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3)
2023(4820)
2022(3841)
2021(3479)
2020(2707)
2019(6017)
2018(5738)
2017(10930)
2016(6293)
2015(6788)
2014(6743)
2013(6711)
2012(6124)
2011(5620)
2010(5797)
2009(5370)
2008(5196)
2007(4959)
2006(4517)
2005(3963)
作者
(17185)
(15189)
(14440)
(13832)
(8946)
(7283)
(6431)
(5828)
(5684)
(5186)
(5136)
(4805)
(4593)
(4504)
(4494)
(4457)
(4282)
(4253)
(4099)
(4067)
(3831)
(3740)
(3672)
(3591)
(3472)
(3450)
(3349)
(3095)
(3027)
(3006)
学科
(43398)
农业(28925)
(28174)
经济(28144)
(26316)
业经(11657)
管理(11186)
农业经济(9654)
中国(9648)
(8798)
农村(8793)
(7604)
方法(7207)
(7204)
劳动(7204)
人口(7011)
土地(6791)
(6781)
数学(6778)
数学方法(6723)
地方(6681)
发展(6658)
(6654)
农业劳动(6350)
收入(6009)
(5935)
企业(5935)
动力(5897)
(5874)
劳动力(5866)
机构
学院(89842)
大学(83409)
(41195)
经济(40524)
(39813)
管理(35507)
理学(31360)
理学院(31134)
管理学(30671)
研究(30543)
管理学院(30534)
农业(29994)
中国(24721)
业大(22160)
农业大学(18310)
科学(17640)
(16677)
中心(15568)
(15398)
(15012)
(14443)
经济管理(14110)
(14103)
研究所(13791)
(12194)
(12189)
财经(11846)
发展(11256)
(11243)
(11237)
基金
项目(60646)
研究(48163)
科学(48163)
基金(43302)
(37216)
国家(36743)
社会(31659)
科学基金(31602)
社会科(29529)
社会科学(29523)
(25881)
(25087)
基金项目(23309)
编号(21876)
教育(20446)
(19570)
自然(18315)
自然科(17868)
自然科学(17864)
自然科学基金(17549)
成果(16538)
资助(16282)
(14914)
(13878)
(13824)
课题(13661)
(13127)
国家社会(13110)
重点(13029)
(12648)
期刊
(52261)
经济(52261)
(47550)
农业(32295)
研究(24300)
中国(22984)
业经(16455)
(14216)
学报(14095)
科学(13577)
农业经济(13055)
农村(12636)
(12636)
大学(12001)
学学(11646)
(10481)
金融(10481)
教育(9290)
(9190)
农村经济(8566)
问题(8461)
世界(7497)
技术(7421)
管理(7362)
经济问题(7114)
(6920)
社会(6117)
社会科(5779)
社会科学(5779)
业大(5660)
共检索到137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素珍   蔡伟贤   汪圣国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对进城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非正规就业显著降低了进城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对收入较低、流动时间较短以及地区劳动者维权意识较差的农民工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拓展分析发现,非正规就业还通过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影响了下一代的质量。本文为政府从提高居民就业质量、规范就业市场的角度提高居民的生育意愿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洵  陈宁  石人炳  
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并不强烈,只有42%的第一代农民工和48%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落户城市;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提升作用,但对第一代农民工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参与培训、职业地位等对其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超时劳动、签订合同等具有负向影响;不同社会保障的影响程度存在代际差异,拥有养老、医疗保险的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可能性更大,拥有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向军  
本文利用大连市459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在不同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要求农民工放弃土地换取城市身份时,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会迅速下降;在不预设交出土地资源的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受到受教育程度、城市住房状况、承包地和宅基地处置方式的显著影响;在预设交出承包地,甚至承包地和宅基地"双放弃"时,受教育程度和城市住房状况仍对其进城落户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心理适应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时,既要注重提升市民化的能力,又要完善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晓书  许传新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意愿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进城意愿不强烈,而且愿意迁移的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就近选择县城和地级市作为主要的拟迁目的地。从影响因素来看,女性进城意愿高于男性;经济收入、人力资本、城市生活经历和职业地位等因素与其进城意愿较为密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兴邦  
采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融入显著降低了农民工生育意愿,且对于80后和东部地区农民工生育意愿的负向效应更大。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发现:定居意愿增加和男孩偏好下降是城市融入影响农民工生育意愿降低的两种路径。以融入为核心的"人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从事实和机制两方面探讨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生育意愿的影响,为客观评估城镇化的生育效应,增加人口预测工作科学性,人口政策动态调整和优化等工作提供了事实基础和理论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张成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目前低生育意愿的根本原因。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引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生育二孩的成本与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过程中的疼痛或危险性、一孩抵触、休闲时间的减少、没人带孩子、经济承受能力、优生少生、更多家庭纠纷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人们自主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的隐性成本则是导致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考察二孩生育意愿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地区差异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应该把地区差异考虑在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永庆  缪杨兵  曹广忠  
依据2008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以及2009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抽样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事较为稳定且轻体力劳动,在就业圈层选择上,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都更倾向于在较远圈层工作,就业圈层发生变化的农民工以回流为主。农民工留城意愿分析表明:第一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养老,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从居留城市选择类型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偏好于居住在中等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更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较低。基于农民工需求的代际差异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民工向中小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成利   孙学涛   彭徽  
就业是农民工进城谋生的基本途径,而就业稳定是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利用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在构建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区域稳定性较之职业稳定性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普遍存在,且在不同特征群体中存在差异;职业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新一代、高收入和在小城市就业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区域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老一代、从事白领职业和高收入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志民  杨国强  郭锦墉  
本文利用江西调查样本数据,构建了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就业决策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外出劳动力自身特征因素中年龄、性别、务工平均月收入、每年外出务工时间,以及是否希望在务工地购房等,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存在重要影响;农民工返乡就业心理收益因素对其返乡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于耕地面积变量;农村外出劳动力外出务工心理收益因素对其返乡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打工地社会状况满意度综合指数变量;另外,返乡就业政策制度因素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虹  赵一凡  艾小青  
运用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和2015年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空气AQI指数变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空气质量即使较差,但在有改善的情况下,也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2)分地区来看,空气质量的变化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强于东部和西部地区;(3)从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来看,男性、高学历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受空气质量变化影响更大。为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需要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改善环境以实现良性循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伟  风笑天  
本文利用珠三角和长三角19个城市1436份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固定效应Logistic模型,探讨就业质量、社会交往对农民工城市入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入户意愿不强烈,具有明确入户意愿者仅为24.6%。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工作时间、劳资关系、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职业发展、主观满意度)越高,入户意愿越强;但短期和不公平的合同降低农民工入户意愿。新生社会网络、家庭支持和组织参与显著提升入户意愿。较低就业质量带来的经济、社会交往、心理效应制约农民工主动市民化。在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基础上,综合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农民工社会交往是快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宝玉  席美月  
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运用LOGIT模型对农业转移人口二孩生育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意愿留居和意愿返乡农业转移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不同;对意愿留居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生育意愿更强,教育程度对二孩生育意愿存在倒U型影响,家庭收入提高、从事中高端职业、省内流动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能显著提升二孩生育意愿;对意愿返乡农业转移人口而言,家庭收入、教育程度、流动范围和职业类型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二孩生育意愿更多受年龄、一孩性别等影响。认为政府应针对意愿留居和意愿返乡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育意愿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促进二孩生育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斌红   上官丽媛  
基于CMDS数据和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显示,积极的就业效应即促进更加充分就业及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是其中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高学历及流动时间较长的农民工所受影响更大。结论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促进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恩立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能力可为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发展处境提供基础性条件,进而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本文基于对上海市1026份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因素对于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能力的五个核心指标中教育程度、就业服务享有、社会网络以及职业类型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而工会参与因素影响不显著;传统变量中只有婚姻状况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显示,适恰的就业能力支持政策将既有助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其留城意愿、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