学(64782)
自然科学基金(63690)
(60886)
教育(58467)
资助(53826)
编号(48837)
重点(41529)
(40223)
成果(39168)
(38392)
(38015)
科研(35979)
计划(35766)
创新(35489)
课题(34162)
教育部(33860)
期刊
(113754)
经济(113754)
研究(73611)
学报(51886)
中国(50638)
(49492)
科学(43894)
(39389)
大学(37794)
学学(35968)
农业(33213)
管理(33086)
教育(27147)
技术(20598)
(20442)
金融(20442)
财经(19767)
(18620)
经济研究(18521)
业经(18143)
(16959)
问题(15444)
(15193)
业大(13738)
技术经济(13484)
科技(12846)
(12846)
商业(12215)
统计(12153)
农业大学(11689)
共检索到380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林  
家庭对就业或就学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选择行为可能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而进行的。本文将对在家庭条件影响下的就业或就学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力图建立该情况下的函数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启军  
文章将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的主观因素进行数量化,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的个人因素和就业单位因素,依据其特点与当前经济状况的关系,确定了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等就业单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中所占的比重,并依次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文晓  戚业国  
对JS省北部与中部四所普通高中661名高三学生对投资高等教育经济收益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发现:高中毕业生普遍对高等教育预期经济收益抱有较高期待,且这种期待在城乡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导致高中毕业生过高估计高等教育预期经济收益的原因是,他们对人力资本生产过程和劳动生产过程认识不清,且城乡经济社会差异使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更容易错误估计这种收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建华  胡继连  周玉玺  
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其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地为本科毕业生提供积极的就业指导,从而提高就业率。以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Logit模型从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结果显示:在0.1显著水平下,毕业生的性别、是否为党员、是否参加就业指导、有无学生干部经历四个因素对就业机率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基于毕业生个人、学校和社会就业环境等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军  沈文钦  赵颖  徐浩天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其中博士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去向更是引人注目。本文选取工科博士毕业生作为分析对象,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男性、父亲职业是管理层或技术人员、学科排名度高、博士论文为应用性研究、对工资待遇有较高偏好的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概率更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背景因素对于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个体特征、动机偏好、学习经历和能力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到企业就业的选择产生影响,其中,年龄和论文发表指标数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进一步对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进一步加强工科博士培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东茅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曙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拓展大学生就业之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专家学者们也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11年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非工作因素对就业满意度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工作选择而间接地对就业满意度产生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建慧  
加入WTO之后,我国更加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大量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立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庆华  尹涵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炜  岳昌君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本文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业效率与2005年相比有所降低;求职费用和求职次数对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并无显著影响;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用结合程度高的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昌君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无论是北京市和广东省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还是麦可思公司调查的数据,都一致表明,2013年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的水平,2013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就业趋势会怎样?只有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才能寻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更好出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茜  孙文凯  
本文基于对清华大学2014年本硕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总结其就业单位、收入、福利状况,并结合其个人特征分析就业市场表现的决定因素。统计发现,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了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其收入要低于"体制外"单位收入,但解决户口比例更高。有一半毕业生对收入并不满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英语成绩和专业对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英语成绩好的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学历对收入没有显著作用,因为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进入体制内工作,而体制内收入相对低,抵消了学历可能的正面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淑芳  孙怡  谷慧敏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反映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旨在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其就业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这些因子对就业的影响力程度,从而促进有关就业各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为促进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